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恐慌可调速逃生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70054发布日期:2018-07-20 18:04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恐慌可调速逃生包。



背景技术:

高层楼房发生火灾时,因受困于高楼,如何安全、快速逃生成为人们优先考虑的问题。但火灾发生时,大火、浓烟及高温可能迅速弥漫或波及楼房门(巷)、步梯、电梯,且逃生人群集中、拥挤也会堵塞,导致延缓撤离危险地带的时间,甚至无法逃生。自助逃生缓降逃生设备成为高楼业主住家必备逃生用品之一。2017年6月22日,杭州保姆纵火案致18楼业主一家4口人丧生火海,更是警醒大家关注高楼火灾自救逃生的必要性。在现有技术中已有不少逃生包,如美国skysaver公司研发的高空逃生背包,其价格昂贵,每套市场价在1万元,省级代理价7000元。据反映,该逃生背包因绳索放置在背后,致逃生者前倾严重,头部会触碰墙壁,须双手紧贴墙壁,造成眼睛向下看时会有恐慌危险心理,且因速度过快而又无能为力,有“吓死”感觉。

在授权公告号,名称为“一种具有缓降和固定带功能的逃生背包”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逃生背包,包括背包本体,所述背包本体上的双肩背包提手通过金属安全扣连接有“8字环”的下部,所述“8字环”的上部缠绕有逃生绳,所述逃生绳的上端连接金属安全扣。该逃生背包结构简单、使用安全方便,但是下降速度不易控制。

同时,有浙江双友物流器械公司生产,依靠减速齿轮组及发电机来缓降逃生的高楼缓降器在网上售卖。

也有通过交流永磁同步电机被动发电模式下的电磁转矩控制调节绞盘转速,运用电磁阻尼原理,从而实现逃生人员下降速度平稳、自适应控制。

以上,高楼缓降器安全可靠性存在以下问题:机械电动没有电源供给就不能启动、液体流动阻尼密封圈不保证、逃生绳缠绕“8字环”的方法不当、安全钩与安全带不能有效连接、甚至存在有下降装置需要配重否则负荷不够等等。而且,大多缓降器在下降过程中存在着过快、过慢无法调节的共性问题,过快会有“吓死”的感觉、过慢则延缓逃生时间。使用上,也存在着需要专业训练、逃生人员费力气或小孩负荷不够,以及操作麻烦等问题。

鉴于此,本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恐慌、结构简易、成本低、速度可调的逃生包。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防恐慌可调速逃生包,包括逃生绳、用于控制逃生绳下降速度的圆柱实心金属杆(用于缓降)、调速装置以及供逃生者穿戴的安全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调速装置包括箱体,箱体具有底板、顶板以及设置在底板与顶板之间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还包括安装在第一侧板上的第一鼓刹,第一鼓刹包括第一金属外壳、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金属外壳内的第一摩擦盘、装设在第一金属外壳内的第一刹车片以及用于使得第一刹车片抵靠或者脱离第一摩擦盘的第一连杆组件,还包括安装在第二侧板上的第二鼓刹,第二鼓刹包括第二金属外壳、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金属外壳内的第二摩擦盘、装设在第二金属外壳内的第二刹车片以及用于使得第二刹车片抵靠或者脱离第二摩擦盘的第二连杆组件,第一摩擦盘与第二摩擦盘之间安装有转动轴,绕线轮固定在转动轴上,逃生绳绕在绕线轮上,第一连杆组件与第二连杆组件分别通过第一刹车线和第二刹车线与同步杆连接,在底板上设有用于带动同步杆沿箱体的上下方向移动的调整螺杆,调整螺杆的头部配设有调整旋钮。箱体还具有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通过底板、顶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第三侧板以及第四侧板将箱体封闭。

