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氧自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21589发布日期:2020-10-30 21:39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化学氧自救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矿安全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化学氧自救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自救器一般由生氧药罐、呼吸导管和贮气袋组成,生氧药罐中具有生氧剂,从呼吸导管中呼出的气体进入生氧药罐后产生氧气,氧气进入贮气袋被贮存,在自救者吸气时吸入。生氧剂在使用过程中会产生粉尘,而现有生氧药罐对粉尘的过滤效果不佳,呼吸导管与生氧药罐相连之处容易漏出药粉,从而参杂在氧气中被自救者吸入,造成制氧不纯,降低了自救者的吸氧质量,甚至会影响自救者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制氧纯度、保证自救者的吸氧质量以及达到更好的自救效果的化学氧自救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化学氧自救器,包括生氧药罐、呼吸导管和贮气袋,所述生氧药罐一端与所述呼吸导管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贮气袋连接,所述生氧药罐与所述呼吸导管连接的一端内部设有用于过滤粉末的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和所述第二过滤层之间形成有第一缓冲空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第一过滤层包括两块相互平行的第一夹板和夹持在两块所述第一夹板之间用于过滤粉末的第一过滤材料层,所述第一夹板的周侧固定在生氧药罐上,所述第一夹板沿轴向贯通有多个第一通孔。

所述第二过滤层包括两块相互平行的第二夹板和夹持在两块所述第二夹板之间用于过滤粉末的第二过滤材料层,所述第二夹板的周侧固定在生氧药罐上,所述第二夹板沿轴向贯通有多个第二通孔。

所述第一过滤材料层为玻璃纤维层,所述第二过滤材料层为针刺毡层。

所述生氧药罐与所述贮气袋连接的一端内部设有用于过滤粉末的第三过滤层和第四过滤层,所述第三过滤层和所述第四过滤层之间形成有第二缓冲空间。

所述第三过滤层包括两块相互平行的第三夹板和夹持在两块所述第三夹板之间用于过滤粉末的第三过滤材料层,所述第三夹板的周侧固定在生氧药罐上,所述第三夹板沿轴向贯通有多个第三通孔。

所述第四过滤层包括两块相互平行的第四夹板和夹持在两块所述第四夹板之间用于过滤粉末的第四过滤材料层,所述第四夹板的周侧固定在生氧药罐上,所述第四夹板沿轴向贯通有多个第四通孔。

所述第三过滤材料层为玻璃纤维层,所述第四过滤材料层为针刺毡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化学氧自救器,包括生氧药罐、呼吸导管和贮气袋,生氧药罐一端与呼吸导管连接,另一端与贮气袋连接,生氧药罐与呼吸导管连接的一端内部设有用于过滤粉末的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第一过滤层和第二过滤层之间形成有第一缓冲空间。当自救者通过呼吸导管吸气时,第二过滤层隔离生氧药罐中生氧剂,使得生氧剂被限制在生氧药罐中,而生氧剂产生的粉末经过第二过滤层过滤掉粗粉末,细粉末通过第二过滤层进入第一缓冲空间中且被第一过滤层阻隔,由于第一缓冲空间的存在,细粉末在第一缓冲空间中会上下跳跃而达到被缓冲的效果,从而降低细粉末通过第一过滤层进入呼吸导管的可能性,以提高制氧纯度和保证自救者的吸氧质量,同时,第一缓冲空间对细粉末具有缓存作用,能够通过第二过滤层的细粉末进入第一缓冲空间中,细粉末在第一缓冲空间中的自由度更高,以至于对氧气的阻挡作用降低,避免了细粉末停留在第二过滤层中而影响氧气的通过,从而使得自救者能够达到更好的自救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化学氧自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中各标号表示:

1、生氧药罐;2、呼吸导管;3、贮气袋;4、第一过滤层;41、第一夹板;42、第一过滤材料层;43、第一通孔;5、第二过滤层;51、第二夹板;52、第二过滤材料层;53、第二通孔;6、第一缓冲空间;7、第三过滤层;71、第三夹板;72、第三过滤材料层;73、第三通孔;8、第四过滤层;81、第四夹板;82、第四过滤材料层;83、第四通孔;9、第二缓冲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至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化学氧自救器的一种实施例,本化学氧自救器包括生氧药罐1、呼吸导管2和贮气袋3,生氧药罐1一端与呼吸导管2连接,另一端与贮气袋3连接,生氧药罐1与呼吸导管2连接的一端内部设有用于过滤粉末的第一过滤层4和第二过滤层5,第一过滤层4和第二过滤层5之间形成有第一缓冲空间6。当自救者通过呼吸导管2吸气时,第二过滤层5隔离生氧药罐1中生氧剂,使得生氧剂被限制在生氧药罐1中,而生氧剂产生的粉末经过第二过滤层5过滤掉粗粉末,细粉末通过第二过滤层5进入第一缓冲空间6中且被第一过滤层4阻隔,由于第一缓冲空间6的存在,细粉末在第一缓冲空间6中会上下跳跃而达到被缓冲的效果,从而降低细粉末通过第一过滤层4进入呼吸导管2的可能性,以提高制氧纯度和保证自救者的吸氧质量,同时,第一缓冲空间6对细粉末具有缓存作用,能够通过第二过滤层5的细粉末进入第一缓冲空间6中,细粉末在第一缓冲空间6中的自由度更高,以至于对氧气的阻挡作用降低,避免了细粉末停留在第二过滤层5中而影响氧气的通过,从而使得自救者能够达到更好的自救效果。

