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角装置的成型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0496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护角装置的成型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成型机构,具体涉及一种可将圆筒状的波浪纸张或其它再生材料,压制成用以保护器具的护角膜体的护角装置的成型机构。
背景技术
护角装置是用来防止物品表面直接与其它对象接触或碰触而刮伤,其除了可以防止器具碰损外,还具有吸震、防震的作用,故在器具搬运或是仓储堆放作业中,通常都需要装设护角装置以确保器具的品质及安全。常用的器具护角装置是以保丽龙才所制成的护角装置为主,而因保丽龙的强度不够,在使用时易断易破,且不适用于体积过于庞大、重量过重的物品,因此,在使用上有许多限制;再加上最近在世界各地环保意识抬头,保丽龙在使用上遭到许多的限制,以后这些限制将会越来越多,因此,寻找替代品乃势在必行,波浪纸张即为一种替代品,但是现今制造护角装置的成型机常不能准确地形成所要的外形,且常常在换圆筒形波浪纸张的时候,必须浪费等待的时间,生产效率不高。
鉴于前述成型机其制造使用上的缺点及其结构设计上不够理想,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开发出一种更具便利、实用性的护角装置的成型机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护角装置的成型机构,使其能使用波浪纸张或其它可再生材料做为器具护角装置的材料,以减少污染以及能够重复再生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护角装置的成型机构,其可将波浪纸张或其它可再生材料改变成所需要的弯角形状,用以保护器具的弯角及表面。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护角装置的成型机构,利用其两组的成型装置,能够交替的完成所必须要的成型动作,以节省时间及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护角装置的成型机构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的,其包括二模具,所述每一模具都具有一成型面;二活动板组,所述活动板组具有活动板、活动轴及活动支架,所述活动板通过所述活动轴连接,且所述活动板由所述活动支架支撑,使所述活动板组可配合所述模具任意调整角度;二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的运转,可带动所述该模具的运动;一动力控制系统,所述动力控制系统可以控制所述二动力装置的运作;而所述每一个动力装置皆带动所述各对应模具的运动,另有两个活动板组配合所述两个模具的运动,使得所述模具与所述活动板组能产生相对运动,从而实现将置于其中的材料制成所要求外形的护角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成型机构能使用波浪纸张或其它可再生材料做为器具护角装置的材料,减少了污染以及能够使再生材料重复使用;使波浪纸张或其它可再生材料改变成所需要的弯角形状,用以保护器具的弯角及表面;便利地完成成型动作,以节省时间及提高工作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模具与活动板组压模前的状态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模具与活动板组压模中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压模前模具加上模具板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在压模时模具加上模具板的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定位装置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动作的控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就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所取得的有益效果结合一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护角装置的成型机构包括有一模具10、活动板组20、动力装置30及活动架40,该模具10之两侧边系与两侧的活动架40连接,且活动架40系以其内部的螺端41与动力装置30相结合,且该活动架40的外侧的滑动块42与固定支柱50相配合,而可在固定支柱5上滑动,活动板组20则位于模具10的下方,且活动板组20由活动板21与活动轴22结合而成,并由活动支架23所支撑。
再者,该动力装置30的马达31运转带动传动带32,该传动带32带动动力轴33转动,再经由螺端41及连动带动活动架40得上下运动,使得模具10上下运动,活动板组20也配合模具10的上下运动,改变其角度。而当该模具10被带动至最上位的时候,如图1所示,该活动板组20的角度大于模具10的角度,此时这个阶段称为取材料的阶段。且活动板组20与模具10相距有一段距离,圆筒状之波浪纸张可被放入该活动板组20与模具10之间,待放入动作完成时,即为压模前的阶段。又如图2所示,模具10被带动往下的时候,该活动板组20配合模具10与模具10形成同样角度,此时原来圆筒状的波浪纸张被模具10的挤压以及配合活动板组20之抵撑而形成有角度的弯角形状,一直到模具10至最下位的时候,该圆筒状的波浪纸张完全与模具10的外形完全相同,此即所要器具弯角保护装置,这个阶段则称为压模中的阶段。
