带有语音传输特征部的呼吸器面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79159发布日期:2018-08-03 11:25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本文描述和/或示出的主题整体涉及用于呼吸保护的呼吸器面罩。



背景技术:

呼吸器面罩用于当个体暴露于有害物质如气体、蒸汽、气溶胶(例如,粉尘、薄雾和/或生物试剂)等时的环境中。呼吸器面罩具有多种类型和尺寸,从便宜的一次性面罩到包括可更换滤筒的成本较高的可重复使用的面罩。一些呼吸器面罩(例如,半面罩呼吸器)覆盖使用者的嘴部和鼻部,但不覆盖使用者的眼部,而其他呼吸器面罩(例如,全面式面罩呼吸器)除使用者的嘴部和鼻部之外还覆盖使用者的眼部。

已知的呼吸器面罩往往会使佩戴者的语音不清晰,从而使使用者之间的交流变得困难。例如,因为呼吸器面罩覆盖使用者的嘴部,所以呼吸器面罩的主体会阻碍来自使用者嘴部的声波的自由行进,从而损害语音清晰度。当佩带呼吸器面罩的使用者对未佩戴面罩的另一个人讲话时和/或当两个佩戴呼吸器面罩的使用者彼此讲话时,可能会发生这种语音清晰度问题。在某些情况下,使用者可能因为语音清晰度而选择不佩戴呼吸器面罩,这可能会导致对使用者的呼吸系统的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有利地提供了包括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的呼吸器面罩。该呼吸器面罩提供呼吸保护,同时还允许从使用者传输清晰的语音。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呼吸面罩包括主体以及与主体接续的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该主体限定面罩的内部空间并且包括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该第一表面限定内部空间。

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个方面,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是膜片,该膜片具有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以及在膜片第一表面与膜片第二表面之间延伸的第一厚度,主体在靠近膜片的至少一个位置处具有第二厚度,该第二厚度在主体第一表面与主体第二表面之间延伸,第一厚度小于第二厚度。

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个方面,膜片第一表面与主体第一表面接续,并且膜片第二表面与主体第二表面接续。

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个方面,膜片具有周边,主体还包括邻近膜片周边的至少一部分的至少一个部分,主体的至少一个部分具有第二厚度。

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个方面,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与主体一体地形成为具有单个整体构造。

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个方面,主体还包括上区段和下区段,该下区段包括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个方面,上区段被构造成接纳使用者的鼻部,并且下区段被构造成接纳使用者的嘴部。在该实施方案的另一方面,上区段被构造成接纳使用者的鼻部,并且下区段被构造成接纳使用者的嘴部。

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个方面,当使用者佩戴面罩时,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靠近使用者的嘴部定位。

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个方面,语音传输膜片和主体由基本上相同的材料构成。

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个方面,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包括膜片以及联接到膜片的框架,该框架联接到主体。

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个方面,框架可移除地联接到主体。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个方面,主体还包括在主体第一表面与主体第二表面之间延伸的开口,该开口被构造成接纳和保持框架。在该实施方案的另一方面,其中框架固定地联接到主体。

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个方面,膜片具有周边,框架联接到膜片的周边。

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个方面,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包括膜片和框架,该框架与主体一体地形成为具有单个整体构造,该框架联接到膜片周边。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呼吸器面罩包括:主体,该主体限定面罩的内部空间并且包括内表面、与内表面相反的外表面以及从主体内表面延伸至主体外表面的第一厚度,该内表面限定内部空间;以及在主体中与主体接续的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当使用者佩戴面罩时,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靠近使用者的嘴部定位,该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包括:膜片,该膜片具有周边、内表面、外表面以及从膜片内表面延伸至膜片外表面的第二厚度,第一厚度大于第二厚度;以及邻接并联接到膜片周边的框架,该框架联接到主体。

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个方面,框架可移除地联接到主体,主体还包括在主体内表面与主体外表面之间延伸的开口,该开口被构造成接纳和保持框架。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呼吸器面罩包括:主体,该主体限定面罩的内部空间并且包括内表面、与内表面相反的外表面以及从主体内表面延伸至主体外表面的第一厚度,该内表面限定内部空间;以及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该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与主体接续并且包括:膜片,该膜片具有周边、内表面、外表面以及从膜片内表面延伸至膜片外表面的第二厚度,第一厚度大于第二厚度;以及邻接并联接到膜片周边的框架,该框架与主体形成为具有单个整体构造。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提供呼吸保护的呼吸器面罩的第一实施方案的前视图;

