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棒制造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5108阅读:12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纸棒制造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纸筒卷绕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纸棒制造机。
背景技术
目前,纸棒的生产制造一般是先将纸带按一定的长度先进行切段,再将已切段的纸带卷成纸筒,进而成型为纸棒。上述纸带先切段再卷绕成纸筒主要有如下两种方式其中一种方式需要设置一个芯部,以芯部为中心对已切段的纸带进行卷绕,如纸杆铅笔的制造, 需要笔芯作为芯部;另一种方式不采用芯部,而是采用一阻尼卷圆压板和一条输送带相配合,构成一逐渐减小的输送通道,已切段的纸带在阻尼卷圆压板前端下表面的阻尼力(该阻尼力与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反)作用下,自动向中心卷曲,随着向前传送,阻尼卷圆压板和输送带配合,模拟人手搓卷的动作,使已切段的纸带逐渐向中心收拢,直径逐渐缩小,最终形成实心纸棒。无论上述任何一种方式,都是先将纸带进行切段,然后再起卷,切段的纸带难以受力,较难控制,起卷非常不稳定,经常无法如预期般起卷,造成生产过程不稳定,工作效率较低;另外,由于起卷不稳定,虽然最终能成卷,但卷成的纸棒质量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纸棒制造机,这种纸棒制造机工作过程稳定、工作效率高,生产出来的纸棒质量好。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纸棒制造机,包括机架、纸带放卷机构、卷纸筒装置、涂胶装置和动力机构,其特征是还包括纸筒切段装置、纸筒段输送装置和纸棒成型装置;所述纸带放卷机构、卷纸筒装置、纸筒切段装置、纸筒段输送装置和纸棒成型装置依序设置在机架上,卷纸筒装置、 纸筒切段装置、纸筒段输送装置、纸棒成型装置和涂胶装置均与动力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卷纸筒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送纸平台、起卷机构、定型辊、导向辊和搓实牵引机构;所述起卷机构、定型辊、导向辊和搓实牵引机构依序设置,定型辊竖直设置在送纸平台上,导向辊竖直设置在机架上;所述起卷机构包括起卷块和侧向推力辊,起卷块吸附在送纸平台的表面上,侧向推力辊竖直设置在送纸平台上并处于起卷块与定型辊之间;所述搓实牵引机构包括第一传动带、第二传动带、驱动第一传动带循环传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和驱动第二传动带循环传动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一上一下并交叉设置,第一传动带与第二传动带之间有间隙,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机架上并与动力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涂胶装置设置在机架上,并处于定型辊与侧向推力辊之间。沿纸带传送的前进方向,先到达为后,慢到达为前。上述起卷块可以采用磁铁制成,而送纸平台采用铁板制成,使得起卷块能够吸附在送纸平台的表面上;或者是起卷块采用磁体制成,而送纸平台采用其它非金属材料制成, 再在送纸平台下表面的相应位置安装一块磁铁或铁片,同样能够使起卷块吸附在送纸平台的表面上。
