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救援服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66967阅读:446来源:国知局
消防救援服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救护用服装,特别涉及一种消防救援服。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即便消防员进入火场发现了被困人员,也很难将被困人员营救出来。这是因为火灾现场环境复杂,被困人员的防护水平低,即使救援人员在身旁也无法救助。另外,由于没有合适的防护用品,即便是被困人员仍有行走运动的能力,也需要救援人员陪同,因而减少了可能被救援的人员的数量,也增加了救援人员和被救援人员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不足而提供了一种救援服,可以方便在营救过程中被困人员自行穿脱或被人穿脱,节约救援时间。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消防救援服,包括一体的衣裤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衣裤部的背部设有兜裆带固定点,在所述衣裤部的后腰部设有后裤袢,在所述衣裤部的前部设有兜裆带固定部,所述衣裤部包括兜裆带,所述兜裆带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兜裆带固定点处,所述兜裆带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后裤袢沿所述衣裤部的裆部到达所述兜裆带固定部,并固定在所述兜裆带固定部处,所述兜裆带固定部具有能够调节所述兜裆带的长度的兜裆带长度调节部。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后裤袢为三层结构,第一层为固定层,固定在衣裤部上,第二层与所述第一层在上部和下部与第一层连接,从而固定在所述衣裤部上,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之间形成通道,从而允许腰带通过,第三层在左上部、右上部、左下部、右下部与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相连接,从而固定在衣裤部本体上,并在所述第二层与所述第三层中间留有通道,从而兜裆带可以在第二层和第三层中间通过。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后裤袢为二层结构,第一层的上部和下部直接固定在所述衣裤部的本体上,在所述衣裤部的本体和所述第一层之间留有通道,供腰带通过,所述第二层固定在所述第一层上,在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之间形成兜裆带通行部,用于使兜裆带从所述第一层和所述第二层之间沿上下方向通过。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衣裤部的前腰部设有前裤袢,所述兜裆带的所述另一端穿过所述后裤袢沿所述衣裤部的裆部到达并穿过所述前裤袢并到达所述兜裆带固定部。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衣裤部的前腰部设有前裤袢,所述兜裆带固定部设置在所述前裤袢上。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前裤袢包括固定部、腰带通行部和兜裆带通行部,所述固定部将所述前裤袢固定在所述衣裤部上,所述腰带通行部用于使腰带沿左右方向通过所述前裤袢,所述兜裆带通行部用于使所述兜裆带沿上下方向通行所述前裤袢。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前裤袢包括固定部、腰带通行部,所述固定部将所述前裤袢固定在所述衣裤部上,所述腰带通行部用于使腰带沿左右方向通过所述前裤袢。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衣裤部包括腰带部和腰带,所述腰带部包括所述前裤袢和与所述前裤袢隔着所述穿脱部相对的裤袢,所述腰带通过所述前裤袢和所述裤袢固定在所述衣裤部的腰部;

所述腰带的一端通过所述前裤袢,沿所述腰带部的后腰部和所述裤袢,隔着所述穿脱部与所述腰带的另一端相对;或所述腰带的一端绕过所述腰带部的后腰部到达并固定在所述裤袢处,所述腰带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前裤袢处,所述前裤袢包括一腰带长度调节部。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衣裤部具有从所述兜裆带固定点延伸到所述衣裤部的左肩的第一背带,从所述兜裆带固定点延伸到所述衣裤部的右肩的第二背带,从所述兜裆带固定点延伸到所述衣裤部的左腰部的第三背带,以及从所述兜裆带固定点延伸到所述衣裤部的右腰部的第四背带。

根据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消防救援服还包括与所述衣裤部一体的头罩部和靴部,所述头罩部设有视窗,所述视窗的一侧设有视窗罩装卸口,所述视窗内内嵌视窗罩,能够通过所述视窗罩装卸口更换和装卸所述视窗罩,所述头套内还设有呼吸器,所述靴部的踝部前后分别设有前踝袢和后踝袢,所述靴部还包括脚踝束带,脚踝束带通过前踝袢和后踝袢固定在脚踝上。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采用一体设计衣裤部,并具有方便长度调节的兜裆带、腰带和踝部束带,并且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兜裆带和腰带科学设置,提高了穿脱的方便性和穿戴后的灵活性,能更好适应复杂火灾现场环境,提高救援效率以及成功率。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依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消防救援服的正视图;

图2示出了依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消防救援服的后视图;

