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户内消防系统及住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42615发布日期:2022-05-07 15:03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户内消防系统及住宅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室内消防安全设计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户内消防系统及住宅。


背景技术:

2.火灾是发生频率最高、发生地最普遍的主要灾害之一。住宅火灾一旦发生,将会对人身财产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预防火灾故而重要,但在发生火灾时及时控制火情,阻挡火灾的蔓延和扩散同样是重中之重。然而现在的住宅用楼的建造越来越高,高层住宅是绝大部分开发商的常规选择,并朝着超高层住宅发展。越是高层的住宅价格越高,但在面对火灾的控制和救援上却是越为困难。虽然现由针对高层住宅的消防车,但普遍的消防救援设置常规还停留在十五层以下。在高层灭火的过程中,越高的建筑难度越大,单凭外部灭火很难控制快速扩张的灾情。因此,高层住宅内部的消防是高层住宅消防中尤为重要的一环。根据国内外的火灾案例显示,消防喷淋系统是一种能及时、有效遏制火灾蔓延的技术措施。
3.国内现有的高层住宅内一般在楼内公共区域布置消防喷淋,而住户室内并没有安装消防喷淋。因此,在户内发生火灾初期,现有的消防喷淋系统无法起到遏制火灾的作用。现有的喷淋系统由独立的消防供水管道供水。但这种消防供水的管道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较复杂,管路长、分支多、阀门多,非常依赖物业的人工巡检,一旦日常缺乏管理,无法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消防供水容易出现故障。如杭州保姆纵火案,户内消防系统就未能起到遏制火灾蔓延的作用。该系统在火灾发生时,市政供电往往会中断,并切换成备用电源,导致常规供水设备被终端。虽然保障供水的因素较多,但高层住宅供水压力不足的问题依然突显,失去供水的室内消防在火灾中后果不堪设想。虽然现有的消防供水管道上多设有监测器,而且还制定了规范的排查和监管流程。但随着住宅房龄的增长,以及现有大量旧式的超过50年的住宅建筑,其消防供水管道的检测经常被忽略。这种忽略存在着客观因素,其一是消防管道真正使用的频率极低,依赖人为主动监测容易出现疏忽;其二是消防管道的管理负责通常是兼管,而且管理、检查和维护不集中;其三是消防供水管道入户,检查难度和工作量大,而且喷淋装置通常是一次性的破坏型触发设备,无论是消防管理人还是住户本身都很难检查。这导致消防系统和供水系统的问题被耽搁和忽略,甚至部分严重的问题不被获知,这样对住户的安全性非常不利。现有技术需要一种更人性化的监测方式,以解决消防系统难以长时间有效监测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户内消防系统及住宅,用于解决房龄长的高层住宅中,消防供水依赖主动监控,而且供给单一,导致消防安全性和可靠性不足的问题。
5.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户内消防系统,包括喷淋系统和供水系统,所述喷淋系统包括消防喷淋头、固定管网和火灾报警器,所述消防喷头与固定管网相连;所述供水系统包括消防供水管道和生活供水管道,所述消防供水管道与所述固定管网连通;所述供
水系统还包括辅助消防管道,所述固定管网通过所述辅助消防管道与所述生活供水管道相连。
