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生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78391发布日期:2019-01-19 00:09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逃生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高层建筑自救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逃生包。



背景技术:

我国近年来高楼林立,高层建筑可在单位面积内满足更多人的居住需求。高层建筑的逃生问题一直备受重视。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一旦发生火灾,就需要专业抢险人员前来救援,但是在人员密集的场所,一旦发生火灾,就会造成很大的恐慌,尤其是当遇到火灾火势迅猛的情况,一些常识性措施操作起来也相当困难,在必要情况下,安全的跳楼逃生可能成为一个较优的选择,因此急需一款能够辅助受灾人员快速安全离开事故现场的高层逃生物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逃生包,可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逃生包,包括背包主体;

背包主体的背部固定有肩部安全带;

背包主体的内部设有能够转动的储绳轮,储绳轮上缠绕有绳索,绳索的一端穿过绳索锁紧器且能够伸出至背包主体的外部,绳索锁紧器能够张开和锁紧;

背包主体的内部还设有能够使绳索锁紧器张开的绳索释放器,绳索释放器的一端能够伸出至背包主体的外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在背包主体的背部设置肩部安全带,可以便于逃生者将逃生包背在肩上。当住在高层的逃生者遇到火灾等险情时,可以通过启动绳索释放器,以使得绳索锁紧器张开,从动使得缠绕在储绳轮上的绳索进行释放,在使用时,逃生者先将绳索伸出至背包主体外部的一端绑在室内的床、桌子等大家具或房间、阳台的固定锚栓上,然后通过肩部安全带将逃生包放置于肩上,即可跨出窗户或阳台,面朝墙壁,依靠逃生者自身重量下降,逃生者身体稍后仰,用脚向墙壁间续蹬墙下降。在下降过程中,逃生者通过启动绳索释放器可以使得绳索锁紧器张开,缠绕在储绳轮上的绳索会缓慢进行释放,当逃生者松开绳索释放器时,绳索锁紧器会再次锁紧,从而将绳索锁住,此时,将不能释放绳索。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在发生火灾等险情时,帮助逃生者逃生。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绳索锁紧器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均转动连接于背包主体内部,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之间能够形成供绳索穿过的夹持通道,第一夹头上设有第一支撑柱,第二夹头上设有第二支撑柱,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之间设有弹簧,弹簧的一端套设于第一支撑柱上,弹簧的另一端套设于第二支撑柱上。由此,当启动绳索释放器时,绳索锁紧器被撑开,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的头部相互靠近,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的底部相互远离,夹持通道变宽,在外力的作用下,缠绕在储绳轮上的绳索能够顺利进行释放。当松开绳索释放器时,在弹簧的作用下,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均恢复至初始位置,再次将位于夹持通道内的绳索夹紧,此时,缠绕在储绳轮上的绳索将不能进行释放。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夹头的背部设有第一挡板,第二夹头的前部设有第二挡板,第一挡板、第二挡板和夹持通道之间能够形成供绳索穿过的第一容置空间,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的底部均设有防滑凸楞。由此,通过在第一夹头的背部设置第一挡板,在第二夹头的背部设置第二挡板,由此,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可以将夹持通道的前、后堵住,从而可以使得当绳索锁紧器张开时,绳索能够沿着夹持通道进行释放,防止绳索脱离夹持通道,以使得当绳索锁紧器夹紧时,能够顺利将绳索夹紧。