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试剂瓶称重试剂状态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18809发布日期:2018-08-21 17:11阅读:3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灭火试剂瓶。



背景技术:

灭火试剂瓶通过瓶内的试剂导出进而实现灭火的效果。

现有的灭火试剂瓶内试剂的使用情况往往是工作人员通过摇晃灭火试剂瓶进而实现当前试剂瓶内的试剂量的估计。这种日检方式,不便于精确的知晓当前灭火试剂瓶内的试剂量,不便于工作人员及时知晓试剂量不够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灭火试剂瓶称重试剂状态检测系统,解决以上至少一个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灭火试剂瓶称重试剂状态检测系统,包括一用于放置灭火试剂瓶的消防柜,其特征在于,所述消防柜内设有一用于称取灭火试剂瓶重量的称重系统,所述称重系统包括一称重传感器、处理器系统以及显示屏,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处理器系统的信号输入端,所述处理器系统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显示屏;

所述消防柜内设有一将所述消防柜分隔成上腔室与下腔室的隔板;

所述下腔室容纳有所述灭火试剂瓶,所述灭火试剂瓶的瓶口连接一悬挂机构,所述悬挂机构的顶部连接称重传感器的下端,所述称重传感器的上端连接所述隔板;

所述上腔室内容纳有所述处理器系统,所述显示屏安装在所述上腔室的外壁上;

所述显示屏通过一显示面调整机构与所述上腔室的外壁相连;

所述显示面调整机构包括两个伸缩杆,所述显示屏的上端均与两个伸缩杆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伸缩杆的另一端与上腔室通过一转轴转动连接;

所述显示屏的下端也通过一转轴与上腔室的外壁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将现有的称重系统应用到了消防柜中,进而通过称重传感器便于监测灭火试剂瓶的重量,通过显示屏直观的显示出当前重量,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日检。也便于通过数值的变化,知晓是否发生泄漏。

本实用新型通过显示面调整机构,进而实现显示面的显示方向的调整,适用于消防柜放置在不同高度下,工作人员的视觉观看。

所述显示屏包括一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方向朝前,且所述显示面板的前表面涂覆有一荧光层。

本实用新型通过显示面板上涂覆有一荧光层,实现均光效果的同时,便于夜间显色。

所述处理器系统还连接一无线通信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蓝牙通信模块、wifi通信模块、3G通信模块中的至少两种。

当处理器系统判断称重传感器感应到的数值低于设定值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向外发送报警信号,提醒工作人员及时更换。

所述上腔室的侧壁上开设有透气孔,所述上腔室的内壁上粘附有覆盖住所述透气孔的防水透气布。

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腔室的侧壁开设有透气孔,便于实现上腔室的散热,此外,通过防水透气布,进而防止水体进入上腔室,影响部件的性能。通过防水透气布,还可以减缓上腔室内部件与上腔室侧壁之间的碰撞造成的相互磨损。

所述上腔室的内壁粘附有一气凝胶制成的隔热层,所述隔热层远离上腔室内壁的一侧粘附有吸水纤维制成的吸水层;

所述上腔室的侧壁上开设有一用于导入惰性气体的进气口、一用于导出惰性气体的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一泵体的出口导通,所述泵体的进口连接一散热器的出口,所述散热器的进口与两进一出阀的出口导通,所述两进一出阀的一个进口连接一存储有惰性气体的储气罐,所述两进一出阀的另一个进口连接所述出气口。

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上腔室的结构,便于保证上腔室的部件处于惰性气体的保护环境中,防止火势的侵害,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导入上腔室的气体是经过散热器的便于保证实现对上腔室内部的散热处理。此外,本专利通过优化上腔室的侧壁的结构,便于防止上腔室内外的热传导。保证惰性气体的散热效果。

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一天线以及用于连接天线的天线接口,所述天线设置在所述上腔室的外围,所述天线接口密封固定在所述上腔室的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将天线置于上腔室的外围,便于实现无线通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称重系统的电路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消防柜部分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2、图3、图4,灭火试剂瓶称重试剂状态检测系统,包括一用于放置灭火试剂瓶的消防柜,消防柜内设有一用于称取灭火试剂瓶重量的称重系统,称重系统包括一称重传感器8、处理器系统以及显示屏3,称重传感器8的信号输出端连接处理器系统的信号输入端,处理器系统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显示屏3;消防柜内设有一将消防柜分隔成上腔室与下腔室的隔板6;下腔室容纳有灭火试剂瓶11,灭火试剂瓶11的瓶口连接一悬挂机构7,悬挂机构7的顶部连接称重传感器8的下端,称重传感器8的上端连接隔板6;上腔室内容纳有处理器系统,显示屏3安装在上腔室的外壁上;显示屏3通过一显示面调整机构与上腔室的外壁相连;显示面调整机构包括两个伸缩杆,显示屏3的上端均与两个伸缩杆10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伸缩杆10的另一端与上腔室通过一转轴转动连接;显示屏3的下端也通过一转轴与上腔室的外壁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将现有的称重系统应用到了消防柜中,进而通过称重传感器便于监测灭火试剂瓶的重量,通过显示屏3直观的显示出当前重量,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日检。也便于通过数值的变化,知晓是否发生泄漏。本实用新型通过显示面调整机构,进而实现显示面的显示方向的调整,适用于消防柜放置在不同高度下,工作人员的视觉观看。

