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灭火消防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44261发布日期:2022-11-18 23:11阅读:62来源:国知局
一种隧道灭火消防车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车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隧道灭火消防车。


背景技术:

2.在现有技术中,随着国家及地方公路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速公路或城市道路都有地下隧道。这些隧道内的高度一般只有5米,隧道顶部圆弧最高处不超过7米,最窄的只有2条标准车道宽,加上两边的检修路肩,仅有10米左右宽,而隧道是一个狭长的管状空间,内部比较封闭,一旦在隧道内发生由交通事故引发的火灾,火势很难控制,毒气和浓烟会很快充满整个隧道,并且着火的汽车油箱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由于隧道内场地狭小还会受到其它车辆堵塞,以及隧道内的灭火器材比较匮乏,消防人员既使及时赶到事故现场,也很难在隧道内开展针对性的灭火工作,并且危险性很高。而传统的消防车在隧道中容易出现各种事故,不易展开救援,局限性较大。
3.申请号为:201610031659 .2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隧道清障车,包括安装在驾驶室保险杠前面的前置绞盘机构、安装在车架上的滑动式旋转吊臂机构、安装在吊臂转台上的四绞盘机构、下h型支腿、托举牵引机构以及配备在车上的辅助故障车拖离的重型辅助轮。然而该种隧道清障车不具有火灾救援功能。
4.申请号为:202111548069 .4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路轨两用救援消防车,包括底盘改制部件和厢体部件,所述底盘改制部件包括底盘大梁,所述底盘大梁上通过连接板及相应的支架螺栓连接有底架,所述厢体部件固接在有底架上,所述厢体部件的前部设有器材箱,厢体部件的后部设有灭火系统,所述底盘大梁下端设有路轨系统。然而该种路轨两用救援消防车的功能较为单一,在恶劣的险情环境中容易出现故障,救援行动开展较为困难,无法对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进行有效探测,其在复杂的险情环境中无法展开救援作业,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隧道灭火消防车。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技术方案是:
7.一种隧道灭火消防车,包括消防车本体,所述消防车本体的两端分别为车头以及车尾,所述消防车本体的一侧设有乘员室,还包括用于防止车辆熄火并为乘员供气的供气模块、用于对车辆周围环境进行排烟操作的排烟模块、用于产生泡沫的泡沫模块、用于扑灭火灾的灭火模块以及用于探测车辆周围环境信息的探测模块,供气模块位于所述乘员室内部,排烟模块位于所述消防车本体的车头处以及车尾处,泡沫模块对应车头处的排烟模块设置,灭火模块位于所述消防车本体的周部,探测模块位于所述消防车本体的上部。
8.供气模块包括供气瓶、供气管以及备用气瓶,所述供气瓶设有两个,两个所述供气瓶均设置在所述乘员室内部且经由安装架固定在所述乘员室内部,其中一个所述供气瓶经由供气口与所述乘员室内部连通,所述供气管对应所述消防车本体的驱动设备设置在所述
消防车本体的下部且与另外一个所述供气瓶连通,所述备用气瓶设置在所述乘员室内部且经由安装架固定在所述乘员室内部。
9.排烟模块包括水驱动正压式送风机,所述水驱动正压式送风机设有两个,两个所述水驱动正压式送风机分别设置在所述消防车本体的车头处以及车尾处且与所述消防车本体固定连接。
10.泡沫模块包括泡沫罐以及泡沫发生器,所述泡沫罐设置在所述乘员室内部且经由安装架固定在所述乘员室内部,所述泡沫发生器对应车头处的所述水驱动正压式送风机设置在所述消防车本体的车头处且与所述消防车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泡沫发生器通过管路与所述泡沫罐连通。
