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报警灭火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3990发布日期:2019-02-15 20:55阅读:6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报警灭火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火器材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动报警灭火球。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生产销售的灭火器材种类较多,主要有贮压型灭火装置、非贮压型灭火干粉灭火装置和手提式灭火装置,它们的制造成本相对较高,并且在遇到意外明火时不能主动灭火;其次,不同的灭火器材的使用要求各不相同,多数灭火装置需要拔开安全针方能开启使用,其喷射距离和使用动作也有安全规定,使用较为麻烦。没有经过培训或没有使用经验的人员在首次使用时不知如何使用,在遇到火灾等紧急情况下更是手忙脚乱,不知道如何正确使用当前取到的灭火器材,致使火灾得不到及时的扑救;再者,在灭火装置遭遇意外跌落、撞击或长期置放后,容易出现破裂、灭火剂泄露或者泄压等不良情况,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报警灭火球,遇明火时通过爆炸使干粉扑向四面八方而实现主动灭火,且能通过爆炸声起警报作用,使用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报警灭火球,包括一灭火球主体,其中设置有一球形泡棉壳,球形泡棉壳内填充有干粉灭火剂,球形泡棉壳的中心部设置有一炸药盒,炸药盒连接有至少一条引线,引线张紧在球形泡棉壳的表面,球形泡棉壳的表面包覆有一热塑收缩膜,热塑收缩膜压紧引线,内置爆炸装置的干粉灭火球,在灭火球主体上张紧有若干连接于爆炸装置的引线,灭火球主体遇到明火后能够迅速引爆并且向四周均匀喷射其内的干粉灭火剂,形成全淹没灭火状态,以实现自动灭火。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该炸药盒连接有若干该引线,各引线分别张紧在该球形泡棉壳的表面,各引线分别连接于炸药盒。该球形泡棉壳的表面成型有若干线槽,各该引线分别嵌入在相应的线槽中,并且各引线分别连接于该炸药盒,线槽均匀分布在球形泡棉壳的表面,以确保该灭火球主体能够由来自不同方向的明火所引爆。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该球形泡棉壳内设置有一内壳,球形泡棉壳的内腔面压紧内壳的表面,内壳的内部填充有该干粉灭火剂,内壳的顶部和/或底部开设有引线孔,内壳的中心部固定有该炸药盒,内壳的顶部和/或底部开设有引线孔,该内壳的表面成型有若干凹槽,各凹槽连通引线孔,并且各凹槽相互连通,择选若干该引线分别嵌入在相应的凹槽中,并且各引线分别穿过引线孔并连接于炸药盒,内壳由塑料一体成型或者由至少两个内壳组件紧密连接而成,以确保灭火球主体在遇到明火时能够有着足够大的爆炸压力,致使其内的干粉灭火剂能够向四周喷射;由于球型泡棉壳是易燃物,又是良好的防潮保护层,择选若干引线夹置在球形泡棉壳的底下,能够确保灭火球主体在长时间置放后,引线仍然能够起引燃作用,致使灭火球主体的有效期大大增加。

该内壳的底部开设有一用于灌装该干粉灭火剂的灌装口,灌装口内外贯穿内壳,内壳包括一封塞,封塞堵塞于灌装口。

该灭火球装置还包括一悬挂支架,包括安装座、挂臂和具有拆分功能的连接机构,安装座固定于挂臂的后端,连接机构的一端固定于挂臂的前端,连接机构的另一端连接于该灭火球主体,安装座的边缘间隔开设有若干用于固定悬挂支架的安装孔,安装孔贯穿安装座顶面和底面,在选定的位置上使用螺丝穿过安装孔进行螺接固定悬挂支架,以实现灭火球装置在选定位置遇到明火时,能够进行自动灭火。

