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写字楼廊道的灭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98724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用于写字楼廊道的灭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灭火装置,尤其是一种用于写字楼廊道的灭火装置。



背景技术:

写字楼廊道用于连通写字楼的各个房间,为了满足写字楼廊道的灭火要求,因此用于写字楼廊道的灭火装置是一种重要的消防装置,在现有的灭火装置中,还都是在写字楼廊道安装消防水栓,由于写字楼廊道是一个直通的井筒,使用消防水栓,不能满足对写字楼廊道的灭火要求。

基于现有的技术问题、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做出本发明的申请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客体是一种用于写字楼廊道的灭火装置。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写字楼廊道的灭火装置,因此满足对写字楼廊道的灭火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包含有设置有充满液体的灭火介质的第一囊体、设置有充满气体的灭火介质的第二囊体、设置为分别与第一囊体和第二囊体联接并且设置有与第一囊体和第二囊体连通的插接嘴的托板、设置为与托板的插接嘴联接并且具有与第一囊体和第二囊体连通的释放灭火介质的嘴部的喷淋轴、设置在喷淋轴上并且用于作用喷淋轴与托板联接的驱动装置。

由于设计了第一囊体、第二囊体、托板、喷淋轴和驱动装置,通过第一囊体和第二囊体对灭火介质进行储存,通过驱动装置,使喷淋轴与托板连通,通过喷淋轴,把液气混合灭火介质释放,不再都是在写字楼廊道安装消防水栓,因此满足对写字楼廊道的灭火要求。

本发明设计了,按照形成液气混合灭火介质的方式把第一囊体、第二囊体、托板、喷淋轴和驱动装置相互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按照两通道对接连通的方式把喷淋轴和驱动装置与第一囊体、第二囊体和托板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还包含有框壳、配重块、弹簧、电池组、指示灯、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驱动装置设置为熔断片,

在第一囊体的底端端面部和第二囊体的底端端面部分别设置有托板并且第一囊体和第二囊体分别设置在框壳中,喷淋轴设置为串接在第一囊体和第二囊体中并且在喷淋轴与框壳之间设置有熔断片,在喷淋轴与托板之间设置有弹簧并且喷淋轴设置为与第一囊体的托板和第二囊体的托板插接通断式联接,在喷淋轴和设置与第二囊体连接的托板上设置有配重块,

在框壳上设置有电池组并且在喷淋轴上设置有指示灯,指示灯设置为与第一电极连接并且第二电极设置为与电池组连接,第一电极设置为与喷淋轴联接并且第二电极设置为与框壳联接,第一电极设置为与第二电极碰接通断式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框壳设置为包含有框部和挂钩并且在框部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挂钩,在框部中间部设置有滑动通腔并且喷淋轴设置在滑动通腔中,在框部的侧面部分别设置有上外窗口和下外窗口并且第一囊体的注入端口设置在下外窗口中,第二囊体的注入端口设置在上外窗口中并且在滑动通腔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上内窗口和下内窗口,托板和喷淋轴分别设置在上内窗口和下内窗口中,在框壳的下端端面部设置有熔断片并且在框壳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电池组,第二电极设置在滑动通腔的内壁上。

本发明设计了,第一囊体和第二囊体分别设置为环形囊状体并且在第一囊体的注入端口和第二囊体的注入端口上设置有密封端盖。

本发明设计了,配重块设置为铅块体。

本发明设计了,托板设置为环形座状体并且托板设置为包含有环部和块部,块部设置在环部的内侧面部并且第一囊体和第二囊体分别设置为与环部连接,在块部上设置有敞口容纳孔并且在托板中设置有连通通道,敞口容纳孔分别设置为通过连通通道与第一囊体和第二囊体连通,喷淋轴设置在敞口容纳孔中并且连通通道设置为与喷淋轴通断式联接,环部设置为片状体并且块部设置为矩形座状体,设置与第二囊体连接的环部中设置有配重块。

本发明设计了,喷淋轴设置为包含有轴部、上盘部、下盘部和插轴并且在轴部的下端端头分别设置有上盘部和下盘部,在轴部的侧面部设置有插轴并且插轴设置为与托板插接式联接,在上盘部的侧面部设置有喷淋嘴并且在下盘部的上端端面面部设置有排气嘴,在轴部中分别设置有排液通道和排气通道并且插轴设置为通过排液通道与喷淋嘴连通,插轴设置为通过排气通道与排气嘴连通并且熔断片和第一电极分别设置为与轴部联接,弹簧设置在插轴并且在上盘部的底端端面部设置有指示灯。