11.灭火模块包括用于将小型火灾及时扑灭的简易灭火装置、用于对所述消防车本体进行自我喷淋的喷淋保护装置以及用于对大型火灾进行强力扑灭的强力灭火装置,简易灭火装置位于所述消防车本体的车尾处侧部,喷淋保护装置位于所述消防车本体的周部,强力灭火装置位于所述消防车本体的车头处上部。
12.简易灭火装置包括卷盘支架、卷盘管以及灭火枪,所述卷盘支架设置在所述消防车本体的车尾处侧部且通过容纳腔设置在所述消防车本体的内部,所述卷盘管盘设在所述卷盘支架上且与所述卷盘支架搭接,所述消防车本体的车尾处对应所述卷盘管设有进水口,所述卷盘管的一端与进水口连通,所述灭火枪设置在所述卷盘管远离进水口的一端且与所述卷盘管固定连接,所述消防车本体的侧部对应所述卷盘支架所在的容纳腔设有防护门。
13.喷淋保护装置包括车身喷淋头以及轮胎喷淋头,所述车身喷淋头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车身喷淋头布设在所述消防车本体的顶部以及周边,所述轮胎喷淋头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轮胎喷淋头对应所述消防车本体的轮胎布设在所述消防车本体的侧边底下部。
14.强力灭火装置包括水炮基座以及灭火水炮,所述水炮基座设置在所述消防车本体的车头处顶部且与所述消防车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灭火水炮设置在所述水炮基座的上端且通过电动转轴与所述水炮基座转动连接。
15.探测模块包括泛光灯、强光灯以及红外摄像头,所述泛光灯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泛光灯布设在所述消防车本体的周部且与所述消防车本体固定连接,所述强光灯设有两组,两组所述强光灯对称设置在所述灭火水炮的两侧且与所述灭火水炮固定连接,所述红外摄像头设有两组,两组所述红外摄像头分别配置在所述消防车本体的车头处以及车尾处且与所述消防车本体固定连接。
16.还包括清障装置,清障装置包括清障支撑臂以及清障抬升盾,所述清障支撑臂设置在所述消防车本体的车头处下部且其一端经由抬升气缸与所述消防车本体连接,所述清障抬升盾设置在所述清障支撑臂远离所述消防车本体的一端且与所述清障支撑臂固定连接。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8.设有供气模块,可以防止车辆熄火的同时给乘员进行供气,避免在隧道火灾浓烟中由于氧气含量不够而对车辆以及乘员造成负面影响,具有备用气瓶,供气量充足,可以保证车辆和乘员在撤离过程中的氧气需求,设有排烟模块,通过水驱动正压式送风机对车辆
的两端进行高效排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排风或者排出细水雾,设有泡沫模块,可以配合车头处的排烟模块喷射泡沫,设有灭火模块,具有简易灭火、车辆自我喷淋保护以及强力灭火功能,功能齐全,设有探测模块,通过泛光灯、强光灯以及带有红外功能的摄像头对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进行有效探测,并且车辆还具有清障功能,可以在恶劣的险情环境中进行救援作业,功能强大,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消防车本体与供气模块配合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后视图。
22.图中:1、消防车本体;2、乘员室;3、供气瓶;4、供气管;5、备用气瓶;6、水驱动正压式送风机;7、泡沫罐;8、泡沫发生器;9、卷盘支架;10、卷盘管;11、灭火枪;12、车身喷淋头;13、轮胎喷淋头;14、水炮基座;15、灭火水炮;16、泛光灯;17、强光灯;18、红外摄像头;19、清障支撑臂;20、清障抬升盾;21、备用乘员舱。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24.