图2是示出图1中所示呼吸器面罩的横截面的透视图;

图3是图2所示呼吸器面罩的邻接部分A的放大剖视图;

图4是呼吸器面罩的第二实施方案的前视图;

图5是图4所示呼吸器面罩的语音传输特征部的一个实施方案的透视图;

图6是语音传输元件与面罩主体之间的接合部的第一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剖视图;以及

图7是语音传输元件与面罩主体之间的接合部的第二示例性实施方案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案之前,应当指出的是,已通过附图中的常规符号在适当的地方表示部件,仅示出与理解本公开的实施方案相关的那些特定细节,以便不会以通过本文的描述而获益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显而易见的细节而使本公开模糊。

如本文所用,诸如“第一”、“第二”、“顶部”和“底部”等的关系术语可仅用于将一个实体或元件与另一个实体或元件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暗示这些实体或元件之间的任何物理或逻辑关系或顺序。本文所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方案的目的,并且并非旨在对本文所述的概念进行限制。如本文所用,除非上下文另行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一个”、“一种”和“所述”旨在也包括复数形式。还将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包含”和/或“含有”和/或“具有”在本文中使用时指定存在所陈述的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分组。

除非另外定义,否则本文所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都具有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所用的术语应当被解释为具有与其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和相关技术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不应当被理解为理想化或过度形式化的含义除非在本文中明确地如此定义。

现在参考附图,其中类似的参考标号指代类似的元件,在附图中示出了用于提供呼吸保护同时还允许根据本发明的原理构造的语音传输的呼吸器面罩的实施方案,并且一般指定为“10”。图1是呼吸器面罩10的实施方案的前视图,其被构造成当使用者暴露于有害物质例如但不限于气体、蒸汽、气溶胶(例如,粉尘、薄雾和/或生物试剂)等的环境中时被使用者佩戴。面罩10包括尺寸和构造被设计为覆盖使用者的鼻部和嘴部的主体12。如本文所示,面罩10不覆盖使用者的眼部。相应地,本文所述的面罩的图示实施方案是口鼻半面罩10。然而,应当理解,面罩10不限于图中所示的主体12。相反,面罩10可以是任何其他类型的呼吸面罩,诸如但不限于全面式呼吸面罩等。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面罩10是一次性呼吸器面罩。

面罩10的主体12包括内表面16以及与内表面16相反的外表面18。主体12包括鼻部区域20(有时称为面罩主体12的“上部”)和嘴部区域22(有时称为面罩主体12的“下部”)。鼻部区域20的尺寸和构造被设计为在其中接纳使用者的鼻部,使得鼻部区域20覆盖使用者鼻部的至少一部分。例如,鼻部区域20覆盖使用者的鼻部和上颊部的部分。类似地,面罩10的嘴部区域22的尺寸和构造被设计为覆盖使用者的嘴部。例如,嘴部区域22覆盖使用者的嘴部、下巴的至少一部分和下颊部的部分。

面罩10的主体12包括密封区域24,该密封区域被构造成密封使用者的面部,从而将面罩10密封到使用者的面部。作为非限制性示例,主体12的密封区域24由一个或多个柔性唇部26限定(如图2所示)。然而,应当理解,密封区域24除此之外或另选地可包括任何其他结构,诸如但不限于垫圈、衬垫等。在图2所示的密封区域24中,一个或多个唇部26与主体12的其余部分一体地形成为具有单个整体构造。然而,密封区域24的唇部26和/或其他结构可以是可移除地或固定地附接到面罩主体12的分立部件。任选地,密封区域24由面罩主体12的过滤结构(未示出)的一部分限定,如在许多一次性呼吸器面罩中常见的那样,其中面罩的主体由过滤材料制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密封区域24的结构包括附接到面罩主体12的可重复使用的分立模制构件(未示出)。

在图1所示的实施方案中,面罩10的主体12包括一个或多个开口28。每个开口28被构造成接纳一个或多个可附接部件(未示出),例如可更换的滤筒、阀、呼吸气体软管和/或语音模块。根据面罩10的具体应用和所使用的可附接部件的数量,主体12可包括任意数量的开口28。

