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建筑新型逃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87017发布日期:2019-06-22 00:29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层建筑新型逃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逃生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高层建筑新型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高层建筑既是现代科学技术的象征,又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特别在大、中城市,高层住宅建筑更是随处可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住宅用地日益稀缺,高层住宅建筑的密度也在逐渐增大。经过对泸州市多个高层住宅小区的调研发现,近百米的高层住宅楼间距通常只有30至50米,有的甚至更小。由此可见,较单幢楼的垂直式应急通道,设计楼宇间机械式互通应急逃生通道需要克服的距离要短的多。

目前,消防云梯的工作高度一般在32至52米,但单价高达几百万至上千万,单次仅可以装运5、6人高空脱险,且工作时必须要有充足而硬实的操作场地和宽阔的净空,才能充分展开救援。市场上现有的高层逃生设备,多为通过缓降器将人员从高处送至地面,单个家庭使用;若搭配百米及以上绳索,其单价高达千元;设备在使用过程,若遇到着火区则不能继续使用,而且使用时会给人产生较大的心理恐惧,故这种逃生设备很难普及。综上所述,高层建筑现有的应急救援措施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缺乏一种简单易行的逃生设备。

高层相邻建筑互通式应急通道旨在研究一种能够将同高相邻建筑的顶层方便、快捷、安全地连通,互为安全应急通道。若发生火灾,被困在顶层或高层的人员可以进入楼顶,通过较短的距离,顺利到达相邻建筑,并安全疏散,确保人员生命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将同高相邻建筑的顶层方便、快捷、安全地连通,互为安全应急通道的高层建筑新型逃生装置。

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高层建筑新型逃生装置,包括卷扬机、底座、伸缩缸、梯架和护栏。卷扬机为动力源,带动梯架伸出与收回;底座用于放置伸缩缸、梯架和护栏;伸缩缸用于支撑梯架;梯架用于人们逃生行走;护栏用于保护逃生人群。所述伸缩缸底端与底座铰接,所述护栏位于梯架上端。

所述梯架包括多节梯架,每节梯架上均有护栏,最底端梯架底部一端与底座铰接,另一端与伸缩缸的伸出端铰接,每节梯架的梯头和梯尾均设置有滑轮。所述卷扬机正转输出端连接的钢丝绳,穿过最底端梯架(即第一节梯架)梯尾的滑轮连接上一层梯架;所述卷扬机反转输出端连接的钢丝绳,穿过最底端梯架(即第一节梯架)梯头的滑轮连接上一层梯架。卷扬机与底端梯架左右两端的滑轮间还连接有滑轮,改变钢丝绳的走向,使其能顺利连接到底端梯架(即第一节梯架)左右两端的滑轮。每三个相邻梯架间,下端的梯架连接有两根钢丝绳,一根钢丝绳穿过中间梯架梯尾的滑轮连接上端梯架,另一根钢丝绳穿过中间梯架梯头的滑轮连接上端梯架。伸缩梯由多个单元梯架结构,梯架间通过滑轮组和钢丝绳连接,形成具有同步伸缩功能的整体结构。工作时,开动卷扬机顺时针方向转动(即正转),第一节梯架为固定梯架,钢丝绳带动第二节梯架向右伸出,第二节梯架向右伸出又带动第三节梯架向右伸出,依次类推,带动其他梯架向右伸出,在伸出过程中,由于杠杆的作用,伸缩缸受力增大,内部弹簧逐渐被压缩,当梯架伸出完成后变为水平状态,形成通道;使用完毕后,使卷扬机逆时针方向旋转(即反转),钢丝绳带动其他梯架同步缩回,折叠在一起,节省占用空间。

每相邻两梯架间,一个梯架的梯头端设置有限位环,另一个梯架的梯尾端设置有限位钩,所述限位钩与限位环配合,当梯架伸出到一定预定长度,限位环不再受到约束,在底部弹簧的作用下弹出,并与限位钩连接,增加两梯架间的连接强度,确保安全。

进一步的是,所述护栏包括护栏横杆和多根护栏立杆,所述护栏立杆铰接设置在每节梯架边梁上,所述护栏横杆铰接设置在护栏立杆顶端,所述护栏横杆与护栏立杆通过折叠开关固定。平时通过旋转将护栏横杆和护栏立杆水平放置,收纳方便,节约空间;当用该装置时,旋转护栏横杆和护栏立杆,将护栏立杆竖直放置,护栏横杆水平放置,用折叠开关固定,保证栏杆的稳定,从而保证人员安全通过。

进一步的是,所述折叠开关包括手柄、卡栓和连接块,所述手柄连接卡栓,所述手柄一端插入护栏横杆和护栏立杆的铰接端,并与护栏横杆和护栏立杆共用一个铰接点铰接,即手柄右侧、护栏横杆和护栏立杆通过同一根轴连接,三者之间均可以绕轴转动;手柄与护栏横杆间设置有弹簧,所述连接块通过螺栓与护栏立杆固定,所述连接块伸出端设置有卡栓孔,所述卡栓插入卡栓孔中。通过小幅度旋转手柄,即旋转卡栓,当旋转到卡栓下端与卡栓孔对准时,卡栓嵌入卡栓孔中,顶部由于弹簧作用,防止卡栓脱离卡栓孔;卡栓不再旋转,卡栓与护栏立杆固定,卡栓和护栏横杆不再相互旋转,则护栏横杆和护栏立杆不再相互旋转,护栏横杆与护栏立杆被固定住,从而保证栏杆结构的稳定。

