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均一薄膜形态的bopp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4005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均一薄膜形态的bopp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聚丙烯和由所述聚丙烯制成的电容器薄膜,以及所述聚丙烯的制备。
背景技术
电容器薄膜必须耐受极端条件比如高温和较高的电击穿强度。此外,优选电容器薄膜具有较好的机械性能比如较高的刚度。就电击穿强度来说,必须考虑体系(在此为电容器-薄膜)的整体性能或特性受该体系中的较小极端区域的性能支配。不幸的是,并不是最强的极值起主导作用,而是最弱值支配整体性能。因此,即使优选电容器薄膜的试样具有较 高的电击穿强度,也还必须确保同一电容器薄膜的不同试样也显示出有希望的平均电击穿值。因此,换句话说,电容器薄膜必须连续地在所述薄膜的每一位置处具有相同的性能。因此,为了评估电容器薄膜整体上是否具有良好的电击穿强度,从所述薄膜中切割出10个较小试样并使每一试样经历根据IEC-60243实施的独立的击穿测定。这些较小试样通过测定被不可逆地破坏。由于击穿事件的随机性,故用于记录10个试样(来自相同的薄膜)中每一个的击穿场散布地非常宽,并且不是高斯分布,而是已知的韦伯分布。这是所谓的极值分布。因此,需要对结果的离散度进行观察,而不是单独地观察击穿电压。韦伯数据的离散度的特征是β参数。β参数越低,电击穿结果的分布越宽。考虑到可靠性,离散度应尽可能地小,因此β参数尽可能地大。这意味着,面临的任务不仅是实现较高的电击穿电压而且获得较高的β参数。仅较高的β参数确保了较高的电击穿电压实际上经常被该电容器薄膜所满足。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确保由其制成的电容器薄膜耐受较高的电击穿强度而不因其失效的聚丙烯,聚丙烯的上述性能可通过相当高的β参数实现。优选这种聚丙烯另外具有较高的耐温性。本发明基于如下发现考虑到β参数的经提高的击穿性能可通过使用具有如下特征的用于电容器薄膜的聚丙烯来实现该聚丙烯的特征是其具有相当高含量的通过步进等温分离技术(SIST)确定的较厚薄层。这种聚丙烯可以获得具有较高电击穿强度和较高β参数的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和/或电容器薄膜。
具体实施例方式因此,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如下性质的聚丙烯(a)根据ISO 11357-3测定的熔融温度(Tm)为至少151. (TC,(b) 二甲苯冷可溶物分数(XCS)为不超过I. 5wt%,以及(C)薄层厚度超过14. 09nm的晶体组分为至少18. 0wt%,更优选至少18. 3wt%,更优选至少18. 6wt%,更优选至少19. 0wt%,其中所述组分通过步进等温分离技术(SIST)确定。
因此,本发明特别地涉及具有如下性质的聚丙烯(a)根据ISO 11357-3测定的熔融温度(Tm)为至少151. (TC,(b) 二甲苯冷可溶物分数(XCS)为不超过I. 5wt%,以及(C)薄层厚度超过14. 09nm的晶体组分为至少18. 0wt%,更优选至少18. 3wt%,更优选至少18. 6wt%,更优选至少19. 0wt%,其中所述组分通过步进等温分离技术(SIST)确定,其中,(i)在225°C处将聚丙烯熔融5分钟,(ii)然后以80°C /min的速率冷却到145°C,(iii)在145°C处保持2小时,(iv)然后以80°C /min的速率冷却到135°C,(V)在135°C处保持2小时,(vi)然后以80°C /min的速率冷却到125°C,(vii)在125°C处保持2小时,(viii)然后以80°C /min的速率冷却到115°C,(ix)在115°C处保持2小时,(X)然后以80°C /min的速率冷却到105°C,(xi)在105°C处保持2小时,(xii)然后以80°C /min的速率冷却到_10°C,以及(xiii)然后以10°C /min的加热率加热到200°C,获得所述聚丙烯的熔融曲线,使用温度范围为50至200°C的所述熔融曲线以根据Thomson-Gibbs式(式I)计算薄层厚度分布。
权利要求
1.聚丙烯,其具有如下性质 (a)根据ISO11357-3测定的熔融温度(Tm)为至少151. (TC, (b)二甲苯冷可溶物分数(XCS)为不超过I. 5wt%, (c)薄层厚度在7.70至14. 09nm范围内的晶体组分为45. 0至67. 0wt%,其中所述组分通过步进等温分离技术(SIST)确定,以及 (d)薄层厚度超过14.09nm的晶体组分为至少18. 0wt%,其中所述组分通过步进等温分离技术(SIST)确定。