如图2所示,主体12的内表面16具有凹入形状,使得内表面16限定主体12的内部空间30,该内部空间的尺寸和构造被设计为在其中接纳使用者面部的至少一部分,例如使用者的鼻部和嘴部。当使用者佩戴面罩10时,使用者的鼻部和嘴部被接纳到内部空间30中,使得在主体12的内表面16与使用者面部的由面罩10接纳的部分之间限定充气室。因此,当使用者佩戴面罩10时,内部空间30在本文中可被称为充气室。在面罩10的操作期间,充气室保持已例如由面罩10过滤(例如,通过使用一个或多个滤筒、使用面罩10的主体12等)和/或由连接到面罩10的软管(未示出)提供的可呼吸气体,例如大气空气和/或容器式空气。

虽然图中未示出,但面罩10任选地包括带具,该带具被构造成将面罩主体12保持在使用者面部上,并且从而将面罩10保持在使用者的鼻部和嘴部之上的适当位置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带具包括多根条带(未示出),所述条带附接到面罩主体12并被构造成将面罩10固定到使用者的头部。例如,面罩主体12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附接元件31,带具可联接到该附接元件。然而,应当理解,除此之外或另选地,带具可包括任何其他结构。带具可以是可重复使用的。任选地,带具是一次性的。带具任选地由相对容易地用相对常见的消毒方法消毒的材料构成。

面罩主体12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构成。例如,面罩主体12可以由为主体12提供至少一些柔性的一种或多种材料构成。合适材料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热固性材料、热塑性材料、弹性体、热塑性弹性体、过滤结构和/或过滤材料、缓冲和/或阻尼材料、形状记忆材料等。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面罩主体12的一些或大致整体由一种或多种过滤材料制成,使得主体12的至少一部分具有过滤结构。

现在参考图1至图3,示出了具有语音传输特征部的呼吸器面罩的第一实施方案。如下文将更详细地描述,语音传输特征部32被构造成无源地增强佩戴面罩10的使用者的语音的清晰度。换句话讲,语音传输特征部32被构造成增加听者理解佩戴面罩10的使用者的语音的能力。因此,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32增强佩戴面罩10的使用者与听者之间的交流。

如图1至图3所示,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32包括语音传输膜片34,该语音传输膜片被构造成响应于由佩戴面罩10的使用者产生的声波而振动。语音传输膜片34的振动将来自面罩内部空间30(即,来自在使用者面部与内表面16之间限定的充气室)的声波传输到面罩主体12的外部(即,传输到佩戴面罩10的使用者的周围或外部环境)。

具体地讲,当使用者在佩戴面罩10的同时讲话时,在面罩主体12的充气室内由使用者的语音产生的声波沿着面罩主体12的内表面16冲击语音传输膜片34,特别是语音传输膜片34的内表面36。声波与语音传输膜片34的冲击使语音传输膜片34振动,使得由振动膜片34沿着面罩主体12的外表面18、特别是语音传输膜片34的外表面38再次产生声波。图3示出了图2的邻接部分A的放大视图。如图2和图3所示,语音传输膜片34的内表面36与面罩主体12的内表面36是连续(即,接续)的,并且外表面38与面罩主体12的外表面18是连续(即,接续)的,但厚度T和T1不同。因此,语音传输膜片34将来自面罩主体12的充气室内的使用者的语音无源地传输到佩戴面罩10的使用者的周围环境。

语音传输膜片34可以比面罩主体12的与语音传输膜片34相邻或邻近的一个或多个其他区段薄。作为非限制性示例,一个或多个区段40可以紧邻语音传输膜片34。此外,与面罩主体12的围绕语音传输膜片34的区段40相比,语音传输膜片34更薄。具体地讲,如图1所示,周围区段40沿着语音传输膜片34的基本上整个周边邻接语音传输膜片34。换句话讲,语音传输膜片34的厚度T小于面罩主体12的周围区段40的厚度T1,如图2和图3所示。另外,主体12可包括膜片34与区段40之间的过渡区域,其中主体12的厚度从语音传输膜片34的厚度T和区段40的厚度T1增加。

较厚的周围区段40增加了面罩主体12的强度和结构完整性。此外,由较厚的周围区段40提供的刚性可以允许和/或促进语音从面罩主体12的充气室通过语音传输膜片34传输。例如,由较厚的周围区段40提供的刚性可以响应于由佩戴面罩10的使用者产生的声波而允许和/或促进语音传输膜片34的振动。

