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井救援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909410发布日期:2023-01-13 03:44阅读:50来源:国知局
深井救援工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救援工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深井救援工具。


背景技术:

2.当有人意外掉到井里,遇到井较深或者其他不便于立刻展开营救的情况时,需要先安排救援计划、布置救援设备和救援工具,贸然下井并不有利于成功解救被困人员,但是,在紧急情况下,被困人员一般都已受伤且体力不支,如何抓紧时间尽快地对被困人员进行一些保护性的营救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3.因此,申请人认为,如何提供一种工具,来解决现有技术中井下救援不易及时进行保护性营救措施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要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井救援工具,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井下救援不易及时进行保护性营救措施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深井救援工具,包括:
7.救援桶,包括可压缩形变的主桶、围绕设置在所述主桶桶口处且可压缩形变的充气式引鞋,所述充气式引鞋具有充气空间且设有与所述充气空间连通的引鞋进气阀,所述主桶的状态包括沿桶高方向压缩的收纳状态、沿桶高方向展开且能够容纳人的使用状态;
8.救援杆,包括上杆和下杆,所述下杆能够伸缩且与所述主桶连接;
9.充气管,沿所述救援杆铺设且与所述引鞋进气阀相连;
10.其中,所述主桶压缩至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下杆随所述主桶收缩,所述主桶受力展开至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下杆随所述主桶伸长。
11.优选地,还包括外接辅助组件,所述外接辅助组件包括:
12.设置在所述救援杆上且位于所述救援桶上方的照明灯;
13.沿所述救援杆铺设且出口位于所述救援桶上方的氧气管;
14.沿所述救援杆铺设且出口位于所述救援桶上方的水管;
15.设置在所述救援杆上且位于所述救援桶上方的摄像头。
16.优选地,所述上杆与所述下杆阻尼转动连接。
17.优选地,还包括与所述充气式引鞋连通且用于带动所述下杆转动的气球。
18.优选地,所述主桶的桶身为充气层且设有与所述充气层连通的桶进气阀。
19.优选地,所述主桶的底部设有漏水孔。
20.优选地,所述上杆包括若干段丝扣拼接的第一分体。
21.优选地,所述下杆包括若干节轴向阻尼套接的第二分体。
2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深井救援工具包括救援桶、救援杆、充气管,救援
桶包括可压缩形变的主桶、围绕设置在主桶桶口处且可压缩形变的充气式引鞋,充气式引鞋具有充气空间且设有与充气空间连通的引鞋进气阀,主桶的状态包括沿桶高方向压缩的收纳状态、沿桶高方向展开且能够容纳人的使用状态,救援杆包括上杆和下杆,下杆能够伸缩且与主桶连接,充气管沿救援杆铺设且与引鞋进气阀连接,主桶压缩至收纳状态时,下杆随主桶收缩,主桶受力展开至使用状态时,下杆随主桶伸长。如此设置,当需要进行井下救援时,使用该深井救援工具,令主桶处于收纳状态,救援杆的下杆随之处于收缩,且充气式引鞋内不充气,操控救援杆的上杆将救援桶放入至井下,通过充气管向充气式引鞋内充气,使充气式引鞋成型,将主桶的桶口撑开,被困人员通过充气式引鞋进入主桶中,在操控救援杆的上杆上移的过程中,因主桶内人体的重力作用,主桶先是逐渐展开至使用状态,形成对被困人员的保护后,在被困人员无需再消耗体力的条件下,逐渐带着被困人员向上移动直至出井,实现了及时对被困人员的保护性营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井下救援不易及时进行保护性营救措施的问题。
附图说明
2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主桶处于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主桶处于收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图2中:
27.1、主桶;2、充气式引鞋;3、引鞋进气阀;4、上杆;5、下杆;6、充气管;7、气球;8、漏水孔;9、氧气管;10、水管;11、线路。
具体实施方式
2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2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30.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视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
义。
