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恶劣环境下的防护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51789发布日期:2020-09-25 18:27阅读: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恶劣环境下的防护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护设置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用于恶劣环境下的防护包。



背景技术:

在救援中或医学防疫中,救援人员和防疫人员往往需要穿戴严密的防护服和防护头罩实现对自己的保护。然而由于防护头罩的佩戴,在人体头部和面部形成一个与外界隔离的密闭空间,人体呼出来的二氧化碳和水气很难及时排除,这样就会在面罩上形成一层雾气,影响救援人员或工作人员的视线。且由于头罩将救援人员与外界隔离,给救援人们与外界人员沟通造成了很大的不便,使得救援工作人员之间及救援人员与被救援人员之间的沟通困难,影响救援及时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恶劣环境下的防护包,解决现有技术中救援、防疫等工作人员在佩戴隔离装备后,由于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水气影响,视线受阻问题,及救援、防疫工作人员相互之间及与被救援人员之间沟通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恶劣环境下的防护包,包括配合穿戴的防护服和防护头罩,所述防护头罩包括一体成型的头罩、面罩和连接在头罩底部的颈部连接部,所述颈部连接部与防护服连接形成一个完全密封的头部穿戴空间,所述头罩上连接有氧气系统,所述面罩上设置有摄像系统和语音系统;

所述面罩包括与人体面部相适应的眼部可视窗和鼻嘴空间,所述鼻嘴空间与眼部可视窗之间设置有硅胶隔离条,所述硅胶隔离条置于人体鼻梁上并与鼻梁形状相适应,所述硅胶隔离条将眼部可视窗和鼻嘴空间分隔为两个相对隔离的空间。

优选地,所述氧气系统包括设置在头罩顶部的进气口和与进气口连接并设置在头罩内部的导气夹层,导气夹层的出气口延伸至面罩内的鼻嘴空间内,所述进气口上连接有外置的导气软管,所述导气软管另一端连接有供气装置。

优选地,所述供气装置包括并联设置的氧气罐和空气过滤装置,所述氧气罐和空气过滤装置上分别设置有控制阀,所述空气过滤装置包括风机和连接在风机后部的过滤盒,所述过滤盒与导气软管连接,所述导气软管上设置有一支管,所述支管与氧气罐连接。

优选地,所述过滤盒上设置有分别与风机和导气软管连接的空气进口和空气出口,所述过滤盒内由空气进口至空气出口依次设置有大颗粒过滤层、微尘过滤层、灭菌层和加湿层。

优选地,所述摄像系统包括设置在眼部可视窗上内侧侧面位置的摄像头。

优选地,所述语音系统包括设置鼻嘴空间内的内拾音器、设置在头罩外部的外拾音器和设置在头罩内人体耳朵位置的内扩音器,所述内拾音器上连接有外扩音器,所述外扩音器设置在头罩上,所述外拾音器与内扩音器信号连接,所述面罩的鼻嘴空间上设置有排气阀。

优选地,所述头罩内设置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包括控制模块、电池模块和wifi通讯模块,所述摄像系统和语音系统均与控制器连接。

优选地,所述颈部连接部包括搭接在防护服上的连接软布,所述连接软布上设置有第一魔术贴和第一磁吸条,所述防护服肩部设置有与连接软布连接的第二魔术贴和第二磁吸条。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用于恶劣环境下的防护包有益效果是:

1、设置相互隔离的眼部可视窗和鼻嘴空间,使得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水气不能及时排出时,也不会在眼部可视窗上形成水气,不会影响救援、防疫工作人员的视线。

2、设置内拾音器、外拾音器、内扩音器和外扩音器,使得救援、防疫工作人员之间及与被救援人员之间都能够清晰的沟通交流,保证了救援中沟通的及时性,提高救援工作或防疫工作的及时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用于恶劣环境下的防护包的防护头罩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用于恶劣环境下的防护包的防护服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一种用于恶劣环境下的防护包的硅胶隔离条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语音系统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恶劣环境下的防护包,包括配合穿戴的防护服15和防护头罩01。防护头罩01包括一体成型的头罩1、面罩2和连接在头罩1底部的颈部连接部6,颈部连接部6与防护服15连接形成一个完全密封的头部穿戴空间。头罩1上连接有氧气系统,面罩上设置有摄像系统和语音系统。穿戴时,首先将防护服15套穿在身上,然后将防护头罩01戴在头上,防护头罩01上的颈部连接部6搭接在防护服上并与防护服15实现多级连接和密封,确保由防护服15和防护头罩01之间完全密封连接,形成一个密闭空间,由氧气系统为密闭空间内的人体供氧,由语音系统实现穿戴防护服15和防护头罩01的救援、防疫工作人员与外界沟通或工作人员相互之间沟通。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面罩2包括与人体面部相适应的眼部可视窗4和鼻嘴空间5。鼻嘴空间5与眼部可视窗4之间设置有硅胶隔离条19,硅胶隔离条19置于人体鼻梁上并与鼻梁形状相适应,硅胶隔离条19将眼部可视窗4和鼻嘴空间5分隔为两个相对隔离的空间。由于防护头罩01内为密闭空间,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水气需要靠设置在鼻嘴空间5上设置有排气阀7进行排出,排气阀7为单向阀,且排气缓慢。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水气不能及时的排出。所以,这里设置将眼部可视窗4和鼻嘴空间5分隔为两个相对隔离的空间的硅胶隔离条19,使得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水气不能仅仅停留在鼻嘴空间5内,不会在眼部可视窗4形成雾气,不会影响眼部可视窗4上观察视线。

