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逃生阳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06281发布日期:2020-04-07 21:36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逃生阳台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建筑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逃生阳台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城市人口密集,土地昂贵,城市的高层建筑和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这些高层建筑正朝着现代化、大型化、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由于高层建筑楼层高,功能复杂,设备繁多,一旦发生火灾,火势迅猛,蔓延迅速,易形成立体燃烧,烟雾浓、毒气重,给扑救工作和人员疏散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目前的建筑虽然都会设置逃生通道,但是当火势在建筑物内迅速蔓延时,住户无法通过建筑物内部的逃生通道进行逃生,导致人员伤亡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逃生阳台结构,当火灾灾情发生时,住户可以通过阳台进行逃生,从而减少火灾发生时的人员伤亡。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建筑逃生阳台结构,设置在建筑的墙体外侧,所述阳台上设置有分隔门,并通过分隔门分隔形成有逃生区和生活区,所述逃生区内开设有连通至下层的逃生口,所述逃生口内设置有逃生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分隔门将阳台进行分隔,从而形成正常生活使用的生活区和逃生用的逃生区,在平常分隔门始终处于完毕状态,住户正常使用生活区,当火灾发生时,住户可以打开分隔门从而进入逃生区,并通过逃生口内的逃生袋进入下层,随后再通过下层阳台的逃生袋进入下下层,如此不断重复就可以迅速逃生至地面位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奇数层和偶数层阳台上的逃生口交错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奇数层和偶数层的逃生口交错设置,能够避免住户从上层逃生至下层时直接从下层的逃生口中掉落,提高了逃生时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逃生袋的长度小于一层的楼高。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逃生袋的长度小于一层的楼高,能够在避免跳入逃生袋后直接掉落至下层阳台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逃生口底部设置有防护挡板,所述防护挡板的一端铰接在逃生口的底部,另一端设置有将防护挡板设置在逃生口上的锁合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防护挡板,能够在不需要使用逃生袋的时候,可以将逃生袋收折,防护挡板通过锁合机构设置在逃生袋下方对逃生袋进行支撑,避免逃生袋的掉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合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防护挡板上的锁合柱,所述锁合柱的一端铰接在防护挡板上,所述锁合柱的长度大于铰接点至防护挡板侧边的最短距离,所述逃生口底部设置有供锁合柱相抵的抵接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将锁合机构设置为锁合柱,在防护挡板合上之后可以将锁合柱转出,锁合柱与抵接板相抵从而实现防护挡板的挂设,逃生袋再放置在防护挡板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逃生区于逃生口内的侧壁上设置有挂套,所述逃生袋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挂设在挂套上的挂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逃生口内设置挂套,挂钩挂设在挂套上,从而实现逃生袋的安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逃生口上还设置有将逃生口上端口封闭的盖板,所述盖板上还设置有方便将盖板打开的把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盖板,能够将逃生口的上端口封闭,从而对逃生口内的逃生袋进行保护。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分隔门将阳台进行分隔,从而形成正常生活使用的生活区和逃生用的逃生区,在平常分隔门始终处于完毕状态,住户正常使用生活区,当火灾发生时,住户可以打开分隔门从而进入逃生区,并通过逃生口内的逃生袋进入下层,随后再通过下层阳台的逃生袋进入下下层,如此不断重复就可以迅速逃生至地面位置;

2.通过设置有防护挡板和盖板,能够将逃生口进行封闭,从而在不使用逃生口的使用可以用防护挡板和盖板将逃生口进行封闭,能够避免逃生袋暴露在外,从而对逃生袋进行保护。

附图说明

图1为建筑结构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建筑结构隐藏分隔门和阳台护栏后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建筑结构未设置逃生袋时于逃生区逃生口处的剖视图;

图5为图4中b处的放大图。

图中,1、分隔门;2、生活区;3、逃生区;31、逃生口;311、抵接板;312、台阶面;313、挂套;32、盖板;321、把手;33、防护挡板;331、锁合柱;34、逃生袋;341、框架;342、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建筑逃生阳台结构,设置在墙体的外侧,阳台上设置有分隔门1,并通过分隔门1形成有逃生区3和生活区2,其中逃生区3的面积小于生活区2的面积,墙体上开设有供人进出生活区2的进出门。