6.喷淋系统在检测到住宅内发生火灾时自动喷淋控制消灭火情;消防喷淋头根据喷淋区域的大小分布,能是一个或多个,在满足条件后自动开启;固定管网能连通消防喷淋头,对消防喷淋头供水并固定其位置分布;火灾报警器能检测住宅内的烟雾,发出警报;供水系统对喷淋系统提供稳定的供水;消防供水管道引入楼层内的独立消防供水;生活供水管道是与消防供水管道相互独立的管道,供给住宅生活用水;通过辅助消防管道引入生活供水水源作为辅助供水,使消防供水与生活供水水源同时作用与消防喷头形成互补,在消防供水管道的消防供水不足时起引入生活供水水源作辅助供水,确保喷淋装置起效,从而提升了喷淋装置供水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7.户内消防系统应用于高层住宅,具体地,所述高层住宅是指十九层以上,必须安装室内自动喷淋的住宅建筑。针对此类住宅建筑中,消防供水主管通过消防供水管道延伸进入住宅内。由于消防供水与生活供水水源互不干扰;因而,当消防供水管道供水异常时,辅助消防管道能通过不受消防供水影响的生活供水水源作为辅助供水。其次,消防供水的供水压力一般大于生活供水水源的压力,一般消防供水的压力为0.1mpa,而生活供水水源压力一般为0.07mpa,因而当消防供水与生活供水水源同时接入消防喷淋头后,消防供水正常时始终处于主导供水状态;而当消防供水压力降低,低于生活供水水源压力时,生活供水水源自动补充。无需借助额外的切换调节,供水系统结构简单可靠。再者,生活用水的使用频率高,一旦出现异常能很快被发现,而且由于影响正常生活,难以被忽略而导致长期不修复,进一步使得辅助消防管道的供水安全性高。
8.所述辅助消防管道与所述生活供水管道之间设有用于预存水的蓄水系统,所述蓄水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蓄水容腔,所述辅助消防管道通过蓄水容腔与生活供水管道连通;所述蓄水容腔设有用于调节内部压力的压力调节装置。
9.蓄水系统能进一步改善火灾中生活供水水源再度缺乏的问题,通过蓄水容腔能预存辅助供水,以应对生活供水水源断供时依然能维持一段时间的喷淋,为控制火情和等待救援争取更多的时间,从而提升消防供水的可靠性。压力调节装置能在生活供水水源异常导致压力不足时,维持蓄水容腔内辅助供水的输出压力,使得蓄水容腔在没有生活供水水源的作用下依然能持续输出,从而减少了蓄水容腔对设置高度的需求,使得蓄水容腔的位置限制更小,适应性更强。
10.所述固定管网设有第一供水管道和第二供水管道,所述第一供水管道和第二供水管道靠近固定管网的一端相连通且形成共用的接驳段;所述第一供水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消防供水管道相连;所述第二供水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辅助消防管道相连;所述第一供水管道设有止回装置;所述第二供水管道设有流向控制装置。
11.通过接驳段使得消防喷淋头能分别与消防供水管道与辅助消防管道相连。止回装置和流向控制装置分别设置在消防供水管道和辅助消防管道靠近接驳段的一侧。这使得消防喷头无需设置两个接入口,能沿用现有常规的消防喷淋头,提升了消防喷淋头的适应性。止回装置使得消防供水管道与接驳段之间单向导通,消防供水只能从消防供水管道单向流向喷淋装置,避免消防供水从消防供水管道外逆流至消防供水管道内。
12.从而防止辅助消防管道供水压力大于消防供水管道时,辅助消防管道的辅助供水
流向消防供水管道内引起非必要的生活用水浪费和喷淋装置供水压力的降低。流向控制装置能根据进出口的压力,在消防供水压力正常时阻挡消防供水进入辅助消防管道;在消防供水压力低于辅助供水压力时导通;让辅助供水通过辅助消防管道对喷淋装置进行供水。在防止消防用水倒灌至辅助消防管道的同时,流向控制装置不阻碍辅助消防管道的辅助供水作用。
13.所述生活供水管道与所述蓄水容腔之间设有第一压差控制器,所述生活供水管道通过所述第一压差控制器与所述蓄水容器连通。
14.第一压差控制器能维持蓄水容腔内的压力稳定,又不影响蓄水容腔内压力降低时生活供水水源对蓄水容腔的及时补给,并使得蓄水容腔内的辅助供水不会逆向流至生活供水管道中。生活供水管道通过第一压差控制器与蓄水容腔连通,使得蓄水容腔内的水压在稳定后始终不低于生活供水管道中的水压,消除了生活供水水源压力波动对蓄水容腔内辅助供水的影响。
15.所述流向控制器为第二压差控制器,所述辅助消防管道通过所述第二压差控制器与所述接驳段相连。
16.第二压差控制器能根据进出口的压力,在消防供水压力正常时阻挡消防供水进入辅助消防管道;在消防供水压力低于辅助供水压力时导通;让辅助供水通过辅助消防管道对喷淋装置进行供水。在防止消防用水倒灌至辅助消防管道的同时,第二压差控制器不阻碍辅助消防管道的辅助供水作用。
