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速降高空逃生智能背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81836阅读:307来源:国知局
一种速降高空逃生智能背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逃生背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速降高空逃生智能背包。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规模的发展,高层建筑越来越普及,受其建筑结构特性的影响,其发生火灾后所带来的危险性要大大高于以往的传统建筑。在建筑体系中,消防通道是必备的安全保障,但火灾中人员往往被困于局部空间内,不能及时快速的转移至消防通道而遇险,特别是有些酒店、商场等人口密集场所位于高层建筑之中,发生火灾时人员混乱,仅借助消防通道难以实现人员的及时疏散、撤离。

目前而言,在现有技术中也不乏有高层逃生装置出现,比如由绳索、滑轮等构成的缓降逃生装置,这类逃生装置在使用中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较高,需要具备一定的攀爬技术,对于老人和小孩难以应急操作,且其构件不够系统,使用中安全性较差,很容易发生其他意外事故。而且这些高层逃生装置并不具备火警预警检测及报警功能,不利于用户及时逃生。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速降高空逃生智能背包,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高层逃生装置其构件不够系统,使用中安全性较差,很容易发生其他意外事故,且不具备火警预警检测及报警功能,不利于用户及时逃生的缺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速降高空逃生智能背包,其中,包括:

背包本体;

设置在所述背包本体上的条状出线孔;

固定设置在所述背包本体上的双肩背带;所述双肩背带包括位于左侧的左肩背带,及位于右侧的右肩背带;

固定设在在所述背包本体内的至少四个绑定带;

设置在所述背包本体内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绑定带固定在背板本体内;

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轮架;

垂直设置在所述轮架内壁上的转轴;

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的绕线轮,且所述绕线轮可绕所述转轴转动;

设置在所述轮架顶端的出线导向机构;

一端与绕线轮固定连接、且缠绕在所述绕线轮上的钢丝,所述钢丝的另一端依次穿出轮架、出线导向机构及条状出线孔后与锁定挂钩连接;

固定设置在所述背包本体内的PCB板;

设置在所述PCB板上的MCU控制芯片;

设置在所述PCB板上的海拔高度传感器,所述海拔高度传感器与所述MCU控制芯片连接;

设置在所述背包本体上的烟雾传感器,所述烟雾传感器与所述MCU控制芯片连接;

设置在所述背包本体上的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与所述MCU控制芯片连接;

设置在所述背包本体上的语音模块,所述语音模块与MCU控制芯片连接;

设置在所述背包本体上的一键通按键,所述一键通按键与所述MCU控制芯片连接,当检测到所述一键通按键被按下时则触发所述通讯模块拨打指定联系号码;

设置在所述背包本体上的LED灯,所述LED灯与所述MCU控制芯片连接;

设置在所述背包本体上的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与所述MCU控制芯片连接。

所述速降高空逃生智能背包,其中,所述出线导向机构具体包括:

垂直设置在所述轮架内壁上的第一纵向导向轴;

垂直设置在所述轮架内壁上、与所述第一纵向导向轴平行的第二纵向导向轴,且所述第二纵向导向轴的长度与所述第一纵向导向轴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纵向导向轴与所述第二纵向导向轴之间第一间隙的宽度大于所述钢丝的外径;

设置在所述轮架内壁上、与所述第一纵向导向轴垂直、且位于所述第一纵向导向轴上方的第一横向导向轴;

设置在所述轮架内壁上、与所述第一横向导向轴平行的第二横向导向轴,且所述第二横向导向轴的长度与所述第一横向导向轴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横向导向轴与所述第二横向导向轴之间第二间隙的宽度大于所述钢丝的外径;

所述钢丝的自由端依次穿出轮架、出线导向机构及条状出线孔后与锁定挂钩连接。

所述速降高空逃生智能背包,其中,还包括一端与左肩背带连接、另一端与右肩背带连接的腰部固定带;及一端与背包本体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左肩背带连接的左腿固定带;及一端与背包本体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右肩背带连接的右腿固定带。

