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氧式防毒面具过滤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61183发布日期:2020-10-28 12:07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供氧式防毒面具过滤盒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护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化工生产等领域的防毒面具过滤盒。



背景技术:

在化工、消防救灾等领域,有时会出现因物料大量泄漏、燃烧、浓烟等事故,造成局部空间缺氧,致使作业人员或现场人员不同程度的人生伤害。常用的防毒面具的普通过滤盒在使用过程中,当作业环境内含氧量低于19%时,其正常的使用功能会受限,无法保持使用人员的正常需氧,如此会造成短时间人体需氧量不足而无法呼吸导致头晕、昏迷、丧失意识等,从而延误使用人员作业或逃生的时间。为此,虽然有人发明了一些可以提供氧气的面具,其目前市面上的此类装置结构比较复杂,成本较高,操作较复杂,甚至有些在遇水后无法打开供氧开关,并且供氧量较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较低、可靠性高的供氧式防毒面具过滤盒。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供氧式防毒面具过滤盒,包括有盒体,在盒体的上下两面设置有透气过滤网,两透气过滤网之间隔成过滤腔,在过滤腔中装有过滤介质,其特征在于:在盒体中设置有一隔板,通过该隔板将盒体内部隔离成过滤区和制氧区两部分,所述透气过滤网及过滤介质即位于过滤区;在制氧区中设置有供水机构和采用亲水材料制成的制氧介质盛放体,制氧介质装在该制氧介质盛放体中,处于制氧介质盛放体与过滤区之间的隔板部位中设置有通气孔,以形成氧气从制氧区进入过滤区的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供水机构包括装有水的水囊和用于破开水囊的破水囊按钮,水囊设置在制氧区的上部,破水囊按钮设置在水囊上方形成按压破水囊的结构,按压破水囊按钮即可将水囊破开,使水流出。

进一步地,制氧介质盛放体为采用亲水材料制成的亲水胶囊,这种亲水胶囊可直接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如专利cn201710329901.9公开的一种载亲水性材料的聚合物微胶囊的制备方法中描述的胶囊,等等。在亲水胶囊中若干层控水毛细纤维形成对水的引入及控制结构,控水毛细纤维在亲水胶囊的顶部、底部及中间均设置有,并且将亲水胶囊内部隔成若干个反应腔,由过氧碳酸钠及二氧化锰组成的制氧介质装在每一个反应腔内,当然,采用过氧碳酸钠及二氧化锰与水接触来制取氧气属于现有技术;水囊设置于亲水胶囊的上方。

进一步地,在亲水胶囊与盒体位于制氧区的内壁之间预留有间隙,该间隙形成引水流道,该引水流道连通至每一层控水毛细纤维处以使水能接触到控水毛细纤维,水量由控水毛细纤维调节,使水缓慢与过氧碳酸钠接触释放出氧气,保持使用人员正常需氧量即可。

进一步地,在破水囊按钮周围的盒体内壁及隔板侧壁上设置有一圈围绕破水囊按钮的隔离止挡片,破水囊按钮通过该隔离止挡片卡接固定,使破水囊按钮不会因过滤盒倒立而脱落。

进一步地,在盒体的底部设置有带有外螺纹的连接部,通过该连接部与防毒面具装配固定,装配和拆卸方便。

优选地,所述透气过滤网采用滤棉制成,所述过滤介质为吸附活性炭,当然,此为现有技术。

优选地,所述盒体为圆形结构,其中过滤区的体积大于制氧区的体积,因采用过氧碳酸钠和二氧化锰制氧量较大,因此可以尽量保证过滤区的尺寸,同时减小整个过滤盒的尺寸,以便于装在防毒面具中。

遇到紧急情况下可通过破水囊按钮按压水囊,使水囊破开流出水,水囊中的水经过控水毛细纤维与过氧碳酸钠接触,分离出碳酸钠和双氧水,双氧水在夹层中通过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出氧气,简单方便,供氧量大。经计算可得:1g2na2co3.3h2o2可产生0.1528g氧气,而人体每分钟需氧量为0.261g。

