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装置和佩戴物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6856754发布日期:2024-01-26 23:17阅读:23来源:国知局
通风装置和佩戴物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技术涉及一种通风装置和佩戴物组件,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通风机构的通风装置和具有该通风装置的佩戴物组件,所述通风机构用于向佩戴于使用者的面部的佩戴物的内侧输送空气。


背景技术:

1、为应对感冒和花粉症而广泛使用一般佩戴于使用者的面部的口罩(佩戴物)。这样的口罩例如可参照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结构。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8415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1、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2、然而,当将口罩(佩戴物)佩戴于使用者的面部时,有时会在口罩与使用者的面部之间形成间隙,细菌或花粉等异物会从该间隙进入,有时无法充分地应对感冒、花粉症。此外,由纤维等形成的口罩具有许多微细的孔口,有时异物也会经由该孔口进入。为了减少来自外部的异物流入,期望开发一种用于向口罩(佩戴物)的内侧输送空气的通风装置、具有该通风装置的口罩组件(佩戴物组件)。

3、本技术实用新型鉴于这种情况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向佩戴于使用者的面部的佩戴物的内侧输送空气的通风装置和具有该通风装置的佩戴物组件。

4、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通风装置所涉及的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具有用于向佩戴于使用者的面部的佩戴物的内侧输送空气的通风机构。

6、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具有上述通风机构,因此能够向佩戴于使用者的面部的佩戴物的内侧输送空气。

7、所述通风机构具有:通风器,其用于输送所述空气;以及佩戴物侧管,其配备于所述佩戴物的内侧,使从所述通风器输送的空气流通,因此,能够经由佩戴物侧管将从通风器输送的空气向佩戴物的内侧输送。

8、可以是,所述佩戴物设为将所述使用者的口和鼻覆盖的口罩。

9、可以是,所述佩戴物侧管具有将所述流通的空气向所述口罩的内侧送出的送出部。

10、即,可以是,所述佩戴物侧管设置有多个孔,并且所述孔设为所述送出部,经由所述多个孔将所述流通的空气向所述口罩的内侧送出。

11、可以是,所述多个孔的尺寸设定为相互不同的大小。

12、即,可以是,所述佩戴物侧管具有供从所述通风器输送的空气流入的流入口,所述多个孔的尺寸设定为随着所述孔的位置与所述流入口的距离变大而变大。

13、也就是说,与流入口的距离相对较大的位置的孔的空气的送出的压力相对较小,但若将孔的尺寸设定为随着孔的位置与所述流入口的距离变大而变大,则能够抑制在与流入口的距离相对较大的位置的孔处送出的空气的量变少。

14、若将所述佩戴物侧管以环绕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口罩的内侧,则能够从口罩的整个内侧送出空气。

15、可以是,将所述佩戴物侧管设为口罩侧管,并且具有通风器侧管,所述通风器侧管配备于所述佩戴物的外侧,并与所述口罩侧管及所述通风器连通,且使从所述通风器输送的空气流通而输送至所述口罩侧管,所述通风器侧管与所述口罩侧管经由规定的连接部分连接,所述连接部分设为所述口罩侧管的流入口。

16、若通过所述通风器侧管的插入而在所述口罩的内侧与所述使用者的面部之间形成规定的间隙,并设置用于将所述间隙按规定封闭的封闭物,则即使在通过将通风器侧管插入至口罩的内侧而在口罩的内侧的端部侧与使用者的面部之间形成间隙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封闭物来封闭间隙,从而抑制异物经由间隙从外部流入。

17、可以是,所述佩戴物设为眼镜。

18、可以是,所述佩戴物包括:口罩,其将所述使用者的口和鼻覆盖;以及眼镜,其将所述使用者的眼睛覆盖,并且具有送出部,其将所述流通的空气朝向所述使用者的眼镜侧送出。

19、可以是,所述佩戴物包括:口罩,其将所述使用者的口和鼻覆盖;以及眼镜,其将所述使用者的眼睛覆盖,并且具有眼镜侧管,所述眼镜侧管从所述口罩侧管延伸,具有送出部,其将所述流通的空气朝向所述使用者的眼镜侧送出。

20、可以是,所述佩戴物包括:口罩,其将所述使用者的口和鼻覆盖;以及眼镜,其将所述使用者的眼睛覆盖,并且具有眼镜侧管,所述眼镜侧管以从所述口罩侧管到达所述使用者的眼镜的内侧的下部侧的方式向上方延伸,且末端侧开口,所述开口设为将所述流通的空气向所述使用者的眼镜的内侧的下部侧送出的送出部,经由所述开口将所述流通的空气向所述使用者的眼镜的内侧送出。