本发明设计了,上盘部设置为包含有圆环部和平面部并且平面部分别设置在圆环部的对称两侧面部并且在平面部的侧面部设置有喷淋嘴,在圆环部中设置有排液通道。

本发明设计了,插轴设置为包含有端头部和杆部并且端头部设置为附贴在轴部的侧面部,杆部设置为与端头部呈竖向分布并且在杆部上设置有台阶部,弹簧设置为串接在杆部中并且排液通道和排气通道分别设置为延伸在端头部和杆部中。

本发明设计了,排液通道和排气通道分别设置为与连通通道呈错位式分布。

本发明设计了,熔断片设置为条状体并且熔断片设置为沿喷淋轴的周边排列分布。

本发明设计了,弹簧设置为压缩弹簧体并且弹簧的一端端头设置为与喷淋轴接触式联接,弹簧的另一端端头设置为与托板接触式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电池组设置为蓄电池并且指示灯设置为方向指示灯,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设置为块状体并且第一电极设置为与第二电极对接式联接。

本发明设计了,框壳、第一囊体、第二囊体和托板与喷淋轴设置为气体和液体混合的方式分布并且托板和喷淋轴与熔断片设置为按照断裂下降接通的方式分布,第一囊体与第二囊体、托板和配重块设置为按照重力产生正压的方式分布并且托板和喷淋轴与配重块和弹簧设置为按照弹簧蓄能支撑的方式分布,喷淋轴与电池组、指示灯、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设置为按照灯光指向的方式分布并且框壳的中心线、第一囊体的中心线、第二囊体的中心线、托板的中心线和喷淋轴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

本发明设计了,驱动装置设置为伸缩缸并且驱动装置设置在框壳与喷淋轴之间。

本发明设计了,驱动装置设置为具有电机的驱动连杆装置并且驱动装置设置在框壳与喷淋轴之间。

在本技术方案中,托板的插接嘴设置为敞口容纳孔。

在本技术方案中,形成液气混合灭火介质联接的第一囊体、第二囊体、托板、喷淋轴和驱动装置为重要技术特征,在用于写字楼廊道的灭火装置的技术领域中,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在本技术方案中的术语都是可以用本技术领域中的专利文献进行解释和理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框壳1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喷淋轴6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托板4和喷淋轴6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为图3的a-a剖面的示意图;

图6为图3的b-b剖面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审查指南,对本发明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应当理解为不配出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一般表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包含有框壳1、第一囊体2、第二囊体3、托板4、配重块5、喷淋轴6、熔断片7、弹簧8、电池组9、指示灯10、第一电极91和第二电极92,

在第一囊体2的底端端面部和第二囊体3的底端端面部分别设置有托板4并且第一囊体2和第二囊体3分别设置在框壳1中,喷淋轴6设置为串接在第一囊体2和第二囊体3中并且在喷淋轴6与框壳1之间设置有熔断片7,在喷淋轴6与托板4之间设置有弹簧8并且喷淋轴6设置为与第一囊体2的托板4和第二囊体3的托板4插接通断式联接,在喷淋轴6和设置与第二囊体3连接的托板4上设置有配重块5,

在框壳1上设置有电池组9并且在喷淋轴6上设置有指示灯10,指示灯10设置为与第一电极91连接并且第二电极92设置为与电池组9连接,第一电极91设置为与喷淋轴6联接并且第二电极92设置为与框壳1联接,第一电极91设置为与第二电极92碰接通断式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框壳1设置为包含有框部11和挂钩12并且在框部1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挂钩12,在框部11中间部设置有滑动通腔13并且喷淋轴6设置在滑动通腔13中,在框部11的侧面部分别设置有上外窗口16和下外窗口17并且第一囊体2的注入端口设置在下外窗口17中,第二囊体3的注入端口设置在上外窗口16中并且在滑动通腔13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上内窗口14和下内窗口15,托板4和喷淋轴6分别设置在上内窗口14和下内窗口15中,在框壳1的下端端面部设置有熔断片7并且在框壳1的上端端面部设置有电池组9,第二电极92设置在滑动通腔13的内壁上。

通过框壳1,形成对第一囊体2、第二囊体3、喷淋轴6、熔断片7和第二电极92的支撑连接点,由框部11,实现了与第一囊体2的连接,实现了与第二囊体3的连接,由挂钩12,实现了与建筑物的连接,由滑动通腔13,实现了与喷淋轴6的连接,实现了与第二电极92的连接,由上内窗口14和下内窗口15,实现了与喷淋轴6连接,实现了与托板4连接,由上外窗口16和下外窗口17,实现了与第一囊体2和第二囊体3的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囊体2和第二囊体3分别设置为环形囊状体并且在第一囊体2的注入端口和第二囊体3的注入端口上设置有密封端盖。