此外,通过在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的底部均设置防滑凸楞,可以增大夹持通道与绳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绳索锁紧器能够将绳索夹的更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绳索释放器包括相连的拉杆和拉绳,拉杆转动连接于背包主体内部,拉绳的一端能够伸出至背包主体的外部,拉绳的另一端与拉杆的底部相连,拉绳能够带动拉杆转动,第一夹头和第二夹头的背部均设有侧板,两侧板相对设置,两侧板之间能够形成供拉杆的头部卡入的第二容置空间。由此,当向外拉动拉绳时,拉绳能够带动拉杆转动,转动的拉杆会将绳索锁紧器撑开,夹持通道变宽,缠绕在储绳轮上的绳索能够顺利进行释放。当松开拉绳时,在自身惯性力的作用下,拉杆恢复至原始位置,在弹簧的作用下,绳索锁紧器再次锁紧,缠绕在储绳轮上的绳索将不能进行释放。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背包主体内设有固定柱,固定柱上设有用于固定拉绳的卡槽,拉绳伸出至背包主体外部的一端设有拉环。由此,通过设置固定柱,并在固定柱上设置卡槽,由此,可以将拉绳卡入卡槽内,以对拉绳进行限位,使得拉绳能够绕着卡槽移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背包主体的外部设有信号灯,背包主体的内部设有蓄电池,信号灯与蓄电池电连接。由此,通过在背包主体的外部设置信号灯,当逃生者背着逃生包逃生时,信号灯会亮起,亮起的信号灯会起到警示作用,使得救援人员在烟雾较大或黑暗的环境下能够快速发现逃生者,以及时对逃生者进行救援。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背包主体内设有发电机和传动组件,发电机与蓄电池电连接,传动组件与储绳轮传动连接,储绳轮能够通过传动组件带动发电机转动。由此,在绳索的释放过程中,储绳轮会发生转动,转动的储绳轮会通过传动组件带动发电机转动,转动的发电机会进行发动并将电能供给蓄电池,从而使得蓄电池能够向信号灯进行供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传动组件包括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第一齿轮与储绳轮相连,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第三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第三齿轮与发电机相连。由此,转动的储绳轮会带动第一齿轮转动,转动的第一齿轮会带动第二齿轮转动,转动的第二齿轮又会带动第三齿轮转动,转动的第三齿轮又会带动发电机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发电机能够发电。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背包主体的顶部设有向下凹陷的储绳室,储绳室的底部设有能够供绳索穿出的通孔,绳索能够伸出至背包主体外部的一端设有绳索扣,储绳室的顶部盖设有第一盖板。由此,通过在背包主体的顶部设置储绳室,可以便于绳索扣的存放。通过在储绳室的顶部设置第一盖板,可以防止外界的杂质、水分等污染绳索扣,而影响绳索扣的正常使用。此外,通过设置绳索扣,可以更加便于绳索的一端固定于床、桌子等大家具或房间、阳台的固定锚栓上。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背包主体的侧面设有向内凹陷的储药室,储药室上盖设有第二盖板,背包主体的背部还设有腿部安全带,腿部安全带位于肩部安全带的下方。由此,通过在背包主体的侧面设置储药室,可以在储药室内存放一些应急药品,以便于逃生者在逃生时进行使用。此外,通过在背包主体的背部设置腿部安全带,可以将腿部安全带绑在逃生者的腿上,由此可以提高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逃生包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逃生包的另一个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逃生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逃生包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逃生包中的传动组件与发电机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所示逃生包中的绳索锁紧器与绳索释放器的连接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逃生包中的绳索锁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绳索锁紧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至图9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逃生包。如图所示,该逃生包包括背包主体1。