工作原理先在放纸带卷机构上安装好纸带卷,用手工将纸带前部的一小段搓成纸筒,然后使纸带依序经过侧向推力辊、定型辊和导向辊,并将已搓成纸筒的一端送入第一传动带与第二传动带之间的间隙中,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的两个相对面夹紧纸筒;再在纸带的相应位置上放置好起卷块,即是起卷块将纸带压在送纸平台的表面上;接着启动动力机构,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工作,使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的两个相对面均向前传动,则纸筒的上侧和下侧分别受到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的第一摩擦力和第二摩擦力,第一摩擦力可分解为第一向前分量和第一侧向分量,第二摩擦力可分解为第二向前分量和第二侧向分量,第一侧向分量与第二侧向分量方向相反,分别作用于纸筒的上侧和下侧,对纸筒产生搓动作用,将纸筒搓实,而第一向前分量和第二向前分量方向相同,一上一下,同时拉动纸筒前进;纸筒的前进拉动后方的纸带向前传送,使纸带放卷机构被动放出纸带;随着纸带的向前传送,在起卷块处,由于起卷块和侧向推力辊的配合,纸带的后部宽、前部窄,纸带的侧边自动卷起,而侧向推力辊则对卷起的纸带施加侧向的推力,使纸带在向前传送的过程中向另一侧卷绕,涂胶装置在纸带的上表面上涂上胶水,在定型辊处正式卷绕成纸筒,再经过导向辊拉直,送入第一传动带与第二传动之间的间隙中,进行搓实和向前拉动,从而实现纸带的自动连续传送,并以螺旋卷绕的方式卷绕成纸筒;卷绕并搓实为纸筒后,经纸筒切段装置切成纸筒段,再经纸筒段输送装置将纸筒段送入纸棒成型装置进行最终成型,将纸筒段辗压成直径一直,表面抛光的实心纸棒。由于采用连续、螺旋卷绕的方式卷绕成纸筒,然后再进行切段、成型,中间不会出现差错或有的纸筒质量不合格的问题,故使得工作过程稳定、工作效率高,生产出来的纸棒质量好。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主动辊、第一从动辊和多条第一支撑辊,第一主动辊、第一从动辊和第一支撑辊均可转动安装在机架上,多条第一支撑辊处于第一主动辊与第一从动辊之间,第一传动带套在第一主动辊和第一从动辊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主动辊、第二从动辊和多条第二支撑辊,第二主动辊、第二从动辊和第二支撑辊均可转动安装在机架上,多条第二支撑辊处于第二主动辊与第二从动辊之间,第二传动带套在第二主动辊和第二从动辊上;第一主动辊和第二主动辊均与动力机构传动连接。通过上述结构形式来带动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传动,使得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在传动过程中更加平稳。在一种具体方案中,导向辊的中部开设有环绕导向辊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截面为圆弧形。通过在导向辊上设置环形凹槽,扩大纸筒与导向辊的接触面积,避免纸筒受到压迫而变形。在一种具体方案中,起卷块的下部呈锥形。纸带向前传送时,沿起卷块的锥面自然卷起,并且由于底部为圆弧,任意角度都相同,避免起卷块被拖动走位而将纸带割裂。