通过第一囊体2,形成对托板4和喷淋轴6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一囊体2,实现了与托板4的连接,实现了与喷淋轴6的连接,实现了对全氟乙基异丙基酮的灭火介质储存,通过第二囊体3,形成对托板4和喷淋轴6的支撑连接点,由第二囊体3,实现了与托板4的连接,实现了与喷淋轴6的连接,实现了对氮气的灭火介质储存。

在本实施例中,配重块5设置为铅块体。

通过配重块5,形成对托板4和喷淋轴6的支撑连接点,由配重块5,实现了与托板4的连接,实现了与喷淋轴6的连接,实现了对第一囊体2随动压力。

在本实施例中,托板4设置为环形座状体并且托板4设置为包含有环部41和块部42,块部42设置在环部41的内侧面部并且第一囊体2和第二囊体3分别设置为与环部41连接,在块部42上设置有敞口容纳孔43并且在托板4中设置有连通通道44,敞口容纳孔43分别设置为通过连通通道44与第一囊体2和第二囊体3连通,喷淋轴6设置在敞口容纳孔43中并且连通通道44设置为与喷淋轴6通断式联接,环部41设置为片状体并且块部42设置为矩形座状体,设置与第二囊体3连接的环部41中设置有配重块5。

通过托板4,形成对第一囊体2、第二囊体3、配重块5和喷淋轴6的支撑连接点,由环部41,实现了与第一囊体2的连接,实现了与第二囊体3的连接,实现了与配重块5的连接,由块部42,实现了与喷淋轴6的连接,由敞口容纳孔43和连通通道44,实现了与喷淋轴6的断通。

在本实施例中,喷淋轴6设置为包含有轴部61、上盘部62、下盘部64和插轴69并且在轴部61的下端端头分别设置有上盘部62和下盘部64,在轴部61的侧面部设置有插轴69并且插轴69设置为与托板4插接式联接,在上盘部62的侧面部设置有喷淋嘴64并且在下盘部64的上端端面面部设置有排气嘴66,在轴部61中分别设置有排液通道67和排气通道68并且插轴69设置为通过排液通道67与喷淋嘴64连通,插轴69设置为通过排气通道68与排气嘴66连通并且熔断片7和第一电极91分别设置为与轴部61联接,弹簧8设置在插轴69并且在上盘部62的底端端面部设置有指示灯10。

通过喷淋轴6,形成对托板4、熔断片7、弹簧8和第一电极91的支撑连接点,由轴部61,实现了与熔断片7的连接,实现了与第一电极91的连接,由插轴69,实现了与托板4的连接,实现了与弹簧8的连接,由上盘部62,实现了与指示灯10的连接,由上盘部62、喷淋嘴64和排液通道67,实现了第一囊体2中的全氟乙基异丙基酮的灭火介质喷淋,由下盘部64、排气嘴66和排气通道68,实现了第二囊体3中的氮气的喷出。

在本实施例中,上盘部62设置为包含有圆环部621和平面部622并且平面部622分别设置在圆环部621的对称两侧面部并且在平面部622的侧面部设置有喷淋嘴64,在圆环部621中设置有排液通道67。

由圆环部621,实现了与排液通道67的连接,由平面部622,实现了与喷淋嘴64的连接,实现了对写字楼廊道的两墙壁的全氟乙基异丙基酮的灭火介质喷淋。

在本实施例中,插轴69设置为包含有端头部692和杆部691并且端头部692设置为附贴在轴部61的侧面部,杆部691设置为与端头部692呈竖向分布并且在杆部691上设置有台阶部,弹簧8设置为串接在杆部691中并且排液通道67和排气通道68分别设置为延伸在端头部692和杆部691中。

由杆部691,实现了与托板4的插接,由端头部692,实现了对托板4的密封封盖。

在本实施例中,排液通道67和排气通道68分别设置为与连通通道44呈错位式分布。

由连通通道44、排液通道67和排气通道68,实现了喷淋轴6与托板4的插接通断式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熔断片7设置为条状体并且熔断片7设置为沿喷淋轴6的周边排列分布。

通过熔断片7,形成对框壳1和喷淋轴6的支撑连接点,由熔断片7,实现了与框壳1的连接,实现了与喷淋轴6的连接,实现了喷淋轴6在框壳1的下滑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弹簧8设置为压缩弹簧体并且弹簧8的一端端头设置为与喷淋轴6接触式联接,弹簧8的另一端端头设置为与托板4接触式联接。