图3是依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消防救援服的三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对实施方式的描述是示例性的,不是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1是示出了依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消防救援服的正视图,图2是示出了依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消防救援服的后视图。参照图1和图2,依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消防救援服包括头罩部、衣裤部和靴部。图中所示为一体式的结构,头罩部1和衣裤部2之间以及衣裤部2和靴部3之间采用一体式设计,没有缝隙和连接部件,提高了救援服装的防护性能和可靠性。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注意的是,本发明的消防救援服不限于这种一体式的结构,头罩1可以可拆卸地安装在衣裤部上。另外,也可以不设置靴部。本发明的衣裤部2是一体的,其上身部和下身部一体地制作或连接在一起。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头罩部1上设有视窗11,视窗左侧设有视窗罩装卸口13,视窗11内嵌视窗罩12,可由视窗罩装卸口13进行更换和装卸;头套内还可设有呼吸器,以使被救人员能正常呼吸。

衣裤部2颈部正中延伸至衣裤部左裤腿膝部左沿(即穿着后人体外侧)设有穿脱部21.在本发明的图示的实施例中,其包括防火拉链。在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穿脱部可以从颈部正中至衣裤部右裤腿膝部右沿(即穿着后人体外侧)设置穿脱部21。也就是说,所述衣裤部包括从所述衣裤部的颈部正中位置至少延伸到所述衣裤部的一条裤腿的外侧的穿脱部。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该穿脱部21可包括三个折部,第一折部从颈部正中向下延伸第一距离,连接到第二折部,第二折部斜向下延伸至衣裤的左腿或右腿的膝部外侧,并连接第三折部,第三折部向下延伸第二距离。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折部向下延伸到接近衣裤的胸部位置,第二折部与垂直方向的夹角在15度到30度之间。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折部向下延伸到接近衣裤的腰部位置,第二折部与垂直方向的夹角在25度到35度之间。在再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距离为15-20厘米,所述第二折部与垂直方向成7-15度角。这里的垂直方向是指该救援服穿着后的、与地面相垂直的方向。

采用本发明的穿脱部21,可以方便被救援人员穿戴。因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可以较大面积地拉开服装,并且可以仅一条腿需要稍微弯曲,因而如果被救援人员没有昏迷,可以自行快速地穿入该服装,拉上拉链。如果被救援人员昏迷,救援人员也可以方便地为被救援人员穿上该救援服。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衣裤部2的前腰设有前裤袢24。在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前裤袢24包括一固定部,一腰带通过部和一兜裆带固定部。

该固定部用于将前裤袢24固定在衣裤部上。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前裤袢可以为一布筒,布筒分为三层,第一层为固定层,固定在衣裤部上。第二层与第一层在上部和下部与第一层连接,从而固定在衣裤部上,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形成通道,即腰带通过部,从而允许腰带22通过。第三层形成兜裆带固定部,用于固定兜裆带23,该固定部配有兜裆带调解部,用于调节兜裆带23的长度,从而与被救援人员的身材相匹配。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前裤袢可以仅有二层,第一层的上部和下部直接固定在衣裤部上,衣裤部本体和该第二层之间形成通道(即腰带通过部),供腰带22通过。第二层形成兜裆带固定部,用于固定兜裆带23,该固定部配有兜裆带调解部,用于调节兜裆带23的长度,从而与被救援人员的身材相匹配。

尽管在本发明的以上实施方式中,兜裆带固定部设置在前裤袢上,但是兜裆带固定部也可以与前裤袢分立地设置。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前裤袢24包括一固定部,一腰带通过部和兜裆带通过部。该兜裆带通过部可以参照腰带通过部的形式实现,只是兜裆带沿上下方向穿过。该兜裆带通过部的实现也可以参照后文对后裤袢25的描述。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在衣裤部2的正面,设置兜裆带固定部,该兜裆带固定部包括兜裆带调解部,用于调节兜裆带23的长度。该兜裆带固定部例如可以设置在腰部稍上的位置。

