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链袋模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9117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夹链袋模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夹链袋模头,尤指一种利用模心的螺旋状流道,以及模盖与模仁及模片间形成的余隙压缩,而使聚丙烯夹链袋于成形上更加快速、稳定的创新夹链 袋模头。
背景技术
塑料袋的研发提供了人们放置家用物品、工业用品、食品及药品…等物的便利性, 而将物品容收于塑料袋后,在做封口上一般则是塑料袋袋口直接打结或是以橡皮筋圈绕等 方式,将塑料袋口封合,以避免容装于塑料袋内的物品掉出,然而,以打结或是以橡皮筋圈 绕的方式将袋口封合,不仅外观上不甚美观,而且亦无法有效将袋口封紧,若容装物为流体 物质,便常有渗露的情形。为了方便物品容装于塑料袋体时,于塑料袋体封口上更具便利性及美观性,有业 者研发生产出一种在塑料袋体开口端处结合一由嵌槽及嵌条相互嵌合的夹炼,而此具有夹 炼的塑料袋体,即称之为“夹链袋”。传统夹链袋大都是以分子稳定性较佳的聚乙烯(polyethylene,ΡΕ)所制成,以便 易制造成形,然而,聚乙烯制成的夹链袋,虽制作容易,却有不耐热、绝缘性低,且成形后色 泽、透明度差等缺失,故在实际使用上仍有其不足之处。而为了提供消费者成形色泽、透明度高及耐热、绝缘性佳的夹链袋,因此,夹链袋 业者无不研拟以透明度与耐热、绝缘性都较高的聚丙烯(Polyproylene,PP)来生产制作夹 链袋,由于聚丙烯的分子稳定性较差,故于实际制造上要将聚丙烯原料制作成夹链袋是相 当不易,现有夹链袋模头,主要是利用上、下往复弯延的流道,以压缩聚丙烯原料,加温的聚 丙烯原料分子即可以在此上、下往复压缩之间,达到稳定分子效果;然而,聚丙烯原料在加 压程序须经由此上、下往复流道,故制程上极为耗时。因此,本设计人有鉴于现有聚丙烯夹链袋成形不易、加工费时等弊失,借助其多年 于相关领域的制造及设计经验和知识的辅佐,并经多方巧思,研创出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可以使聚丙烯夹链袋于成形上更加快速、稳定 的夹链袋模头。于是,为了达到上述实施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夹链袋模头包含一模心,使 其上缘形成组立部,再使该组立部往中央束缩成形主体部,又于该主体部连伸而下形成锥 状导流部,另由该导流部往下连伸形成接合部,再于该模心上端中心处设有一入料孔,并由 此入料孔延伸而下与设于主体部侧边的出料孔相连通,又使主体部周壁在位于出料孔下方 处形成螺旋状的流道,再于模心上设一入气孔,且使该入气孔往模心内部延伸,而与成形于 模心底部中央的出气孔相连通;一模身,于中心形成一通孔,以供模心的主体部及与主体部 相连接的导流部和接合部设置于内,并使该通孔对应模心的主体部、导流部及接合部而成形,而使通孔与模心的主体部、导流部及接合部形成有间隙,另模心的组立部则抵靠于模身 上端面,以与模身相组接;一模盖,组装于模身下方,并于其中心形成一贯孔,以与模身的通 孔相对应;一模仁,组设于模盖的贯孔中,并与模盖的贯孔间形成有余隙,再使该模仁与模 心的接合部相组接,又于此模仁中心贯穿有穿孔,以与模心的出气孔相对应;一模片,组设 于模盖的贯孔内,且与模盖的贯孔间形成余隙,又使该模片与模仁底部相组设,再于该模片 中心成形透孔,以与模仁的穿孔对应相通。再者,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于模仁侧边设有至少一个以上流孔,以贯穿至模仁底部, 并于模仁下方所设模片,于对应该流孔,成形有公、母扣模穴,再进一步设有押出机,以与模 仁的流孔相接设,依此,即可押出不同原料、颜色或公、母扣的形状,而变化出多种夹链袋的 形式。借由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和优点1.本实用新型的夹链袋模头利用螺旋状流道将加温的聚丙烯原料予以加压,随即 沿流而下,经模盖与模仁及模片形成的余隙压缩后,再吹制、封切成形夹链袋,依此,与现有 的夹链袋模头须经由上、下往复流道加压、压缩的制程相较下,本实用新型成形夹链袋的制 程更为快速省时且稳定。