参照图3、图4和图5,逃生区3内开设有连通至下层的逃生口31,逃生口31为正方形口,且逃生口31的上下两端分别设置有将逃生口31封闭的盖板32和防护挡板33,并通过盖板32和防护挡板33形成有放置区间,放置区间内存放有逃生袋34。

参照图5,盖板32和防护挡板33均铰接在逃生口31靠近墙体的一侧,盖板32远离其铰接点的一端设置有方便将盖板32打开的把手321,逃生口31位于盖板32的一侧向周侧内凹形成台阶面312,盖板32盖合时盖板32的周沿与台阶面312相抵。

防护挡板33远离其铰接点一侧设置有锁合柱331,锁合柱331一端铰接在防护挡板33的上端面上,锁合柱331的长度大于铰接点至防护挡板33侧边的最短距离,逃生区3于逃生口31底部位置处设置有供锁合柱331相抵的抵接板311。

参照图2,图3,放置区间的周侧四壁上设置有挂套313,逃生袋34的顶部具有框架341,框架341上固设有用于挂设在挂套313上的挂钩342,挂钩342设置在框架341的周侧。

逃生袋34通过框架341上的挂钩342挂设在挂套313内,逃生袋34整体的长度小于一层的楼高。

使用方法:

在平时,分隔门1始终处于关闭状态,避免上层住户通过逃生区3进入下层房屋内部;

在火灾发生时,住户可以通过分隔门1进入逃生区3,随后打开盖板32和防护挡板33,并使逃生袋34上的挂钩342挂设在挂套313内,使逃生袋34竖直掉出逃生口31后,住户就可以从逃生袋34内逃生至下层的逃生区3,随后通过下层的逃生口31继续向下逃生,直至逃生至地面上。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技术特征:

1.一种建筑逃生阳台结构,设置在建筑的墙体外侧,其特征在于,所述阳台上设置有分隔门(1),并通过分隔门(1)分隔形成有逃生区(3)和生活区(2),所述逃生区(3)内开设有连通至下层的逃生口(31),所述逃生口(31)内设置有逃生袋(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逃生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奇数层和偶数层阳台上的逃生口(31)交错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逃生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袋(34)的长度小于一层的楼高。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建筑逃生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口(31)底部设置有防护挡板(33),所述防护挡板(33)的一端铰接在逃生口(31)的底部,另一端设置有将防护挡板(33)设置在逃生口(31)上的锁合机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逃生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合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防护挡板(33)上的锁合柱(331),所述锁合柱(331)的一端铰接在防护挡板(33)上,所述锁合柱(331)的长度大于铰接点至防护挡板(33)侧边的最短距离,所述逃生口(31)底部设置有供锁合柱(331)相抵的抵接板(31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逃生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区(3)于逃生口(31)内的侧壁上设置有挂套(313),所述逃生袋(34)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挂设在挂套(313)上的挂钩(34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建筑逃生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口(31)上还设置有将逃生口(31)上端口封闭的盖板(32),所述盖板(32)上还设置有方便将盖板(32)打开的把手(3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建筑逃生阳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阳台于逃生口(31)内设置有供盖板(32)相抵的台阶面(31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逃生阳台结构,涉及房屋建筑的技术领域,解决了目前的建筑虽然都会设置逃生通道,但是当火势在建筑物内迅速蔓延时,住户无法通过建筑物内部的逃生通道进行逃生,导致人员伤亡严重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设置在建筑的墙体外侧,所述阳台上设置有分隔门,并通过分隔门分隔形成有逃生区和生活区,所述逃生区内开设有连通至下层的逃生口,所述逃生口内设置有逃生袋,当火灾灾情发生时,住户可以通过阳台进行逃生,从而减少火灾发生时的人员伤亡。

技术研发人员:谢友灼;陈东;许大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筑森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15
技术公布日:2020.04.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