参见图2、衣裤部2的后腰部设有后裤袢25。后裤袢25包括固定部、腰带通行部和兜裆带通行部。固定部用于将后裤袢25固定在衣裤本体上,腰带通行部用于使腰带22在左右方向穿过该后裤袢25,兜裆带通行部用于使兜裆带在上下方向穿过该后裤袢25。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后裤袢25可以为一布筒,布筒分为三层,第一层为固定层,固定在衣裤部上。第二层与第一层在上部和下部与第一层连接,从而固定在衣裤部上,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形成通道(腰带通行部),从而允许腰带22通过。第三层在左上部、右上部、左下部、右下部与第一层、第二层相连接,从而固定在衣裤部本体上,并在第二层与第三层中间留有通道(兜裆带通行部),从而兜裆带可以在第二层和第三层中间通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后裤袢25可以仅有二层,第一层的上部和下部直接固定在衣裤部上,衣裤部本体和该第一层之间留有通道(腰带通行部)供腰带26通过。第二层形成兜裆带通行部,用于使兜裆带从第一层和第二层之间通过。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后裤袢25可以仅有一层裤袢,该一层裤袢的左上部、右上部、左下部、右下部固定在衣裤部上,衣裤部本体和该第一层裤袢之间留有左右通道(腰带通行部)供腰带26通过。同时在该一层裤袢与衣裤部本体之间形成兜裆带通行部,使兜裆带可以沿上下方向从中通过。在这种实施方式中,腰带和兜裆带会相互接触。

衣裤部2后背设有兜裆带固定点2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衣裤部2具有从所述兜裆带固定点延伸到所述衣裤部的左肩的第一背带,从所述兜裆带固定点延伸到所述衣裤部的右肩的第二背带,从所述兜裆带固定点延伸到所述衣裤部的左腰部的第三背带,以及从所述兜裆带固定点延伸到所述衣裤部的右腰部的第四背带。这些背带可起到固定或增强的作用。各所述背带的宽度为5-10厘米。

参见图1和图2,衣裤部2腰部设有若干副裤袢26。副裤袢26主要用于使腰带22从中左右穿行,从而固定在期望的位置。尽管图中的副裤袢26被示出为多个分立的,但是可以是一个连续的裤袢。

衣裤部2的腰部设有一条腰带22,腰带22的一端穿过隔着穿脱部21与前裤袢24相对的副裤袢26、后裤袢25、若干其他副裤袢26到达并穿过前裤袢24,隔着穿脱部21与腰带22的另一端相对。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以在人员穿好救援服,拉上拉链之后,再系上腰带。在这种实施方式的一个实施例中,腰带的某一端或两端具有长度调节部,从而可以调节腰带的长度。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前裤袢24具有腰带长度调节部,腰带22的一端固定在与前裤袢24隔着穿脱部21相对的某一副裤袢26处或腰部的某处,另一端穿过后裤袢25和若干副裤袢26连接到所述的腰带长度调节部,从而可以调节腰带的长度。

通过对腰带进行调节,可使得衣裤部与不同体型的被困人员相适应,从而方便救援。

衣裤部2还设有一条兜裆带23,兜裆带23一头固定在衣裤部2的背部的兜裆带固定点27上,另一端穿过后裤袢25的兜裆带通行部29、沿裆部到达前裤袢24并固定在前裤袢24处。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前裤袢24处设有兜裆带长度调节部,从而可以对兜裆带的长度进行调节,使得衣裤部与不同身高的被困人员相适应,提高穿戴后的灵活性。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兜裆带23的另一端穿过后裤袢25的兜裆带通行部29、沿裆部到达并穿过前裤袢24并固定在衣裤部2的正面(前部)的兜裆带固定处,该兜裆带固定处设有兜裆带长度调节部,从而可以对兜裆带的长度进行调节。

在靴部3和衣裤部2一体制作的情况下,靴部3踝部前后分别设有前踝袢32和后踝袢33。

靴部3的踝部设有脚踝束带31,脚踝束带31通过前踝袢32和后踝袢33固定在脚踝上。可以通过系扣或加装的不同类型卡扣调节脚踝束带,可使连体靴与被困人员相适应提高穿戴后的活动能力。

在靴部3和衣裤部2非一体制作的情况下,前踝袢32和后踝袢33、以及脚踝束带31可以设置在衣裤部2的踝部。

参见图3、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消防救援服可以由3层布料缝制,最外层为防火层41,防火层41采用耐高温的阻燃材料制作,例如石棉纤维,也可以采用其它耐高温的阻燃代替;中间为隔热层42,隔热层42采用隔热毡,或其它热阻大且具有阻燃性的材料,起到隔绝服装外部高温的作用;最内层为舒适层43,舒适层43可采用棉,麻等对皮肤无刺激,且体感舒适的材料。

以上对服装的各部的位置的描述,可以结合人体的相应部位进行理解。

上面的描述,只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各种举例说明不对本发明的实质内容构成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