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灭火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90688发布日期:2022-04-09 09:37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灭火救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装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灭火救生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的灭火逃生装置各类繁多,有大型设备、小型设备,但无论是哪种设备,都存在着不易携带、效果差的问题,特别是大型设备,结构复杂,造价高,使用麻烦,不灵活,手持式灭火逃生装置如微型呼吸气瓶、灭火器瓶,使用起来比较小巧便捷但容量有限或必须占用双手,但有些场景中需要双手各持功能件进行不同操作,比如矿井紧急失火情况下,则需要腾出一手去灭火,另一只手拿呼吸面罩来保持有氧呼吸,因此一种可背负大容量灭火器瓶或呼吸气瓶的逃生装置在矿井生产、矿井危难时刻等场景下是必需的也是亟需的,另外现有背负式逃生设备重量大、气瓶固定不牢,不适用于长时间工作或紧急救援的情况下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灭火救生装置,可背负一个高效灭火器瓶和一个空气呼吸器瓶,能够解放人员双手便于救援工作,固定牢靠,安全性高,拆卸便捷,能够快速救援,节约时间。
4.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携式灭火救生装置,包括具有一定收纳空间的背式包体、固定在箱体内的固定架、活动安装在固定架上的空气呼吸器瓶和高效灭火器瓶,所述固定架包括中心设置可容纳呼空气吸器瓶和高效灭火器瓶的通孔的底座、固接在底座上且与人体背部相贴合的互相平行的立板、垂直固接在立板上的可固定呼吸器瓶和灭火器瓶的圆环状的锁定件。
5.其中,所述背式包体紧贴人体背部的一侧设置与所述立板相贴合的弹性背条,所述立板和所述弹性背条固定连接。
6.其中,锁定件由均呈半圆环形的上锁定部和下锁定部组成,下锁定部固接在所述立板上,上锁定部活动连接在所述下锁定部上。
7.进一步的,所述下锁定部两端连接可容纳所述下锁定部的u型固定框。
8.进一步的,所述下锁定部与所述u型固定框一体焊接成型,所述u型固定框焊接连接在所述立板上。
9.进一步的,所述上锁定部和下锁定部的内侧相对接的一端铰接连接,外侧相对接的一端通过螺栓螺母机构连接。
10.进一步的,位于不同立板上的相邻的两个锁定件呈上下位置关系设置,且两个下锁定部位于内侧的一端连接在同一个铰接轴上。
11.进一步的,所述下锁定部两端均设置向外凸出的第一延伸块,所述下锁定部位于内侧的一端的第一延伸块顶部设置第一矩形槽,所述铰接轴穿过所述第一矩形槽。
12.进一步的,所述下锁定部位于外侧的一端的所述延伸块上设置外侧端部开口的第
二矩形槽,所述上锁定部位于外侧的一端设置第二延伸块,第二延伸块上设置与所述第二矩形槽相对的、贯穿所述第二延伸块且外侧端部开口的矩形通槽。
13.进一步的,所述螺栓螺母结构由横向穿过所述第二矩形槽的第一螺栓螺母副、垂直固接在第一螺栓螺母副上、可转动连接在矩形通槽内的第二螺栓螺母副组成。
14.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便携式灭火救生装置可背负一个高效灭火器瓶和空气呼吸器瓶,高效灭火器瓶通过控制阀连接扳动喷枪,可用于火灾初期现场紧急灭火并起到逃生作用,空气呼吸器瓶呼吸器控制阀连接至少两个呼吸面罩,实现资源共享,能够在环境极度恶劣的情况下保证救援人员和被救人员的共同安全,喷枪和呼吸面罩可固定在背式包体上,节约自救时间,提高救援效率。
15.背式包体内固定可容纳两个瓶体的固定架,固定架结构简单,与背式包体结构相贴合,不占用空间,且对瓶体固定牢固,其中,底座内设置直径小于瓶体直径的通孔,可将瓶体倒置放置在通孔内,立板上垂直连接可锁定瓶体的圆环形锁定件,且每个瓶体均单独固定,避免救援人员跑动状态下瓶体的碰撞,保证瓶体更加稳定,锁定件开合方便简单,更换灭火器瓶和呼吸器瓶更快速,提高了救援效率。
