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简易管道开孔式干粉灭火系统

文档序号:29933546发布日期:2022-05-07 13:14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简易管道开孔式干粉灭火系统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设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简易管道开孔式干粉灭火系统。


背景技术:

2.我国现有的干粉灭火系统通常由承装干粉的干粉罐体、动力气瓶、减压阀、输粉管道以及喷嘴等组成,而干粉主要由灭火组分(基料)、改进其物理性能的添加剂(防结块剂、流动促进剂等)及其他辅料组成。干粉的主要化学性质为在灭火时,灭火组分微粒在火焰中发生气化分解,分解产物迅速捕获燃烧自由基,终止燃烧链,抑制燃烧。干粉的物理性质主要为干燥且易于流动,微细固体类的粉末。
3.现有干粉灭火系统主要有悬挂式干粉装置和管网式干粉灭火系统。悬挂式干粉灭火系统主要分为悬挂式干粉灭火装置及悬挂式超细干粉灭火装置,具有两种启动方式分别为感温元件温控启动和电引发启动。感温元件温控启动指在喷头的喷嘴处部位装有感温玻璃球,当温度达到时玻璃球爆破,灭火器内部压力将干粉向喷头处喷洒形成灭火,动作温度有四种,分别是57
°
c、68
°
c、79
°
c和93
°
c。而点引发启动是指发生火灾时,火灾报警控制系统探测到火情,经火灾报警控制器确认并发出灭火指令给灭火控制盘,输出动作电信号灯接通消防电源到灭火装置上的电子启动器,致使玻璃球感温元件受热膨胀破裂,开启喷头喷放灭火剂灭火。定温悬挂式干粉灭火装置适用于面积较小的防护区域,并且不建议同防护区使用两个或以上灭火装置,电磁启动式并没有这方面的限制,但悬挂数量较多时,需要考虑天花板承重问题。管网式干粉灭火系统设计构造较为复杂,在设计安装时需要设立一个固定空间用于存放气瓶以及粉剂瓶,通过在顶部安装喷粉管道来输送管道内气体以及粉剂,通过喷头喷射出,以此来达到灭火的效果。但以该种系统对建筑物进行火灾防护所需空间大、造价高。而且管道敷设时需要穿墙破洞,因此对于建筑物的结构具有一定的损坏性。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悬挂式干粉装置和管网式干粉灭火系统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易管道开孔式干粉灭火系统,该简易管道开孔式干粉灭火系统方便采用隐蔽式安装,避免穿墙破洞,不会破坏建筑的整体风格;且自动化程度高、安全系数较高、安装简单、可避免穿墙破洞,且占用空间小,后期维护简单。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易管道开孔式干粉灭火系统,其包括:
6.开孔式喷粉管,其具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喷粉孔,以用于喷洒灭火用的干粉灭火剂和/或惰性气体;
7.粉剂输送管,其输出端与所述开孔式喷粉管连接,
8.干粉灭火剂储存罐和惰性气体储存罐,分别与所述粉剂输送管的输入端连接,以用于提供干粉灭火剂和惰性气体;
9.电磁驱动装置,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干粉灭火剂储存罐和惰性气体储存罐上,以用于控制所述干粉灭火剂储存罐和惰性气体储存罐的电磁启动阀的打开或关闭;
10.报警器,与所述电磁驱动装置电性连接,以用于输出电磁启动阀打开或关闭的指令给所述电磁驱动装置;以及
11.火灾探测器,与所述报警器连接,所述火灾探测器与所述开孔式喷粉管均布设于同一防火单元内。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开孔式喷粉管由不锈钢铁片卷绕形成,并具有打磨光滑的内壁。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开孔式喷粉管为多根,所述粉剂输送管的输出端连接有多通道的分流阀,所述粉剂输送管通过所述分流阀与多根所述开孔式喷粉管连接。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粉剂输送管的输入端连接有三通,所述粉剂输送管通过所述三通与干粉灭火剂储存罐和惰性气体储存罐连接。
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干粉灭火剂储存罐与所述三通之间的管路中,以及所述惰性气体储存罐与所述三通之间的管路中均连接有单向阀,且两个所述单向阀均靠近所述三通设置。
1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火灾探测器的数量至少为一个,且均与同一所述报警器连接。
1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火单元为一个房间或比一个房间小的空间。
18.本实用新型的简易管道开孔式干粉灭火系统,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达到如下有益效果:
19.1)本实用新型的灭火系统,可根据被保护空间的空间大小以及用途、耐火特性设定所识别的火源温度以及火源规模,可自动判定识别并实现智能化,以在火灾初期对其进行识别并消灭;
20.2)本实用新型的灭火系统,粉灭火剂与惰性气体相结合灭火,可延长干粉在空气中的停留时间,可快速有效的扑灭明火并抑制其自燃, 并可提高干粉灭火剂的使用,从而避免了资源的浪费,且在一定程度上起到节能作用;
21.3)本实用新型的灭火系统,方便采用隐蔽式安装,避免穿墙破洞,不会破坏建筑的整体风格;
22.4)本实用新型的灭火系统,自动化程度高、安全系数较高、安装简单、且占用空间小,后期维护简单。