而当马达31正转并连动该模具10向上运动时,如图3所示,一移动辅助装置6即可帮助该模具10上移,用以减轻马达31的负担,该移动辅助装置6系以支撑轴61为轴,连接二滑轮轴62,二滑轮上挂有传动带63,传动带63一端连接模具10另外一端连接砝码64,当马达31正转而使模具10向上运动时,该砝码64发挥减重的功用,减轻马达31的负担,也减少模具10的受损,而使模具10上升恢复压模前的状态,另外,一复位装置80,用以使该活动板组20恢复原来的状态,即当模具10上升时,该复位装置80的复位杆81以支轴82为支点,借由砝码83的重量推动活动板组20使活动轴22上升,进而使该活动板组20恢复原来的状态。
如图4、图5所示,为了使波浪纸张能够有效的形成所需的厚度,在模具10的两侧加上一模具板11,因此模具板11的厚度即为器具护角装置所想要的厚度,使得模具10向下运动的时候,模具板11的底部触至活动板组20时即停止向下运动,以使弯角的波浪纸张形成所需的厚度。
如图6所示,若需要弯角两边长度不同的护角装置时,此时则对放置在活动板组20的圆筒状波浪纸张做定位工作,所以设计了一定位装置70,该定位装置70包括有一定位杆71、辅助阻挡板72及定位弹性杆73,当需要定位时,该定位杆71抵住原来圆筒状的波浪纸张,并通过辅助阻挡板72固定,所以可将圆筒状的波浪纸张定位,等到模具10下压时即可形成合于要求的器具弯角保护装置;而为使模具能下压顺利,在模具10上增加了一辅助杆74配合定位弹性杆73,使得下压后该模具10与活动模板组20能恢复原来压模前的状态。
又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包括有一模具10A、活动板20A、动力装置30A、活动架40A、移动辅助装置及定位装置(未在图中标出)、恢复装置80A,能够使成型机能够在同时间内,同时拥有两组不同阶段之压模机构;如此我们可以在模具10下压成形为压模中的阶段时,同时使得模具10A为取放材料的阶段而送入新的圆桶状波浪纸张,如图3所示。
如图7所示,一动力控制系统90系用以控制模具10及10A之上升与下降,该动力控制系统90连结该动力系统30及30A,用以进一步控制模具10及10A的上下移动。即当马达31及31A逆转时,模具10及10A是向下移动的,所以只要将该动力控制系统90设计一个反向讯号,就可以使得马达31及31A做反向的运转,亦使得模具10及10A的上下反向移动,机器同时呈现两种不同的阶段。
本实用新型具有双组合的成型机构不会使工作者疲劳,上方和下方的组合都已经调整为适当的长度,以避免需要蹲下或拉长身为工作,本机器也已尽量收缩空间,如此不必再浪费空间来放置第2部单组合机器。
权利要求1.一种护角装置的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模具,所述每一模具都具有一成型面;二活动板组,所述活动板组具有活动板、活动轴及支撑所述活动板组并使所述活动板组可配合所述模具任意调整角度的活动支架,所述活动板通过所述活动轴连接;二带动所述模具运动的动力装置;一控制所述二动力装置运作的动力控制系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角装置的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模具为与所述活动板组配合并通过动力控制系统控制动力装置带动该两组模具交替完成成型动作的模具。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护角装置的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组模具两侧连接两个活动架,所述活动架利用一螺端与动力装置连接,所述动力装置为通过所述活动架带动所述模具的动力装置,且在所述活动架上有一对使所述活动架可在所述固定支柱上滑动的滑动块。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护角装置的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个模具上具有二个使得所述模具在上升的时候节省该动力装置的动力输出的移动辅助装置。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护角装置的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二个动力装置为马达。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护角装置的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个活动板组下方各具有二个使得所述活动模板祖在压模后可以恢复到压模前状态的恢复装置。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护角装置的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一模具与所述活动板组之中具有使护角装置可以调整位置偏左或偏右并且在成型之后形成两侧不同长度的护角装置的定位装置。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护角装置的成型机构,其包括有二模具,每一模具都具有一成型面;二活动板组,所述活动板组具有活动板、活动轴及活动支架,所述活动板通过活动轴连接,且该活动板由该活动支架支撑,使该活动板组可配合该模具任意调整角度;二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的运转,可带动该模具的运动;一动力控制系统,所述动力控制系统可以控制该二动力装置的运作;该每一个动力装置皆带动该各对应模具的运动,另有两个活动板组配合该两个模具的运动,使得该模具与该活动板组能产生相对运动,通过这种方式,达到将置于其中的材料制成所要求的外形护角保护装置。
文档编号B31B43/00GK2700099SQ20042002025
公开日2005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04年2月18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18日
发明者杨蕙华 申请人:杨蕙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