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绕贮气管式压缩氧自救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1039阅读:3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环绕贮气管式压缩氧自救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救生装备,具体涉及一种人在遇到有毒气体场合时为自救而佩带的装置。
在公知的技术中,压缩氧自救器通过常是由小型氧气瓶、清净罐、气囊、大颗粒二氧化碳吸收剂、减压阀、外壳组成。如美国的PASS公司700型、法国OCENCO公司EBQ6.5型、波兰的CSEAB-9A1型和国内的30分钟压缩氧自救器都是此类结构。上述结构的压缩氧自救器由于存贮器采用的是小型气瓶,其缺点是不能充分利用整机空间。因而使整机体积大,重量大。加之氧气瓶壁表面积大,万一发生破裂,其伤害性也大。而且小型高压气瓶的制造技术参数要求很高,工艺复杂,制造成本也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体积小、重量轻、安全可靠的压缩氧自救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由存贮器、装有氧压表的减压器、内装吸收剂的清净罐、气囊、带口具、鼻夹的呼吸系统以及保护外壳组成。其特点是该自救器的存贮器采用螺旋贮气管1结构,环绕在内装吸收剂的清净罐16的外部,其螺旋贮气管1的一端接充氧开关2,另一端接多头减压器3。多头减压器3的供氧出口与分配器5相接。分配器5有四个接口,其中一个除与减压器3联接外,有二个接口与呼吸系统的通气道21相接,还有一个与清净罐16联接。清净罐16的另一端与气囊19联接,以上述结构构成的环绕贮气管式压缩氧自救器放置在由上、下壳体组成的保护壳体22中。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2为
图1的俯视图;图3为
图1的A-A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图;图5为图4的侧视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减压器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螺旋贮气管1、用φ10×0.8mm薄壁金属管制成6螺旋管形状,以盛装不少于30L的氧气。在螺旋贮气管1的一端连接充氧开关2、另一端装有多头减压器3。该减压器3集氧气输出开关、手动补给、定量供氧、安全泄压功能于一体。它有三个接口。在与减压器3的进气口20相通的一接口处装有氧压表4,可直接监测螺旋贮气管1中的氧气量。与氧压表4接口对应的是供氧出口23、出口23与减压器3的低压腔相通,并与分配器5的一个凸形接咀连接,在接口处用铁夹紧固。进气口20与螺旋贮气管1连接,在减压器3上设有杠杆式手动补给机构,即与进气口20对应的低压腔的座体处装调整帽8,调整帽8的端面上有二个固定座。在低压腔的座体内有一拉杆压盘6,拉杆压盘6的拉杆穿过调整帽8的中心孔。在拉杆压盘6与调整帽8之间装有柱弹簧7。开启杆9的顶端通过开口销10与调整帽8端面的一个固定座铰接,开启杆9的支点通过开启销钉11与拉杆压盘6的拉杆端部连接。在开启杆9的另一端装有开放销12,穿过调整帽8端面上的另一个固定座可将开启杆9锁定,使用时,拉下开放销12,按下手柄,即可达到手动补给的目的。
减压器3的出气口23处安装的分配器5有四个接口,其中二个接口与呼吸系统的通气道21上的二个接口15连接,并用铁夹紧固,另一个接口与清净罐16的一端连接,用铁夹紧固。清净罐16的另一端与气囊19连接,并用铁夹紧固。清净罐16内装的吸收剂为小颗粒二氧化碳吸收剂,其颗粒度为φ2×(2--4)mm。呼吸系统的通气道21和口具17是一体的。鼻夹18通过软线固定在口具17上。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壳体22为上、下二部分构成的腰形保护壳体。以上结构的环绕式贮气管式压缩氧自救器放置在保护壳体22内。壳体22的上盖为不锈钢梯形结构,下部用阻燃防静电塑料制成。其贴人身人体面为曲面,与人体腰部曲面吻合,在保护壳体面上有纵横相贯的拉筋,以增加壳体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薄壁金属管制成的螺旋管做为存贮器,环绕在清净罐外部充分利用了整机空间,改变了传统的氧气瓶作为存贮器的作法,使得本实用新型体积小、重量大幅度降低,特别是本实用新型采用螺旋贮气管结构,在万一破裂的情况下,也不会造成爆炸事故;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减压器聚多功能为一体,并带手动补给装置,故安全可靠,工艺性好,操作也非常简便。因此,本实用新型是在有毒气体场合时佩带的最为理想的自救装备。
权利要求1.一种环绕贮气管式压缩氧自救器,由存贮器、装有氧压表4的减压器3、内装吸收剂的清净罐6、气囊19、带口具17、鼻夹18的呼吸系统以及保护壳体22组成;其特征是该自救器的存贮器采用螺旋贮气管1结构,环绕在内装吸收剂的清净罐6的外部,其螺旋贮气管1的一端接充氧开关2,另一端接多头减压器3、多头减压器3的供氧出口23与分配器5相接;分配器5有二个接口与呼吸系统的通气道21相接,还有一个与清净罐16联接;清净罐16的另一端与气囊19联接;以上述结构构成的环绕贮气管式压缩氧自救器装于保护壳体22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绕贮气管式压缩氧自救器,其特征是所述的螺旋贮气管1采用薄壁金属管制成的多圈螺旋管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环绕贮气管式压缩氧自救器,其特征是减压器3上有杠杆式手动补给机构,即减压器3的低压腔座体处装有调整帽8,调整帽8的端面上有二个固定座,在低压腔的座体内有拉杆压盘6,拉杆压盘6的拉杆穿过调整帽8的中心孔,在拉杆压盘6与调整帽8之间装有弹簧7,开启杆9的顶端与调整帽8的端面的一个固定座铰接,开启杆9的支点与拉杆压盘6的拉杆端部连接,在开启杆9的另一端装有开放销12,穿过调整帽8端面的另一个固定座可将开启杆9锁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环绕贮气管式压缩氧自救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清净罐16内装的吸收剂为小颗粒二氧化碳吸收剂,其颗粒度为φ2×(2-4)mm。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环绕贮气管式压缩氧自救器,其特征是所述的保护壳体22为上、下二部分构成的腰形壳体,壳体22的上盖为不锈钢梯形结构,下部用阻燃防静电塑料制成,其贴人身体面为曲面,与人体腰部曲部吻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人在有毒气体场合为自救而佩带的救生装备。由螺旋贮气管,减压器、清净罐、气囊、呼吸系统、保护外壳组成。其螺旋贮气管采用薄壁金属管结构、环绕在清净罐外部,减压器增设了杠杆式手动补给机构。清净罐内状的吸收剂采用了小颗粒二氧化碳吸收剂。由上述结构构成的自救器装于腰形保护壳体中封闭保护,本实用新型体积小,重量轻、工艺性好,操作简便,使用安全可靠。
文档编号A62B7/00GK2131545SQ9222838
公开日1993年5月5日 申请日期1992年7月18日 优先权日1992年7月18日
发明者刘永德, 范钦爱, 崔连富, 丁万荣, 孙富有, 魏德田 申请人:抚顺煤矿安全仪器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