21、或者,可以是,所述佩戴物包括:口罩,其将所述使用者的口和鼻覆盖;以及眼镜,其将所述使用者的眼睛覆盖,并且具有眼镜侧管,所述眼镜侧管以从所述口罩侧管到达所述使用者的眼镜的内侧的下部侧的方式沿左右方向延伸,且末端侧封闭,并且在朝向所述使用者的眼睛的一侧设置有孔,所述孔设为将所述流通的空气向所述使用者的眼镜的内侧的下部侧送出的送出部,经由所述孔将所述流通的空气向所述使用者的眼镜的内侧送出。

22、即,若具有这样的结构的眼镜侧管,则不仅能够向口罩的内侧送出空气,还能够向眼镜的内侧送出空气。

23、若所述通风机构设为具有旋转叶片的规定的通风器,所述通风器固定设置于所述口罩的内侧,则能够将具有旋转叶片的通风器固定于口罩的内侧,并且通过该通风器向口罩的内侧送出空气。

24、所述通风机构具有:通风器,其用于输送所述空气;管,其与所述通风器连通,使从所述通风器输送的空气流通并向所述佩戴物的内侧输送;以及送出部,其将在所述管中流通的空气向所述佩戴物的内侧输送,因此,能够经由送出部将从通风器输送的空气向佩戴物的内侧送出。

25、可以是,所述送出部设置于所述管的末端侧,且与所述管连通,将来自所述通风器的空气朝向所述口罩的内侧送出。

26、即,若所述送出部设置于所述管的末端侧,且与所述管连通,并具有空气贮存部,所述空气贮存部按规定贮存有经由所述管输送的、来自所述通风器的空气,所述空气贮存部以朝向所述口罩的内侧的方式设置有孔,经由所述孔将来自所述通风器的空气朝向所述口罩的内侧送出,则能够一边在空气贮存部处积存来自通风器的空气、一边经由孔向口罩的内侧送出空气。

27、可以是,所述佩戴物设为至少对所述使用者的眼睛、口和鼻进行保护的面罩。

28、可以是,所述通风机构具有用于输送所述空气的通风器,并具有用于将所述通风器固定于所述面罩的内侧的固定部。

29、可以是,所述固定部例如包括磁铁,一边通过所述磁铁从所述面罩的内侧和外侧夹持所述面罩、一边将所述通风器固定于所述面罩的内侧。

30、若具有用于填充所述面罩的内侧的间隙的填充部,则即使在面罩的内侧形成有间隙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填充部来填充间隙,从而抑制异物经由间隙从外部流入。

31、可以是,所述填充部填充形成于所述面罩与所述通风器之间的间隙和/或形成于所述通风器与所述使用者的面部之间的间隙。

32、可以是,所述填充部构成为包括硅胶类的材料、凝胶状的材料和糊状的材料中的至少任一种材料。

33、可以是,所述硅胶类的材料、所述凝胶状的材料和糊状的材料中的至少任一种材料夹设于所述面罩的内侧的磁铁与所述面罩的内侧之间。

34、若所述填充部构成为包括能够弹性变形的材料,则能够与对象物的形状对应地一边使填充部的形状变形、一边进行填充。

35、可以是,所述能够弹性变形的材料由聚氨酯、海绵和橡胶中的至少任一种材料构成。

36、可以是,所述填充部具有凹部,以在所述凹部内一边弹性变形、一边接触的方式设置所述通风器,并且所述填充部的与所述面罩的内侧对置的面比所述通风器的与所述面罩的内侧对置的面更向所述面罩的内侧突出,且以经由所述硅胶类的材料、所述凝胶状的材料和糊状的材料中的至少任一种材料而以与所述面罩的内侧接触的方式固定,所述填充部的与所述使用者的面部对置的面比所述通风器的与所述使用者的面部对置的面更向所述使用者的面部侧突出,且以一边弹性变形、一边与所述使用者的面部接触的方式固定。

37、可以是,所述填充部的、至少与所述通风器接触的部分和/或与所述使用者的面部接触的部分的硬度设为10hs~100hs。

3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佩戴物组件所涉及的实用新型的特征是,具有上述记载的通风装置和所述佩戴物。

39、实用新型效果

40、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向佩戴于使用者的面部的佩戴物的内侧输送空气。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