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疗防护用的一次性鼻伞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89706发布日期:2020-07-24 16:35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疗防护设备相关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医疗防护用的一次性鼻伞器具,其不仅适于在疾病诊断、治疗及护理等场合下提供高密封性的可靠医疗防护,而且能够有效起到温和扩张鼻翼的作用,使得鼻腔呼吸时更符合空气动力学,确保了更具良好舒适性的通气效果。



背景技术:

在医疗的诊断治疗及护理等操作过程中,需要对医护人员或病人等提供必要的防护;为此,通常配备了医用防护口罩之类的用品。然而,防护用品的舒适性、便利性和安全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例如,使用者经常会陷入在吃饭喝水时被迫摘掉口罩失去防护的窘境;或者当操作不当未能正确佩戴口罩时,可能存在空气中的细菌病毒通过口罩与脸部之间的空隙而进入鼻腔的危险。

检索发现,除了医疗口罩之类的防护用品之外,现有技术中如cn201320467395.7、cn200410037363.9和cn201420121274.1等公开了一些用于鼻部防护的产品,其通过佩戴于鼻腔可与口罩一同配合起到良好的作用。

然而,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上述的鼻用防护产品仍存在以下的缺陷或不足:

其一,从产品的应用场合看,现有鼻用防护产品主要是用于防尘之类的日常生活过滤设计,一般为适于反复使用的器具,或者再次使用时需要更换过滤部件。但当这类鼻用防护产品需要用于医疗的诊断治疗及护理等操作过程时,实际上无法对病原微生物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而且呼吸道传染病之类的防护用品显然不可反复使用或采用繁琐的消毒处理,近期爆发的新冠病毒肺炎疾病,在大量医护人员的工作实践中,已经证实了开发适于对病原微生物也能起到良好过滤功能的鼻用防护用品正成为亟待解决的需求。

其二,从产品的构造特征看,现有鼻用防护产品的主体通常是两端开口的容置空间,其放入鼻腔内,并将可替换的过滤层设置在容置空间内来起到过滤功能。然而,一方面,这类鼻用防护产品的过滤部件和容置部件并非一体化设计,整体密闭性存在缺陷;另一方面,它的过滤部件的设置方式及容置空间的构造设计,在呼吸过程中并未安全合理贴合鼻腔自身的生物构造,因而无法有效满足病原微生物之类的特定过滤需求。

其三,从产品的工作机理看,进入鼻腔后需具备较好的空气动力学特征才能维持良好的通气效果,但现有产品在此方面并未给与足够的考虑。具体而言,实践中发觉,对于因感染新冠病毒肺炎之类的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疑似患者或其密切接触者来说,本身往往存在或潜在一定程度的呼吸困难。在此情况下,如何在提供安全可靠的病原微生物过滤功能之外,还能够提供更好的佩戴舒适性和较高的通气性,同样存在迫切的现实需求。

相应地,如何更为便捷、高效地解决上述多方面需求,正成为医疗防护领域特别是新型冠状病毒抗疫过程中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技术需求,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防护用的一次性鼻伞器具,其中通过紧密结合病原微生物防护之类应用场合的特定需求,对鼻用防护产品的整体构造组成重新进行了设计,并进一步对其作为关键组件的伞架结构从具体形状、设置方式及工作机理等多个方面进行改进,相应不仅可提供高密封性和可靠性的医疗防护用途,而且实际测试表明,可确保使得鼻伞植入鼻前庭后单侧的有效通气截面积保持在0.74cm2以上,具备更为合理的空气动力学特征,相应在维持良好通气效果及使用舒适性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改善。

按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疗防护用的一次性鼻伞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伞架组件,该伞架组件整体由柔性吸水材质制成,并且被加工为中空的薄壳体结构,放置于单个鼻腔内以构成气体进出鼻腔的流通路径;此外,该伞架组件被设计为横截面大致为弓形的结构体,该弓形结构体的弦形面部分用于与鼻前庭的鼻小柱侧保持贴合,它的扇形面部分逐渐向外周膨大用于与鼻翼侧保持贴合,在弦形面部分与扇形面部分之间设置有支撑面;