一种隧道灭火消防车,包括消防车本体1,消防车本体1的两端分别为车头以及车尾,消防车本体1的一侧设有乘员室2,还包括用于防止车辆熄火并为乘员供气的供气模块、用于对车辆周围环境进行排烟操作的排烟模块、用于产生泡沫的泡沫模块、用于扑灭火灾的灭火模块以及用于探测车辆周围环境信息的探测模块,供气模块位于乘员室2内部,排烟模块位于消防车本体1的车头处以及车尾处,泡沫模块对应车头处的排烟模块设置,灭火模块位于消防车本体1的周部,探测模块位于消防车本体1的上部,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25.供气模块包括供气瓶3、供气管4以及备用气瓶5,供气瓶3设有两个,两个供气瓶3均设置在乘员室2内部且经由安装架固定在乘员室2内部,其中一个供气瓶3经由供气口与乘员室2内部连通,供气管4对应消防车本体1的驱动设备设置在消防车本体1的下部且与另外一个供气瓶3连通,备用气瓶5设置在乘员室2内部且经由安装架固定在乘员室2内部,供气模块通过供气瓶3、供气管4以及备用气瓶5配合,为车辆以及乘员供气,防止车辆熄火并保证乘员的氧气需求,其中,两个供气瓶3均为50升气瓶,两个供气瓶3分别为车辆以及乘员室2供气,供气管4用于为对车辆进行供气的供气瓶3提供进气通路,保证浓烟环境下车辆不熄火,备用气瓶5设有两个,两个备用气瓶5均为90升气瓶,其用于在供气瓶3报警后代替供气瓶3为车辆以及乘员供气,可以保证车辆和乘员在撤离过程中的氧气需求,经测试,供气模块可为车辆持续供气40分钟,为乘员室2持续供气90分钟,本实用新型消防车本体1与供气模块配合示意图如图2所示。
26.排烟模块包括水驱动正压式送风机6,水驱动正压式送风机6设有两个,两个水驱动正压式送风机6分别设置在消防车本体1的车头处以及车尾处且与消防车本体1固定连接,其中,水驱动正压式送风机6用于对车辆周围环境进行排烟,其排烟量为每小时18000立方米,其既可以出风又可以出细水雾。
27.泡沫模块包括泡沫罐7以及泡沫发生器8,泡沫罐7设置在乘员室2内部且经由安装架固定在乘员室2内部,泡沫发生器8对应车头处的水驱动正压式送风机6设置在消防车本体1的车头处且与消防车本体1固定连接,泡沫发生器8通过管路与泡沫罐7连通,泡沫模块通过泡沫罐7以及泡沫发生器8配合,在车头处的水驱动正压式送风机6的作用下喷射泡沫,其中,泡沫罐7的容量为260升,泡沫罐7用于储存泡沫,泡沫发生器8用于与车头处的水驱动正压式送风机6配合以喷射泡沫,需要喷射泡沫时,需将泡沫发生器8与车头处的水驱动正压式送风机6连接。
28.灭火模块包括用于将小型火灾及时扑灭的简易灭火装置、用于对消防车本体1进行自我喷淋的喷淋保护装置以及用于对大型火灾进行强力扑灭的强力灭火装置,简易灭火装置位于消防车本体1的车尾处侧部,喷淋保护装置位于消防车本体1的周部,强力灭火装置位于消防车本体1的车头处上部,灭火模块通过简易灭火装置、喷淋保护装置以及强力灭火装置配合,使消防车本体1具有多种灭火功能,并对消防车本体1自身进行有效保护。
29.简易灭火装置包括卷盘支架9、卷盘管10以及灭火枪11,卷盘支架9设置在消防车本体1的车尾处侧部且通过容纳腔设置在消防车本体1的内部,卷盘管10盘设在卷盘支架9上且与卷盘支架9搭接,消防车本体1的车尾处对应卷盘管10设有进水口,卷盘管10的一端与进水口连通,灭火枪11设置在卷盘管10远离进水口的一端且与卷盘管10固定连接,消防车本体1的侧部对应卷盘支架9所在的容纳腔设有防护门,简易灭火装置通过卷盘支架9、卷盘管10以及灭火枪11配合,对小型火灾进行及时控制与扑灭,其中,卷盘支架9用于为卷盘管10提供安装支撑并通过容纳腔与消防车本体1构成内置式结构,卷盘管10通过进水口与外部水源连通,卷盘管10用于为灭火枪11提供进水通道,灭火枪11与卷盘管10配合构成50米卷盘枪,卷盘管10盘设在卷盘支架9上。
30.喷淋保护装置包括车身喷淋头12以及轮胎喷淋头13,车身喷淋头12设有若干个,若干个车身喷淋头12布设在消防车本体1的顶部以及周边,轮胎喷淋头13设有若干个,若干个轮胎喷淋头13对应消防车本体1的轮胎布设在消防车本体1的侧边底下部,喷淋保护装置通过车身喷淋头12以及轮胎喷淋头13配合,在灭火过程中对消防车本体1进行喷淋,降低高温对消防车本体1产生的影响,保证车辆的安全,车身喷淋头12用于对消防车本体1的车身进行喷淋,轮胎喷淋头13用于对消防车本体1的轮胎进行喷淋,从而保证车辆的安全。
31.强力灭火装置包括水炮基座14以及灭火水炮15,水炮基座14设置在消防车本体1的车头处顶部且与消防车本体1固定连接,灭火水炮15设置在水炮基座14的上端且通过电动转轴与水炮基座14转动连接,强力灭火装置通过水炮基座14以及灭火水炮15配合,对大型火灾进行灭火,其中,水炮基座14用于为灭火水炮15提供安装支撑,灭火水炮15用于发射高压水流以对大型火灾进行灭火,可通过电动转轴控制灭火水炮15转动,从而对不同位置的火情进行控制与消灭。