通过弹簧8,形成对托板4和喷淋轴6的支撑连接点,由弹簧8,实现了与托板4的连接,实现了与喷淋轴6的连接,实现了喷淋轴6与托板4的对接式连通。

在本实施例中,电池组9设置为蓄电池并且指示灯10设置为方向指示灯,第一电极91和第二电极92分别设置为块状体并且第一电极91设置为与第二电极92对接式联接。

通过电池组9、指示灯10、第一电极91和第二电极92,形成对托板4和喷淋轴6的支撑连接点,由电池组9、指示灯10、第一电极91和第二电极92,实现了与托板4的连接,实现了与喷淋轴6的连接,实现了在写字楼廊道的消防逃生通道的指示。

在本实施例中,框壳1、第一囊体2、第二囊体3和托板4与喷淋轴6设置为气体和液体混合的方式分布并且托板4和喷淋轴6与熔断片7设置为按照断裂下降接通的方式分布,第一囊体2与第二囊体3、托板4和配重块5设置为按照重力产生正压的方式分布并且托板4和喷淋轴6与配重块5和弹簧8设置为按照弹簧蓄能支撑的方式分布,喷淋轴6与电池组9、指示灯10、第一电极91和第二电极92设置为按照灯光指向的方式分布并且框壳1的中心线、第一囊体2的中心线、第二囊体3的中心线、托板4的中心线和喷淋轴6的中心线设置在同一条直线上。

把框壳1吊装在写字楼廊道中,在第一囊体2中注入全氟乙基异丙基酮的灭火介质,在第二囊体3中注入氮气的灭火介质,当写字楼廊道发生火灾时,使熔断片7进行熔断,在喷淋轴6的配重块5作用下,使喷淋轴6进行向下移动,喷淋轴6与托板4对接,使排液通道67与第一囊体2连通,由喷淋嘴64喷淋出全氟乙基异丙基酮的灭火介质,使排气通道68与第二囊体3连通,由排气嘴66喷出氮气的灭火介质,在写字楼廊道中,形成液气混合灭火介质,同时,喷淋轴6带动第一电极91与第二电极92接触连接,通过第一电极91和第二电极92,把指示灯10与电池组9连通,使指示灯10工作,在托板4的的配重块5作用下,对第一囊体2产生重力压力,使喷淋嘴64保持稳定的喷淋压力。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按照形成液气混合灭火介质的方式把第一囊体2、第二囊体3、托板4、喷淋轴6和驱动装置相互联接。

在本实施例中,按照两通道对接连通的方式把喷淋轴6和驱动装置与第一囊体2、第二囊体3和托板4联接。

本发明的第二个实施例是以第一个实施例为基础。

本发明的第三个实施例,驱动装置设置为伸缩缸并且驱动装置设置在框壳1与喷淋轴6之间。

本发明的第四个实施例,驱动装置设置为具有电机的驱动连杆装置并且驱动装置设置在框壳1与喷淋轴6之间。

本技术方案通过喷淋轴6实现了对液体和气体联动混合进行灭火,改变了现有的液体和气体的单独灭火的效果,在狭小空间中达到很好的灭火效果,本装置第三个实施例和第四个实施例通过液体和气体也可以实现定期的消毒。

本发明具有下特点:

1、由于设计了第一囊体2、第二囊体3、托板4、喷淋轴6和驱动装置,通过第一囊体2和第二囊体3对灭火介质进行储存,通过驱动装置,使喷淋轴6与托板4连通,通过喷淋轴6,把液气混合灭火介质释放,不再都是在写字楼廊道安装消防水栓,因此满足对写字楼廊道的灭火要求。

2、由于设计了熔断片7,实现了高温断裂和连通释放。

3、由于设计了托板4和配重块5,保持了第一囊体2的排出压力。

4、由于设计了喷淋轴6,通过喷淋嘴64的两侧面释放液体,通过排气嘴66的上端端面释放气体,提高了液气混合灭火介质的滞留时间。

5、由于设计了本发明的技术特征,在技术特征的单独和相互之间的集合的作用,通过试验表明,本发明的各项性能指标为现有的各项性能指标的至少为1.7倍,通过评估具有很好的市场价值。

还有其它的与形成液气混合灭火介质联接的第一囊体2、第二囊体3、托板4、喷淋轴6和驱动装置联接的技术特征都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一,并且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满足专利法、专利实施细则和审查指南的要求,不再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的实施例都进行描述。

因此在内,凡是包含有设置有充满液体的灭火介质的第一囊体2、设置有充满气体的灭火介质的第二囊体3、设置为分别与第一囊体2和第二囊体3联接并且设置有与第一囊体2和第二囊体3连通的插接嘴的托板4、设置为与托板4的插接嘴联接并且具有与第一囊体2和第二囊体3连通的释放灭火介质的嘴部的喷淋轴6、设置在喷淋轴6上并且用于作用喷淋轴6与托板4联接的驱动装置的技术内容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