语音传输膜片34可具有任何厚度T,并且可具有均匀的厚度T或不均匀的厚度。周围区段40可具有任何厚度T1,条件是厚度T1大于厚度T。在所示实施方案中,语音传输膜片34的基本上整个周边被周围区段40围绕,该周围区段比语音传输膜片34更厚。然而,应当理解,语音传输膜片34的任何量的周边(例如,任何数量的区段40或其任何长度)可以被面罩主体12的更厚区段围绕。换句话讲,周围区段40的至少一部分的厚度T1可大于语音传输膜片34的至少一部分的厚度T。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语音传输膜片34比面罩主体12的大部分和/或其余部分薄。因此,即使语音传输膜片34和面罩主体12由相同材料构成,语音传输膜片34也比面罩主体12更具柔性。

在所示实施方案中,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32沿着面罩主体12的鼻部区域20定位,如图1至图3所示。具体地讲,语音传输膜片34沿着主体12的鼻部区域20延伸。然而,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32不限于该位置。例如,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32除此之外或另选地可以位于沿着面罩主体12的任何其他位置处,诸如但不限于嘴部区域22。

语音传输膜片34可由允许语音传输膜片34如本文所描述和/或示出的那样起作用的任何合适材料构成。合适材料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热固性材料、热塑性材料、弹性体、热塑性弹性体、过滤结构和/或过滤材料、缓冲和/或阻尼材料、形状记忆材料等。在所示实施方案中,语音传输膜片34由与面罩主体12基本上相同的材料构成。然而,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语音传输膜片34可以由与构成面罩主体12的材料不同的一种或多种材料构成。在一些实施方案中,语音传输膜片34由一种或多种过滤材料制成(例如,在其中面罩主体12由过滤材料制成的实施方案中)。

诸如但不限于面罩主体12的材料、语音传输膜片34的材料、厚度T、厚度T1、语音传输膜片34相对于每个周围区段40的厚度T1值的厚度T、被提供为比语音传输膜片34更厚的周围区段40的数量、语音传输膜片34的被主体12的更厚区段围绕的周边的量、语音传输膜片34的几何形状、语音传输膜片34的尺寸、语音传输膜片34的位置、语音传输膜片34的取向等的面罩10的各种设计参数可被选择为允许语音传输膜片34如本文所描述和/或示出那样起作用,即,将使用者的语音以更小的失真从面罩主体12的充气室内传输到佩戴面罩10的使用者的周围环境,使得听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佩戴面罩10的使用者的语音。

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32可以将使用者的语音以比已知呼吸器面罩10更小的失真从面罩主体12的充气室内传输到佩戴面罩10的使用者的周围环境。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32因此被构造成增加听者理解佩戴面罩10的使用者的语音的能力,从而增强使用者与听者之间的交流。

此外,应当理解,在所示实施方案中,语音传输膜片34是无源器件,因此使用者的语音的振幅不会被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32增强或增加。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语音传输特征部32是有源语音传输特征部32,其包括有源音频捕获和/或传输器件,该有源音频捕获和/或传输设备包括或连接到电源以增加使用者语音的振幅。换句话讲,作为非限制性示例,面罩10不排除还包括麦克风或其他放大器。

图1至图3所示的语音传输膜片34与面罩主体12一体地形成为具有单个整体构造,无论语音传输膜片34是否由与面罩主体12相同的材料构成。语音传输膜片34与面罩主体12的单个整体构造可以使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32和/或面罩10比包括被安装到面罩上的分立机械语音传输器件的呼吸器面罩更便宜、不易发生故障等。

然而,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语音传输膜片34可以是附接到面罩主体12的分立部件。例如,图4是呼吸器面罩110的第二实施方案的前视图。一般来讲,在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方案中公开的部件至少与图4至图7所示的以一百系列中的相同数字指定的对应部件基本上相同。例如,图1至图3所示的面罩主体12至少与图4至图7所示的面罩主体112基本上相同,不同的是本文所公开的任何区别特征部(例如,面罩主体中用于接纳可移除地附接的语音传输元件的开口,如下文更详细地描述)。此外,应当理解,针对一个实施方案所公开的特征部不排除会包括在其他实施方案中。