17.户内消防系统还包括增压系统,所述增压系统包括单向导通的增压管道、泵、检测开关和延时装置;所述增压管道一端连通所述生活供水管道,另一端连通所述辅助消防管道;所述泵设置在所述增压管道上;所述检测开关设置在所述辅助消防管道上,所述检测开关通过所述延时装置与泵相连。
18.增压系统在检测到辅助消防管道对喷淋装置持续供水时提高辅助供水的压力;增压管道连通生活供水水源,缩短辅助供水的传输长度;泵从生活供水管道中直接抽取生活用水形成辅助供水,从而提升辅助供水的压力;检测开关能检测喷淋装置持续利用辅助供水进行喷淋的状态,并控制泵的启停。通过缩短传输过程,增加抽取压力的方式,提升生活供水水源较消防供水上的压力不足,从而提升辅助供水的喷淋效果。延时装置作用于检测开关或泵,使得泵接收启动信号后延时启动,保证启动信号的稳定性,从而避免泵的频繁启动影响泵的寿命。
19.所述泵为低压直流泵,所述泵设有安全蓄电电源。
20.低压直流泵能使泵接入安全应急供电线路,以避免受火灾时市电停止的影响;在保证泵安全供电的同时提高增压系统的安全性;安全蓄电电源避免外部电源线路完全断开,使得增压系统在完全断开外部供电后依然能保持正常运作,从而提升增压系统的可靠性。
21.进一步,公开了一种住宅,包括客厅、卫生间和厨房,所述卫生间包括带冲刷装置的便器和沉箱;所述厨房设有吊顶装饰层,设有所述的一种户内消防系统;所述固定管网至少分布在所述客厅的天花板的上方;所述蓄水容腔包括设置在所述沉箱内的第一蓄水容腔和设置在所述吊顶装饰层内的第二蓄水容腔;所述第一蓄水容腔通过连通管道与所述第二蓄水容腔相连。
22.住宅的客厅相对其他房间大,而且是通往外部和房间的主要通道,在客厅的天花板上设置喷淋装置有助于高效地阻断火势的蔓延和扩张。楼层独立的消防供水主管进入住宅内,消防供水进入住宅内的消防供水管道对喷淋装置供水。辅助消防管道通过生活供水管道引入生活用水,为喷淋装置提供辅助供水,从而有助于提升住宅喷淋装置供水的可靠性和住宅本身的安全性。
23.第一蓄水容腔的设置有助于预存辅助供水,为喷淋装置的供水再添置一道水源保障;而利用沉箱设置第一蓄水容腔则充分利用了原来需要回填的无用空间,第一蓄水容腔设置在沉箱内避免了第一蓄水容腔可能存在的漏水,在充分利用住宅的空间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辅助供水的合理性。厨房的吊顶装饰层上方具有较大且难以利用的空间,设置第二蓄水容腔能增大辅助供水的预存容量,并充分利用这一空间。生活供水管道与第一蓄水容腔相连通,第一蓄水容腔与第二蓄水容腔连通,第二蓄水容腔通过辅助消防管道与喷淋装置连通。同时,设置在吊顶装饰层上还有助于缩短第二蓄水容腔与喷淋装置之间的高度差,降低第二蓄水容腔对喷淋装置供水时的阻力。
24.所述连通管道一端与所述第一蓄水容腔的下部相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蓄水容腔的上部相连通;所述生活供水管道与所述第一蓄水容腔的上部相连通;所述辅助消防管道与所述第二蓄水容腔的下部相连;所述第一蓄水容腔不低于所述固定管网。
25.连通管道的设置有助于辅助供水循环过程中优先排出底部沉积,并容易使得第一蓄水容腔和第二蓄水容腔从而上下快速充满。为后续水循环先排出存储时间较长的水体,以保持辅助供水清洁做基础。第二蓄水容腔的高度限制使得至少第二蓄水容腔中辅助供水能在无外接设备的作用下,依然能凭借重力作用下对喷淋装置实现供水,并能在一定的负压作用下带动部分第一蓄水容腔内的辅助供水进入第二蓄水容腔内。而当有外接压力调节装置时,能使得增大压力调节装置的作用。进一步提高了喷淋的效果和辅助供水的可靠性。
26.所述第二蓄水容腔与所述冲刷装置之间设有循环管道,所述循环管道连通第二蓄水容腔与所述冲刷装置。
27.带冲刷装置的便器能是带水箱的蹲便器或坐便器或其他,循环管道能引导第二蓄水容腔内的辅助供水用作冲刷装置的供水。这使得第一蓄水容腔、第二蓄水容腔、连通管道等之间的辅助供水适当地更换和流动,避免辅助供水长期在第一蓄水容腔和第二蓄水容腔中积压,导致产生细菌,水垢,甚至堵塞等问题。