所述第一刹车片(系具有弹性的金属簧片,金属簧片内侧附着橡胶)环设在所述第一摩擦盘的周沿,第一刹车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金属外壳通过金属柱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连杆组件与第一刹车线连接,第一连杆组件为中部铰接在所述第一金属外壳上的第一V形块,第一V形块的一端与第一刹车线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刹车片连接,在第一金属外壳上设有第一支撑件,还包括套设在第一刹车线上的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一端抵顶在第一支撑件上,另一端抵顶在第一连杆组件上;所述第二刹车片(系具有弹性的金属簧片,金属簧片内侧附着橡胶)环设在所述第二摩擦盘的周沿,第二刹车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金属外壳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杆组件与第二刹车线连接,第二连杆组件为中部铰接在所述第二金属外壳上的第二V形块,第二V形块的一端与第二刹车线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刹车片连接,在第二金属外壳上设有第二支撑件,还包括套设在第二刹车线上的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抵顶在第二支撑件上,另一端抵顶在第二连杆组件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设置在调速装置的箱体顶板上的第一立杆和第二立杆,第一立杆与第二立杆之间设置有多根圆柱实心金属缓降杆,所述逃生绳依次绕穿在多根缓降杆上,缓降杆起到缓降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安全带对应臀部和腰部是一块后部宽、穿过胯部成三角形状并有弧形的整体耐磨、阻燃、强拉力安全布体,可有效包裹臀部,相应高至腰部,还包括对应前腹部设置的护带、具有插扣组件的松紧围带以及经过胯部、可绕过大腿根部的两个围带,护带的上端设有第一承接环和第二承接环。此安全带有别于其它安全带只是束胸或简单的在腰部、腿部等受力三点(五点)式,能让逃生者(特别是小孩)重心稳固,不让臀部和腰部悬空,有实在安全感。而且设置两个承接环既可视逃生者胖瘦情况使用,又可以腾出另一个承接环与小孩安全带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调整螺杆远离所述同步杆的一端设有用于限制调整旋钮滑脱的限位部。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后,通过逃生绳子依次绕过圆柱实心金属杆先增大摩擦阻力起到缓降作用,逃生者在下降时转动调整旋钮带动调整螺杆上下移动,调整螺杆带动同步杆上下移动,同步杆通过第一刹车线和第二刹车线带动第一连杆组件和第二连杆组件运动,从而使得第一刹车片抵靠或者脱离第一摩擦盘和第二刹车片抵靠或者脱离第二摩擦盘,从而控制转动轴的转动速度,达到制动和控制放绳速度的目的,逃生者可以根据体重和下降速度进行自行调节,而且可以旋转至制动状态实现短时悬停,逃生者即可中途从安全楼层(高楼的架空楼层)直接逃生,本实用新型中鼓刹、摩擦盘以及刹车片结构可以直接借鉴自行车鼓刹装置,其具有结构简易、成本低的优点。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在安全带上选用包臀、高腰式安全带,第一承接环和第二承接环设置在胸(腹)前,这样人为改变逃生者的重心平衡,使其后仰,眼睛不会向下,一定程度避免产生高楼危险、下坠恐慌心理。包臀整体布体设计能让逃生者(特别是小孩)重心稳固,不让臀部和腰部悬空,有实在安全感。而且设置两个承接环既可视逃生者胖瘦情况使用,又可以腾出另一个承接环与小孩安全带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鼓刹、第一摩擦盘、第一刹车片、第一连杆组件、第一刹车线、同步杆以及调整螺杆以及第一侧板配合的结构简图;

图3为本实用型的包臀、高腰式安全带简图。

图中:

10-箱体 11-第一侧板

12-第二侧板 13-底板

14-顶板 15-固定金属扣

20-逃生绳 21-登山锁扣

30-安全带 31-布体

32-护带 33-围带

34-第一承接环 35-第二承接环

36-插扣组件 37-松紧围带

38-安全锁扣 41-第一立杆

42-第二立杆 43-缓降杆

50-第一金属外壳 51-第一摩擦盘

52-第一刹车片 53-第一连杆组件

54-第一刹车线 55-第一弹簧

56-第一支撑件 60-第二金属外壳

70-转动轴 71-同步杆

72-调整螺杆 73-调整旋钮

74-第一导向块 75-第二导向块

76-绕线轮 81-智能系统电路集成块

82-扬声器 83-超声波传感器

84—红色闪烁警示灯 85-限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进行详细阐述。

参照图1至图3,防恐慌可调速逃生包,包括逃生绳20、用于控制逃生绳20下降速度的缓降杆43、调速装置以及供逃生者穿戴的安全带30,为了方便直接挂置,在逃生绳20的头部连接有登山锁扣21。登山锁扣21既可挂钩锁在锚铨上,又可以方便锁固定物或大家俱上(如空调支架、桌腿等)。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调速装置包括箱体10,箱体10具有底板13、顶板14以及设置在底板13与顶板14之间的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优选地,箱体10还具有第三侧板和第四侧板,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第三侧板、第四侧板、底板13以及底板14围成密封箱体。第一侧板11和第二侧板12平行设置且沿竖直方向设置,底板13和顶板14沿水平方向设置,还包括安装在第一侧板11上的第一鼓刹,第一鼓刹包括第一金属外壳50、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金属外壳50内的第一摩擦盘51、装设在第一金属外壳50内的第一刹车片52以及用于使得第一刹车片52抵靠或者脱离第一摩擦盘51的第一连杆组件53,还包括安装在第二侧板12上的第二鼓刹,第二鼓刹包括第二金属外壳60、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二金属外壳30内的第二摩擦盘、装设在第二金属外壳内的第二刹车片以及用于使得第二刹车片抵靠或者脱离第二摩擦盘的第二连杆组件,第一摩擦盘与第二摩擦盘之间固定安装有转动轴70,转动轴70固定装有绕线轮76,绕线轮76可转动地设置在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之间,逃生绳20绕设在绕线轮76上,第一连杆组件53与第二连杆组件分别通过第一刹车线54和第二刹车线与同步杆71连接,在底板13上设有用于带动同步杆71沿箱体的上下方向移动的调整螺杆72,调整螺杆72上配设有调整旋钮73,调整旋钮73设置在底板13的下方,在调整螺杆72的下端设有限位部85以避免调整73滑脱,。下降时,第一摩擦盘51、第二摩擦盘以及转动轴70、绕线轮76四者同步转动,通过第一刹车片52和第二刹车片来环抱住第一摩擦盘51、第二摩擦盘来实现制动。逃生绳20缠绕在绕线轮76上,转动轴70转动同步带动绕线轮76转动时,可以进行放绳。优选地,所述同步杆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于防止所述同步杆转动的第一导向块74和第二导向块75,第一导向块74抵靠在所述第一侧板11上,第二导向块75抵靠在所述第二侧板12上,通过第一导向块74和第二导向块75引导使得同步杆71只能上下移动,配合第一刹车线54和第二刹车线实现制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所述第一刹车片52环设在所述第一摩擦盘51的周沿,第一刹车片5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金属外壳50通过金属柱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刹车线54与所述第一连杆组件53连接,第一连杆组件53为中部铰接在所述第一金属外壳50上的第一V形块,第一V形块的一端与第一刹车片52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一刹车线54与所述同步杆71连接。为了避免第一连杆组件53在使用过程中松弛,本实用新型在第一金属外壳50上设有第一支撑件56,还包括套设在第一刹车线54上的第一弹簧55,第一弹簧55的一端抵顶在第一支撑件56上,另一端抵顶在第一连杆组件53上,通过第一弹簧55还可以迫使第一连杆组件53回位。所述第二刹车片环设在所述第二摩擦盘的周沿,第二刹车片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金属外壳连接,另一端通过第二刹车线与所述第二连杆组件连接,第二连杆组件为中部铰接在所述第二金属外壳上的第二V形块,第二V形块的一端与第二刹片连接,另一端与通过第二刹车线与同步杆连接,为了防止第二连杆组件松弛,本实用新型在第二金属外壳50上设有第二支撑件,还包括套设在第二刹车线上的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一端抵顶在第二支撑件上,另一端抵顶在第二连杆组件中。本实用新型中,第一侧板11的刹车结构和第二侧板12上的刹车结构相同,第一刹车片52和第二刹车片均呈具有缺口的环形,第一刹车片包括环形簧片和设置在环形簧片内侧的橡胶。第一金属外壳50、第一摩擦盘51、第一刹车片52、第一刹车线54以及第一连杆组件53直接选用自行车后轮鼓刹结构,其具有结构简易、成本低的优点。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顶板14上的第一立杆41和第二立杆42,第一立杆41与第二立杆42之间设置有多根圆柱实心金属缓降杆43,所述逃生绳20依次绕穿在多根缓降杆43上,通过设置缓降杆43可以增加逃生绳20下滑的阻力,逃生绳20的穿法可以根据需要的阻力进行设定,绕穿的缓降杆43越多,其能对逃生绳20产生越大的阻力。在实施例中,选用5根缓降杆43,缓降杆选用圆柱实心金属棍,起到缓降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创新性地选用包臀、高腰式安全带。所述安全带30包括对应臀部和腰部的一块后部宽、穿过胯部成三角形状并有弧形的整体耐磨、阻燃、强拉力安全布体31,可有效包裹臀部,相应高至腰部,布体31绕胯部两端供逃生者两腿穿过,并经腹部而上,延长至第二承接环35(下面将要叙述),成为护带32布体31上前端有围带33、且增加缝有圆形的松紧围带37,松紧围带37中间设置插扣组件36,采用插扣组件36具有穿戴方便、紧贴身体的优点,插扣组件可以采用常用的公扣和母扣。护带32的下端可绕过大腿根部,护带32的上端设有第一承接环34和第二承接环35,在第二承接环35上活接有安全锁扣38。安全带30视逃生者胖瘦状态分别选用第一承接环34或第二承接环35,通过安全锁扣38连接在箱体10的固定金属扣15上,布体31、护带32以及围带33、松紧围带37共同围成支撑人体的空间,用于托住逃生者,能让逃生者重心稳固,不让臀部和腰部悬空,有实在安全感。同时第一承接环34或者第二承接环35可以连接小孩安全带,携带小孩一起下降逃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式,逃生包还包括包覆在箱10体外的阻燃包袋,在阻燃包袋上设有相应的魔术贴组件,在安全带上设有魔术贴组件,安全带直接通过魔术贴组件粘贴在包袋上。阻燃包袋上设有双肩提带,方便拎带。