面罩主体112包括内表面116以及与内表面116相反的外表面118。主体112包括鼻部区域120(有时称为面罩主体112的“上部”)和嘴部区域122(有时称为面罩主体12的“下部”)。鼻部区域120的尺寸和构造被设计为在其中接纳使用者的鼻部,使得鼻部区域120覆盖使用者鼻部的至少一部分。例如,鼻部区域120覆盖使用者的鼻部和上颊部的部分。类似地,面罩110的嘴部区域122的尺寸和构造被设计为覆盖使用者的嘴部。例如,嘴部区域122覆盖使用者的嘴部、下巴的至少一部分和下颊部的部分。

尽管在图4中未示出,但面罩主体包括密封区域,该密封区域与图1至图3所示的实施方案的密封区域24相似,这是因为它被构造成密封使用者的面部,从而将面罩110密封到使用者的面部。

在图4所示的实施方案中,面罩110的主体112包括一个或多个开口128。每个开口128被构造成接纳一个或多个可附接部件(未示出),例如可更换的滤筒、阀、呼吸气体软管和/或语音模块。根据面罩10的具体应用和所使用的可附接部件的数量,主体112可包括任意数量的开口128。

面罩主体112的内表面116具有凹入形状,使得内表面116限定主体112的内部空间130,该内部空间的尺寸和构造被设计为在其中接纳使用者面部的至少一部分,例如使用者的鼻部和嘴部。当使用者佩戴面罩110时,使用者的鼻部和嘴部被接纳到内部空间130中,使得在主体112的内表面116与使用者面部的由面罩10接纳的部分之间限定充气室。因此,当使用者佩戴面罩110时,内部空间130在本文中可被称为充气室。

虽然图中未示出,但面罩110任选地包括带具,该带具被构造成将面罩主体12保持在使用者面部上,并且从而将面罩10保持在使用者的鼻部和嘴部之上的适当位置中。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带具包括多根条带(未示出),所述条带附接到面罩主体112并被构造成将面罩110固定到使用者的头部。例如,面罩主体0112可包括一个或多个附接元件131,带具可联接到该附接元件。然而,应当理解,除此之外或另选地,带具可包括任何其他结构。带具可以是可重复使用的。任选地,带具是一次性的。带具任选地由相对容易用相对常见的消毒方法消毒的材料构成。

面罩主体112可以由任何合适的材料构成。例如,面罩主体112可以由为主体12提供至少一些柔性的一种或多种材料构成。合适材料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热固性材料、热塑性材料、弹性体、热塑性弹性体、过滤结构和/或过滤材料、缓冲和/或阻尼材料、形状记忆材料等。在一些实施方案中,面罩主体112的一些或大致整体由一种或多种过滤材料制成,使得主体112的至少一部分具有过滤结构。

呼吸面罩110包括被构造成增强佩戴面罩110的使用者的语音的清晰度的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132。换句话讲,类似于图1至图3所示实施方案的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32,图4和图5所示的实施方案的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132被构造成增加听者理解佩戴面罩110的使用者的语音的能力。因此,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132增强佩戴面罩110的使用者与听者之间的交流。

与图1至图3所示实施方案的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132不同,图4和图5所示的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132未与面罩主体112一体地形成为具有单个整体构造,而是包括框架133和语音传输膜片134。语音传输膜片134被构造成响应于由佩戴面罩110的使用者产生的声波而振动。语音传输膜片134的振动将来自面罩内部空间130(即,来自在使用者面部与内表面116之间限定的充气室)的声波传输到面罩主体112的外部(即,传输到佩戴面罩110的使用者的周围或外部环境)。

具体地讲,当使用者在佩戴面罩110的同时讲话时,在面罩主体112的充气室内由使用者的语音产生的声波沿着面罩主体112的内表面116冲击语音传输膜片134,特别是语音传输膜片134的内表面136。声波与语音传输膜片134的冲击使语音传输膜片134振动,使得由振动膜片134沿着面罩主体112的外表面118、特别是语音传输膜片134的外表面138再次产生声波。无源语音传输膜片134的内表面136和框架133与面罩主体112的内表面136是连续(即,接续)的,并且外表面138和框架133与面罩主体112的外表面118是连续(即,接续)的,但语音传输膜片134、框架133和面罩主体112的厚度不同。因此,语音传输膜片134将来自面罩主体112的充气室内的使用者的语音传输到佩戴面罩110的使用者的周围环境。