2.本实用新型的夹链袋模头进一步于模仁侧边设有至少一个以上流孔,以贯穿至 模仁底部,并于模仁下方模片,对应该流孔处,成形有公、母扣模穴,又进一步设有押出机, 以与模仁的流孔相接设,依此,即可押出不同原料、颜色或公、母扣的形状,而变化出多种夹 链袋的形式。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 围。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 模心11 组立部12 主体部13 导流部14 接合部15 入料孔16 出料孔17 流道18 入气孔19 出气孔2 模身21 通孔22 间隙3 模盖31 贯孔4 模仁41 余隙42 穿孔43 流孔5 模片[0029]51 余隙52 透孔53 公、母扣模穴6 押出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首先,请参阅图1、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夹链袋模头,是由模心1、模身2、模盖 3、模仁4及模片5所组成;其中该模心1,使其上缘形成组立部11,再使该组立部11往中央束缩成形主体部12,又 于该主体部12连接并延伸而下形成锥状导流部13,另由该导流部13往下连接并延伸形成 接合部14,再于该模心1上端中心处设有一入料孔15,并由此入料孔15延伸而下与设于主 体部12侧边的出料孔16相连通,又使主体部12周壁在位于出料孔16下方处形成螺旋状 的流道17,再于模心1上设一入气孔18,且使该入气孔18往模心1内部延伸,而与成形于 模心1底部中央的出气孔19相连通;该模身2,于该模身2的中心形成一通孔21,以供模心1的主体部12及与主体部 12相连接的导流部13和接合部14设置于该通孔21内,并使该通孔21对应模心1的主体 部12、导流部13及接合部14而成形,而使通孔21与模心1的主体部12、导流部13及接合 部14形成有间隙22,另外,模心1的组立部11则抵靠于模身2上端面,以与模身2相组接;该模盖3,组装于模身2下方,并于其中心形成一贯孔31,以与模身2的通孔21相 对应;该模仁4,组设于模盖3的贯孔31中,并与模盖3的贯孔31间形成有余隙41,再 使该模仁4与模心1的接合部14相组接,又于此模仁4中心贯穿有穿孔42,以与模心1的 出气孔19相对应;该模片5,组设于模盖3的贯孔31内,且与模盖3的贯孔31间形成余隙51,又使 该模片5与模仁4底部相组设,再于该模片5中心成形透孔52,以与模仁4的穿孔42对应 相通。据此,于使用实施时,请再参阅图1、图2所示,是将已加温融溶的聚丙烯 (Polyproylene,英文缩写为PP)原料由模心1的入料孔15注入;此时,受重力所致,呈融溶状态的聚丙烯原料沿着模心1的入料孔15往相通的出 料孔16流出,继之,融溶的聚丙烯原料继续绕着模心1其主体部12周壁所设螺旋状流道17 流动而下,借由该环绕着模心1其主体部12周壁所设螺旋状流道17,以加速压缩聚丙烯原 料;而后,该经压缩的聚丙烯原料沿着螺旋状流道17继续往锥状导流部13沿流而下, 随及经由模仁4与模盖3的贯孔31间形成的余隙41,再进一步压缩,接着通过模盖3的贯 孔31与模片5形成的余隙51后,即完成最后压缩步骤,此时,排出于外的聚丙烯原料其分 子已成稳定的状态;另外,于聚丙烯原料由入料孔15注入的同时,由模心1的入气孔18处也注入空气,该注入的空气随即由模心1的出气孔19排往相对的模仁4的穿孔42,再由对应的模片 5的透孔52排出于外,以同步配合由模片5其余隙51排出于外的聚丙烯原料进行吹制的动作,据此,以使聚丙烯原料吹制成形夹链袋膜。另请参阅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于模仁4侧边进一步成形至少一流孔43,并使该流孔43贯穿至模仁4底部,另使模片5于对应该流孔43处分别设有成形 公、母扣模穴53 ;借此设计,当聚丙烯原料流经模仁4侧边流孔43时,该聚丙烯原料即会部 份流入流孔43中,接着由流孔43继续流至模片5的公、母扣模穴53之中,再由公、母扣模 穴53流出于外,即成形夹链袋的公扣与母扣的形态,而此由公、母扣模穴53流制而出的夹 链袋公、母扣随即与由模片5其余隙51排出于外的聚丙烯原料所成形的袋体相结合,而成 形一夹链袋初胚,随之,经由封切机以封切底部,即可成形夹链袋;又本实用新型可以于模仁4侧边进一步成数个流孔43,再于模片5设有与流孔43 相对应的公、母扣模穴53,依此,即可以一次于袋体上成形多个公、母扣,并且依公、母扣模 穴53形状不同,而可以成形不同形状公、母扣,随之,经由封切步骤,便可达到一次成形制 造多个夹链袋的效果,使得夹链袋成形上更加便利快速。