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室内消火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37005发布日期:2019-04-05 22:37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室内消火栓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消火栓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室内消火栓。



背景技术:

消火栓作为消火救援的重要设备,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室内消火栓在室内的救火过程中,由于位于室内,距离火源近,将大大提高消防人员的救火效率,能更大程度的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但是,由于室内消火栓处于室内,有部分人们会在日常的生活中盗取消火栓内的水资源,从而使得该消火栓在实施救火的过程中,因水资源不足,导致水压降低,水量减少。救火效率将大大降低,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将不能很好的受到保障。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室内消火栓,其具有防盗效果好,消火栓内水资源不易被盗取的特点。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室内消火栓,其中,所述室内消火栓包括消火栓壳体、阀芯、阀杆以及防盗水结构,所述防盗水结构、阀芯以及阀杆均设在消火栓壳体内,所述阀杆用于转动阀芯,所述防盗水结构用于控制阀杆的转动;

所述防盗水结构包括转盘,固定块、拉簧、环形件、半圆形齿轮、套接块、上限位块以及下限位块,所述固定块与消火栓壳体连接,所述固定块上设有固定通孔,所述转盘上设有转动腔,所述拉簧竖直设置,所述拉簧的一端与固定块连接,所述拉簧的另一端与环形件连接,所述环形件的竖直内壁上设有传动齿,所述环形件的上部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环形件的下部设有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阀杆的一端位于所述转动腔内与转盘转动连接,所述阀杆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固定通孔,拉簧,第一通孔,套接块和第二通孔,且所述阀杆能在转动腔内上下移动,所述套接块套接在阀杆上,所述半圆形齿轮上还设有驱动轴和第一转轴,所述驱动轴的一端与半圆形齿轮连接,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穿过消火栓壳体与消火栓壳体抵接,所述第一转轴的一端与套接块连接,所述第一转轴的另一端与半圆形齿轮连接,所述半圆形齿轮与传动齿啮合连接,所述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分别设在阀杆上且均位于环形件的内部,所述上限位块的上表面与环形件的内部上表面抵接,所述下限位块的下表面与环形件的内部下表面抵接。

进一步,所述转动腔包括空转上腔和运转下腔,所述空转上腔为圆柱腔体,所述运转下腔为六棱柱腔体,所述空转上腔的直径大于运转下腔,所述阀杆处于转动腔的一端上设有与运转下腔相匹配的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为六棱柱块,在拉簧的作用下使得阀杆上下滑动并使得转动块在空转上腔和运转下腔之间移动。

进一步,所述驱动轴上还设有驱动孔,所述驱动孔包括圆弧部和三角部,所述室内消火栓还配备有开启扳手,所述开启扳手包括开启部、中间部以及手柄部,所述开启部与手柄部平行设置,所述中间部的一端与开启部一端连接,所述中间部的另一端与手柄部连接,且所述中间部与开启部垂直设置;所述开启部包括圆弧开启部和三角开启部,所述三角开启部设在圆弧开启部上,所述圆弧开启部和三角开启部均分别与圆弧部和三角部匹配设置。

进一步,所述半圆形齿轮、驱动轴以及第一转轴均有两个,两个半圆形齿轮、驱动轴以及第一转轴均对称设置。

进一步,所述阀杆上远离转动块的一端为棱柱体部,且棱柱体部与阀芯相配合。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室内消火栓,其通过消火栓中的防盗水结构,在需要开启消火栓时,通过转动驱动轴,由驱动轴带动半圆形齿轮转动,并带动环形件向下移动。由于环形件的内表面抵接有上限位块和下限位块,因此,环形件向下移动后将带动上限位块向下移动,从而带动阀杆向下移动,向下移动的阀杆与阀芯配合,接着,再转动转盘,使得转盘带动阀杆转动,转动的阀杆开启阀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防盗水装置提高了消火栓的防盗水效果,解决了因传统消火栓易开启而易被偷水的问题,并且本发明的消火栓的开启快捷方便,在防盗水的同时也有效的保证了消防人员灭火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的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内部结构的侧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转动块与转动腔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开启扳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转动块位于空转上腔时的第一工位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转动转位于运转下腔时的第二工位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套接块、第一转轴、半圆形齿轮以及驱动轴相配合的示意图。