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其特征是所述纸带放卷机构包括卷轴、一对压平辊和至少一条支撑辊,以及能够对卷轴一端施加阻力的阻力机构;压平辊和支撑辊均可转动安装在机架上,并处于卷轴的前方;阻力机构安装在机架上。通过阻力机构对卷轴的一端施加一定的阻力,防止卷轴的惯性转动,在纸卷的直径减小时,能够避免卷轴转动过快而放出多余的纸带,防止放出的纸带皱褶,使纸带保持具有一定的张力,确保连续、勻速放卷;压平辊和支撑辊使得纸带展开更加平整,确保纸带能够平稳展开,确保生产得以顺利进行。在一种具体方案中,阻力机构包括磁粉制动器、一对相啮合的制动齿轮;磁粉制动器安装在机架上;其中一个制动齿轮安装在磁粉制动器的输出动力端上,另一个制动齿轮安装在卷轴的一端上。通过磁粉制动器配合一对制动齿轮,对卷轴进行制动,能够调节磁粉制动器的阻力大小,既防止了纸卷直径减小时卷轴的惯性转动,又能够避免纸卷直径较大时纸带张力过大的问题。阻力机构也可以包括弹片,弹片的一端与机架连接,弹片的另一端与卷轴接触。通过弹片对卷轴施加一定的阻力,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维护容易。阻力机构还可以包括一对摩擦轮,其中一个摩擦轮安装在机架上,另一个摩擦轮安装在转轴上,两个摩擦轮摩擦配合。通过摩擦轮对卷轴施加一定的阻力,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维护容易。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其特征是所述纸筒切段装置包括切刀、切刀转轴和刀垫;切刀转轴可转动安装在机架上,刀垫安装在机架上,切刀转轴处于刀垫的正上方, 切刀沿切刀转轴的长度方向安装在切刀转轴上;刀垫包括刀垫转轴和垫片;刀垫转轴可转动安装在机架上,垫片安装在刀垫转轴上;切刀的刀刃与垫片的上表面接触配合;切刀转轴和刀垫转轴均与动力机构传动连接。控制切刀转轴和刀垫转轴作同步转动,并且切刀转轴和刀垫转轴的转动方向相反,即是相向转动。每转动一周,切刀的刀刃与刀垫的垫片相接触,对连续传送的纸筒进行切段,由于切刀和垫片作同步转动,在切段时,切刀的刀刃与垫片的接触为线接触,并且随着转动,刀刃与垫片接触后随即分开,纸筒的切口相当平整,并且刀刃不会因扫过垫片而被磨损;只是在原有切段装置的基础上,将固定刀垫设置为与切刀作同步转动的刀垫转轴和垫片,结构相当简单。当纸筒勻速传送时,切刀转轴每转动一周,切下的纸筒段的长度都一样,因此无需另外设置定长装置,结构更加简单,节约制造成本;另外,切刀转轴每转动一周,切下一段纸筒段,切刀转轴的转动次数就是切下纸筒段的数量,无需另外设置计数装置,结构更加简单,节约制造成本。在一种具体方案中,切刀的横截面呈三角形。将切刀的横截面设置为三角形,在进行纸筒切段时,使得被切下的纸筒段的切口更加平整,而且切刀不容易损坏。在一种具体方案中,沿切刀转轴的长度方向,切刀转轴上设有条形凹槽,切刀安装在条形凹槽中。通过设置条形凹槽,更方便切刀的安装、拆卸,并且避免切刀直接安装在切刀转轴上时,螺丝等紧固件对纸筒造成影响。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其特征是所述纸筒段输送装置包括两个转动轮、 驱动轴、两个牵引轮、两个牵引轮转轴、多个限位凸块、弧形支撑板和两个弧形限位板;驱动轴可转动安装在机架上;两个转动轮一前一后安装在驱动轴的两端;弧形支撑板安装在机架上并处于两个转动轮之间,弧形支撑板的弧面处于上方并与转动轮的外周相匹配;弧形支撑板的弧面顶部开设有通孔,两个牵引轮分别通过牵引轮转轴安装在机架上,其中一个牵引轮处于通孔的上方,另一个牵引轮的部分处于通孔中,处于通孔上方的牵引轮为凸轮; 多个限位凸块分别均勻设置在两个转动轮的外圈上,并且两个转动轮上的限位凸块一一对应;两个弧形限位板安装在机架上,弧形限位板的弯部与转动轮的外圈之间有间隙,并从转动轮的外圈的圆周顶点向下延伸到四分之一圆周处;驱动轴和牵引轮转轴一般均与纸棒制造机的动力机构传动连接。