伞面组件,该伞面组件与该伞架组件的前缘部分一体密封连接于对应单个鼻孔的部位,并包括过滤罩面和隔离结构;其中该过滤罩面用于为气体进出鼻腔的流通路径提供病原微生物过滤功能,该隔离结构的尺寸略大于所述伞架组件的前缘部分,用于整体覆盖住外鼻孔并确保伞面组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被吸入鼻前庭;

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为弹性绳状体,它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位于各个鼻孔的所述伞面组件内侧边缘。

通过以上构思,当采用按照本发明的一体化设计鼻伞器具佩戴于鼻腔时,能够带来下列多方面的技术改进及效果组合:

一方面,对于作为关键组件之一并构成气体流通道的伞架组件,由于它被设计为横截面大致为弓形的结构体且被加工成为中空薄壳体,这种整体构造形式及设置方式能够更合理地贴合于外鼻孔开口至最狭窄的鼻域之间的生理区域,相应不仅可提供更为便利的佩戴操作性和更为安全的密封性,而且这种中空薄壳体构造还能够对鼻翼部分起到支撑和温和扩张作用,有效缓解伞面滤过的阻力带来的呼吸不适;此外,这种伞架组件的构造设计还使得其后缘部分不超过狭窄的鼻域,不接触鼻域后的鼻腔粘膜部分,根据对人体正常鼻腔参数的估算,该弓形结构体的中空部分截面积可保持在0.74cm2以上,相应显著改善了用于鼻腔医疗防护时的舒适性和通气性,与此同时,柔性吸水材质的使用在呼吸道传染病防控中还有助于维持气道的湿润,增强上呼吸道的非特异性防御能力;

另一方面,对于作为另一关键组件的伞面组件,由于它采用了具备病原微生物过滤功能的过滤罩面,其安全性更好,更为适合呼吸道传染病如新冠病毒感染的防控;由于它与伞架组件一体化密封加工且具备隔离结构,能够有效覆盖住整个外鼻孔,在确保鼻伞不会吸入鼻前庭的同时,还能够避免鼻腔的皮肤及粘膜暴露于滤膜以外;

最后,该鼻伞器具为一体化设计,并作为一次性使用的医疗防护用具,不需要反复消毒,更为适合呼吸道传染病如新冠病毒感染的防控。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对于所述伞架组件而言,它的弓形结构体在对应于鼻小柱邻近鼻尖上端的部位,优选设置有局部膨大结构或局部加厚结构;此外,在对应于鼻小柱下端软三角的部位,优选设置有突起结构。相应地,通过此优化设计,可有效针对鼻腔内的一些特定区域,在避免佩戴不适感的同时,有效提供防脱功能,进一步确保安全性。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对于所述伞架组件而言,它的弓形结构体的最大厚度优选为2mm~3mm。相应地,通过此优选设计,该尺寸规格参数能够确保中空部位最小横截面即单侧鼻腔有效通气的截面积保持在0.74cm2以上,使其具备更为合理的空气动力学特征。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伞架组件优选整体由医用海绵制成,并且被加工为中空的薄壳体结构。相应地,通过此优选设计,不仅可提供低成本、便于加工的伞架组件,而且医用海绵能够较好地吸收少量液体或者药物,保持鼻腔湿润,提高上呼吸道的防御能力。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对于所述伞面组件而言,它的过滤罩面外侧优选设置有可轻微变形的褶皱。相应地,通过此优化设计,吸气过程中有助于伞面略微内陷于鼻孔,吸气时密封完好,进一步避免了病原微生物进入鼻腔。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对于所述伞面组件而言,它的过滤罩面外侧优选设置有附着件。相应地,通过此优化设计,有助于在使用过程中取出或者固定的操作便利性。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对于所述伞面组件而言,它的过滤罩面由符合n95医疗口罩生产标准的相同材质制成。相应地,通过此优化设计,能够有效提供病原微生物的防护,过滤层使用材质同医用口罩,适用于呼吸道传染疾病如新冠病毒感染的防护。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伞面组件可采用生物胶与外鼻孔贴合,或者外延不同形状或设置添加结构,由此进一步加强与外鼻孔的固定和密封性。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伞面组件与所述伞架组件一体密封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地,对于所述连接组件而言,其优选采用与所述伞面组件相同的材质制成。