所述速降高空逃生智能背包,其中,所述背包本体内设置有4个绑定带,分别记为第一绑定带、第二绑定带、第三绑定带及第四绑定带;其中第一绑定带设置在背包本体内的左上侧,第二绑定带设置在背包本体内的右上侧,第三绑定带设置在背包本体内的左下侧,第四绑定带设置在背包本体内的右下侧。

所述速降高空逃生智能背包,其中,所述固定板的左上侧设置有与第一绑定带对应的第一绑定带通槽,所述固定板的右上侧设置有与第二绑定带对应的第二绑定带通槽,所述固定板的左下侧设置有与第三绑定带对应的第三绑定带通槽,所述固定板的右下侧设置有与第四绑定带对应的第四绑定带通槽。

所述速降高空逃生智能背包,其中,所述海拔高度传感器是型号为MS5611的海拔高度传感器。

所述速降高空逃生智能背包,其中,所述烟雾传感器是型号为MS5100的烟雾传感器。

所述速降高空逃生智能背包,其中,所述通讯模块为3G模块、4G模块或5G模块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速降高空逃生智能背包,包括:背包本体;设置在所述背包本体上的条状出线孔;固定设置在所述背包本体上的双肩背带;所述双肩背带包括位于左侧的左肩背带,及位于右侧的右肩背带;固定设在在所述背包本体内的至少四个绑定带;设置在所述背包本体内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绑定带固定在背板本体内;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轮架;垂直设置在所述轮架内壁上的转轴;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的绕线轮,且所述绕线轮可绕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轮架顶端的出线导向机构;一端与绕线轮固定连接、且缠绕在所述绕线轮上的钢丝,所述钢丝的另一端依次穿出轮架、出线导向机构及条状出线孔后与锁定挂钩连接;固定设置在所述背包本体内的PCB板;设置在所述PCB板上的MCU控制芯片;设置在所述PCB板上的海拔高度传感器,所述海拔高度传感器与所述MCU控制芯片连接;设置在所述背包本体上的烟雾传感器,所述烟雾传感器与所述MCU控制芯片连接;设置在所述背包本体上的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与所述MCU控制芯片连接;设置在所述背包本体上的语音模块,所述语音模块与MCU控制芯片连接;设置在所述背包本体上的一键通按键,所述一键通按键与所述MCU控制芯片连接,当检测到所述一键通按键被按下时则触发所述通讯模块拨打指定联系号码;设置在所述背包本体上的LED灯,所述LED灯与所述MCU控制芯片连接;设置在所述背包本体上的定位模块,所述定位模块与所述MCU控制芯片连接。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速降高空逃生智能背包,能对火灾进行预警检测,并及时警报提示多个用户进行高空逃生,有效的确保的用户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速降高空逃生智能背包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速降高空逃生智能背包中较佳实施例中钢丝缓放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速降高空逃生智能背包较佳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速降高空逃生智能背包,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同时参考图1-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速降高空逃生智能背包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速降高空逃生智能背包中较佳实施例中钢丝缓放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速降高空逃生智能背包较佳实施例的结构框图。如图1-图3所示,所述速降高空逃生智能背包包括:

背包本体10;

设置在所述背包本体10上的条状出线孔101;

固定设置在所述背包本体10上的双肩背带102;所述双肩背带102包括位于左侧的左肩背带102b,及位于右侧的右肩背带102a;

固定设在在所述背包本体10内的至少四个绑定带;

设置在所述背包本体内的固定板103,所述固定板103通过绑定带固定在背包本体10内;

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板103上的轮架104;

垂直设置在所述轮架104内壁上的转轴105;

套设在所述转轴105上的绕线轮106,且所述绕线轮106可绕所述转轴105转动;

设置在所述轮架104顶端的出线导向机构107;

一端与绕线轮106固定连接、且缠绕在所述绕线轮106上的钢丝108,所述钢丝108的另一端依次穿出轮架104、出线导向机构107及条状出线孔后101与锁定挂钩109连接;