控制驱动轴驱动两个转动轮作步进转动,在暂停转动时,两个牵引轮夹持送来的纸筒段并将纸筒段的两端挂到牵引轮上;转动轮继续转动,使纸筒段沿转动轮的外圈的圆周向下传送,限位凸块和弧形限位板对纸筒段的两端进行卡位,使纸筒段到达送出位置之前不会掉落;随着转动轮的继续转动,当支撑纸筒段的限位凸块脱离弧形限位板的弯部下端时(即是转动轮转过四分之一圆周时),纸筒段由于失去限位凸块和弧形限位板的卡位而顺利从该处送出,从而实现了纸筒段的传送方向从沿着纸筒段的长度方向到垂直于纸筒段长度方向的转接,顺利将纸筒段输送到后续的加工设备;由于纸筒段是在转动轮外圈两侧的最外端送出,很容易在后续的纸棒成型装置上设置承接机构在纸筒段即将从转动轮上送出时平稳接住纸筒段,因而纸筒段在转接过渡的过程中相当平稳;上述输送装置跟机械手等复杂结构相比,明显非常简单,制造成本大幅降低。在一种具体方案中,所述纸筒段输送装置还包括定位挡板,定位挡板安装在机架上,并处于前端的转动轮的前方。设置定位挡板,使得两端挂在转动轮上的纸筒段的端部排列整齐,便于输送到后续加工设备进行后续加工处理。在一种具体方案中,所述纸筒段输送装置还包括纸筒卡位件,纸筒卡位件设于机架上,并处于后端转动轮的后方。通过纸筒卡位件,使得输送来的纸筒段总是处于中间位置,方便牵引轮夹持。在一种具体方案中,所述限位凸块上开设有凹槽,弧形限位板的弯部处于凹槽中。 通过在限位凸块上开设凹槽,并将弧形限位板的弯部插入到凹槽中,尽量减少弧形限位板向外延伸的部分,结构更加紧凑,而且便于与后续的纸棒成型装置相配合。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其特征是所述纸棒成型装置包括轮轴、圆筒形辗压轮和弧形底板;圆筒形辗压轮通过轮轴安装在机架上;弧形底板安装在机架上,并处于辗压轮的下方;弧形底板具有一个与圆筒形辗压轮的圆柱面相配合的弧面,弧形底板的弧面与圆筒形辗压轮的圆柱面之间有间隙;在靠近弧形底板的纸筒段进入端处的弧面上,还设有多条紧密排列并相互平行的条形凹槽,条形凹槽的长度方向与圆筒形辗压轮的轴向相平行,条形凹槽的横截面为圆弧形;轮轴与动力机构传动连接。由纸筒段输送装置送来的纸筒段从弧形底板的纸筒段进入端与圆筒形辗压轮之间的间隙送入,纸筒段受条形凹槽的卡位而被调整为整齐排列,随着圆筒形辗压轮的转动,纸筒段在圆筒形辗压轮和弧形底板的弧面的相互作用下,在前进的过程中同时具有滑动和滚动的动作,被搓得更结实,并保持圆筒形,最终在纸棒出口处成型为直径一致的实心纸棒;在纸棒的搓实成型过程中,圆筒形辗压轮与弧形底板的弧面相配合,还起到对纸筒段的表面进行抛光的作用,使得成型的纸棒表面具有较好的光泽;由上述可以看出,其结构相当简单。在一种具体方案中,所述弧形底板的纸筒段进入端设有自内向外延伸的斜面。设置斜面,方便接纳送入的纸筒段。在一种具体方案中,所述弧形底板的纸筒段进入端设有两个缺口。设置两个缺口, 与纸筒段输送装置的卡块相配合,更方便将纸筒段平稳送入辗压轮与弧形底板之间的间隙中。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优选方案,其特征是所述涂胶装置包括胶槽、上胶辊筒和涂胶辊筒;胶槽、上胶辊筒和涂胶辊筒均安装在机架上,上胶辊筒处于胶槽中并部分露出在胶槽外面,涂胶辊筒处于胶槽外侧并处于上胶辊筒的一侧;涂胶辊筒与上胶辊筒相平行并相接触配合;涂胶辊筒处于侧向推力辊与定型辊之间;涂胶辊筒和上胶辊筒均与动力机构传动连接。