本专利将现有的称重系统应用在了消防柜内的灭火试剂瓶的称重。

处理器系统包括包括电源滤波器1、传感器集成电源2、智能消防云终端4、隔离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5和变送器。当称重传感器设有两个时,变送器也设有两个。火线L和零线N接入电源滤波器1的进线端两端,电源滤波器1的负载端两端分别与传感器集成电源2的L端口和N端口连接,传感器集成电源2的A端口分别与智能消防云终端4、第一变送器91与第二变送器92以及隔离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5的485A端口连接,传感器集成电源2的B端口分别与智能消防云终端4、第一变送器91与第二变送器92以及隔离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5的485B端口连接,传感器集成电源2的电源端分四路分别与智能消防云终端4的电源端、隔离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5的电源端、显示屏3的电源端以及第一变送器91与第二变送器92的电源端连接,传感器集成电源2的接地端分别与智能消防云终端4的接地端、隔离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5的接地端、显示屏3的接地以及第一变送器91与第二变送器92的接地端连接,第一变送器91与第一称重传感器81连接,第二变送器92与第二称重传感器82连接。电源滤波器1型号为SQ410-6。传感器集成电源2型号为LN_ZA_EXT485_V2。智能消防云终端4型号为LN_ZA_ZL306_V3。隔离数字量输入输出模块5型号为IPAM-4055。显示屏3型号为SUKONO70L。第一称重传感器81与第二称重传感器82型号为LN_ZA_WEIGHT_V3。第一变送器91与第二变送器92型号为LN_ZA_ADAPTER_V3。

伸缩杆可以是一电动伸缩杆,也可以是手动调节的伸缩杆。伸缩杆包括三个中空管体,三个中空管体分别为三个中空管体分别为第一中空管,第二中空管、第三中空管;所述第一中空管与显示屏的上端转动连接;第三中空管与上腔室的外壁转动连接;第二中空管的内壁设有两组上下设置且螺纹方向相反的上内螺纹以及下内螺纹;第一中空管的外径与第三中空管的外径相等,且第一中空管的外壁设有与上内螺纹螺纹连接的外螺纹,第三中空管的外壁设有与下内螺纹螺纹连接的外螺纹。便于实现第二中空管的旋动实现伸缩杆的伸缩。

下腔室安装有一用于防止灭火试剂瓶晃动的限位机构12。限位机构与灭火试剂瓶接触处粘附有一橡胶层。减少限位机构与下腔室之间的相互磨损。

显示屏包括一显示面板,显示面板的显示方向朝前,且显示面板的前表面涂覆有一荧光层。本实用新型通过显示面板上涂覆有一荧光层,实现均光效果的同时,便于夜间显色。

处理器系统还连接一无线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包括蓝牙通信模块、wifi通信模块、3G通信模块中的至少两种。当处理器系统判断第一称重传感器与第二称重传感器感应到的数值低于设定值时,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向外发送报警信号,提醒工作人员及时更换。

上腔室的侧壁上开设有透气孔,上腔室的内壁上粘附有覆盖住透气孔的防水透气布。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腔室的侧壁开设有透气孔,便于实现上腔室的散热,此外,通过防水透气布,进而防止水体进入上腔室,影响部件的性能。通过防水透气布,还可以减缓上腔室内部件与上腔室侧壁之间的碰撞造成的相互磨损。

上腔室是一密封腔室。上腔室的内壁粘附有一气凝胶制成的隔热层,隔热层远离上腔室内壁的一侧粘附有吸水纤维制成的吸水层;上腔室的侧壁上开设有一用于导入惰性气体的进气口、一用于导出惰性气体的出气口,进气口与一泵体21的出口导通,泵体21的进口连接一散热器22的出口,散热器22的进口与两进一出阀23的出口导通,两进一出阀23的一个进口连接一存储有惰性气体的储气罐24,两进一出阀23的另一个进口连接出气口。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上腔室的结构,便于保证上腔室的部件处于惰性气体的保护环境中,防止火势的侵害,此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导入上腔室的气体是经过散热器22的便于保证实现对上腔室内部的散热处理。此外,本专利通过优化上腔室的侧壁的结构,便于防止上腔室内外的热传导。保证惰性气体的散热效果。隔热层上开设有与进气口、出气口导通的通孔。吸水层上也开设有与进气口、出气口导通的通孔。

无线通信模块包括一天线以及用于连接天线的天线接口,天线设置在上腔室的外围,天线接口密封固定在上腔室的侧壁上。本实用新型通过优化将天线置于上腔室的外围,便于实现无线通信。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