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增加了户内消防喷淋系统,利用厨房天花内空间、卫生间沉箱设置储水箱,为消防喷淋头多增加一道辅助供水,使得供水系统的可靠性大大提升;利用生活供水水源与消防供水的水压差异,相互独立性,以及生活用水频繁使用的特点,在正常使用生活用水的过程中,无需刻意检查监控,就能及时了解作为辅助供水的生活供水水源的状态,通过保证辅助供水的稳定维持户内消防系统的可靠性。进而,在不干预现有消防管道设计的基础上,通过止回装置和流向控制装置的相互配合,通过各个管道之间的连接位的控制,消除集中供水对消防供水和生活供水水源之间的不良影响,形成一个无需主动监测就能实现日常监控,更安全可靠的户内消防系统。
附图说明
29.图1为本发明中户内消防系统的示意图。
30.图2为本发明中住宅的示意图。
31.附图标记说明:消防供水管道100,止回装置110,生活供水管道200,辅助消防管道300,流向控制装置310,第一压差控制器320,蓄水容腔330,第一蓄水容腔331,第二储水容腔332,压力调节装置340,增压管道400,检测开关410,泵420,消防喷淋头001,固定管网010,第一供水管道011,第二供水管道012,接驳段002,客厅003,天花板031,卫生间004,沉箱041,冲刷装置042,循环管道043,厨房005,吊顶装饰层006。
具体实施方式
32.本发明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以下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实施例1
33.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户内消防系统,包括喷淋系统和供水系统,喷淋系统包括消防喷淋头001、固定管网010和火灾报警器,消防喷头与固定管网010相连;供水系统包括消防供水管道100和生活供水管道200,消防供水管道100与固定管网010连通;供水系统还包括辅助消防管道300,固定管网010通过辅助消防管道300与生活供水管道200相连。辅助消防管道300与生活供水管道200之间设有用于预存水的蓄水系统,蓄水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蓄水容腔330,辅助消防管道300通过蓄水容腔330与生活供水管道200连通;蓄水容腔330设有用于调节内部压力的压力调节装置340。固定管网010设有第一供水管道011和第二供水管道012,第一供水管道011和第二供水管道012靠近固定管网010的一端相连通且形成共用的接驳段002;第一供水管道011的另一端与消防供水管道100相连;第二供水管道012的另一端与辅助消防管道300相连;第一供水管道011设有止回装置110;第二供水管道012设有流向控制装置310。生活供水管道200与蓄水容腔330之间设有第一压差控制器320,生活供水管道200通过第一压差控制器320与蓄水容器连通。流向控制器为第二压差控制器,辅助消防管道300通过第二压差控制器与接驳段002相连。户内消防系统还包括增压系统,增压系统包括单向导通的增压管道400、泵420、检测开关410和延时装置;增压管道400一端连通生活供水管道200,另一端连通辅助消防管道300;泵420设置在增压管道400上;检测开关410设置在辅助消防管道300上,检测开关410通过延时装置与泵420相连。泵420为低压直流泵420,泵420设有安全蓄电电源。实施例2
34.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住宅,包括客厅003、卫生间004和厨房005,卫生间004包括带冲刷装置042的便器和沉箱041;厨房005设有吊顶装饰层006,设有一种户内消防系统;固定管网010至少分布在客厅003的天花板031的上方;蓄水容腔330包括设置在沉箱041内的第一蓄水容腔331和设置在吊顶装饰层006内的第二蓄水容腔332;第一蓄水容腔331通过连通管道与第二蓄水容腔332相连。按照客厅003的大小设置一个或多个喷淋装置,多个喷淋装置能通过并联或串联的方式与消防供水管道100连通。
35.沉箱041内采用架高的形式,方便腾出足够的位置以容纳第一蓄水容腔331,又或者通过在沉箱041中进行分隔形成第一蓄水容腔331。第一蓄水容腔331在生活供水水源中断时,可以通过对第一蓄水容腔331充气的方式排出辅助供水。第一蓄水容腔331和第二蓄