图9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0为图3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

阀杆-1;棱柱体部-11;转动块-12;转盘-2;转动腔-21;

空转上腔-211;运转下腔-212;固定块-3;拉簧-4;

环形件-5;半圆形齿轮-6;传动齿-61;

驱动轴-62;驱动孔-621;圆弧部-6211;

三角部-6212;第一转轴-63;套接块-7;

上限位块-81;下限位块-82;开启扳手-9;

开启部-91;圆弧开启部-911;三角开启部-912;

中间部-92;手柄部-9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10所示,一种室内消火栓,其中,所述室内消火栓包括消火栓壳体(图未示)、阀芯(图未示)、阀杆1以及防盗水结构,所述防盗水结构、阀芯以及阀杆1均设在消火栓壳体内,所述阀杆1用于转动阀芯,所述防盗水结构用于控制阀杆1的转动;

优选的,所述防盗水结构包括转盘2,固定块3、拉簧4、环形件5、半圆形齿轮6、套接块7、上限位块81以及下限位块82,所述固定块3与消火栓壳体连接,所述固定块3上设有固定通孔(图未示),所述转盘2上设有转动腔21,所述转动腔21与外界连通。所述拉簧4竖直设置,所述拉簧4的一端与固定块3的底部连接,所述拉簧4的另一端与环形件5的顶部连接,所述环形件5的竖直内壁上设有传动齿61,所述环形件5的上部设有第一通孔(图未示),所述第一通孔与转动相对应,所述环形件5的下部设有与第一通孔对应的第二通孔(图未示),所述阀杆1的一端位于所述转动腔21内与转盘2转动连接,所述阀杆1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固定通孔,拉簧4,第一通孔,套接块7和第二通孔,且所述阀杆1能在转动腔21内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套接块7上设有套接孔(图未示),所述套接块7通过套接孔套接在阀杆1上,所述阀杆1能够在套接块7上滑动,所述半圆形齿轮6上还设有驱动轴62和第一转轴63,所述驱动轴62的一端与半圆形齿轮6连接,所述驱动轴62的另一端穿过消火栓壳体与消火栓壳体抵接,通过驱动轴62的转动带动半圆形齿轮6的转动。所述第一转轴63的一端与套接块7连接,所述第一转轴63的另一端与半圆形齿轮6连接,通过第一转轴63起到对半圆形齿轮6的支撑作用的同时又有利于半圆形齿轮6转动时的平衡。所述半圆形齿轮6与传动齿61啮合连接,所述上限位块81和下限位块82分别设在阀杆1上且均位于环形件5的内部,所述上限位块81的上表面与环形件5的内部上表面抵接,所述下限位块82的下表面与环形件5的内部下表面抵接。从而在环形件5的移动下通过上限位块81和下限位块82带动阀杆1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转动腔21包括空转上腔211和运转下腔212,所述空转上腔211为圆柱腔体,所述运转下腔212为六棱柱腔体,所述空转上腔211的直径大于运转下腔212,所述阀杆1处于转动腔21的一端上设有与运转下腔212相匹配的转动块12,所述转动块12为六棱柱块,在拉簧4的作用下使得阀杆1上下滑动并使得阀杆1上的转动块12在空转上腔211和运转下腔212之间移动。

当转动块12处于空转上腔211时,此时,转动块12处于第一工位,转盘2的转动无法带动阀杆1的转动;当转动块12处于运转下腔212时,此时,转动块12处于第二工位,由于转动块12和运转下腔212均为六棱柱,因此转盘2的转动将带动阀杆1转动,从而带动阀芯的转动。

优选的,所述驱动轴62上还设有驱动孔621,所述驱动孔621包括圆弧部6211和三角部6212,所述室内消火栓还配备有开启扳手9,所述开启扳手9包括开启部91、中间部92以及手柄部93,所述开启部91与手柄部93平行设置,所述中间部92的一端与开启部91一端连接,所述中间部92的另一端与手柄部93连接,且所述中间部92与开启部91垂直设置;