在日常工作中如过滤盒能满足人体需氧,那么供氧装置处在密闭环境中,只需要定期更换过滤盒即可。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盒体中同时设置过滤区和制氧区,制氧区以水作为反应原料之一,在需要时通过将水放出与制氧材料进行反应以制取氧气,氧气再通过过滤区供人呼吸,从而可延长人员作业或逃生时间,避免人员不因缺氧而出现伤亡事故。同时,该过滤盒制取氧气的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为纯机械结构,不需用电,操作简单,其可靠性高,还具有供氧量大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示意图。

图中,1为盒体,2为隔板,3为透气过滤网,4为过滤介质,5为破水囊按钮,6为水囊,7为亲水胶囊,8为控水毛细纤维,9为反应腔,10为引水流道,11为过氧碳酸钠,12为二氧化锰,13为隔离止挡片,14为连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2,所述供氧式防毒面具过滤盒,包括有盒体1,在盒体1的上下两面设置有透气过滤网3,两透气过滤网3之间隔成过滤腔,在过滤腔中装有过滤介质4;在盒体1中设置有一隔板2,通过该隔板2将盒体1内部隔离成过滤区和制氧区两部分,所述透气过滤网3及过滤介质4即位于过滤区;在制氧区中设置有供水机构和采用亲水材料制成的制氧介质盛放体,制氧介质装在该制氧介质盛放体中,处于制氧介质盛放体与过滤区之间的隔板部位中设置有通气孔,以形成氧气从制氧区进入过滤区的结构。

所述供水机构包括装有水的水囊6和用于破开水囊的破水囊按钮5,水囊6设置在制氧区的上部,破水囊按钮5设置在水囊6上方形成按压破水囊6的结构,按压破水囊按钮5即可将水囊6破开,使水流出。

制氧介质盛放体为采用亲水材料制成的亲水胶囊7,在亲水胶囊7中若干层控水毛细纤维8(类似透析毛细管纤维,能让水透过即可)形成对水的引入及控制结构,控水毛细纤维8在亲水胶囊7的顶部、底部及中间均设置有,并且将亲水胶囊7内部隔成若干个反应腔9,由过氧碳酸钠11及二氧化锰12组成的制氧介质装在每一个反应腔9内,当然,采用过氧碳酸钠11及二氧化锰12与水接触来制取氧气属于现有技术;水囊6设置于亲水胶囊7的上方。

在亲水胶囊7与盒体1位于制氧区的内壁之间预留有间隙,该间隙形成引水流道10,该引水流道10连通至每一层控水毛细纤维8处以使水能接触到控水毛细纤维8,水量由控水毛细纤维8调节,使水缓慢与过氧碳酸钠11接触释放出氧气,保持使用人员正常需氧量即可。

在破水囊按钮5周围的盒体1内壁及隔板2侧壁上设置有一圈围绕破水囊按钮5的隔离止挡片13,破水囊按钮5通过该隔离止挡片13卡接固定,使破水囊按钮5不会因过滤盒倒立而脱落。

在盒体1的底部设置有带有外螺纹的连接部14,通过该连接部14与防毒面具装配固定,装配和拆卸方便。

所述透气过滤网3采用滤棉制成,所述过滤介质4为吸附活性炭,当然,此为现有技术。

所述盒体1为圆形结构,其中过滤区的大于体积制氧区的体积,因采用过氧碳酸钠11和二氧化锰12制氧量较大,因此可以尽量保证过滤区的尺寸,同时减小整个过滤盒的尺寸,以便于装在防毒面具中。

遇到紧急情况下可通过破水囊按钮5按压水囊6,使水囊6破开流出水,水囊6中的水经过控水毛细纤维8与过氧碳酸钠11接触,分离出碳酸钠和双氧水,双氧水在夹层中(即反应腔9)通过二氧化锰12的催化作用下分解出氧气,简单方便,供氧量大。经计算可得:1g2na2co3.3h2o2可产生0.1528g氧气,而人体每分钟需氧量为0.261g。

在日常工作中如过滤盒能满足人体需氧,那么供氧装置处在密闭环境中,只需要定期更换过滤盒即可。

以上已将本实用新型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