现在参考图4和图5,如上所述,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132包括语音传输膜片134和框架133。在所示实施方案中,框架133可移除地或固定地联接到面罩主体112,使得框架133由面罩主体112固定,而语音传输膜片134联接到框架133并由其固定,如图4和图5所示。例如,框架133可以围绕语音传输膜片134的外边缘被夹紧或夹持以固定膜片134。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框架133与面罩主体112一体地形成为具有单个整体构造,并且语音传输膜片134可移除地或固定地联接到框架133。此外,在其他实施方案中,语音传输膜片134与框架133一体地形成为具有单个整体构造。

作为非限制性示例,在其中框架133可移除地联接到面罩主体112的实施方案中,框架133包括围绕框架133的外边缘延伸的周边142。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周边142的横截面具有凸出形状。此外,面罩主体112的与框架133接合的部分可具有周边144,该周边的横截面具有对应的凹入形状。例如,面罩主体112包括开口146,该开口的尺寸和构造被设计为接纳框架133并将框架133保持在面罩主体112内。以这种方式,框架133的凸出周边142可卡入或以其他方式联接到面罩主体112中的开口146的凹入周边144。此外,当框架133联接到面罩主体112时,该联接可以流体密封,使得当使用者佩戴面罩110时,面罩的充气室内的气体不会通过开口146逸出。在另选非限制性示例中,框架周边142的横截面可具有凹入形状,并且开口146的周边144的横截面可具有对应的凸出形状,当框架133位于开口146中时,能够将框架保持在面罩主体112内。

框架133的刚性和/或面罩主体112相对于语音传输膜片134的厚度可以允许和/或促进语音传输膜片134的操作,以将语音从面罩主体112的充气室传输到周围或外部环境。例如,框架133的刚性和/或面罩主体112相对于语音传输膜片134的厚度可以响应于由佩戴面罩110的使用者产生的声波而允许和/或促进语音传输膜片134的振动。

在所示实施方案中,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132沿着面罩主体112的鼻部区域120定位,如图4所示。然而,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132不限于该位置。例如,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132除此之外或另选地可以位于沿着面罩主体112的任何其他位置处,诸如但不限于嘴部区域122。

语音传输膜片134和框架133各自可由允许语音传输膜片34如本文所描述和/或示出的那样起作用的任何合适材料构成。合适材料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热固性材料、热塑性材料、弹性体、热塑性弹性体、过滤结构和/或过滤材料、缓冲和/或阻尼材料、形状记忆材料等。作为非限制性示例,语音传输膜片134由与面罩主体112基本上相同的材料构成,而框架133由不同的更具刚性的材料构成。例如,面罩主体112和语音传输膜片134各自可由具有第一硬度的第一材料构成,并且框架可以由具有大于第一硬度的第二硬度的第二材料构成。另选地,语音传输膜片134可以由与构成面罩主体112的材料不同的材料构成,前提条件是语音传输膜片134由以下材料构成,该材料的硬度小于构成框架133的材料的硬度。

诸如但不限于面罩主体112的材料、框架133的刚性、语音传输膜片134和/或框架133的材料、语音传输膜片134的厚度、面罩主体112的厚度、语音传输膜片134相对于面罩主体112厚度的厚度、语音传输膜片134的几何形状、语音传输膜片134的尺寸、语音传输膜片134的位置、语音传输膜片134的取向等的面罩110的各种设计参数可被选择为允许语音传输膜片134如本文所描述和/或示出那样起作用,即,将使用者的语音以更小的失真从面罩主体112的充气室内传输到佩戴面罩110的使用者的周围环境,使得听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佩戴面罩110的使用者的语音。

语音无源传输特征部132可以将使用者的语音以比已知呼吸器面罩110更小的失真从面罩主体112的充气室内传输到佩戴面罩110的使用者的周围环境。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132因此被构造成增加听者理解佩戴面罩110的使用者的语音的能力,从而增强使用者与听者之间的交流。

此外,应当理解,在所示实施方案中,语音传输膜片134是无源器件,因此使用者的语音的振幅不会被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132增强或增加。在其他实施方案中,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132可包括有源器件,该有源器件包括或联接到电源以增加使用者语音的振幅。作为非限制性示例,面罩110还可包括麦克风或其他放大器。