水容腔332均为密闭的容器,生活供水水源正常时持续对相互连通的第一蓄水容腔331和第二蓄水容腔332进行供水。在第一蓄水容腔331充满后,对第二蓄水容腔332进行供水,当第二蓄水容腔332充满后,生活供水水源的压力通过第一蓄水容腔331和第二蓄水容腔332传递至辅助消防管道300内。
36.户内消防系统包括喷淋系统和供水系统,喷淋系统包括消防喷淋头001、固定管网010和火灾报警器,消防喷头与固定管网010相连;供水系统包括消防供水管道100和生活供水管道200,消防供水管道100与固定管网010连通;供水系统还包括辅助消防管道300,固定管网010通过辅助消防管道300与生活供水管道200相连。消防供水管道100一端延伸至住宅外,与楼层的消防供水主管相连通;另一端与喷淋装置相连通;喷淋装置能是一个或多个喷淋装置,固定管网010采用并联或串联的方式与多个消防喷淋头001相连。
37.消防供水管道100与辅助消防管道300能是单向导通的水管,从而避免消防供水管道100或辅助消防管道300供水时由于压力差异导致部分供水被另一管道分担,降低了喷淋装置的供水压力。火灾报警器能是烟雾报警器。辅助消防管道300与生活供水管道200之间设有用于预存水的蓄水系统,蓄水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蓄水容腔330,辅助消防管道300通过蓄水容腔330与生活供水管道200连通;蓄水容腔330设有用于调节内部压力的压力调节装置340。
38.蓄水容腔330为密闭的容器,生活供水水源正常时持续对蓄水容腔330进行供水。在蓄水容腔330充满后,生活供水水源的压力通过蓄水容腔330传递至辅助消防管道300内。当生活供水水源缺乏,通过将蓄水容腔330设置高于喷淋装置,或外部设置辅助增压装置等方式,能将蓄水容腔330内预存的辅助供水排出,以维持一段时间内的消防喷淋。压力调节装置340能是外置的充气装置,通过对蓄水容腔330内充气的方式持续维持蓄水容腔330内的压力,使得蓄水容腔330内的辅助供水能完全排空;又能是设置在蓄水容腔330内体积伸缩的装置,通过低压膨胀,高压压缩,对蓄水容腔330内的辅助供水施压,从而帮助辅助供水在缺乏生活供水水源压力作用的条件下排出。
39.配备压力调节装置340的蓄水容腔330无需依赖重力作用,能在低于喷淋装置的位置设置,安装限制减少,提高了适应性。生活供水管道200与蓄水容腔330之间为单向导通,使得进入蓄水容腔330内的辅助供水和稳压气体不会通过生活供水管道200排出。当压力调节装置340为气瓶时,生活供水水源不足导致压力减少,气瓶能释放气体作用于水体的表面,维持辅助供水的持续流出。而当生活供水水源充足时,生活供水水源的水压大于气瓶的气压,使得气体重新被水体挤压回到气瓶内,从而实现循环利用。
40.当压力调节装置340为设置在蓄水容腔330内的弹性气囊时,弹性气囊的收缩压力小于生活供水水源的压力,膨胀压力大于将蓄水容腔330内辅助供水输送至喷淋装置的压力。通过自身的膨胀收缩在蓄水容腔330内实现对辅助供水的施压。弹性气囊提供的压力稳定性高,耐用,对蓄水容腔330的密封性要求相对低,而且具有一定的封堵泄漏的作用,适用性好,寿命长。而且依赖自身提及对辅助供水产生的压迫作用对蓄水容腔330的密封依赖相对小。当生活供水水源充足时,生活供水水源的水压作用于弹性气囊,使得弹性气囊收缩;当生活供水水源压力下降不足以挤压弹性气囊后,弹性气囊膨胀张开,将蓄水容腔330内的水体挤压至辅助供水管内。
41.固定管网010设有第一供水管道011和第二供水管道012,第一供水管道011和第二
供水管道012靠近固定管网010的一端相连通且形成共用的接驳段002;第一供水管道011的另一端与消防供水管道100相连;第二供水管道012的另一端与辅助消防管道300相连;第一供水管道011设有止回装置110;第二供水管道012设有流向控制装置310。止回阀和流向控制装置310均靠近接驳段002。流向控制装置310能是单向阀,在消防供水压力正常时阻挡消防供水进入辅助消防管道300;单向阀设置在辅助消防管道300靠近接驳段002的一侧,单向阀的出口处连通接驳段002,消防供水正常时压力大于辅助供水,单向阀的设置使得消防供水被拦截在压差阀外。