该连接机构包括两个挂钩,其中一挂钩螺接于该挂臂的前端,另一挂钩螺接于该灭火球主体,分别形成于两个挂钩的钩部相互钩挂,以实现灭火球主体悬挂于该悬挂支架,在需要投掷使用时,使用人员摘下灭火球主体,投向火源,使灭火球主体遇明火而发生爆炸,喷射其内的干粉灭火剂,以实现主动投掷灭火。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具有主动灭火功能和警报功能,在遇明火时,明火点燃引线,在内部的炸药盒爆炸后,使干粉扑向四面八方,从而而实现主动灭火,并且爆炸时具有较大的爆炸响声,过爆炸响声起警报作用,使用方便。

在遇到意外起火时,使用者可以把灭火球直接投向火源或起火点,灭火球迅速爆炸并灭火,使用简单和安全。

本实用新型也可以悬挂使用,根据实际需要固定于指定位置,在遇到明火时,通过明火点燃引线,以实现自动灭火,存放周期长,且不需保养和频繁更换,生产成本低,容易普及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灭火球主体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内壳的分解图。

图中:

1-内壳、10-灌装口、11-上球壳、12-下球壳、13-封塞、14-引线孔、15-凹槽;

2-炸药盒、21-引线;

3-悬挂支架、31-挂臂、32-安装座、320-安装孔、33-挂钩;

4-干粉灭火剂;

5-球形泡棉壳;

6-热塑收缩膜。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自动报警灭火球,见图1至图4所示,包括一灭火球主体,灭火球主体包括一球形泡棉壳5,球形泡棉壳5的厚度为1cm,球形泡棉壳5内填充有干粉灭火剂4,球形泡棉壳5的中心部设置有一炸药盒2,炸药盒2连接有12条引线21,其中8条引线21分别张紧在球形泡棉壳5的表面(另外4条引线21由下文说明),球形泡棉壳5的表面包覆有一热塑收缩膜6,热塑收缩膜6压紧引线21,热塑收缩膜6印有说明文字和配图。

具有主动灭火功能和警报功能,在遇明火时,明火点燃引线,在内部的炸药盒爆炸后,使干粉扑向四面八方,从而而实现主动灭火,并且爆炸时具有较大的爆炸响声,过爆炸响声起警报作用,使用方便。

如图2所示,上述炸药盒2连接有12条上述引线21,其中8条引线21分别张紧在上述球形泡棉壳5的表面,12条引线21分别连接于炸药盒2。

上述球形泡棉壳5的表面成型有若干线槽,8条引线21分别嵌入在相应的线槽中,并且8条引线21分别连接于上述炸药盒2。

如图3和图4所示,上述球形泡棉壳5内设置有一内壳1,球形泡棉壳5的内腔面压紧内壳1的表面,内壳1的内部填充有上述干粉灭火剂4,内壳1的中心部固定有上述炸药盒2。

内壳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引线孔14,上述内壳1的表面成型有4条凹槽15,各凹槽15连通引线孔14,并且各凹槽15相互连通,择选4条上述引线21分别嵌入在相应的凹槽15中,并且各引线21分别穿过引线孔14并连接于炸药盒2。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上述内壳1的底部开设有一用于灌装上述干粉灭火剂4的灌装口10,灌装口10内外贯穿内壳1,内壳1包括一封塞13,封塞13堵塞于灌装口10。

如图1和图3所示,上述灭火球装置还包括一悬挂支架3,包括安装座32、挂臂31和具有拆分功能的连接机构,安装座32固定于挂臂31的后端,连接机构的一端固定于挂臂31的前端,连接机构的另一端连接于上述灭火球主体,安装座32的边缘间隔开设有4个用于固定悬挂支架3的安装孔320,安装孔320贯穿安装座32顶面和底面。

上述连接机构包括两个挂钩33,其中一挂钩33螺接于上述挂臂31的前端,另一挂钩33螺接于上述灭火球主体,其两个挂钩33的钩部相互钩挂,以实现灭火球主体悬挂于上述悬挂支架3。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步骤如下:把悬挂支架3固定于墙上的指定位置,然后把灭火球主体悬挂于悬挂支架3,以实现在指定位置进行自动灭火;在投掷使用时,手动摘下灭火球主体后,直接向火源投掷灭火球主体,以实施主动投掷灭火。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