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提供了包括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的呼吸器面罩。该呼吸器面罩提供呼吸保护,同时还允许从使用者传输清晰的语音。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呼吸面罩包括主体(12)(112)以及与主体(12)(112)接续的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32)(132),该主体限定面罩(10)(110)的内部空间(30)(130)并且包括第一表面(16)(116)以及与第一表面(16)(116)相反的第二表面(18)(118),第一表面(16)(116)限定内部空间(30)(130)。

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个方面,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32)(132)是膜片(34)(134),该膜片(34)(134)具有第一表面(36)(136)、第二表面(38)(138)以及在膜片第一表面(36)(136)与膜片第二表面(38)(138)之间延伸的第一厚度(T),主体(12)(112)在靠近膜片(34)(134)的至少一个位置处具有第二厚度(T1),该第二厚度(T1)在主体第一表面(16)(116)与主体第二表面(18)(118)之间延伸,第一厚度(T)小于第二厚度(T1)。

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个方面,膜片第一表面(36)(136)与主体第一表面(16)(116)接续,并且膜片第二表面(38)(138)与主体第二表面(18)(118)接续。

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个方面,膜片(34)(134)具有周边,主体(12)(112)还包括邻近膜片周边的至少一部分的至少一个部分(40),主体(12)(112)的至少一个部分具有第二厚度(T1)。

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个方面,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32)与主体(12)(112)一体地形成为具有单个整体构造。

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个方面,主体(12)(112)还包括上区段(20)(120)和下区段(22)(122),下区段(22)(122)包括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32)(132)。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个方面,上区段(20)(120)被构造成接纳使用者的鼻部,并且下区段(22)(122)被构造成接纳使用者的嘴部。在该实施方案的另一方面,上区段(20)(120)被构造成接纳使用者的鼻部,并且下区段(22)(122)被构造成接纳使用者的嘴部。

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个方面,当使用者佩戴面罩(10)(110)时,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32)(132)靠近使用者的嘴部定位。

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个方面,语音传输膜片(34)(134)和主体(12)(112)由基本上相同的材料构成。

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个方面,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132)包括膜片(134)以及联接到膜片(134)的框架(133),该框架(133)联接到主体(112)。

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个方面,框架(133)可移除地联接到主体(112)。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个方面,主体(112)还包括在主体第一表面(116)与主体第二表面(118)之间延伸的开口(146),该开口(146)被构造成接纳和保持框架(133)。在该实施方案的另一方面,其中框架(133)固定地联接到主体(112)。

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个方面,膜片(134)具有周边,框架(133)联接到膜片(134)的周边。

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个方面,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132)包括膜片(134)和框架(133),该框架与主体(112)一体地形成为具有单个整体构造,该框架(133)联接到膜片周边。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呼吸器面罩(110)包括:主体(112),该主体限定面罩(110)的内部空间(130)并且包括内表面(116)、与内表面(116)相反的外表面(118)以及从主体内表面(116)延伸至主体外表面(118)的第一厚度(T),该内表面(116)限定内部空间(130);以及在主体(112)中与主体(112)接续的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132),当使用者佩戴面罩(110)时,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132)靠近使用者的嘴部定位,该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132)包括:膜片(143),该膜片具有周边、内表面(136)、外表面(138)以及从膜片内表面(136)延伸至膜片外表面(138)的第二厚度(T1),第一厚度(T)大于第二厚度(T1);以及邻接并联接到膜片(134)周边的框架(133),该框架(133)联接到主体(112)。

在该实施方案的一个方面,框架(133)可移除地联接到主体(112),主体(112)还包括在主体内表面(116)与主体外表面(118)之间延伸的开口(146),该开口(124)被构造成接纳和保持框架(133)。

在一个实施方案中,呼吸器面罩(110)包括:主体(112),该主体限定面罩(110)的内部空间(130)并且包括内表面(116)、与内表面(116)相反的外表面(118)以及从主体内表面(116)延伸至主体外表面(118)的第一厚度(T),该内表面(116)限定内部空间(130);以及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132),该无源语音传输特征部与主体(112)接续并且包括:膜片(134),该膜片具有周边、内表面(136)、外表面(138)以及从膜片内表面(136)延伸至膜片外表面(138)的第二厚度(T1),第一厚度(T)大于第二厚度(T1);以及邻接并联接到膜片(134)周边的框架(133),该框架(133)与主体(112)形成为具有单个整体构造。