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滤层4包括两块相互平行的第一夹板41和夹持在两块第一夹板41之间用于过滤粉末的第一过滤材料层42,第一夹板41的周侧固定在生氧药罐1上,第一夹板41沿轴向贯通有多个第一通孔43。具体地,第一通孔43的孔径大小设计成能够使得第一过滤材料不能通过,第一过滤材料被限制在两块带有第一通孔43的第一夹板41之间,避免第一材料参杂在氧气中被自救者吸入。

本实施例中,第二过滤层5包括两块相互平行的第二夹板51和夹持在两块第二夹板51之间用于过滤粉末的第二过滤材料层52,第二夹板51的周侧固定在生氧药罐1上,第二夹板51沿轴向贯通有多个第二通孔53。具体地,第一缓冲空间6形成于相邻的第一夹板41和第二夹板51之间,第二通孔53的孔径大小设计成能够使得第二过滤材料不能通过,第二过滤材料被限制在两块带有第二通孔53的第二夹板51之间,避免第二材料参杂在氧气中被自救者吸入。

本实施例中,生氧药罐1与贮气袋3连接的一端内部设有用于过滤粉末的第三过滤层7和第四过滤层8,第三过滤层7和第四过滤层8之间形成有第二缓冲空间9。当自救者通过呼吸导管2呼气时,第四过滤层8隔离生氧药罐1中生氧剂,使得生氧剂被限制在生氧药罐1中,而生氧剂产生的粉末经过第四过滤层8过滤掉粗粉末,细粉末通过第四过滤层8进入至第二缓冲空间9中且被第三过滤层7阻隔,由于第二缓冲空间9的存在,细粉末在第二缓冲空间9中会上下跳跃而达到被缓冲的效果,从而降低细粉末通过第三过滤层7进入贮气袋3中的可能性,以提高贮气袋3中贮存氧气的纯度,同时,第二缓冲空间9对细粉末具有缓存作用,能够通过第四过滤层8的细粉末进入第二缓冲空间9中,细粉末在第二缓冲空间9中的自由度更高,以至于对氧气的阻挡作用降低,避免了细粉末停留在第四过滤层8中而影响氧气的通过,从而使得贮气袋3的收集效果更好。

本实施例中,第三过滤层7包括两块相互平行的第三夹板71和夹持在两块第三夹板71之间用于过滤粉末的第三过滤材料层72,第三夹板71的周侧固定在生氧药罐1上,第三夹板71沿轴向贯通有多个第三通孔73。具体地,第三通孔73的孔径大小设计成能够使得第三过滤材料不能通过,第三过滤材料被限制在两块带有第三通孔73的第三夹板71之间,避免第三材料参杂在氧气中进入贮气袋3而影响贮气袋3收集氧气的纯度。

本实施例中,第四过滤层8包括两块相互平行的第四夹板81和夹持在两块第四夹板81之间用于过滤粉末的第四过滤材料层82,第四夹板81的周侧固定在生氧药罐1上,第四夹板81沿轴向贯通有多个第四通孔83。具体地,第二缓冲空间9形成于相邻的第三夹板71和第四夹板81之间,第四通孔83的孔径大小设计成能够使得第四过滤材料不能通过,第四过滤材料被限制在两块带有第四通孔83的第四夹板81之间,避免第四材料参杂在氧气中进入贮气袋3而影响贮气袋3收集氧气的纯度。

本实施例中,第一过滤材料层42、第三过滤材料层72可为玻璃纤维层,第二过滤材料层52、第四过滤材料层82可为针刺毡层,针刺毡层形成用于过滤较粗生氧剂粉末的粗过滤网,玻璃纤维层形成用于过滤较细生氧剂粉末的细过滤网。

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的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因此,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及修饰,均应落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保护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