16.背式箱体紧贴人体背部的一侧设置与所述立板相贴合的硬质背条,立板和所述背条固定连接,保障了背式箱体的承载力,背式箱体紧贴人体背部的一侧缝接弹性缓冲垫,背条设置在缓冲垫背面,增加背了部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架与灭火器瓶和呼吸器瓶的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19.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背式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20.其中:1、背式箱体;2、固定架;2-1、底座;2-2立板;2-3、下锁定部;2-4、上锁定部;2-5、第一延伸块;2-6、铰接轴;2-7、第一矩形槽;2-8、u型固定框;2-9、第二矩形槽;2-10、第二延伸块;2-11、矩形通槽;2-12、螺栓螺母机构;3、空气呼吸器瓶;3-1、呼吸器控制阀;3-2、气压表;3-3、空气呼吸面罩;4、高效灭火器瓶;4-1、灭火器控制阀;4-2扳动喷枪。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22.如图1-图2所示,一种便携式灭火救生装置,包括具有一定收纳空间的背式包体1、固定在包体内的固定架2、活动安装在固定架2上的空气呼吸器瓶3和高效灭火器瓶4,所述固定架2包括中心设置可容纳空气呼吸器瓶3和高效灭火器瓶4的通孔的底座2-1、固接在底座2-1上且与人体背部相贴合的互相平行的立板2-2、垂直固接在立板2-2上的可固定空气呼吸器瓶3和高效灭火器瓶4的圆环状的锁定件。
23.其中,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空气呼吸器瓶3和高效灭火器瓶4的直径,所述空气呼吸器瓶3和高效灭火器瓶4倒置放置在所述底座2-1内的通孔内,所述背式包体1底部设置与所述通孔等大小的通孔,方便连接管与瓶体的连接,瓶体上端通过锁定件进行固定,每个所述立板2-2上至少设置两个锁定件,以保证瓶体的稳定性。高效灭火器瓶4开口通过灭火器控制阀4-1连接软管,软管末端安装扳动喷枪4-2。空气呼吸器瓶3底部螺纹通过空气呼
吸器控制阀3-1连接两根软管,分别与气压表3-2和空气呼吸面罩3-3连接,连接呼吸面罩3-3的软管可通过三通阀连接两个呼吸面罩3-3,便于救助人员和被救助人员共同使用,软管可从背式箱体1底部穿入,从背式箱体1顶部穿出,避免对软管的拉扯造成危险,也可避免软管过长对救援人员造成干扰。空气呼吸面罩3-3后侧设置弹性绑带用于固定在人体头部。如图3所示,背式箱体1贴近人体背部侧的两端设置可扣合连接的固定在腹部的绑带,两侧的绑带上缝制可容纳空气呼吸面罩3-3和扳动喷枪4-2并方便打开的袋体,保证救援效率。
24.其中,固定架2采用不锈钢材质,如图3所示,所述背式包体1紧贴人体背部的一侧设置与所述立板2-2相贴合的硬质背条,背条为不锈钢材质,背条与立板2-2通过箱体壁相隔,并通过焊接或铆钉方式将所述立板2-2和所述背条固定连接。背式包体1紧贴人体背部的一侧缝接弹性缓冲垫,背条设置在缓冲垫背面,一方面硬质的背条能够与固定架2连接更牢固,保障背式包体1的承载力,另一方便缓冲垫遮盖背条增加背了部的舒适度。
25.其中,锁定件由均呈半圆环形的上锁定部2-4和下锁定部2-3组成,下锁定部2-3固接在所述立板2-2上,所述下锁定部2-3两端连接可容纳所述下锁定部2-3的u型固定框2-8,所述下锁定部2-3与所述u型固定框2-8一体焊接成型,所述u型固定框2-8焊接连接在所述立板2-2上,u型固定框2-8的底边与侧边呈直角过渡,以增大锁定件与立板2-2的连接面积,增大牢固性。
26.上锁定部2-4活动连接在所述下锁定部2-3上,拆卸或更换瓶体时只需打开上锁定部2-4即可。其中,所述上锁定部2-4和下锁定部2-3的内侧相对接的一端铰接连接,位于不同立板2-2上的相邻的两个锁定件呈上下位置关系设置,且两个下锁定部2-3位于内侧的一端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连接在同一个铰接轴2-6上,保证了锁定件整体的稳定性。所述下锁定部2-3两端均设置向外凸出的第一延伸块2-5,所述下锁定部2-3位于内侧的一端的第一延伸块2-5顶部设置第一矩形槽2-7,所述铰接轴2-6穿过所述第一矩形槽2-7。
27.所述上锁定部2-4和下锁定部2-3的外侧相对接的一端通过螺栓螺母机构2-12连接。其中,所述下锁定部2-3位于外侧的一端的所述延伸块上设置外侧端面开口的第二矩形槽2-9,所述上锁定部2-4位于外侧的一端设置第二延伸块2-10,第二延伸块2-10上设置与所述第二矩形槽相对的、贯穿所述第二延伸块2-10的、外侧端面开口的矩形通槽2-11。所述螺栓螺母结构由横向穿过所述第二矩形槽2-9的第一螺栓螺母副、垂直固接在第一螺栓螺母副上的的第二螺栓螺母副组成,第一螺栓螺母副固定在所述第二矩形槽2-9内,第二螺栓转动连接在第一螺栓上,并可在所述矩形通槽2-11内转动,需要将上锁定部2-4与下锁定部2-3锁紧时只需将第二螺母转动至与矩形通槽2-11竖直方向并通过第二螺母锁定即可。
28.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几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