其它实施方案可包括:

实施方案1:一种呼吸面罩,包括:

主体,该主体被构造成覆盖使用者的鼻部和嘴部,该主体包括内部空间,当使用者佩戴面罩时,内部空间限定主体与使用者的面部之间的充气室;以及

语音传输特征部,该语音传输特征部包括语音传输膜片,该语音传输膜片被构造成响应于由使用者产生的声波而振动,使得语音传输膜片将声波从主体的充气室传输到使用者的周围环境。

实施方案2:实施方案1的呼吸面罩,其中与主体的邻近语音传输膜片的至少一个区段相比,语音传输膜片更薄。

实施方案3:实施方案1的呼吸面罩,其中主体包括至少部分地围绕语音传输膜片的周围区段,语音传输膜片的厚度小于周围区段的厚度。

实施方案4:实施方案1的呼吸面罩,其中语音传输膜片与主体一体地形成为具有单个整体构造。

实施方案5:实施方案1的呼吸面罩,其中语音传输膜片与主体一体地形成为具有单个整体构造,语音传输膜片比主体的其余部分薄。

实施方案6:实施方案1的呼吸面罩,其中语音传输膜片由与主体基本上相同的材料制成。

实施方案7:实施方案1的呼吸面罩,其中语音传输特征部包括由主体保持的框架,语音传输特征部的语音传输膜片由框架保持。

实施方案8:实施方案1的呼吸面罩,其中语音传输特征部包括与主体一体地形成为具有单个整体构造的框架,语音传输特征部的语音传输膜片由框架保持。

实施方案9:实施方案1的呼吸面罩,其中主体包括被构造成在其中接纳使用者的鼻部的鼻部区域,语音传输特征部沿着主体的鼻部区域延伸。

实施方案10:实施方案1的呼吸面罩,其中主体包括被构造成覆盖使用者的嘴部的嘴部区域,语音传输特征部沿着主体的嘴部区域延伸。

实施方案11:实施方案1的呼吸面罩,其中主体包括被构造成在其中接纳使用者的鼻部的鼻部区域以及被构造成覆盖使用者的嘴部的嘴部区域,鼻部区域和嘴部区域中的至少一者包括语音传输特征部。

实施方案12:实施方案1的呼吸面罩,其中呼吸面罩是半面罩。

实施方案13:实施方案1的呼吸面罩,还包括被构造成将主体保持在使用者的面部上的带具。

实施方案14:实施方案1的呼吸面罩,其中主体包括开口,该开口被构造成在其中接纳滤筒、阀或软管中的至少一者。

实施方案15:一种呼吸面罩,包括:

主体,该主体被构造成覆盖使用者的鼻部和嘴部,该主体包括内部空间,当使用者佩戴面罩时,内部空间限定主体与使用者的面部之间的充气室;以及

语音传输特征部,该语音传输特征部包括语音传输膜片,与主体的邻接语音传输膜片的至少一个区段相比该语音传输膜片更薄,其中语音传输膜片被构造成响应于由使用者产生的声波而振动,使得语音传输膜片将声波从主体的充气室传输到使用者的周围环境。

应当理解,上述说明旨在为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例如,上述实施方案(和/或其方面)可彼此结合使用。另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以使特定情况或材料适应本发明的教导内容。本文所述的尺寸、材料类型、各种部件的取向以及各种部件的数量和位置旨在限定特定实施方案的参数,并且决不是限制性的,仅仅是示例性实施方案。在查看以上说明书之后,在权利要求范围内的许多其他实施方案和修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当结合所附的权利要求连同所赋予该权利要求的等同形式的全部范围来确定。在所附权利要求中,术语“包括”和“其中”用作相应术语“包含”和“其中”的纯中文等同物。此外,在以下权利要求中,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仅用作标签,并且不旨在将数字要求强加在它们的对象上。此外,以下权利要求的限制不是以手段加功能的格式书写的,并且不旨在基于35U.S.C.§112第六段来解释,除非并且直到这样的权利要求限制明确地使用短语“用于...的装置”后接没有附加结构的功能描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