通过设置涂胶辊筒,涂胶辊筒处于上胶辊筒的一侧,并与上胶辊筒接触配合,使得纸带能够通过涂胶辊筒的下方,涂胶辊筒能够在经过其下方的纸带上涂上一层胶水;由于上胶辊筒从胶槽中沾起胶水后涂布在涂胶辊筒的表面上,再由涂胶辊筒涂布在纸带的上表面上,不会由于胶水过多或过湿而造成纸带破裂,涂胶效果更好;该涂胶装置只是用涂胶辊筒代替现有技术中的压胶辊筒,并改变其位置关系,结构相当简单。在一种具体方案中,所述涂胶装置还包括烘干灯,烘干灯设于涂胶辊筒上方的机架上。烘干灯对涂胶辊筒表面上的胶水进行烘烤,减小胶水的流动性,同时保持胶水具有的粘性,避免胶水过湿导致纸带破裂。在一种具体方案中,所述涂胶装置还包括胶水供应槽、阀门和供胶管;胶水供应槽设置在机架上,胶水供应槽的下部设有出胶孔,供胶管的一端与出胶孔连接,供胶管的另一端处于胶槽中;阀门设于供胶管上。开启阀门,胶水供应槽中的胶水通过供胶管流入胶槽中,为胶槽自动添加胶水,避免了手工方式直接向胶槽中添加胶水时,胶水溅落在纸带上而造成该段纸带报废或影响生产。在一种具体方案中,所述涂胶装置还包括溢流管,所述胶槽的上部设有溢流孔,溢流管的一端与溢流孔连接。通过设置溢流管和溢流孔,将胶槽中过多的胶水排出,避免胶槽中的胶水过多而溢出胶槽,溅落在胶槽下方的纸带上。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放卷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A部分的俯视图;图4是卷纸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纸筒切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切刀安装在切刀转轴上的示意图;图7是纸筒段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纸棒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弧形底板的俯视图;图10是涂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做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这种纸棒制造机,包括机架1、纸带放卷机构2、卷纸筒装置3、纸筒切段装置4、纸筒段输送装置5、纸棒成型装置6、涂胶装置7和动力机构8 ;纸带放卷机构2、 卷纸筒装置3、纸筒切段装置4、纸筒段输送装置5和纸棒成型装置6依序设置在机架1上, 卷纸筒装置3、纸筒切段装置4、纸筒段输送装置5、纸棒成型装置6和涂胶装置7均与动力机构8传动连接。(为了能更清楚表示出各个关键部件的结构、位置及其连接关系,在一些附图中省略掉部分机架)如图2和图3所示,纸带放卷机构2包括卷轴22、阻力机构23、一对压平辊M和两条支撑辊25,卷轴22、压平辊M和支撑辊25均可转动安装在机架1上,压平辊M和支撑辊25处于卷轴22的前方,阻力机构23安装在机架1上。阻力机构23包括磁粉制动器 2301、一对相啮合的制动齿轮2302 ;磁粉制动器2301安装在机架1上;其中一个制动齿轮2302安装在磁粉制动器2301的输出动力端上,另一个制动齿轮2302安装在卷轴22的一端上。通过磁粉制动器2301配合一对制动齿轮2302,对卷轴22的一端施加阻力,对卷轴22 进行制动,能够调节磁粉制动器2301的阻力大小,既防止了纸卷直径减小时卷轴22的惯性转动,又能够避免纸卷直径较大时纸带60张力过大的问题;压平辊M和支撑辊25使得纸带60展开更加平整,确保纸带60能够平稳展开,确保生产得以顺利进行。