所述开启部91包括圆弧开启部911和三角开启部912,所述三角开启部912设在圆弧开启部911上,所述圆弧开启部911和三角开启部912均分别与圆弧部6211和三角部6212匹配设置。通过将开启扳手9上的开启部91伸入到驱动孔621中,使得开启部91上的圆弧开启部911与驱动孔621上的圆弧部6211相配合,开启部91上的三角开启部912与三角部6212相配合。接着,在转动开启扳手9的手柄部93,使得手柄部93发生转动,并带动半圆形齿轮6的转动,进而带动环形件5上下移动,最后带动阀杆1上下移动。

优选的,所述半圆形齿轮6、驱动轴62以及第一转轴63均有两个,两个半圆形齿轮6、驱动轴62以及第一转轴63均对称设置。通过设置对称的半圆形齿轮6、驱动轴62以及第一转轴63使得在驱动轴62转动的过程中,半圆形齿轮6的转动将更加平衡,并且通过对两个驱动轴62的同时转动来降低驱动环形件5下移所需的力,而提高消火栓的开启速度。而且,为了降低消火栓被偷盗情况的发生,通过只转动一侧的驱动轴62,使得该侧的半圆形齿轮6上的齿牙的朝于上方,而另一侧的半圆形齿轮6上的齿牙朝于下方。因此,此时在同时按相同的时针方向转动驱动轴62时,将使得一个半圆形齿轮6驱动环形件5向上移动,另一个半圆形齿轮6驱动环形件5向下移动,而进一步的起到防盗的作用。

优选的,而在消火栓因救火需要被开启时,由于所述三角部6212与半圆形齿轮6上的齿牙处于同一竖直面,三角部6212的朝向与半圆形齿轮6上的齿牙的朝向一致,因此,通过三角部6212的朝向就能清楚的知道半圆形齿轮6的齿牙的位置。在两个半圆形齿轮6的齿牙位置不同时,通过让两个半圆形齿轮6按照不同的时针方向转动从而驱动环形件5向同一方向移动;而在两个半圆形齿轮6的齿牙位置相同时,只需通过让两个半圆形齿轮6按照相同的时针方向转动即能驱动环形件5向同一方向移动。

优选的,所述阀杆1上远离转动块12的一端为棱柱体部11,且棱柱体部11与阀芯相配合。

消火栓的整个开启过程为:先是通过开启扳手9伸入到驱动孔621中,转动开启扳手9,使得驱动轴62也发生转动,由驱动轴62带动半圆形齿轮6转动,转动的半圆形齿轮6与环形件5上的传动齿61配合,从而带动环形件5向下移动。而由于在拉簧4未受外力时,阀杆1上的转动块12处于空转上腔211,而此时环形件5向下移动将通过推动上限位块81而使得阀杆1向下移动,阀杆1向下移动将带动转动块12由空转上腔211下移至运转下腔212,使得阀杆1上的棱柱体部11与阀芯相配合,再接着,通过转动转盘2,转盘2带动阀杆1转动,从而开启阀芯。而在还未通过转动驱动轴62来带动阀杆1下移时,转动块12还处于空转上腔211中,此时,不管如何转动转盘2也不能带动阀杆1转动。并且在半圆形齿轮6不再与传动齿61配合后,环形件5将在拉簧4的作用下向上移动,环形件5推动下限位块82向上移动,从而带动阀杆1向上移动,阀杆1上的转动块12将再次处于空转上腔211。

而如果盗水者通过向上提起转盘2使得转动块12处于运转下腔212,而由于阀杆1还未与阀芯配合,因此,在转动转盘2后也不能开启阀芯。而如果盗水者想通过向下挤压转盘2使得转动块12处于运转下腔212,这样的情形是达不到的,因为,转盘2的底端与固定块3相抵接,固定块3与消火栓壳体固定连接,转盘2不会被向下推动。因此,本发明具有强大的防盗水性能,充分保证了消火栓在灭火时具有充足的水量和足够强大的水压,提高灭火效率。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发明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