进一步的是,所述梯架上设置有梯架加固支撑,加固支撑梯架。

进一步的是,最上端梯架的梯头端设置有连接钩,当梯架伸出完成后变为水平状态,用连接钩与相邻建筑上的挂环连接,将两相邻高层建筑顶层中间快速连为一体,形成通道,以便逃往顶层的人们可以快速到达相邻建筑,安全逃生。

进一步的是,所述卷扬机上还设置有手摇动装置,在断电的情况下,通过手动摇动手摇动装置,控制梯架的伸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使用,收纳方便;逃生时,开动卷扬机顺时针方向转动,第一节梯架为固定梯架,钢丝绳带动其他梯架向右同步伸出,形成通道,使人员快速逃出;使用完毕后,使卷扬机逆时针方向旋转,钢丝绳带动其他梯子同步缩回,折叠在一起,节省占用空间;

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顶层互通式应急通道资源共用,有效避开了穿越着火区的风险,只需通过较短距离,即可顺利到达相邻安全建筑等优点;同时,该装置一次启动,可供至少百人次往复通行,装置安全、可靠,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弥补了现有高层逃生通道的缺陷,符合现在城市的发展需求,为高层住宅人员提供多一种应急安全保障,具有很强的市场需求,能切实解决高层相邻建筑的应急逃生问题,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梯架伸缩的工作原理图;

图3为护栏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图;

图中:1、卷扬机;2、底座;3、伸缩缸;4、梯架;41、滑轮;42、钢丝绳;43、限位环;44、限位钩;45、梯架边梁;5、护栏;51、护栏横杆;52、护栏立杆;6、折叠开关;61、手柄;62、卡栓;63、连接块;64、弹簧;65、卡栓孔;7、梯架加固支撑;8、连接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请参照图1所示,一种高层建筑新型逃生装置,包括卷扬机1、底座2、伸缩缸3、梯架4和护栏5,所述伸缩缸3底端与底座2铰接,所述护栏5位于梯架4上端。

如图2所示,所述梯架4包括多节梯架,最底端梯架4底部一端与底座2铰接,另一端与伸缩缸3的伸出端铰接,每节梯架4的梯头和梯尾均设置有滑轮41;所述卷扬机1正转输出端连接的钢丝绳42穿过最底端梯架4梯尾的滑轮41连接上一层梯架4,所述卷扬机1反转输出端连接的钢丝绳42穿过最底端梯架4梯头的滑轮41连接上一层梯架4;每三个相邻梯架4间,下端的梯架4连接有两根钢丝绳42,一根钢丝绳42穿过中间梯架4梯尾的滑轮41连接上端梯架4,另一根钢丝绳42穿过中间梯架4梯头的滑轮41连接上端梯架4。

每相邻两梯架4间,一个梯架4的梯头端设置有限位环43,另一个梯架4的梯尾端设置有限位钩44,所述限位钩44与限位环43配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方案,如图3所示,所述护栏5包括护栏横杆51和多根护栏立杆52,所述护栏立杆52铰接设置在每节梯架边梁45上,所述护栏横杆51铰接设置在护栏立杆52顶端,所述护栏横杆51与护栏立杆52通过折叠开关6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方案,如图3所示,所述折叠开关6包括手柄61、卡栓62和连接块63,所述手柄61连接卡栓62,所述手柄61一端插入护栏横杆51和护栏立杆52的铰接端,并与护栏横杆51和护栏立杆52共用一个铰接点铰接,手柄61与护栏横杆51间设置有弹簧64,所述连接块63通过螺栓与护栏立杆52固定,所述连接块63伸出端设置有卡栓孔65,所述卡栓62插入卡栓孔65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方案,所述梯架4上设置有梯架加固支撑7。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方案,最上端梯架4的梯头端设置有连接钩8。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化方案,所述卷扬机1上还设置有手摇动装置。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作一次完整的描述:

新型逃生装置需要在相邻建筑顶层各安装1台设备,两台互为备用,其布置方式如图4所示;每台装置都可以采用直接控制、遥控控制和手摇动控制的方式运行。当A建筑发生火灾,且该层楼上的逃生装置出现断电或其他故障无法正常运行时,逃亡顶层的人们可以通过放置在A建筑顶层的遥控装置控制B建筑顶层的逃生装置运行,或者通过手摇动装置控制A层建筑逃生装置的运行,形成逃生通道;B建筑若遇到此种情况,同样也可以遥控运行A建筑上的装置运行。当然,若两台装置都处于正常状态,也可以同时运行两台装置,形成两条逃生通道,加快人员逃生效率。

当该逃生装置运行时,卷扬机1运转,伸缩缸3伸出,第一节梯架4固定,钢丝绳42带动第二节梯架4向右伸出,第二节梯架4向右伸出又带动第三节梯架4向右伸出,依次类推,带动其他梯架4向右伸出,同时通过调整伸缩缸3调整梯架4的角度;当梯架4伸出完成后变为水平状态,用连接钩8与相邻建筑上的挂环连接,将两相邻高层建筑顶层中间快速连为一体,形成通道;将每节梯架4的护栏5折叠出,并用折叠开关6固定护栏横杆51和护栏立杆52;最后人员便可安全从逃生装置逃出。

使用完毕后,将每节梯架4的护栏5收进,再使卷扬机1反转,钢丝绳42带动其他梯架4同步缩回,折叠在一起。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