另请参阅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实施例,可以于模盖3外侧对应模仁4的 流孔43进一步设有相接设的押出机6,依此,即可以于聚丙烯袋体上成形不同颜色及材质 的夹链,而更增加夹链袋的变化性。据此,使加温聚丙烯原料于经由模心的螺旋状流道加压后,随即送到模盖与模仁 及模片形成的余隙压缩,随之吹制成形夹链袋膜,而后经由封切,以成形夹链袋;借此,利用 模心的螺旋状流道,以及模盖与模仁及模片间形成的余隙压缩,能使聚丙烯的夹链袋于成 形上更加快速、稳定。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
,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 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 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权利要求一种夹链袋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链袋模头包括一模心,所述的模心上缘形成组立部,该组立部向所述模心的中央束缩形成主体部,于所述的主体部连接并延伸而下形成锥状导流部,另由所述的导流部向下连接并延伸形成接合部,于所述的模心上端中心处设有一入料孔,并由所述的入料孔延伸而下与设于所述的主体部侧边的出料孔相连通,所述的主体部周壁在位于所述的出料孔下方处形成螺旋状的流道,于所述的模心上设一入气孔,且所述的入气孔向所述的模心内部延伸,而与成形于所述的模心底部中央的出气孔相连通;一模身,于所述模身的中心形成一通孔,所述模心的主体部及与所述主体部相连接的所述导流部和所述接合部设置于所述的通孔内,并且所述的通孔对应所述模心的所述主体部、所述导流部及所述接合部而成形,所述通孔与所述模心的所述主体部、所述导流部及所述接合部形成有间隙,所述模心的所述组立部抵靠于所述模身上端面,并与所述模身相组接;一模盖,组装于所述的模身下方,并于所述模盖的中心形成一贯孔,所述的贯孔与所述模身的所述通孔相对应;一模仁,组设于所述模盖的所述贯孔中,并与所述模盖的所述贯孔间形成有余隙,所述模仁与所述模心的所述接合部相组接,于所述模仁的中心贯穿有穿孔,所述的穿孔与所述模心的所述出气孔相对应;一模片,组设于所述模盖的所述贯孔内,且与所述模盖的所述贯孔间形成余隙,所述模片与所述模仁底部相组设,于所述模片中心成形透孔,所述透孔与所述模仁的所述穿孔对应相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链袋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模仁进一步于其侧边设有至少 一流孔,所述流孔贯穿至所述模仁底部,所述模片进一步于对应所述流孔成形有公、母扣模 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链袋模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链袋模头进一步包括押出 机,所述的押出机与所述模仁的所述流孔对应接设。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有关于一种夹链袋模头,由模心、模身、模盖、模仁及模片等所组成,加温聚丙烯原料于经由模心的螺旋状流道加压后,随即送到模盖与模仁及模片形成的余隙压缩,随之吹制成形夹链袋膜,而后经由封切,以成形夹链袋;据此,利用模心的螺旋状流道,以及模盖与模仁及模片间形成的余隙压缩,能使聚丙烯的夹链袋于成形上更加快速、稳定。
文档编号B31B1/90GK201566177SQ20092025888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24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24日
发明者林汉能 申请人:林汉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