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细水雾喷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4450746发布日期:2023-06-13 14:27阅读:70来源:国知局
高压细水雾喷头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消防灭火设备,具体涉及一种高压细水雾喷头。


背景技术:

1、细水雾灭火作为一种新的、绿色环保的灭火技术广泛应用于不同的行业和领域,其使用不受场所的限制,对高危险区域和密闭空间的保护有效。例如,细水雾灭火可用于石化行业、煤炭行业、食品、医药、档案馆、建筑、地铁、隧道、船舶、航空航天、电力、电子行业等。高压细水雾喷头主要通过降温、隔氧、蒸发吸热等多重原理共同作用达到扑灭火灾的效果,且不会在燃烧表面留下较多的水渍,能够防止设备因过分浸水而造成损坏,减少经济损失。

2、近年来,随着技术的发展,不同类型的高压细水雾喷头产品层出不穷,但喷雾效果差的问题仍未得到妥善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压细水雾喷头,以解决高压细水雾喷头的喷雾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2、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压细水雾喷头,包括:

3、喷嘴本体,其内设有流体室,所述流体室的进水侧用于与外部管道连接;

4、旋流叶片,安装在所述流体室内、且其外周侧开设有第一螺旋槽;

5、喷嘴体,安装在所述喷嘴本体上、且靠近所述流体室的出水侧,所述喷嘴体包括喷嘴壳体和旋流体,所述喷嘴壳体内设有依次与流体室连通的旋流腔和喷孔,所述旋流体设置在所述旋流腔内、且其外周侧开设有第二螺旋槽,流体依次流经所述第一螺旋槽和所述第二螺旋槽进行离心雾化。

6、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旋槽的第一螺旋角β1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螺旋槽的第二螺旋角β2。

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旋角β1与所述第二螺旋角β2满足:β1=(0.5~1.0)×β2。

8、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螺旋槽的旋向与所述第二螺旋槽的旋向相同,所述第一螺旋槽的槽数z1大于所述第二螺旋槽的槽数z2。

9、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流体室包括柱形腔室和渐缩腔室,所述柱形腔室远离所述渐缩腔室的一端被配置为所述进水侧,所述渐缩腔室的大口端与所述柱形腔室连通,所述旋流叶片安装在所述柱形腔室、且其背对所述进水侧的端面伸入所述渐缩腔室内或与所述渐缩腔室的大口端齐平。

10、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渐缩腔室的壁面上设有多个与所述渐缩腔室连通的安装孔,其中,所述喷嘴体安装在所述安装孔内。

11、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嘴体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旋流腔内的流道体,所述流道体内具有流体流道、且其外周设有外螺纹,所述旋流腔内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流道体用来将所述旋流体固定于所述喷嘴壳体内。

12、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旋流体包括锥状部和圆柱杆状部,所述圆柱杆状部伸入所述流体流道内并与所述流体流道的内壁限定一第一流道,所述流道体具有靠近所述锥状部的抵接侧,所述锥状部与所述圆柱杆状部的连接处具有一台阶面,所述抵接侧与所述台阶面抵接。

13、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喷孔包括与所述旋流腔连通的锥形孔段,所述锥形孔段沿背离所述旋流腔的方向呈渐缩趋势,所述锥状部与所述锥形孔段相适配、且所述锥状部靠近所述圆柱杆状部的一侧未伸入所述锥形孔段内。

14、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流道体的抵接侧呈中空圆柱状、且其外径小于所述旋流腔的内径,所述流道体的抵接侧开设有连通槽,所述连通槽连通所述旋流腔和所述流体流道。

15、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高压细水雾喷头还包括:

16、过滤件,安装在所述柱形腔室内、且相较于所述旋流叶片靠近所述进水侧,其中,所述柱形腔室的所述进水侧设有内连接螺纹,所述内连接螺纹用于与所述外部管道螺纹连接。

17、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柱形腔室的内周侧开设有相连的挡圈槽和定位槽,所述挡圈槽的直径大于所述定位槽的直径、且位于所述定位槽背对所述旋流叶片的一侧,所述过滤件呈圆盘状,所述高压细水雾喷头还包括弹性挡圈,所述弹性挡圈过盈配合于所述挡圈槽内,以将所述过滤件沿所述柱形腔室的轴向限位在所述定位槽内。

