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救呼吸器的单通道气路装置及其供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836561发布日期:2020-05-22 16:5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自救呼吸器的单通道气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四通结构、呼吸管、产氧罐(8)和气囊(10);所述四通结构包括:第一管道(1)、第二管道(2)、第三管道(3)和第四管道(4)四个支路,且各个支路之间相互连通;所述第二管道(2)与呼吸管连接,所述呼吸管用于提供氧气;所述第一管道(1)与产氧罐(8)的一端连接,所述产氧罐(8)用于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且所述产氧罐(8)的另一端与气囊(10)连接;所述气囊(10)用于存储产氧罐(8)产生的氧气;所述第三管道(3)和第四管道(4)均与气囊(10)的出气口连接;所述第一管道(1)、第三管道(3)和第四管道(4)内部均设置单向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救呼吸器的单通道气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10)为u型结构,所述四通结构和产氧罐(8)均嵌套在气囊(10)中间的空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救呼吸器的单通道气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道(2)通过第一转接头(5)与呼吸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救呼吸器的单通道气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1)内设置第一单向阀(11);所述第一单向阀(11)允许气体从第一管道(1)流入产氧罐(8),同时阻止气体从产氧罐(8)流回第一管道(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救呼吸器的单通道气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道(3)内设置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允许气体从气囊(10)流入第三管道(3),同时阻止气体从第三管道(3)流入气囊(1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救呼吸器的单通道气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管道(4)内设置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三单向阀允许气体从气囊(10)流入第四管道(4),同时阻止气体从第四管道(4)流入气囊(10)。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自救呼吸器的单通道气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道(3)与所述气囊(10)之间通过第二转接头(6)连通;所述第四管道(4)与所述气囊(10)之间通过第三转接头(7)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救呼吸器的单通道气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道(1)垂直于所述第二管道(2)、第三管道(3)和第四管道(4);所述第二管道(2)垂直于所述第三管道(3)和第四管道(4)。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自救呼吸器的单通道气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产氧罐(8)与气囊(10)之间通过第四转接头(9)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自救呼吸器的单通道气路装置的供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人体呼出的气体经呼吸管流入四通结构的第二管道(2),接着,气体经第一管道(1)流入产氧罐(8);

步骤s2:产氧罐(8)将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转化为氧气,转化后的气体流入气囊(10)中储存;

步骤s3:人体吸气时,气囊(10)内部的气体经第三管道(3)和第四管道(4)流出,最终流入呼吸管为人体供氧。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救呼吸器的单通道气路装置及其供氧方法,属于消防安全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自救呼吸器结构复杂、佩戴使用不便以及气体转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使气体温度过高、吸气温度过高、粉尘率高容易损伤呼吸道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四通结构、呼吸管、产氧罐和气囊;四通结构的第二管道与呼吸管连接,为人体提供氧气;第一管道与产氧罐连接,产氧罐的另一端与存储氧气的气囊连接;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与气囊的出气口连接;第一管道、第三管道和第四管道内部均设置单向阀,使气体从第一管道流向产氧罐,从气囊流向第三、第四管道。本发明实现了对人体的循环供氧,同时降低了吸入气体的温度和粉尘率,提高了使用舒适度。

技术研发人员:黄启福;刘亮;贾彦翔;鲁檬;耿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机械设备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20.01.22
技术公布日:2020.05.22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