固定设置在所述背包本体10内的PCB板20;

设置在所述PCB板20上的MCU控制芯片200;

设置在所述PCB板20上的海拔高度传感器210,所述海拔高度传感器与所述MCU控制芯片连接;

设置在所述背包本体10上的烟雾传感器220,所述烟雾传感器220与所述MCU控制芯片200连接;

设置在所述背包本体10上的通讯模块230,所述通讯模块230与所述MCU控制芯片200连接;

设置在所述背包本体10上的语音模块240,所述语音模块240与MCU控制芯片200连接;

设置在所述背包本体10上的一键通按键250,所述一键通按键250与所述MCU控制芯片200连接,当检测到所述一键通按键250被按下时则触发所述通讯模块230拨打指定联系号码;

设置在所述背包本体10上的LED灯260,所述LED灯260与所述MCU控制芯片200连接;

设置在所述背包本体10上的定位模块270,所述定位模块270与所述MCU控制芯片200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为了配合所述速降高空逃生智能背包使用,需在室内的墙壁上或者室外的墙壁上设置挂环。当通过烟雾传感器220检测到当前室内烟雾浓度值超出预先设置的火警烟雾浓度阈值时,则表示室内可能发生火灾,需启动语音模块240进行语音提示,及时的提示用户进行逃生。此时,可自动启动定位模块获270取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并通过通讯模块230自动拨打指定联系号码(如火警电话119、911等),将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发送至指定联系号码对应的后台服务器。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自动报火警,能及时的通知救援人员来进行灭火。

此时,用户可以将锁定挂钩109挂在挂环上,然后通过释放在绕线轮106的钢丝108进行逃生。由于用户在从高层通过释放所述钢丝108进行逃生时,距离地面的高度是不断减小的,故可以通过海拔高度传感器210实时检测当前海拔高度值,并通过语音模块240按指定报数周期(如每1s语音模块240报一次)提示实时海拔高度值,这样用户就能准确知道当前距离地面的距离,便于做好着陆的准备。

上述方式中,是基于烟雾传感器220检测到火警触发自动报警。所述速降高空逃生智能背包还适用于以下场景,即当烟雾传感器220未检测到火警,而是用户自行发现火灾,则可以通过按下一键通按键250,触发所述通讯模块230拨打指定联系号码,将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发送至指定联系号码对应的后台服务器。显然,在同一栋楼宇的用户,相互之间的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差异很小,故同一栋楼宇的用户预先将其他用户的联系号码和火警报警号码进行存储,当只要有火灾发生时,就能自动的拨打其他用户的联系号码,对其进行火警提示,便于其他用户及时逃生或施救。

若是夜间逃生,则所述LED灯260可在触发通讯模块230拨打指定联系号码时启动进行照明,或者是通过海拔高度传感器210检测到当前海拔高度值由大变小时则LED灯260启动进行照明。这样,通过LED灯260能辅助用户看清周围逃生环境及着陆环境,极大的确保了用户的人身安全。

优选的,如图2所示,在所述速降高空逃生智能背包中,所述出线导向机构107具体包括:

垂直设置在所述轮架104内壁上的第一纵向导向轴1071;

垂直设置在所述轮架104内壁上、与所述第一纵向导向轴1071平行的第二纵向导向轴1072,且所述第二纵向导向轴1072的长度与所述第一纵向导向轴1071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纵向导向轴1071与所述第二纵向导向轴1072之间第一间隙的宽度大于所述钢丝108的外径;

设置在所述轮架104内壁上、与所述第一纵向导向轴1071垂直、且位于所述第一纵向导向轴1071上方的第一横向导向轴1073;

设置在所述轮架104内壁上、与所述第一横向导向轴1071平行的第二横向导向轴(由于被第一横向导向轴1073遮挡,故未进行图示和标示),且所述第二横向导向轴的长度与所述第一横向导向轴1073的长度相同;所述第一横向导向轴1073与所述第二横向导向轴之间第二间隙的宽度大于所述钢丝108的外径;

