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防烟消防逃生头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3618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个人防烟消防逃生头套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烟消防逃生头套。
国内外已有的消防逃生头套均由防火头套和过滤呼吸筒两部分构成,过滤呼吸筒内有数层过滤层,可将烟雾和有毒气体滤除。人体吸入的空气由口衔的过滤器底部直接进入进气口。其缺点是无法有效地防止火焰或高温气体,因而容易造成高温气体灼伤人体呼吸道和肺部。
鉴于上述消防头套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将外来高温有毒气体先行降温再行过滤,充分保护人体呼吸道不被火场高温气体灼伤的个人防烟消防逃生头套。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能够充分实现上述设计目的它包括防火头套和过滤呼吸筒两部分。防火头套中的衔口与过滤呼吸筒固连,衔口内有吸气和吸气二个工作状态相反的单向阀,其特征在于过滤呼吸筒由内筒、外筒和连接件构成,内外筒之间有进气口和进气通道,进气口在过滤筒上端面,吸气单向阀位于内筒颈部,连接件将内筒、衔口、上下外筒连接为一体。
空气从过滤筒上部紧靠防火头套的进气口进入过滤筒,沿着内外筒之间的气通道到达外筒底部再折回内筒底部向上进入内筒,经过滤内筒中的数层净化物质净化后得到无毒气体,经衔口吸气单向阀被吸入人体,人体呼出的气体通过衔口内的呼气单向阀排入大气中,由于空气的入口设计在过滤筒上部紧靠防火头套的部位,火焰较难直接被吸入筒内,加之气体在进入内筒之前先经过了较长的一段通道,使高温有害气体有较充分的降温过程,不致使人体呼吸道被灼伤,同时,经降温后的气体再经过滤层,可延缓过滤层中的净化物质失效时间。
为了便于持握,使过滤筒不易打滑,本实用新型将过滤筒外筒设计成正多边形,内筒外壁相应有与边数相同的筋条,使内外筒紧配合。
为了生产过程中便于安装,本实用新型将过滤筒外筒设计成上下两部分,连接体固定在外筒上部下端,将外筒下部卡紧固连。
为了便于人们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得以逃生,本实用新型设计了与之配合的壁架。壁架高度容得下头套。壁架上有弹性压片,该压片与语音、灯光电路电源微动开关相连。当人们取下逃生头套时,电子装置启动,灯亮且语音电路工作,告知人们如何使用该逃生头套。
为了使人们易于在能见度差的情况下寻找头套,本实用新型呼吸过滤筒外筒在生产时加入荧光物质,以便在昏暗中也能及时寻找到。
由于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几个结构上的创新,使本个人防火消防逃生头套能在火灾发生的危难中有效保护人们的生命安全,不被高温气体灼伤呼吸道,同时还因为多棱柱扩大了原过滤筒的横截面积,有利于降低吸气阻力,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确是火场逃生的有效装置,极有推广价值。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 衔口和呼吸过滤筒分解图图2 吸气状态示意图图3 呼气状态示意图图4 壁架示意图呼吸过滤筒外筒为正六棱体,由、下两部分1、2构成,过滤内筒由3、4两部分构成,4起连接上下内外筒和衔口的作用。内筒3分层装有10、11、12、13四层净化物质,对应于外筒的正六棱体,内筒3外壁上有6根支撑筋条6。内筒4卡紧在3上,衔口5下部的圆罩套在内筒上部的出气口17上,衔口5为软橡胶材料制作,可穿过外筒2中央的出气口19。将内筒3装入外筒1中,外筒上下两部分由紧固件4卡紧。衔口5与内筒颈部上端相连,其上有吸气阀8和呼气阀9。呼吸过滤筒内外筒之间进气道的进气口在过滤筒上端,紧靠头套7。当人吸入空气时,气体自过滤筒进气口进入进气道,至过滤筒底部后折向上进入过滤内筒,空气经进气道后增加了进入过滤筒的路途,使温度降低,再经净化后成为无害气体自单向阀8进入人口,呼出的气体自单向阀9排出,进入大气。
壁架20里设置有一个弹性压片21。当本逃生头套卡入壁架时,压迫弹性压片21,使语音灯光电路的微动开关22开路。当灾情发生,人们将头套取下时,弹性压片21恢复原状,微动开关22接通,其内的语音灯光电路工作,除照明外,还告知人们如何使用本个人防烟消防逃生头套。
权利要求1.一种个人防烟消防逃生头套,包括防火头套和过滤呼吸筒,防火头套中的衔口与过滤呼吸筒固连,衔口内有吸气、呼气两个工作状态相反的单向阀,其特征在于过滤呼吸筒由内外二筒及连接件组成,内外筒之间有进气通道,进气口在筒上面,吸气单向阀位于内筒颈部,连接件将内筒、衔口、上下外筒连为一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个人防烟消防逃生头套,其特征在于外筒为正多棱柱形,内筒外壁对应有与棱数相同的支撑筋条,外筒由上下两部分构成,由连接件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个人防烟消防逃生头套,其特征在于配有壁架,壁架上有弹性压板,该压板与语音、灯光电路的微动电源开关相连。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个人防烟消防逃生头套,其特征在于外筒上有荧光物质。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由防火头套和呼吸过滤筒构成。过滤筒分内外筒,二者之间形成进气通道,进气口在过滤筒上端紧靠防火头套。防火头套中的衔口内有吸气和呼气两个工作状态相反的单向阀,吸气阀位于内筒颈部。吸气时,空气自进气口进入进气通道,至过滤筒外筒底部,再折回向上进入内筒净化。本实用新型延长了空气进入过滤层的路径,使空气降温,保证使用者呼吸道不被高温气体灼伤,同时过滤筒横截面积的增大也有利于降低吸气阻力。
文档编号A62B23/00GK2302027SQ9723772
公开日1998年12月30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16日
发明者吕力 申请人:吕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