为了实现智能化,在本新型中,箱体10附设有智能系统线路总成81,在底板13上安装有扬声器82、超声波传感器83、红色闪烁警示灯84,喇叭、探头、灯外露装于包袋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加装超声传感器、语音播放等智能设备,接口采用USB插口,电源以手机充电宝供电,在使用时,对穿戴救生安全带、调节调速装置、临近地面时实现语音提醒和指导。如此,可以不需要他人帮助,可自主或根据语音提示来完成。本实用新型阻燃包袋还配备储物袋(用于装充电宝、手机、手套、口哨、少量食品、水等)等,方便后续被救。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逃生时逃生者只要取出逃生包,将登山锁扣带出逃生绳3m左右,将登山锁扣与房间、阳台的固定锚铨相连,或锁在固定物或大家俱上(如空调支架、桌腿等);扯下并穿好安全带30,将第一承接环34或第二承接环35、围带33通过安全锁扣38与箱体10的固定金属扣15连接,扎好所有锁扣,提起箱体10,将逃生包袋放置胸前,即可跨出窗户或阳台,面朝墙壁,依靠逃生者自身重量下降,身体稍后仰、用脚向墙壁间续蹬墙下降。下降时,自己向右旋转调整旋钮73,通过调整螺杆72来控制绕线轮76的转动速度,从而控制逃生绳的下降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逃生包可从自家阳台、窗户外侧下降逃生。并通过控制调整旋钮调节下降速度快、慢或停止,下降速度安全范围(0.5m/s~1.5m/s)之内,并配合距离传感器以及智能语音指导、提醒播放功能,垂直下降至地面或安全地带,具有防恐慌、可调速、智能等多项功能,省力又平稳安全的降落到地面。经测算,该逃生包大量生产后,价格大约在500元左右,容易受消费者接受,易于推广。

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