如图4所示,卷纸筒装置3包括设置在机架1上的送纸平台32、定型辊33、导向辊 34和搓实牵引机构35,以及起卷机构36 ;送纸平台32由铁板制成;起卷机构36、定型辊33、 导向辊34和搓实牵引机构35依序设置,定型辊33竖直设置在送纸平台32上,导向辊34 竖直设置在机架1上;导向辊34的中部还开设有环绕导向辊的环形凹槽37,环形凹槽37的截面为圆弧形;起卷机构36包括起卷块3601和侧向推力辊3602,起卷块3601吸附在送纸平台32的表面上,侧向推力辊3602竖直设置在送纸平台32上并处于起卷块3601与定型辊33之间,起卷块3601的下部呈锥形,起卷块3601由磁铁制成;搓实牵引机构35包括第一传动带3501、第二传动带3502、驱动第一传动带3501循环传动的第一驱动机构3503和驱动第二传动带3502循环传动的第二驱动机构3504,第一传动带3501和第二传动带3502 一上一下并交叉设置,第一传动带3501与第二传动带3502之间有间隙,第一驱动机构3503 和第二驱动机构3504设置在机架1上。第一驱动机构3503包括第一主动辊35031、第一从动辊35032和八条第一支撑辊35033,第一主动辊35031、第一从动辊35032和第一支撑辊35033均可转动安装在机架1上,八条第一支撑辊35033处于第一主动辊35031与第一从动辊35032之间,第一传动带3501套在第一主动辊35031和第一从动辊35032上;第二驱动机构3504包括第二主动辊35041、第二从动辊35042和八条第二支撑辊35043,第二主动辊35041、第二从动辊35042和第二支撑辊35043均可转动安装在机架1上,八条第二支撑35043辊处于第二主动辊35041与第二从动辊35042之间,第二传动带3502套在第二主动辊35041和第二从动辊35042上。第一主动辊35031和第二主动辊35041均与动力机构 8传动连接。如图5和图6所示,纸筒切段装置4包括横截面呈三角形的切刀42、切刀转轴43 和刀垫44 ;切刀转轴43可转动安装在机架1上,刀垫44安装在机架1上,切刀转轴43处于刀垫44的正上方;沿切刀转轴43的长度方向,切刀转轴43上设有条形凹槽45,切刀42 安装在条形凹槽45中;其中,刀垫44包括刀垫转轴4401和垫片4402,刀垫转轴4401可转动安装在机架1上,垫片4402安装在刀垫转轴4401上;切刀42的刀刃与垫片4402的上表面接触配合;切刀转轴43和刀垫转轴4401均与动力机构8传动连接。控制切刀转轴43和刀垫转轴4401作同步转动,并且转动方向相反,每转动一周,切刀42的刀刃与刀垫44的垫片4402相接触,对连续传送的纸筒70进行切段,由于切刀42和垫片4402作同步转动,在切段时,切刀42的刀刃与垫片4402的接触为线接触,并且随着转动,切刀42的刀刃与垫片 4402接触后即时分开,纸筒70的切口相当平整,并且刀刃不会因扫过垫片4402而被磨损; 只是在原有切段装置的基础上,将固定刀垫设置为与切刀42作同步转动的刀垫转轴4401 和垫片4402,结构相当简单。如图7所示,纸筒段输送装置5包括两个转动轮52、驱动轴53、两个牵引轮M、两个牵引轮转轴阳、多个限位凸块56、弧形支撑板57、两个弧形限位板58、定位挡板59、纸筒卡位件510 ;驱动轴53可转动安装在机架1上;两个转动轮52 —前一后安装在驱动轴53的两端;弧形支撑板57安装在机架1上并处于两个转动轮52之间,弧形支撑板57的弧面处于上方并与转动轮52的外周相匹配;弧形支撑板57的弧面顶部开设有通孔511,两个牵引轮M分别通过牵引轮转轴55安装在机架1上,其中一个牵引轮M处于通孔511的上方,另一个牵引轮讨的部分处于通孔511中,处于通孔511上方的牵引轮M为凸轮;多个限位凸块56分别均勻设置在两个转动轮52的外圈上,并且两个转动轮52上的限位凸块56 —一对应;两个弧形限位板58安装在机架1上,弧形限位板58的弯部与转动轮52的外圈之间有间隙,并从转动轮52的外圈的圆周顶点向下延伸到四分之一圆周处;限位凸块56上开设有凹槽512,弧形限位板58的弯部处于凹槽512中;纸筒卡位510件设于机架1上,并处于后端转动轮M的后方;定位挡板59安装在机架1上,并处于前端的转动轮52的前方;驱动轴53和牵引轮转轴55均与纸棒制造机的动力机构传动连接。控制驱动轴53驱动两个转动轮52作步进转动,在暂停转动时,两个牵引轮M夹持经纸筒段卡位件512送来的纸筒段 70并将纸筒段70的两端挂到牵引轮M上,在两个牵引轮M夹持、拖动纸筒段70过程中弧形支撑板57起支撑纸筒段70的作用;转动轮52继续转动,使纸筒段70沿转动轮52的外圈的圆周向下传送,限位凸块56和弧形限位板58对纸筒段70的两端进行卡位,使纸筒段70到达送出位置之前不会掉落;随着转动轮52的继续转动,当支撑纸筒段70的限位凸块56脱离弧形限位板58的弯部下端时(即是转动轮52转过四分之一圆周时),纸筒段70 由于失去限位凸块56和弧形限位板58的卡位而顺利从该处送出,从而实现了纸筒段70的传送方向从沿着纸筒段70的长度方向到垂直于纸筒段70长度方向的转接,顺利将纸筒段 70输送到纸棒成型装置6进行进一步加工;由于纸筒段70是在转动轮52外圈两侧的最外端送出,很容易与纸棒成型装置6配合,纸筒段70在转接过渡的过程中相当平稳。如图8和图9所示,纸棒成型装置6包括轮轴62、圆筒形辗压轮63和弧形底板64 ; 圆筒形辗压轮63通过轮轴62安装在机架1上;弧形底板64安装在机架1上,并处于辗压轮63的下方;弧形底板64具有一个与圆筒形辗压轮63的圆柱面相配合的弧面,弧形底板 64的弧面与圆筒形辗压轮63的圆柱面之间有间隙;在靠近弧形底板64的纸筒段进入端65 处的弧面上,还设有多条紧密排列并相互平行的条形凹槽66,条形凹槽66的长度方向与圆筒形辗压轮63的轴向相平行,条形凹槽66的横截面为圆弧形;弧形底板64的纸筒段进入端65设有自内向外延伸的斜面67以及两个缺口 68 ;轮轴62与纸棒制造机的动力机构8传动连接。如图10所示,涂胶装置7包括胶槽72、上胶辊筒73和涂胶辊筒74 ;胶槽72、上胶辊筒73和涂胶辊筒74均安装在机架1上;上胶辊筒73处于胶槽72中并部分露出在胶槽 72外面;涂胶辊筒74处于胶槽72外侧并处于上胶辊筒73的一侧;涂胶辊筒74与上胶辊筒73相平行并相接触配合;涂胶辊筒74处于侧向推力辊3602与定型辊33之间;涂胶辊筒 74和上胶辊筒73都与动力机构8传动连接,涂胶辊筒74和上胶辊筒73的转动方向相同。 涂胶装置7还包括烘干灯75,烘干灯75设于涂胶辊筒74上方的机架1上。涂胶装置7还包括胶水供应槽76、阀门77、供胶管78和溢流管79 ;胶水供应槽76设置在机架1上,胶水供应槽76的下部设有出胶孔710,供胶管78的一端与出胶孔710连接,供胶管78的另一端处于胶槽72中;阀门77设于供胶管78上;胶槽72的上部设有溢流孔711,溢流管79的一端与溢流孔711连接。