其中,背包主体1的背部固定有肩部安全带2。由此,通过设置肩部安全带2,可以便于逃生者将逃生包背在肩上。

背包主体1的背部还可设有腿部安全带12,腿部安全带12位于肩部安全带2的下方。由此,通过在背包主体1的背部设置腿部安全带12,可以将腿部安全带12绑在逃生者的腿上,由此可以提高本发明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能。

背包主体1的内部设有能够转动的储绳轮3,储绳轮3上缠绕有绳索4,绳索4的一端穿过绳索锁紧器5且能够伸出至背包主体1的外部,绳索锁紧器5能够张开和锁紧。由此,当绳索锁紧器5张开时,缠绕在储绳轮3上的绳索4能够进行释放,当绳索锁紧器5锁紧时,缠绕在储绳轮3上的绳索4不能进行释放。

为了便于储绳轮3的安放,背包主体1的内部可设有采用硬性材料制成的固定板13,固定板13紧贴背包主体1的背部设置。固定板13上设有与储绳轮3相配合的第一固定轴131,储绳轮3套设于第一固定轴131上。储绳轮3与第一固定轴131之间紧密配合,由此在绳索4释放过程中,储绳轮3会缓慢转动,从而使得绳索4的释放速度不至于过快。

为了在逃生时,便于将绳索4伸出至背包主体1外部的一端固定在室内的床、桌子等大家具或房间、阳台的固定锚栓上,绳索4能够伸出至背包主体1外部的一端可设有绳索扣41。

为了便于绳索扣41的安放,背包主体1的顶部设有向下凹陷的储绳室101,储绳室101的底部设有能够供绳索4穿出的通孔1011,绳索扣41能够放置于储绳室101内,储绳室101的顶部盖设有第一盖板102。由此,通过在储绳室101的顶部设置第一盖板102,可以防止外界的杂质、水分等污染绳索扣41,而影响绳索扣41的正常使用。第一盖板102与背包主体1之间可通过拉链105相连,由此,当需要使用逃生包进行逃生时,可以通过将拉链105拉开,以打开第一盖板102,从而将背包主体1内的绳索4抽出。

背包主体1的侧面可设有向内凹陷的储药室103,储药室103上盖设有第二盖板104。由此,通过在背包主体1的侧面设置储药室103,可以在储药室103内存放一些应急药品,以便于逃生者在逃生时进行使用。

背包主体1的内部还设有能够使绳索锁紧器5张开的绳索释放器6,绳索释放器6的一端能够伸出至背包主体1的外部。由此,当住在高层的逃生者遇到火灾等险情时,可以通过启动绳索释放器6,以使得绳索锁紧器5张开,从动使得缠绕在储绳轮3上的绳索4进行释放,在使用时,逃生者先将绳索4伸出至背包主体1外部的一端绑在室内的床、桌子等大家具或房间、阳台的固定锚栓上,然后通过肩部安全带2将逃生包放置于肩上,即可跨出窗户或阳台,面朝墙壁,依靠逃生者自身重量下降,逃生者身体稍后仰,用脚向墙壁间续蹬墙下降。在下降过程中,逃生者通过启动绳索释放器6可以使得绳索锁紧器5张开,缠绕在储绳轮3上的绳索4会缓慢进行释放,当逃生者松开绳索释放器6时,绳索锁紧器5会再次锁紧,从而将绳索4锁住,此时,将不能释放绳索4。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在发生火灾等险情时,帮助逃生者逃生。

绳索锁紧器5可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头51和第二夹头52,第一夹头51和第二夹头52均转动连接于背包主体1内部。为了便于第一夹头51和第二夹头52的安装,固定板13上可设有与绳索锁紧器5对应设置的固定块132,第一夹头51通过第一紧固件14与固定块132相连,第一夹头51能够相对于第一紧固件14转动,第二夹头52通过第二紧固件15与固定块132相连,第二夹头52能够相对于第二紧固件15转动。

第一夹头51和第二夹头52之间能够形成供绳索4穿过的夹持通道,第一夹头51上设有第一支撑柱511,第二夹头52上设有第二支撑柱521,第一支撑柱511与第二支撑柱521之间设有弹簧53,弹簧53的一端套设于第一支撑柱511上,弹簧53的另一端套设于第二支撑柱521上。由此,当启动绳索释放器6时,绳索锁紧器5被撑开,第一夹头51和第二夹头52的头部相互靠近,第一夹头51和第二夹头52的底部相互远离,夹持通道变宽,在外力的作用下,缠绕在储绳轮3上的绳索4能够顺利进行释放。当松开绳索释放器6时,在弹簧53的作用下,第一夹头51和第二夹头52均恢复至初始位置,再次将位于夹持通道内的绳索4夹紧,此时,缠绕在储绳轮3上的绳索4将不能进行释放。

第一夹头51的背部设有第一挡板512,第二夹头52的前部设有第二挡板522,第一挡板512、第二挡板522和夹持通道之间能够形成供绳索4穿过的第一容置空间,第一夹头51和第二夹头52的底部均设有防滑凸楞54。由此,通过在第一夹头51的背部设置第一挡板512,在第二夹头52的背部设置第二挡板522,由此,第一挡板512和第二挡板522可以将夹持通道的前、后堵住,从而可以使得当绳索锁紧器5张开时,绳索4能够沿着夹持通道进行释放,防止绳索4脱离夹持通道,以使得当绳索锁紧器5夹紧时,能够顺利将绳索4夹紧。此外,通过在第一夹头51和第二夹头52的底部均设置防滑凸楞54,可以增大夹持通道与绳索4之间的摩擦力,从而使得绳索锁紧器5能够将绳索4夹的更紧。

