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物联网消防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95990发布日期:2018-06-05 09:02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消防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联网消防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推动国内消防行业快速发展的因素很多,产业信息网认为最为重要的三个方面包括:城镇化率的不断提升,政府对消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以及居民和企业安全环保意识的提升,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己周边环境的消防安全也越来越重视,因此,一套可靠实用的消防系统已经成为很多人的需要,但现在的消防系统都具有很多局限性,例如,消防系统中的监测单元如何配置,如何安放,各种探测数据如何有效传递给户主、如何报警、如何反应等,物联网是指技术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实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环境以及状态信息实时共享以及智能化的收集、传递、处理、执行实现更深入的物联化,现有的消防系统对进行准确的判断,对于一些易爆易燃品,需要专业的消防人员进行施救,险情较小时,都对消防部门进行通报,增加了消防压力,也未对控制险情后可以反馈,进行隐患排查。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物联网消防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物联网消防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当有火灾险情发生,产生烟雾和高温会被烟雾检测模块和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到,同时在火灾源附近的监控模块和红外检测设备配合成像火灾现场的状况;

S2:将火灾现场的情况进行判断,如果为易爆易燃品,会尽快给出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初步控制火灾险情,对于易爆易燃品采用的多为干粉灭火方式,取代传统的喷水控制,防止发生二次爆炸或者伤害;

S3:如果为非易爆易燃品,可以通过警报装置配合上监控模块,提醒监控室内的人员配合上消防人员,携带火灾周围的灭火器进行灭火;

S4:在易爆易燃品处理中,进行初步控制的同时通知监控室内人员,并险情通过物联网传递给消防部门,请求派出消防车和专业消防人员配合进行控制控制火情;

S5:在两种处理方式控制火情后,有消除火灾的反馈模块进行险情反馈,如果险情仍然存在,需要通过调动红外检测模块和监控模块进行复查,直至确定没有险情,则可以对本次火灾险情进行评估记录;

S6:在险情结束后,可以通过火灾险情的评估记录,对消防部门进行报备,同时对本次火灾原因深究,进行排除二次灾情的隐患。

优选地,所述检测系统包括温度检测模块、烟雾检测模块、红外检测模块、监控模块,且温度检测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检测探头和热敏开关,烟雾检测模块包括烟雾浓度检测仪、烟雾检测探头和烟雾检测开关,红外检测模块包括红外传感器和红外热成像仪,监控模块包括监控室、夜视监控探头和光强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消防模块包括人工消防模块和主动消防模块,且人工消防模块包括消防栓和灭火器,主动消防模块包括有天花板面消防栓和喷洒头。

优选地,所述夜视监控探头和红外热成像仪的输入端连接有开关,且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有PLC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烟雾检测探头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和烟雾浓度检测仪相连接,且烟雾浓度检测仪的输入端和烟雾检测开关相连接,烟雾检测开关的输入端通过导线和PLC控制器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温度检测探头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和温度传感器相连接,且温度传感器的输入端和热敏开关的输入端相并联,温度传感器和热敏开关的输入端通过导线和PLC控制器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天花板面消防栓底部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电磁阀,且电磁阀的输入端通过信号线和烟雾检测开关、热敏开关相连接,电磁阀底部内壁通过螺纹和喷洒头相连接。

本发明中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设置有温度检测模块、烟雾检测模块、红外检测模块、监控模块,可以准确判断出险情的危险程度和易爆易燃品位置,便于对险情进行不同的处理方式,提高控制险情的效率和安全性。

在险情较小时,可以通过消防栓或者灭火器控制险情的,可以不用通知给消防部门,减轻消防压力,同时在控制险情后可以进行反馈,排查出隐患,避免造成二次灾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物联网消防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物联网消防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当有火灾险情发生,产生烟雾和高温会被烟雾检测模块和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到,同时在火灾源附近的监控模块和红外检测设备配合成像火灾现场的状况;

S2:将火灾现场的情况进行判断,如果为易爆易燃品,会尽快给出相应的紧急处理措施,初步控制火灾险情,对于易爆易燃品采用的多为干粉灭火方式,取代传统的喷水控制,防止发生二次爆炸或者伤害;

S3:如果为非易爆易燃品,可以通过警报装置配合上监控模块,提醒监控室内的人员配合上消防人员,携带火灾周围的灭火器进行灭火;

S4:在易爆易燃品处理中,进行初步控制的同时通知监控室内人员,并险情通过物联网传递给消防部门,请求派出消防车和专业消防人员配合进行控制控制火情;

S5:在两种处理方式控制火情后,有消除火灾的反馈模块进行险情反馈,如果险情仍然存在,需要通过调动红外检测模块和监控模块进行复查,直至确定没有险情,则可以对本次火灾险情进行评估记录;

S6:在险情结束后,可以通过火灾险情的评估记录,对消防部门进行报备,同时对本次火灾原因深究,进行排除二次灾情的隐患。

本发明中,检测系统包括温度检测模块、烟雾检测模块、红外检测模块、监控模块,且温度检测模块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检测探头和热敏开关,烟雾检测模块包括烟雾浓度检测仪、烟雾检测探头和烟雾检测开关,红外检测模块包括红外传感器和红外热成像仪,监控模块包括监控室、夜视监控探头和光强传感器,消防模块包括人工消防模块和主动消防模块,且人工消防模块包括消防栓和灭火器,主动消防模块包括有天花板面消防栓和喷洒头,夜视监控探头和红外热成像仪的输入端连接有开关,且开关的输入端连接有PLC控制器,烟雾检测探头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和烟雾浓度检测仪相连接,且烟雾浓度检测仪的输入端和烟雾检测开关相连接,烟雾检测开关的输入端通过导线和PLC控制器相连接,温度检测探头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和温度传感器相连接,且温度传感器的输入端和热敏开关的输入端相并联,温度传感器和热敏开关的输入端通过导线和PLC控制器相连接,天花板面消防栓底部内壁通过螺纹连接有电磁阀,且电磁阀的输入端通过信号线和烟雾检测开关、热敏开关相连接,电磁阀底部内壁通过螺纹和喷洒头相连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