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在隧道壁轨道上的智能移动充气消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83711发布日期:2018-10-16 20:50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安装在隧道壁轨道上的智能移动充气消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消防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安装在隧道壁轨道上的智能移动充气消防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发展,各种各样的交通工具也日益增多,而为了缩短路程,随着工程技术的进步,人们在建隧道越来越多,隧道也越来越长,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对于隧道的消防要求也越来越高。

隧道内起火后,尤其是一些相对封闭的高速路段,由于路程往往较远,加上车辆拥堵救援空间狭小等原因,消防车辆无法短时间内赶到,即使赶到后也难以进入隧道实施作业,火灾的先期处置缺少有效手段,导致火势无法控制;同时,由于隧道的烟囱效应,火势容易顺着气流蔓延,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也容易扩散到其下风口的隧道,造成二次危害,如著名的1999年3月欧洲勃朗峰隧道火灾、2001瑞士圣哥达隧道火灾、2010年无锡惠山隧道火灾案例中,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都是造成人员重大伤亡的主要原因。同时,近些年国际恐怖活动影响日趋活跃,伦敦、比利时、莫斯科、马德里等城市已经发生多起地铁等地下空间的恐怖袭击,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地下空间人群密集、通风条件有限,一旦有生化生物毒化气体的袭击发生,其结果可能是灾难性的,如1995年东京地铁发生奥姆真理教毒气恐怖袭击,共毒死15人,50多人受伤,致使千余人出现短暂性失明。这些年国内外地下交通发展迅速,此类恐怖袭击事件目前急需防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安装在隧道壁轨道上的智能移动充气消防装置。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安装在隧道壁轨道上的智能移动充气消防装置,它包括在隧道壁上安装好与道路平行的轨道,隧道壁的轨道上至少安装二个智能移动充气消防单元,两个智能移动充气消防单元形成一组智能移动充气消防构件;

所述智能移动充气消防单元包括充气阻隔墙,该充气阻隔墙内置压缩气体或火药剂,通过排放压缩气体或者火药剂产生气体,使其膨胀形成与隧道横截面形状大小形状相同的气墙,并压紧压实隧道地面和墙壁,形成充气后的阻断墙;所述充气阻隔墙的内壁上安装有控制盒,该控制盒内安装有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由无线通讯模块、温度感应模块、声控感应模块、烟感模块、毒化检测模块、视频监控及语音对讲模块、驱动模块、备用能源模块和mcu微处理器模块组成,所述mcu微处理器模块分别通过阻燃导线与无线通讯模块、温度感应模块、声控感应模块、烟感模块、毒化检测模块、视频监控及语音对讲模块、驱动模块、备用能源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阻隔墙上设置有红外线灯光投射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充气阻隔墙内置有若干救援通道,该救援通道内设置有内置氧气面罩、隔热毯和安全提示板。

进一步地,所述隧道壁上安装的轨道的材料为耐高温材料。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安装在隧道壁轨道上的智能移动充气消防装置,它通过隧道内侧的轨道移动巡查,在隧道发生火灾或其他意外险情时,利用两个充气阻隔墙对隧道内的起火部位及险情路段实施封闭,利用缺氧窒息原理灭火和阻止有毒气体扩散,实现先期处置目的,极大消除了安全隐患以及将初起火灾扑灭,保证财产安全和人们的生命安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的巡查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灭火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隔断烟雾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充气后的充气阻隔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控制系统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轨道;2、充气阻隔墙;3、救援通道;4、人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其中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发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图5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安装在隧道壁轨道上的智能移动充气消防装置,它包括在隧道壁上安装好与道路平行的轨道1,隧道壁的轨道1上至少安装二个智能移动充气消防单元,两个智能移动充气消防单元形成一组智能移动充气消防构件;