整体而言,按照本发明的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对上述鼻用防护产品的整体构造组成及其关键组件的设计改进,能够更具针对性地满足医疗防护领域的多方面需求,其不仅能够更合理地贴合于外鼻孔开口至最狭窄的鼻域之间的生理区域,而且还能够对鼻翼部分柔性材料起到支撑和温和扩张作用,有效缓解伞面滤过的阻力带来的呼吸不适;此外,还具备一次性使用、一体化加工、成本低、便于使用等优点,因而尤其适用于如新冠病毒之类的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应用场合。

具体实施方式

如同以上“背景技术”部分所具体分析地,现有技术中的鼻用防护产品在舒适性、便利性和安全性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开发,难于满足如新冠病毒之类的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应用场合的多方面需求。因此,本发明紧密结合以上技术需求,并通过对人体鼻腔内部构造生理特征的深入研究,相应开发一种新型的医疗防护用的一次性鼻伞器具,其不仅适于在疾病诊断、治疗及护理等场合下提供高密封性的可靠医疗防护,而且能够有效起到温和扩张鼻翼的作用,使得鼻腔呼吸时更符合空气动力学,确保了更具良好舒适性的通气效果。

按照本发明所提供的一次性鼻伞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伞架组件,该伞架组件整体由柔性吸水材质制成,并且被加工为中空的薄壳体结构,放置于单个鼻腔内以构成气体进出鼻腔的流通路径;此外,该伞架组件被设计为横截面大致为弓形的结构体,该弓形结构体的弦形面部分用于与鼻前庭的鼻小柱侧保持贴合,它的扇形面部分逐渐向外周膨大用于与鼻翼侧保持贴合,在弦形面部分与扇形面部分之间设置有支撑面;

伞面组件,该伞面组件与该伞架组件的前缘部分一体密封连接于对应单个鼻孔的部位,并包括过滤罩面和隔离结构;其中该过滤罩面用于为气体进出鼻腔的流通路径提供病原微生物过滤功能,该隔离结构的尺寸略大于所述伞架组件的前缘部分,用于整体覆盖住外鼻孔并确保伞面组件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被吸入鼻前庭;

连接组件,该连接组件为弹性绳状体,它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位于各个鼻孔的所述伞面组件内侧边缘。

下面对这种一次性鼻伞器具产品更具体地进行解释说明。

伞架部分被设计为横截面大致为弓形的结构体,且由中空可吸水的柔性材质薄壳构成,中空的柔性材质薄壳体不仅构建气体进出鼻腔的流通路径,而且还能够起到温和扩张鼻翼的作用;其中,该弓形结构体的弦形面用于与鼻腔软骨部分保持贴合,即为鼻前庭的鼻小柱侧;扇形面放置在鼻翼侧,逐渐向外周膨大与鼻翼贴合,这种同时还可起到一定的防脱功能。

伞面部分被密封连接于该伞架部分处于鼻孔的部位,其具备过滤罩面用于对气体进行针对性过滤。伞架与伞面接触处,伞面略大于伞架,一则确保鼻伞不会吸入鼻前庭,二则确保鼻腔的皮肤及粘膜未暴露在滤膜以外,设计不仅可防尘,主要是用于病原微生物的安全隔离。伞面上有褶皱便于轻度变形,吸气时伞面可以稍内陷于鼻孔确保过滤层的密封性。