32.探测模块包括泛光灯16、强光灯17以及红外摄像头18,泛光灯16设有若干个,若干个泛光灯16布设在消防车本体1的周部且与消防车本体1固定连接,强光灯17设有两组,两组强光灯17对称设置在灭火水炮15的两侧且与灭火水炮15固定连接,红外摄像头18设有两组,两组红外摄像头18分别配置在消防车本体1的车头处以及车尾处且与消防车本体1固定连接,探测模块通过泛光灯16、强光灯17以及红外摄像头18配合,对消防车本体1周围的环境信息进行探测,其中,泛光灯16用于对消防车本体1周围的环境进行照明,强光灯17可穿
透烟雾的大功率强光灯17,其有效射程可达1200米,其可穿透水雾、浓烟对远处进行探照,两组红外摄像头18分别设置在车头处以及车尾处作为车辆的前置摄像头以及后置摄像头,从而有效避免消防车本体1出现碰撞现象并对火点进行精确寻找。
33.还包括清障装置,清障装置包括清障支撑臂19以及清障抬升盾20,清障支撑臂19设置在消防车本体1的车头处下部且其一端经由抬升气缸与消防车本体1连接,清障抬升盾20设置在清障支撑臂19远离消防车本体1的一端且与清障支撑臂19固定连接,清障装置通过清障支撑臂19以及清障抬升盾20配合,在隧道灭火救援过程中对障碍物进行清除,其中,清障支撑臂19用于为清障抬升盾20提供安装支撑并在抬升气缸的作用下带动清障抬升盾20进行抬升动作,清障抬升盾20用于在清障支撑臂19的作用下进行抬升动作,从而在隧道灭火救援过程中对障碍物进行清除,其抬升承载量为3吨。
34.其中,灭火水炮15可根据使用需求配置多台,并且可根据实际情况同时配置灭火水炮15以及灭火雾炮以对不同状态的火情进行及时扑灭。
35.其中,消防车本体1外部由5毫米的防撞钢板组成,对消防车本体1进行保护,自带防爆功能。
36.其中,车尾处还设有备用乘员舱21,其可装载两名乘员,备用乘员舱21内配备两套空气呼吸器以及防毒面具,并且其中配备有一系列简易的救援工具,其中装配有可视化的对讲装备和供气设施,消防车本体1上的乘员室2以及备用乘员舱21中都加装了密封条,可以防止烟气的进入,本实用新型后视图如图3所示。
37.其中,乘员室2内配备用折叠担架、热成像仪、电动破拆工具组、手动破拆工具组、绳索、40米水带水枪、空气呼吸器、滤毒罐等装备,从而满足消防员在险情现场的灭火以及援救需求。
38.工作原理:
39.隧道灭火消防车由供气模块、排烟模块、泡沫模块、灭火模块以及探测模块五个部分组成,供气模块可以为乘员以及车辆供气,防止车辆熄火并满足乘员的氧气需求,排烟模块可对车辆周围的环境进行排烟操作,泡沫模块可配合车头处的水驱动正压式送风机6喷射泡沫,灭火模块通过简易灭火装置、喷淋保护装置以及强力灭火装置对不同规模的火情进行控制与扑灭,并且在灭火过程中对消防车本体1进行喷淋降温,探测模块通过泛光灯16、强光灯17以及红外摄像头18对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进行探测,并可穿透烟雾与水雾对远处的情况进行探测,设有清障装置,可以在隧道灭火救援行动中对障碍物进行清除,并且车尾处设有备用乘员舱21,可根据救援行动需求装载乘员。
4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有供气模块,可以防止车辆熄火的同时给乘员进行供气,避免在隧道火灾浓烟中由于氧气含量不够而对车辆以及乘员造成负面影响,具有备用气瓶,供气量充足,可以保证车辆和乘员在撤离过程中的氧气需求,设有排烟模块,通过水驱动正压式送风机对车辆的两端进行高效排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排风或者排出细水雾,设有泡沫模块,可以配合车头处的排烟模块喷射泡沫,设有灭火模块,具有简易灭火、车辆自我喷淋保护以及强力灭火功能,功能齐全,设有探测模块,通过泛光灯、强光灯以及带有红外功能的摄像头对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进行有效探测,并且车辆还具有清障功能,可以在恶劣的险情环境中进行救援作业,功能强大,实用性强。
41.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
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