所述钢丝108的自由端依次穿出轮架104、出线导向机构107及条状出线孔101后与锁定挂钩109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钢丝108通过出线导向机构107进行释放,能有效的控制钢丝108的释放速度,防止钢丝108的释放速度过快。为了进一步的控制钢丝108的释放速度,还可在所述固定板103上设置手刹装置,手刹装置被用户捏紧时则与线轮106以减慢其转动的速度,从而实现减速控制,即所述手刹装置类似于自行车的刹车装置。

具体的,如图1所示,在所述速降高空逃生智能背包中,还包括一端与左肩背带102b连接、另一端与右肩背带102a连接的腰部固定带110(腰部固定带110的中间设置有第一锁扣,打开第一锁扣则腰部固定带110分开为左右两段);及一端与背包本体10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左肩背带102b连接的左腿固定带112;及一端与背包本体10的底部连接、另一端与右肩背带102a连接的右腿固定带111。通过上述设置,用户类似于穿救生衣一样穿戴好左肩背带102b、右肩背带102a、腰部固定带110、左腿固定带112和右腿固定带111,然后用户就不易与所述速降高空逃生智能背包分离,极大提高了安全性。

具体的,所述背包本体内设置有4个绑定带,分别记为第一绑定带、第二绑定带、第三绑定带及第四绑定带;其中第一绑定带设置在背包本体内的左上侧,第二绑定带设置在背包本体内的右上侧,第三绑定带设置在背包本体内的左下侧,第四绑定带设置在背包本体内的右下侧。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板103的左上侧设置有与第一绑定带对应的第一绑定带通槽1031,所述固定板103的右上侧设置有与第二绑定带对应的第二绑定带通槽1032,所述固定板103的左下侧设置有与第三绑定带对应的第三绑定带通槽1033,所述固定板103的右下侧设置有与第四绑定带对应的第四绑定带通槽1034。通过上述4个绑定带,就能将固定板103固定于背包本体10的内部空间,然后通过拉链封住背包本体10的开口处即可。

具体的,如图3所示,在所述速降高空逃生智能背包中,所述海拔高度传感器210是型号为MS5611的海拔高度传感器。所述烟雾传感器220是型号为MS5100的烟雾传感器。所述通讯模块230为3G模块、4G模块或5G模块中的一种。

基于上述速降高空逃生智能背包,还可实现一种速降高空逃生智能背包的报警实现方法。所述速降高空逃生智能背包的报警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当通过烟雾传感器检测到当前室内烟雾浓度值超出预先设置的火警烟雾浓度阈值时,则启动语音模块进行火警提示;

步骤S200、通过定位模块获取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并通过通讯模块自动拨打指定联系号码,将当前地理位置信息发送至指定联系号码对应的后台服务器;

步骤S300、若海拔高度传感器检测到当前海拔高度值由大变小时,则语音模块按指定报数周期提示实时海拔高度值。

优选的,在所述速降高空逃生智能背包的报警实现方法中,所述步骤S100或所述步骤S300中还包括:启动LED灯进行照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速降高空逃生智能背包,包括:背包本体;设置在所述背包本体上的条状出线孔;固定设在在所述背包本体内的至少四个绑定带,设置在所述背包本体内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绑定带固定在背板本体内;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轮架;垂直设置在所述轮架内壁上的转轴;套设在所述转轴上的绕线轮,且所述绕线轮可绕所述转轴转动;设置在所述轮架顶端的出线导向机构;一端与绕线轮固定连接、且缠绕在所述绕线轮上的钢丝,所述钢丝的另一端依次穿出轮架、出线导向机构及条状出线孔后与锁定挂钩连接;还包括设置在背包本体上的MCU控制芯片、烟雾传感器、通讯模块、一键通按键、LED灯及定位模块。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速降高空逃生智能背包,能对火灾进行预警检测,并及时警报提示多个用户进行高空逃生,有效的确保的用户的人身安全。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