这里硅胶隔离条19置于人体鼻梁上并与鼻梁形状相适应,面罩2通过硅胶隔离条19架设在人体面部,硅胶隔离条19为软质材料,一方面提高舒适性,避免长时间佩戴后,硅胶隔离条19会与面部摩擦造成面部不适的问题;另一方面硅胶隔离条19与人体面部充分接触,实现眼部可视窗4和鼻嘴空间5的密封隔离,隔离效果好。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氧气系统包括设置在头罩2顶部的进气口3和与进气口3连接并设置在头罩1内部的导气夹层18。导气夹层18的出气口延伸至面罩2内的鼻嘴空间5内。净化后的空气或氧气经过导气夹层18进入鼻嘴空间5内被人体呼吸,同样的空气、氧气不会进入眼部可视窗4内,不会在眼部可视窗4位置形成水气,且直接将导气夹层18的出气口延伸至鼻嘴空间5,具体的导气夹层18的出气口应设置在硅胶隔离条19下部,靠近鼻孔位置,能够被人体就近吸收,且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和水气由于呼出的惯性作用在距离鼻子较远位置的排气阀7被排出。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进气口3上连接有外置的导气软管10,导气软管10另一端连接有供气装置。供气装置包括并联设置的氧气罐和空气过滤装置。氧气罐和空气过滤装置上分别设置有控制阀,两控制阀分别控制氧气罐和空气过滤装置向面罩内供氧。空气过滤装置包括风机11和连接在风机11后部的可拆卸、可更换的过滤盒12。过滤盒12上安装有绑带14,通过绑带14将空气过滤装置捆绑在腰上。过滤盒12与导气软管10连接,导气软管10上设置有一支管13,支管13与氧气罐连接。风机11将外部空气吸入过滤盒12,空气在过滤盒12内进行过滤、除菌,使其能够符合人体呼吸标准要求后进入面罩2内被人体吸入。若外部环境过于恶劣,经过过滤盒12过滤后还不符合人体呼吸标准,则可以利用氧气罐内氧气为人体供氧,保证救援者自身生存。

如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过滤盒12上设置有分别与风机11和导气软管10连接的空气进口和空气出口。过滤盒12内由空气进口至空气出口依次设置有大颗粒过滤层、微尘过滤层、灭菌层和加湿层。过滤盒12能够更换,可以根据救援环境选择适合的过滤盒12,以保证其能够过滤空气至可呼吸标准。

本技术方案中,通过并联设置的氧气罐和空气过滤装置为人体供氧,增加供氧途径,延长救援时间,同时也为救援者提供多一个生存环境。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摄像系统包括设置在眼部可视窗4上内侧侧面位置的摄像头20。将摄像头20固定在防护头罩01内部,一方面有效的避免在救援中摄像头20与外部障碍物等磕碰,另一方面是对摄像头和与摄像头连接微型摄像机等进行保护,避免其被外界恶劣环境污染或损坏,特别是摄像头20的镜头,保护镜头的清晰,实时的将救援环境拍摄下来并经过控制器传递给后部的监控中心或指挥中心,获得第一手救援环境数据,便于对救援进行指挥,提高救援效率和救援的及时性。

如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语音系统包括设置鼻嘴空间5内的内拾音器、设置在头罩1外部的外拾音器8和设置在头罩内人体耳朵位置的内扩音器。内拾音器上连接有外扩音器9,外扩音器9设置在头罩1上,外拾音器8与内扩音器信号连接,面罩2的鼻嘴空间上设置有排气阀7。内拾音器市区防护头罩01内人体说话的声音,并通过控制器将声音传递给救援或防疫工作的队友的防护头罩01内的内扩音器上或通过外扩音器9传递给外部被救援者,使得被救援者能够听到被救援信号,提高救援效率。语音系统的设置,使得配到防护头罩01的救援、防疫工作人员能够轻松的与外界沟通,救援者的说话声音不在受到防护面罩的限制而传输不出来。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头罩1内设置有控制器,控制器包括控制模块、电池模块和wifi通讯模块,电池模块为控制器、摄像系统和语音系统供电,空气过滤装置上为风机供电的电池就近设置在空气过滤装置内。摄像系统和语音系统均与控制器连接。wifi通讯模块将摄像系统拍摄的视频和语音系统的声音传递给后台指挥中心或监控中心,同时也通过wifi通讯模块实现两救援工作人员之间的通信和语音交流。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颈部连接部6包括搭接在防护服上的连接软布,连接软布上分别设置有两圈第一魔术贴17和两圈第一磁吸条16,防护服15肩部设置有与连接软布连接的第二魔术贴和第二磁吸条。第一魔术贴17和第一磁吸条16分别与第二魔术贴和第二磁吸条连接,实现防护头罩01和防护服15密封连接。本结构的设计,一方面不会影响救援工作人员在移动中阻碍头部扭动移动,使得救援工作人员在救援中能够行动自如,能够快速的大幅度移动或扭动头部,扩大观察视野,另一方面实现多级连接和密封,确保防护头罩01内为密闭空间,外部环境中的有害气体不会进入面罩内,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在上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改进,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