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楼层间快速应急逃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0578发布日期:2018-11-30 19:46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楼层间快速应急逃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楼层间快速应急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人类的高层建筑的火灾已经成为重大的灾害,它涉及的范围较广,业主的财产以及人身安全受到重创。预防高层建筑的防火安全性问题已成为重中之重。现代高层住宅建筑的高度不断延伸,往往是一层受灾殃及整体建筑。如何解决高层建筑的火灾防范问题是当今建设者们首当其冲面对的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近年来,由于住宅小区火灾的防范不到位,导致火灾事件数量逐年攀升,对于人民生命财产所造成的损失也逐步扩大。消除这一安全隐患,应当是政府和建设部门的头等大事。在出现险情的时候,楼层间移动不方便。

申请号为CN201420323597.9,名称为高层建筑安全逃生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包括逃生装置本体,所述逃生装置本体的内腔为逃生通道,在逃生通道的4面侧壁上由上至下按一定距离设置有多层缓冲装置,各层缓冲装置均包括对应设置在逃生通道前后侧壁的A面防火阻尼板和B面防火阻尼板及对应设置在逃生通道左右侧壁的C面防火阻尼板和D面防火阻尼板,在逃生装置本体一侧面上设有多个与各楼层出口对应并通入逃生通道的逃生入口,在逃生装置本体另一侧面的底部还设有与逃生通道相通的逃生出口,该逃生出口处还设有可启闭的挡板,其具有救生效率快,安全性能高,适用人群广等优点,有效地帮助人们快捷、安全地逃生。

但是在使用的时候,过高的楼层不容易搭建,在使用的时候十分危险,而且使用者恐高会不敢使用,因此设计了一种建筑楼层间快速应急逃生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楼层间快速应急逃生装置,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建筑楼层间快速应急逃生装置,包括建筑物主体,所述建筑物主体上设置有阳台楼板,所述阳台楼板上设置有逃生开口,所述逃生开口内设置有金属套框,所述金属套框上端通过铰链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右端设置有提手,所述盖板内壁上设置有卡扣,所述金属套框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扣卡放在卡槽内,所述盖板下端设置有环形卡槽,所述环形卡槽内壁上设置有吸附磁铁,所述金属套框下端连接有楼层间逃生机构;

所述楼层间逃生机构包括若干个合金圆环,其中最上端的合金圆环外侧焊接有安装脚,所述安装脚通过固定螺栓安装在金属套框上,所述合金圆环之间通过钢丝绳连接在一起,所述钢丝绳之间设置有弹性纤维编织网。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上端设置有防滑凸起,所述防滑凸起内设置有橡胶垫层。

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套框内壁上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采用海绵材料制成。

进一步地,所述合金圆环内径由上至下依次减小,其中最下端的合金圆环尺寸与环形卡槽相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阳台上埋设快速应急逃生装置,在不干扰日常生活的情况下,为高楼建筑提供了逃生的一种手段,当发生险情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打开盖板,放下合金圆环,可穿过合金圆环与弹性纤维编织网形成的通道快速的到达下移楼层,距离较短安全系数高,通过一层一层逃生装置的设置,使得逃生过程有序进行,避免了一拥而上的情况,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楼层间逃生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建筑物主体,2-阳台楼板,3-逃生开口,4-金属套框,5-铰链,6-盖板,7-提手,8-卡扣,9-卡槽,10-环形卡槽,11-吸附磁铁,12-楼层间逃生机构,13-合金圆环,14-安装脚,15-固定螺栓,16-钢丝绳,17-弹性纤维编织网,18-防滑凸起,19-橡胶垫层,20-缓冲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与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楼层间快速应急逃生装置,包括建筑物主体1,所述建筑物主体1上设置有阳台楼板2,所述阳台楼板2上设置有逃生开口3,所述逃生开口3内设置有金属套框4,所述金属套框4上端通过铰链5连接有盖板6,所述盖板6右端设置有提手7,所述盖板6内壁上设置有卡扣8,所述金属套框4上设置有卡槽9,所述卡扣8卡放在卡槽9内,所述盖板6下端设置有环形卡槽10,所述环形卡槽10内壁上设置有吸附磁铁11,所述金属套框4下端连接有楼层间逃生机构12;

如图2所示,所述楼层间逃生机构12包括若干个合金圆环13,其中最上端的合金圆环13外侧焊接有安装脚14,所述安装脚14通过固定螺栓15安装在金属套框4上,所述合金圆环13之间通过钢丝绳16连接在一起,所述钢丝绳16之间设置有弹性纤维编织网17;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在建筑物主体1上设置的阳台楼板2上开设逃生开口3,不影响日常生活,使用的时候,手拉提手7,将盖板6拉起,盖板6平时是通过卡扣8与卡槽9连接在一起固定的,采用合金材料制成,具有很好的承重能力,当盖板6被拉起的时候,原本卡放在环形卡槽10内部的合金圆环13挣脱吸附磁铁11的吸引力,在重力的作用下下落,多个合金圆环13内径逐渐减小,可以很好的下落形成一个套筒,通过钢丝绳16连接在一起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和强度,通过弹性纤维编织网17包裹形成套筒,使用者可以快速的穿过形成的套筒落到下一个楼层上,其中相邻的两个楼层上逃生装置的水平位置交错设置,落下后可以站立在下一层的阳台楼板2上,进行下一次的下落,由于下落距离很短,使用者下落的速度低,危险性十分的小,而且可以有序的一个个下落,避免过长的通道内拥挤。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盖板6上端设置有防滑凸起18,所述防滑凸起18内设置有橡胶垫层19,提高了防滑性,避免日常生活中站立在盖板6上造成滑倒,提高了设备整体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金属套框4内壁上设置有缓冲层20,所述缓冲层20采用海绵材料制成,避免人体穿过金属套框4时碰撞擦伤,提高了对使用者的保护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合金圆环13内径由上至下依次减小,其中最下端的合金圆环13尺寸与环形卡槽10相匹配,可以很好的将最下端的合金圆环13卡放在环形卡槽10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阳台上埋设快速应急逃生装置,在不干扰日常生活的情况下,为高楼建筑提供了逃生的一种手段,当发生险情的时候,可以快速的打开盖板,放下合金圆环,可穿过合金圆环与弹性纤维编织网形成的通道快速的到达下移楼层,距离较短安全系数高,通过一层一层逃生装置的设置,使得逃生过程有序进行,避免了一拥而上的情况,值得推广。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