31.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井救援工具,其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井下救援不易及时进行保护性营救措施的问题。
32.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此外,下面所示的实施例不对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内容起任何限定作用。另外,下面实施例所表示的构成的全部内容不限于作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所必需的。
33.请参考图1-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深井救援工具,包括救援桶、救援杆、充气管6,救援桶包括可压缩形变的主桶1、围绕设置在主桶1桶口处且可压缩形变的充气式引鞋2,充气式引鞋2具有充气空间且设有与充气空间连通的引鞋进气阀3,充气后的充气式引鞋2引鞋为环状的结构,且充气式引鞋2设有相应的放气结构,主桶1的状态包括沿桶高方向压缩的收纳状态、沿桶高方向展开且能够容纳人的使用状态,救援杆包括上杆4和下杆5,下杆5能够伸缩,下杆5的两端分别与主桶1的顶端、底端连接,充气管6沿救援杆铺设且与引鞋进气阀3连接,主桶1压缩至收纳状态时,下杆5随主桶1收缩,主桶1受力展开至使用状态时,下杆5随主桶1伸长。如此设置,当需要进行井下救援时,使用该深井救援工具,令主桶1处于收纳状态,救援杆的下杆5随之处于收缩,且充气式引鞋2内不充气,操控救援杆的上杆4将救援桶放入至井下,通过充气管6向充气式引鞋2内充气,使充气式引鞋2成型,将主桶1的桶口撑开,被困人员通过充气式引鞋2进入主桶1中,在操控救援杆的上杆4上移的过程中,因主桶1内人体的重力作用,主桶1先是逐渐展开至使用状态,形成对被困人员的保护后,在被困人员无需再消耗体力的条件下,逐渐带着被困人员向上移动直至出井,实现了及时对被困人员的保护性营救,解决了现有技术中井下救援不易及时进行保护性营救措施的问题。
34.需要说明的是,视情况独立使用该深井救援工具,或者配合救援人员作为辅助工具使用。另外,由于井较深,操控救援杆的上杆4时,可通过在上杆4的上端再系绳子的方式,来将救援桶继续往井下深处送,可使用人力或者机械装置来向下送、向上拽。
35.作为具体的实施例,设置上杆4为拼接式的,上杆4包括若干段丝扣拼接的第一分体,将上杆4拆解,不仅方便移动搬运,而且当井深时,能够一边下放救援桶一边继续拼接,优选设置其中一个第一分体的端部设有能够系绳子的孔,以便视情况连接绳子。
36.作为具体的实施例,设置下杆5包括若干节轴向阻尼套接的第二分体,位于最上面的第二分体的顶端与主桶1的顶端连接,位于最下面的第二分体的底端与主桶1的底端连接,所有第二分体之间能够受力缩短至只剩最上面的那节第二分体,这样一来,主桶1处于收纳状态时,只有一节第二分体的长度那么厚,体积压缩程度高。
37.作为优选的实施例,设置该深井救援工具还包括外接辅助组件,外接辅助组件包括设置在救援杆上且位于救援桶上方的照明灯、沿救援杆铺设且出口位于救援桶上方的氧气管9、沿救援杆铺设且出口位于救援桶上方的水管10、设置在救援杆上且位于救援桶上方的摄像头,照明灯、摄像头的线路11沿救援杆铺设,且线路、氧气管9、水管10利用卡扣与救援杆成束扎在一起。如此设置,由于井下环境恶劣,当该深井救援工具进入井下后,一次下井,完成了放置救援桶,还能够向被困人员提供维持生命的氧气、水,照明灯照亮视野,摄像头将井下情况反馈给井下,不仅能向井下被困人员提供给养、加快救援速度,还避免了多次向井下放送设备工具带来的安全隐患。
38.更为优选的实施例,设置上杆4与下杆5阻尼转动连接,即上杆4与下杆5通过阻尼
轴铰接,如此设置,下杆5能够带动救援桶翻折,令救援桶能以不同的角度下井,当主桶1处于收纳状态且充气式引鞋2内无气体,救援桶整体是扁的,救援杆的下杆5也是收缩的,令下杆5转动至与上杆4垂直,这样救援桶侧着进入井下,方便在井较为狭窄的情况下使用,不容易带落井壁上的土或其他不稳定的结构掉落。
39.进一步地,设置该深井救援工具还包括与充气式引鞋2连通且用于带动下杆5转动的气球7,当气球7随着充气式引鞋2充气后,其上浮,不仅对被困人员起到提示作用,而且带动充气式引鞋2转动,从而主桶1转动至桶口朝上,期间下杆5也随之转动,这样方便被困人员进入桶内。
40.作为可选的实施例,设置主桶1的桶身为充气层且设有与充气层连通的桶进气阀,桶进气阀为单向进气,主桶1上另设有排空气体的放气结构,当主桶1逐渐展开时会自然进气,充气层的缓冲作用加强对被困人员的保护。
41.不仅如此,有时井下可能有水,设置主桶1的底部设有漏水孔8,当救援桶逐渐上移时,积水从漏水孔8中排出。
42.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部分可以相互参考,在一些实施例中未详细说明的内容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中相同或相似的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个方案包含本身的基本方案,相互独立,并不互相制约,但是其也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相互结合,达到多个效果共同实现。
43.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