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细水雾灭火装置的泵组辅助托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37491发布日期:2019-11-15 21:46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细水雾灭火装置的泵组辅助托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托架,尤其涉及一种细水雾灭火装置的泵组辅助托架。



背景技术:

泵组式细水雾灭火系统主要由:细水雾供水设备(泵组系统)、分区控制阀组、管网系统、细水雾喷头、火灾探测器、火灾报警联动控制器和其他附件组成的系统。当发生火灾时,火灾探测器探测到火灾信号传递给火灾报警联动控制器,火灾报警联动控制器将信号发给讯响报警系统提示人员撤离,经一定延时后启动对应分区控制阀和启动泵组系统,灭火系统压力水进入管网系统,由细水雾喷头喷洒在被保护区域,从而进行灭火,同时,视频监视系统将起火、灭火的全过程准确无误的实时记录,以便事后对火灾事故进行分析和勘验,对于泵组式细水雾灭火装置的安装时,由于泵体会长期固定于灭火装置壳体内,不加以固定容易导致偏移,并且泵体与泵体之间初步安装过程中需进行固定安装,安装时保持同一平面,目前的安装方式繁琐不便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细水雾灭火装置的泵组辅助托架,改善了在安装细水雾灭火装置的泵组时不便安装的情况,并且有可有效保证辅助托架及泵体的水平安装,大大提升了美观性及安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细水雾灭火装置的泵组辅助托架,所述细水雾灭火装置包括壳体、泵组、管道和喷头,所述泵组包括多个泵体,并位于壳体内壁,所述管道沿泵组延伸而出,所述喷头连接管道,所述壳体内壁对应泵体一一设置有辅助托架,所述辅助托架包括用于环绕支撑泵体的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所述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铰接设置并设置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延伸而出设置有固定脚,所述固定脚与壳体内壁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环前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口,所述第二支撑环前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口,所述第一连接口对应第二连接口中心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为螺丝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侧壁对称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之间对称设置有固定孔,所述泵体与泵体之间通过连接架可进行固定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设计的辅助托架通过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对泵体进行包裹,通过第一连接口与第二连接口连接固定,使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沿铰接轴对泵体进行夹紧包裹,有效提升对泵体的辅助支撑,同时侧壁两端设置的连接架可在相邻安装泵体时保持水平,同时确定了泵体的上下尺寸,可非常方便的进行平行安装,这样的设计大大提升了美观性及安装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固定脚沿铰接轴两端延伸而出。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辅助托架通过铰接轴两端延伸而出,可加强与壳体内壁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固定脚与壳体内壁为螺丝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丝连接的固定脚与壳体连接方式稳定,并且便于拆装、维护。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第一支撑环和第二支撑环内层设置有橡胶垫。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作为内层的设计可有效保证对于泵体的保护。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橡胶垫的材质为天然橡胶材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天然橡胶材质具有高弹性、高伸长率,最高可以达到1000%以上、弹性模量和剪切模量低,比一些刚性物质如钢铁等低得多、并且由于天然橡胶是结晶橡胶,强度在橡胶中很高,未补强的天然橡胶拉伸强度在25~30mpa,补强后能达到32mpa。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整体结构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分解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2所示的一种细水雾灭火装置的泵组辅助托架,所述细水雾灭火装置包括壳体1、泵组2、管道和喷头,所述泵组2包括多个泵体3,并位于壳体1内壁,所述管道沿泵组2延伸而出,所述喷头连接管道,所述壳体1内壁对应泵体3一一设置有辅助托架4,所述辅助托架4包括用于环绕支撑泵体3的第一支撑环11和第二支撑环12,所述第一支撑环11和第二支撑环12铰接设置并设置有铰接轴13,所述铰接轴13延伸而出设置有固定脚14,所述固定脚14与壳体1内壁为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环11前端设置有第一连接口21,所述第二支撑环12前端设置有第二连接口22,所述第一连接口21对应第二连接口22中心贯穿设置有通孔,所述第一连接口21与第二连接口22为螺丝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环11和第二支撑环12侧壁对称设置有连接架23,所述连接架23之间对称设置有固定孔24,所述泵体3与泵体3之间通过连接架23可进行固定连接。

这样设计的辅助托架4通过第一支撑环11和第二支撑环12对泵体3进行包裹,通过第一连接口2与第二连接口22连接固定,使第一支撑环11和第二支撑环12沿铰接轴13对泵体3进行夹紧包裹,有效提升对泵体3的辅助支撑,同时侧壁两端设置的连接架23可在相邻安装泵体3时保持水平,同时确定了泵体23的上下尺寸,可非常方便的进行平行安装,这样的设计大大提升了美观性及安装效率。

所述固定脚14沿铰接轴13两端延伸而出。

辅助托架4通过铰接轴13两端延伸而出,可加强与壳体1内壁连接的稳定性。

所述固定脚14与壳体1内壁为螺丝连接。

螺丝连接的固定脚14与壳体1连接方式稳定,并且便于拆装、维护。

所述第一支撑环11和第二支撑环12内层设置有橡胶垫。

橡胶垫作为内层的设计可有效保证对于泵体3的保护。

所述橡胶垫的材质为天然橡胶材质。

天然橡胶材质具有高弹性、高伸长率,最高可以达到1000%以上、弹性模量和剪切模量低,比一些刚性物质如钢铁等低得多、并且由于天然橡胶是结晶橡胶,强度在橡胶中很高,未补强的天然橡胶拉伸强度在25~30mpa,补强后能达到32mpa。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