18、本申请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9、本申请上述高压细水雾喷头在具体使用时,流体经外部管道从流体室的进水侧进入流体室内,并通过安装在流体室内的旋流叶片上的第一螺旋槽提高喷雾的径向动量,强化雾滴之间以及雾滴与流体室的内壁之间的撞击作用,通过旋流将流体撕裂成丝状、带状或者小液滴形式,使得流体在旋流叶片的作用下实现初次均匀离心雾化。随后,流体从流体室的出水侧流出并进入喷嘴体,通过安装在喷嘴壳体的旋流腔内的旋流体上的第二螺旋槽,进一步强化雾滴之间以及雾滴与旋流腔的内壁和喷孔的内壁之间的撞击作用,使得流体在旋流体的作用下实现二次均匀雾化。亦即,流体在流经上述高压细水雾喷头时经过了两次离心雾化后经由所述喷孔喷出,由此提高了高压细水雾喷头的喷雾效果。



技术特征:

1.一种高压细水雾喷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细水雾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槽(21)的第一螺旋角β1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螺旋槽(321)的第二螺旋角β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细水雾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角β1与所述第二螺旋角β2满足:β1=(0.5~1.0)×β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细水雾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槽(21)的旋向与所述第二螺旋槽(321)的旋向相同,所述第一螺旋槽(21)的槽数z1大于所述第二螺旋槽(321)的槽数z2。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高压细水雾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室(11)包括柱形腔室(111)和渐缩腔室(112),所述柱形腔室(111)远离所述渐缩腔室(112)的一端被配置为所述进水侧,所述渐缩腔室(112)的大口端与所述柱形腔室(111)连通,所述旋流叶片(2)安装在所述柱形腔室(111)、且其背对所述进水侧的端面伸入所述渐缩腔室(112)内或与所述渐缩腔室(112)的大口端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压细水雾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渐缩腔室(112)的壁面上设有多个与所述渐缩腔室(112)连通的安装孔(12),其中,所述喷嘴体(3)安装在所述安装孔(12)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细水雾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体(3)还包括安装在所述旋流腔(311)内的流道体(33),所述流道体(33)内具有流体流道(331)、且其外周设有外螺纹,所述旋流腔(311)内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所述流道体(33)用来将所述旋流体(32)固定于所述喷嘴壳体(31)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压细水雾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体(32)包括锥状部(322)和圆柱杆状部(323),所述圆柱杆状部(323)伸入所述流体流道(331)内并与所述流体流道(331)的内壁限定一第一流道(34),所述流道体(33)具有靠近所述锥状部(322)的抵接侧(332),所述锥状部(322)与所述圆柱杆状部(323)的连接处具有一台阶面(324),所述抵接侧(332)与所述台阶面(324)抵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压细水雾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孔(312)包括与所述旋流腔(311)连通的锥形孔段(3121),所述锥形孔段(3121)沿背离所述旋流腔(311)的方向呈渐缩趋势,所述锥状部(322)与所述锥形孔段(3121)相适配、且所述锥状部(322)靠近所述圆柱杆状部(323)的一侧未伸入所述锥形孔段(3121)内。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压细水雾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体(33)的抵接侧(332)呈中空圆柱状、且其外径小于所述旋流腔(311)的内径,所述流道体(33)的抵接侧(332)开设有连通槽(333),所述连通槽(333)连通所述旋流腔(311)和所述流体流道(331)。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压细水雾喷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高压细水雾喷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柱形腔室(111)的内周侧开设有相连的挡圈槽和定位槽,所述挡圈槽的直径大于所述定位槽的直径、且位于所述定位槽背对所述旋流叶片(2)的一侧,所述过滤件(4)呈圆盘状,所述高压细水雾喷头还包括弹性挡圈(5),所述弹性挡圈(5)过盈配合于所述挡圈槽内,以将所述过滤件(4)沿所述柱形腔室(111)的轴向限位在所述定位槽内。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压细水雾喷头,涉及消防灭火设备技术领域,用于解决高压细水雾喷头的喷雾效果差的问题。本申请提供的高压细水雾喷头包括喷嘴本体、旋流叶片和喷嘴体,喷嘴本体内设有流体室,所述流体室的进水侧用于与外部管道连接;旋流叶片安装在所述流体室内、且其外周侧开设有第一螺旋槽;喷嘴体安装在所述喷嘴本体上、且靠近所述流体室的出水侧,所述喷嘴体包括喷嘴壳体和旋流体,所述喷嘴壳体内设有依次与流体室连通的旋流腔和喷孔,所述旋流体设置在所述旋流腔内、且其外周侧开设有第二螺旋槽,流体依次流经所述第一螺旋槽和所述第二螺旋槽进行离心雾化。本申请能够提高高压细水雾喷头的喷雾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罗洁,孙健,顾辰辰,孙亚丽,吕栋,曹竞飞,韩全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一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
技术公布日:2024/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