42.止回装置110为蝶式止回阀,止回装置110设置在接驳段002远离喷淋装置的一侧。辅助消防管道300与接驳段002连接的位置位于止回装置110的出水侧。消防供水经过止回装置110后才与辅助消防管道300连通。生活供水管道200与蓄水容腔330之间设有第一压差控制器320,生活供水管道200通过第一压差控制器320与蓄水容器连通。第一压差控制器320能是自力式压差平衡阀,自力式压差平衡阀不需要外来能源,依靠自身两侧压力变化进行自动调节。第一压差控制器320的进水侧与生活供水管道200连通,而出水侧与蓄水容腔330连通。
43.当进水侧的压力大于出水侧,即生活供水水源的水压大于蓄水容腔330内辅助供水的水压时,生活供水水源对蓄水容腔330进行供水增压;当由于生活供水水源压力波动或断供导致进水侧的水压大于蓄水容腔330内辅助供水的水压时,不对蓄水容腔330内的辅助供水造成影响,维持了辅助供水的压力,保证了蓄水容腔330内压力的稳定。流向控制器为第二压差控制器,辅助消防管道300通过第二压差控制器与接驳段002相连。第二压差控制器为自力式压差平衡阀,第二压差控制器设置在辅助消防管道300靠近接驳段002的一侧。
44.第二压差控制器的出口处通过接驳段002,使得消防供水的压力持续作用于第二压差控制器的出水侧,而辅助供水的压力作用于第二压差控制器的进水侧。消防供水正常时压力大于辅助供水,第二压差控制器断开,消防供水被拦截在第二压差控制器外。消防供水异常导致压力下降小于辅助供水,使得第二压差控制器进水侧压力高于出水侧,第二压差控制器连通,使得辅助供水进入接驳段002,从而对喷淋装置供水,直至消防供水压力恢复。
45.户内消防系统还包括增压系统,增压系统包括单向导通的增压管道400、泵420、检测开关410和延时装置;增压管道400一端连通生活供水管道200,另一端连通辅助消防管道300;泵420设置在增压管道400上;检测开关410设置在辅助消防管道300上,检测开关410通过延时装置与泵420相连。增压管道400一端与生活供水管道200连通,另一端与第一压差控制器320的入口侧连通,由于缩短了蓄水容腔330等路径,使得辅助供水的路径缩短。当泵420停止时,泵420在增压管道400形成阻挡,生活供水水源无法通过增压管道400进入辅助供水管道。
46.当泵420启动时,增压后的辅助供水形成提压。检测开关410能是设置在辅助消防管道300上的流量开关,通过检测辅助消防管道300上的流量判断喷淋装置当前是否以辅助消防管道300供水;检测开关410又能是设置在蓄水容腔330内的液位开关,当生活供水水源不足以维持蓄水容腔330满水时启动泵420,加速供水。延时装置能是串联在检测开关410和泵420之间的延时继电器。检测开关410检测到如流量、液位等反馈的有效信号后,延时对泵420的启停进行控制;在一定时间内,确保采集的信号稳定持续后,再启动泵420,从而运行
增压系统。
47.这样避免了辅助消防管道300中辅助供水的压力波动,以及意外流动产生的错误信号,从而防止泵420因错误的信号频繁的启停,减少能耗,延长泵420的寿命。泵420为低压直流泵420,泵420设有安全蓄电电源。安全蓄电电源能接入应急照明用电电路。在有市电供给时,市电保证安全蓄电电源处于充满的状态;当外部电源断开,泵420运行优先使用市电供给;在市电断开后自动切换接入安全蓄电电源。连通管道一端与第一蓄水容腔331的下部相连通;另一端与第二蓄水容腔332的上部相连通;生活供水管道200与第一蓄水容腔331的上部相连通;辅助消防管道300与第二蓄水容腔332的下部相连;第一蓄水容腔331不低于固定管网010。
48.第二蓄水容腔332与冲刷装置042之间设有循环管道043,循环管道043连通第二蓄水容腔332与冲刷装置042。循环管道043一端连接冲刷装置042,另一端连接第二蓄水容腔332的底部,使得第二蓄水容腔332沉积在底部的异物能被快速排出。冲刷装置042对辅助消防管道300的压力和流量的影响应预设在检测开关410内,避免对冲刷装置042注水时引起泵420的运行。
49.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凡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