所述智能移动充气消防单元包括充气阻隔墙2,该充气阻隔墙2内置压缩气体或火药剂,通过排放压缩气体或者火药剂产生气体,使其膨胀形成与隧道横截面形状大小形状相同的气墙,并压紧压实隧道地面和墙壁,形成充气后的阻断墙;所述充气阻隔墙的内壁上安装有控制盒,该控制盒内安装有控制系统,该控制系统由无线通讯模块、温度感应模块、声控感应模块、烟感模块、毒化检测模块、视频监控及语音对讲模块、驱动模块、备用能源模块和mcu微处理器模块组成,所述mcu微处理器模块分别通过阻燃导线与无线通讯模块、温度感应模块、声控感应模块、烟感模块、毒化检测模块、视频监控及语音对讲模块、驱动模块、备用能源模块电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所述充气阻隔墙2上设置有红外线灯光投射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所述充气阻隔墙2内置有若干救援通道,该救援通道内设置有内置氧气面罩、隔热毯和安全提示板。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所述隧道壁上安装的轨道的材料为耐高温材料。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本发明中,红外线灯光投射装置,灯光投射后,指示覆盖区域,并有投射文字、并具有报警声音提示车辆人员注意避开。具有投射文字能力,类似于汽车的迎宾灯结构,将汽车迎宾灯投射的车标,更换成示警文字。在红外线灯光投射装置内置声音报警器,由于声音报警器结构是现有技术,故不作详细阐述。

本发明中,一般情况下500米长度以下的隧道安装3组智能移动充气消防构件(6个智能移动充气消防单元)。在使用时,智能移动充气消防构件在轨道运行,巡查隧道情况。在发生火灾或其他意外险情时,释放充气阻隔墙将危险路段封闭,充气形成密封阻隔墙,来阻隔新鲜空气进入火灾现场,因缺氧而熄灭火情;同时密封阻隔墙能有效阻隔火灾现场和其他危险情形下的烟雾有毒气体扩散。

本发明中,充气阻隔墙内置有若干救援通道,方便被封闭区域内的人员逃离和外部救援人员进入封闭空间工作。

本发明在使用时,如果其中一个充气阻隔墙密封不够导致险情区域封闭效果不好时,可以指令第三个智能移动充气消防装置继续在外侧释放形成一堵充气密封阻隔墙,以实现有效封闭的目的。待火警或险情消除后,充气阻隔墙模块结束充气程序,开启排气还原程序,充气阻隔墙缩小成原来大小,并回归到轨道上,在补充压缩气罐或火药剂等消耗品后继续待命工作。

本发明中,充气阻隔墙模块表面材料必须由防火耐高温材料制成,以保证在高温高热的情况下不受损坏,完成空气阻隔目的。

本发明中,充气方式可以采用气泵充气或压缩气罐释放或火药剂产生以及上述方式相结合等方式实现。

本发明中,充气阻隔墙2内置若干个救援通道3,内置氧气面罩、隔热毯等救生装备,以方便被隔离区的人员4逃生,同时也是外部消防员进入内部检查的通道。

本发明中,为防止高温对轨道1的损坏,轨道1使用耐高温材料制作,以免影响智能移动充气消防装置的正常运行。

本发明中,救援通道内设置有内置氧气面罩、隔热毯和安全提示板。安全提示板上写明安全注意事项以及操作流程。由于一般情况下每个待救援人员,都带有手机,因此可以使用手机实时报警,同时可以使用手机的灯光来观看安全提示板内容。安全提示板表面可以涂抹荧光液,方便可以液晚发光方便观看。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1)具备自动化二十四全天候巡查性能,除了主要的消防密封功能,还具备其他巡视功能。

2)由于本装置安装在一定安全距离的隧道内侧(如隧道顶或隧道壁),基本不受地面交通拥堵的影响,可以及时赶到事故或火灾发生地点。

3)远程控制,保证消防人员安全。

4)可重复使用,降低使用成本。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安装在隧道壁轨道上的智能移动充气消防装置,它通过隧道内侧的轨道移动巡查,在隧道发生火灾或其他意外险情时,利用两组充气阻隔墙对隧道内的起火部位及险情路段实施封闭,利用缺氧窒息原理灭火和阻止有毒气体扩散,实现先期处置目的,极大消除了安全隐患以及将初起火灾扑灭,保证财产安全和人们的生命安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发明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