附图说明
23.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简易管道开孔式干粉灭火系统提供的一实例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简易管道开孔式干粉灭火系统提供的一实例的侧视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简易式管道干粉灭火系统系统的管路布置示意图。
27.图中:1、报警器,2、喷粉孔,3、开孔式喷粉管,4、粉剂输送管,5、电磁驱动装置,6、电磁启动阀,7、火灾探测器,8、干粉灭火剂储存罐,9、分流阀,10、惰性气体储存罐,11、单向阀。
28.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9.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较佳实施例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用语,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30.如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简易管道开孔式干粉灭火系统,由以下各部件在同一防火单元内组装连接形成,其包括开孔式喷粉管3、粉剂输送管4、电磁驱动装置5、报警器1、火灾探测器7、干粉灭火剂储存罐8和惰性气体储存罐10。
31.所述开孔式喷粉管3具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喷粉孔2,以用于灭火过程中,喷洒灭火用的干粉灭火剂和/或惰性气体;粉剂输送管4的输出端与所述开孔式喷粉管3连接,输入端则与提供干粉灭火剂和惰性气体的干粉灭火剂储存罐8和惰性气体储存罐10连接;
32.所述电磁驱动装置5一一对应设置在所述干粉灭火剂储存罐8和惰性气体储存罐10上,以用于控制所述干粉灭火剂储存罐8和惰性气体储存罐10的电磁启动阀6的打开或关闭,从而实现干粉灭火剂或惰性气体的喷洒;报警器1作为报警控制器与所述电磁驱动装置5电性连接,以用于在火灾探测器7检测到火灾信号时输出电磁启动阀6打开或关闭的指令给所述电磁驱动装置5,所述火灾探测器7与所述开孔式喷粉管3均布设于同一防火单元内,火灾探测器7与报警器1电性连接。
33.本技术的图1仅为示意性针对一个保护单元的示意图,单个保护单元内的系统称之为简易管道开孔式干粉灭火系统。下面对简易管道式干粉灭火系统每部分进行详细说明。
34.参照图1,对于一个被保护单元,将每个房间设置成一个独立的保护单元,根据保护单元的大小,可设置不同数量的火灾探测器7,火灾探测器7可采用红外类型的红外探测摄像头,不同类型的红外探测摄像头其保护范围有所差异,因此,本系统对于红外探测摄像头的型号以及探测范围不做要求,但一个保护单元的所有红外探测摄像头均连接到同一个报警器1。
35.在具体实施中,由红外探测摄像头对检测的光信号以及温度信号进行识别判定,将探测器的设定值进行调节,可视被保护单元的使用性质、用途以及规范中的火灾防护等级而定。当红外探测摄像头检测到的光信号及温度信号超过设定的阈值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并输出至报警器1。
36.当报警器1收到红外探测摄像头传播的电信号时,启动报警信号,同时将信号传播至电磁驱动装置5,电磁驱动装置5在收到信号后,作用于干粉灭火剂储存罐8和惰性气体储存罐10,干粉灭火剂储存罐8在启动后,瓶中的干粉灭火剂随着瓶内压力以及惰性气体一同释放出来,喷洒于保护空间内,进而达到扑灭火源的效果。
37.参照图2所示,所述粉剂输送管4通过三通与干粉灭火剂储存罐8和惰性气体储存罐10连接,所述干粉灭火剂储存罐8与所述三通之间的管路中,以及所述惰性气体储存罐10与所述三通之间的管路中均连接有单向阀11,且两个所述单向阀11均靠近所述三通设置。所述灭火系统具有吹扫功能,可由惰性气体储存罐10喷射出的惰性气体进行吹扫整个管路
中残留的干粉灭火剂,本技术设置的单向阀11,其作用是为防止在喷射干粉灭火剂时,对粉体吹扫管,使得干粉灭火剂储存罐8压力释放分散,从而影响整套灭火系统的灭火效率。
38.参照图3所示的简易式管道干粉灭火系统管路走向布置示意图,在本系统中,所述开孔式喷粉管3为多根,所述粉剂输送管4的输出端连接有多通道的分流阀9,所述粉剂输送管4通过所述分流阀9与多根所述开孔式喷粉管3连接,所述分流阀9的作用为将粉剂输送管4内粉剂平均的分配到每根开孔式喷粉管3的管路中。
39.所述的开孔式喷粉管3,内壁需保证光滑,钻孔处与管道内壁也需尽可能光滑,为避免喷粉孔2处有毛刺存在,在打孔时需要在整张不锈钢铁皮上打孔,后经过磨平,打孔完结后将其处理为管道的形式,从而保持开孔式喷粉管3内壁的光滑度。
40.所述开孔式喷粉管3的喷射孔的孔径与开孔式喷粉管3的内径,可根据所安装的干粉灭火剂储罐的剂量或储罐的压力来定,开孔式喷粉管3间的间距可根据保护单元的面积进行适当的调整。
41.本实用新型的简易管道开孔式干粉灭火系统由于安装简单、维护方便,将防护单元划分更为细致,精确到以房间为单位进行划分。且通过系统的设定、识别、启动,直至最后的喷射结束,以及后续吹扫管道口的过程,可实现智能化的火灾检测与灭火功能。
42.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熟练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可以对本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而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仅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