2.聚丙烯,其具有如下性质 (al)根据ISO 11357-3测定的熔融温度(Tm)为至少151. (TC, (bl) 二甲苯冷可溶物分数(XCS)为不超过I. 5wt%, (cl)薄层厚度超过14. 09nm的晶体组分为18. 0至50. 0wt%,其中所述组分通过步进等温分离技术(SIST)确定,以及 (dl)可选的通过13C光谱测定的〈2,1>位置缺陷为0. 4摩尔%以上, 或者, (a2)根据ISO 11357-3测定的熔融温度(Tm)为至少151. (TC, (b2) 二甲苯冷可溶物分数(XCS)为不超过I. 5wt%, (c2)薄层厚度超过14. 09nm的晶体组分为至少18. 0wt%,其中所述组分通过步进等温分离技术(SIST)确定,以及 (d2)通过13C光谱测定的〈2,1>位置缺陷为0. 4摩尔%以上。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聚丙烯,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通过13C光谱测定的〈2,1>位置缺陷为0. 4摩尔%以上。
4.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聚丙烯,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为丙烯均聚物。
5.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具有如下性质 Ca)根据ISO 16014测定的分子量分布(MWD)为至少2. 8, 和/或 (b)根据ISO 1133测定的熔体流动速率MFR2 (230°C)为超过2. 0g/10min。
6.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根据IS011357-3测定的结晶温度(Tc)为至少113°C。
7.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的支化系数g’为至少0. 9。
8.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中的硅残留低于0.5ppm。
9.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为双向拉伸薄膜。
10.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的用途,用于使得根据IEC-60243测定的电击穿的P参数(韦伯参数)的值超过8,优选超过12。
11.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如权利要求I至8中任一项所定义。
12.电容器薄膜,其包含如前述权利要求I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或如权利要求11中所述的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
13.用于制备如前述权利要求I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聚丙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丙烯与可选地不同于丙烯的C2至Cltl a -烯烃在催化剂体系的存在下聚合,所述催化剂体系根据ASTM D 3663测定的表面积为低于20m2/g并包含如式(I)的过渡金属化合物所代表的催化剂 (Cp)2RZrX2 (I) 其中 X独立地为单价阴离子配位体,比如O -配位体, Cp为选自于下组的有机配位体未取代的环戊二烯基、未取代的茚基、未取代的四氢茚基、未取代的芴基、经取代的环戊二烯基、经取代的茚基、经取代的四氢茚基、以及经取代的荷基, 附加条件是两个Cp配位体均选自于上面所述的组并且两个Cp配位体在化学上是相同的,即是同样的, R为连接两个Cp配位体的桥连基,其中R符合式(II): -Y(R,)2- (II) 其中 Y为C、Si或Ge,优选为Si, R’为C1至C2tl烷基、C4至Cltl环烷基、C6至C12芳基、C7至C12芳烷基、或三甲基甲硅烷基, 附加条件是两个R’残基均选自于上面所述的组并且两个R’残基在化学上是不同的。
全文摘要
一种聚丙烯,其具有如下性质熔融温度(Tm)为至少151.0℃,二甲苯冷可溶物分数(XCS)为不超过1.5wt%,以及在160℃以上熔融的18.0至50.0wt%的晶体组分,其中所述组分通过步进等温分离技术(SIST)确定。
文档编号B32B27/32GK102712716SQ201080059373
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30日
发明者D·格洛格尔, J·帕维莱宁 申请人:北欧化工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