绳索释放器6可包括相连的拉杆61和拉绳62,拉杆61转动连接于背包主体1内部。为了便于拉杆61的安装,固定板13上设有第二固定轴133,拉杆61套设于第二固定轴133上。当拉动拉绳62时,拉杆61能够相对于第二固定轴133转动。

拉绳62的一端能够伸出至背包主体1的外部,拉绳62伸出至背包主体1外部的一端设有拉环621。由此,通过在拉绳62伸出至背包主体1外部的一端设置拉环621,可以更加省力,便于逃生者拉动拉绳62,更加便于使用。

拉绳62的另一端与拉杆61的底部相连,拉绳62能够带动拉杆61转动,第一夹头51和第二夹头52的背部均设有侧板55,两侧板55相对设置,两侧板55之间能够形成供拉杆61的头部卡入的第二容置空间。由此,当向外拉动拉绳62时,拉绳62能够带动拉杆61转动,转动的拉杆61会将绳索锁紧器5撑开,夹持通道变宽,缠绕在储绳轮3上的绳索4能够顺利进行释放。当松开拉绳62时,在自身惯性力的作用下,拉杆61恢复至原始位置,在弹簧53的作用下,绳索锁紧器5再次锁紧,缠绕在储绳轮3上的绳索4将不能进行释放。

为了使得拉绳62能够沿着一定的轨迹进行移动,背包主体1内可设有固定柱7,固定柱7上设有用于固定拉绳62的卡槽71。由此,通过设置固定柱7,并在固定柱7上设置卡槽71,由此,可以将拉绳62卡入卡槽71内,以对拉绳62进行限位,使得拉绳62能够绕着卡槽71移动。

为了便于固定柱7的安放,固定板13上设有固定罩134,固定柱7设于固定罩134内,拉绳62的一端能够穿过固定罩134并伸出至背包主体1的外部。

为了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使用效果,背包主体1的外部可设有信号灯8,背包主体1的内部设有蓄电池9,信号灯8与蓄电池9电连接。由此,通过在背包主体1的外部设置信号灯8,当逃生者背着逃生包逃生时,信号灯8会亮起,亮起的信号灯8会起到警示作用,使得救援人员在烟雾较大或黑暗的环境下能够快速发现逃生者,以及时对逃生者进行救援。

为了使得蓄电池9能够保持足够的电量,背包主体1内可设有发电机10和传动组件11,发电机10与蓄电池9电连接,传动组件11与储绳轮3传动连接,储绳轮3能够通过传动组件11带动发电机10转动。由此,在绳索4的释放过程中,储绳轮3会发生转动,转动的储绳轮3会通过传动组件11带动发电机10转动,转动的发电机10会进行发动并将电能供给蓄电池9,从而使得蓄电池9能够向信号灯8进行供电。

为了便于发动机的安放,固定板13上设有与发电机10对应设置的安装套135,由此可以将发电机10设于安装套135内,安装套135靠近传动组件11所在位置的一侧设有缺口1351。

传动组件11可包括第一齿轮111、第二齿轮112和第三齿轮113,第一齿轮111与储绳轮3相连,第二齿轮112与第一齿轮111相啮合,第三齿轮113与第二齿轮112相啮合,第三齿轮113与发电机10相连。由此,转动的储绳轮3会带动第一齿轮111转动,转动的第一齿轮111会带动第二齿轮112转动,转动的第二齿轮112又会带动第三齿轮113转动,转动的第三齿轮113又会带动发电机10进行转动,从而使得发电机10能够发电。

第一齿轮111最好为大齿轮,第二齿轮112和第三齿轮113均为小齿轮,由此,此种设计,可以使得缓慢转动的储绳轮3能够带动发电机10快速转动,以使得发电机10能够快速发电,以满足信号灯8的用电需求。

为了便于第二齿轮112的安放,固定板13上可设有第三固定轴136,第二齿轮112套设于第三固定轴136上,第二齿轮112能够相对于第三固定轴136转动。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