连接部分被用来连接两侧伞面内侧边缘,譬如使用弹性的细绳状物连接,也可与采用与伞面相同材质。该装置起到联结作用,该装置起到固定作用,避免大力吸气时鼻伞不被吸入鼻腔。

按照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为了更有效提供防脱功能,进一步确保安全性,伞架柔性材质有些部位可以增厚或凸起以适应鼻前庭的形状。例如,鼻小柱靠近鼻尖上端柔性壳体膨大并加厚,由此进一步起到防脱功能;鼻小柱下端软三角处可有突起,同样可有效起到防脱功能。此外,优选可在弦侧中点至扇形对侧有支撑面,以避免壳体塌陷。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横截面大致为弓形的中空可吸水柔性材质“壳”即为伞架,伞架可塞入鼻腔前庭起到固定作用,壳体大部分厚约2mm-3mm,部分部位有增厚或凸起以适应鼻前庭的形状便于固定。伞架起固定作用,该装置末端不超过鼻前庭的后端,即最狭窄的鼻域位置,较多的实际测试表明,此构造设计能够保证中空部位最小横截面即单侧鼻腔有效通气的截面积保持在0.74cm2以上,使其具备更为合理的空气动力学特征。

按照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方式,伞面略大于伞架,确保鼻伞不会吸入鼻前庭;伞面上有褶皱便于轻度变形,使用时伞面可以稍内陷于鼻孔确保过滤层的密封性。这样壳体逐渐由小到大、部分有突起的设计使得鼻伞固定在鼻腔呼气时不易脱出。使用时弓形的弦侧放置在鼻前庭鼻小柱侧,扇形部分放置在鼻翼侧。弦侧中点至扇形对侧有支撑面避免壳体塌陷。此外,柔性可吸水材料可以吸收少量液体或者药物,保持鼻腔湿润,提高上呼吸道的防御能力。

此外,所述伞面部分的外表面可具有褶皱,用于使用前变形或便于取出鼻伞器具。伞面也可赘生一些附着物,便于取出或者固定。

按照本发明的又一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伞面部分略大于鼻孔以及与其接触的鼻架横截面。其中,伞面可采用生物胶类与外鼻孔贴合,增加密封性。伞面还可外延不同形状或者添加装置,有此进一步加强与外鼻孔的固定和密封性。

综上,按照本发明的一次性鼻伞器具产品能够有效满足呼吸道传染病之类的医疗防护用途,同时在维持良好通气效果及使用舒适性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改善。该产品整体来说,其具备的主要技术特点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

1、作为空气通道的伞架组件横截面大致为弓形薄壳体,部分部位贴合鼻前庭有增厚和突起起到固定作用;

2、伞架组件由柔性吸水材质制成为中空薄壳体,起到固定、支撑与吸收液体或药物作用,起到温和扩张外鼻孔的作用,利于提供良好空气动力效应;可有不同方式的支撑,横截面设置最低数值确保能够符合良好空气动力学;

3、发挥过滤功能的伞面组件可为大致弓形,覆盖并略大于外鼻孔,吸气时确保对外鼻孔的全覆盖;同时可中采用口罩材质,提供对病原微生物的可靠滤过效果,但也不排除其他材质应用于不同途径;

4、伞面组件的表面有褶皱,利于变形,吸气时可轻微内陷增强密封性,其中不排除伞面有突起和其他赘生设施;

5、伞面组件可延伸成不同形状或者突起起到加强固定的作用,鼻伞外延可附加设施或方式(如生物胶)起到固定作用;产品制造尺寸可根据不同年龄及种族,提供相应的调整;

6、连接部位连接两侧鼻伞的部位,可为弹性细绳连接;其中可由伞面相同材质连接,不排除其他方式连接。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