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救援机器人专用发射式生命发现模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30990发布日期:2018-08-21 19:26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消防救援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救援机器人专用发射式生命发现模组。



背景技术:

消防机器人作为特种机器人的一种,在灭火和抢险救援中愈加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现下使用的特种机器人多为履带式,也可算作特种车辆,配合消防人员进行消防救援。

消防机器人上往往配置有消防设备以及多种生命探测用的传感器或者传感模块(也就是生命发现模组或生命发现传感器),一般情况下,此类传感器或者传感模块需消防员进入火场,进行实际探测,由于救援现场环境复杂,伴随着各种各样的危险,危险性极大;而且,在实际救援时,对于一些复杂环境(不可到达的地方),其探测功能被限制的极为严重,适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救援机器人专用发射式生命发现模组。

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救援机器人专用发射式生命发现模组,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呈炮弹状,包括壳体前段、壳体中段和壳体后段,所述壳体前段呈半椭球形,所述壳体中段和壳体后段呈圆柱形;

所述壳体前段包括前连接座和外保护套,所述前连接座的一端设有配重块和多个定位环,另一端上设有外螺纹,所述配重块呈圆球形,多个定位环之间呈等间隔平行分布,所述外保护套套在前连接座上,其内壁与定位环契合,并包裹配重块;

所述壳体后段的一端设有外螺纹,并嵌入有可拆卸的蓄电池,所述壳体中段呈中通的圆柱形,包括模块空腔,所述模块空腔的两端设有内螺纹,并分别设有第一防火海绵和电源转接器,壳体后段通过螺纹配合与壳体中段连接,蓄电池的电源触头与电源转接器电性连接,壳体前段通过螺纹配合与壳体中段连接;

所述模块空腔内设有限位板、导向板和模块保护壳,所述限位板呈圆环形,所述导向板凸出于模块空腔的内壁,且数量为多个,多个导向板之间呈周向均布,所述模块保护壳呈圆柱形,其外壁上设有与导向板对应配合的导向槽;

进一步的,所述外保护套为防火橡胶保护套;

进一步的,所述模块保护壳内嵌入有生命发现模块,且生命发现模块与模块保护壳之间设有第二防火海绵;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转接器上设有导线,并经由导线与模块保护壳内的生命发现模块电性交互,进行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导线为弹簧导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救援机器人专用发射式生命发现模组,包括壳体,壳体呈炮弹状,包括壳体前段、壳体中段和壳体后段,壳体前段包括前连接座和外保护套,壳体后段内嵌蓄电池,壳体中段内设限位板、导向板和模块保护壳,模块保护壳内嵌生命发现模块,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分段式的壳体,将生命发现模块整合于其中,搭配可拆卸的蓄电池,对生命发现模块进行供电;壳体呈炮弹状,无需消防人员携带,可使用发射器进行发射,发射到火场中,进行生命探测,也可通过飞行器进行空投,空投时,在配重块的作用下,壳体前段始终朝向,下落到火场中,适用性高;壳体前段上的外保护套提供下落保护,搭配内里的第一、第二防火海绵进行缓冲,保证生命发现模组在落地后,减小所受冲击损伤,能够正常运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截面图。

图3为壳体中段示意图。

图4为模块保护壳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更加清晰明确,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任何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进行等价替换和常规推理得出的方案均落入本发明保护范围。

如图所示的一种救援机器人专用发射式生命发现模组,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呈炮弹状,包括壳体前段2、壳体中段3和壳体后段4,所述壳体前段2呈半椭球形,所述壳体中段3和壳体后段4呈圆柱形;

所述壳体前段2包括前连接座5和外保护套6,所述前连接座5的一端设有配重块7和多个定位环8,另一端上设有外螺纹,所述配重块7呈圆球形,多个定位环8之间呈等间隔平行分布,所述外保护套6套在前连接座5上,其内壁与定位环8契合,并包裹配重块7;

所述壳体后段4的一端设有外螺纹,并嵌入有可拆卸的蓄电池9,所述壳体中段3呈中通的圆柱形,包括模块空腔10,所述模块空腔10的两端设有内螺纹,并分别设有第一防火海绵11和电源转接器12,壳体后段4通过螺纹配合与壳体中段3连接,蓄电池9的电源触头与电源转接器12电性连接,壳体前段2通过螺纹配合与壳体中段3连接;

所述模块空腔10内设有限位板13、导向板14和模块保护壳15,所述限位板13呈圆环形,所述导向板14凸出于模块空腔10的内壁,且数量为多个,多个导向板14之间呈周向均布,所述模块保护壳15呈圆柱形,其外壁上设有与导向板14对应配合的导向槽16;

进一步的,所述外保护套6为防火橡胶保护套;

进一步的,所述模块保护壳15内嵌入有生命发现模块17,且生命发现模块17与模块保护壳15之间设有第二防火海绵18;

进一步的,所述电源转接器12上设有导线19,并经由导线19与模块保护壳15内的生命发现模块17电性交互,进行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导线19为弹簧导线。

本实施例的一种救援机器人专用发射式生命发现模组,通过分段式的壳体,将生命发现模块整合于其中,搭配可拆卸的蓄电池,对生命发现模块进行供电;壳体呈炮弹状,无需消防人员携带,可使用发射器进行发射,发射到火场中,进行生命探测,也可通过飞行器进行空投,空投时,在配重块的作用下,壳体前段始终朝向,下落到火场中,适用性高;壳体前段上的外保护套提供下落保护,搭配内里的第一、第二防火海绵进行缓冲,保证生命发现模组在落地后,减小所受冲击损伤,能够正常运转。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救援机器人专用发射式生命发现模组,包括壳体,壳体包括壳体前段、壳体中段和壳体后段,壳体前段包括前连接座和外保护套,壳体后段内嵌蓄电池,壳体中段内设限位板、导向板和模块保护壳,模块保护壳内嵌生命发现模块,本发明结构简单,通过分段式的壳体,将生命发现模块整合于其中,搭配可拆卸的蓄电池,对生命发现模块进行供电;壳体呈炮弹状,无需消防人员携带,可使用发射器发射到火场中,进行生命探测,也可进行空投,空投时,在配重块的作用下,壳体前段始终朝向,适用性高;外保护套提供下落保护,搭配内里的第一、第二防火海绵进行缓冲,保证生命发现模组在落地后,减小冲击损伤,能正常运转。

技术研发人员:崔建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鸿纳米纤维技术丹阳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6.18
技术公布日:2018.08.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