涂胶辊筒74处于上胶辊筒73的一侧,并与上胶辊筒73接触配合, 使得纸带60通过涂胶辊筒74的下方时,涂胶辊筒74能够在经过其下方的纸带60的上表面涂上一层胶水;由于上胶辊筒73从胶槽72中沾起胶水后涂布在涂胶辊筒74的表面上, 再由涂胶辊筒74涂布在纸带60的上表面上,并且经烘干灯75作烘干处理,不会由于胶水过多或过湿而造成纸带60破裂,涂胶效果更好;由于设置胶水供应槽76、阀门77、供胶管 78和溢流管79,实现自动添加胶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作进一步详述如图1至图10所示,先在放纸带卷机构2上安装好纸带卷,手工将纸带60前部的一小段搓成纸筒70,然后使纸带60依序经过侧向推力辊3602、定型辊33和导向辊34的环形凹槽37,并将已搓成纸筒70的一端送入第一传动带3501与第二传动带3502之间的间隙中,第一传动带3501和第二传动带3502的两个相对面夹紧纸筒70 ;再在纸带60的相应位置上放置好起卷块3601,即是起卷块3601将纸带60压在送纸平台32的表面上;接着启动动力机构8,使第一驱动机构3503和第二驱动机构3504驱动第一主动辊35031和第二主动辊35041转动,带动第一传动带3501和第二传动带3502的两个相对面均向前传动,则纸筒70的上侧和下侧分别受到第一传动带3501和第二传动带3502的第一摩擦力和第二摩擦力,第一摩擦力可分解为第一向前分量和第一侧向分量,第二摩擦力可分解为第二向前分量和第二侧向分量,第一侧向分量与第二侧向分量方向相反,分别作用于纸筒70的上侧和下侧,对纸筒70产生搓动作用,将纸筒70搓实,而第一向前分量和第二向前分量方向相同,一上一下,同时拉动纸筒70前进;纸筒70的前进拉动后方的纸带60向前传送;随着纸带60的向前传送,在起卷块3601处,由于起卷块3601和侧向推力辊3602的配合,纸带60 的后部宽、前部窄,纸带60的侧边自动卷起,而侧向推力辊3602则对卷起的纸带60施加侧向的推力,使纸带60在向前传送的过程中向另一侧卷绕,涂胶装置7的涂胶辊筒74将经过下方的纸带60的上表面涂上一层胶水,纸带60在定型辊33处正式卷绕成纸筒70 ;再经过导向辊34拉直,送入第一传动带3501与第二传动带3502之间的间隙中,进行搓实和向前拉动,并带动纸带放卷机构2被动、连续放出纸带60,并以螺旋卷绕的方式卷绕成纸筒70。 纸带60被卷绕并搓实为纸筒70后,经纸筒切段装置4切成纸筒段70 (参照上述纸筒切段装置4部分内容),再经纸筒段输送装置5 (参照上述纸筒段输送装置5部分内容)将纸筒段70送入纸棒成型装置6中进行最终成型;当纸筒段输送装置5上的两个限位凸块56处于缺口 68中时,纸筒段70从弧形底板64的纸筒段进入端65与圆筒形辗压轮63之间的间隙顺着斜面67送入,纸筒段70受条形凹槽66的卡位而被调整为整齐排列,随着圆筒形辗压轮63的转动,纸筒段70在圆筒形辗压轮63和弧形底板64的弧面的相互作用下,在前进的过程中同时具有滑动和滚动的动作,被搓得更结实,并保持圆筒形,最终在纸棒出口 69 处成型为直径一致的实心纸棒;在纸棒的搓实成型过程中,圆筒形辗压轮63与弧形底板64 的弧面相配合,还起到对纸筒段70的表面进行抛光的作用,使得成型的纸棒表面具有较好的光泽。由于采用连续、螺旋卷绕的方式卷绕成纸筒70,中间不会出现差错或有的纸筒70 质量不合格的问题,故使得工作过程稳定、工作效率高,生产出来的纸棒质量好。
权利要求
1.一种纸棒制造机,包括机架、纸带放卷机构、卷纸筒装置、涂胶装置和动力机构,其特征是还包括纸筒切段装置、纸筒段输送装置和纸棒成型装置;所述纸带放卷机构、卷纸筒装置、纸筒切段装置、纸筒段输送装置和纸棒成型装置依序设置在机架上,卷纸筒装置、纸筒切段装置、纸筒段输送装置、纸棒成型装置和涂胶装置均与动力机构传动连接;所述卷纸筒装置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送纸平台、起卷机构、定型辊、导向辊和搓实牵引机构;所述起卷机构、定型辊、导向辊和搓实牵引机构依序设置,定型辊竖直设置在送纸平台上,导向辊竖直设置在机架上;所述起卷机构包括起卷块和侧向推力辊,起卷块吸附在送纸平台的表面上,侧向推力辊竖直设置在送纸平台上并处于起卷块与定型辊之间;所述搓实牵引机构包括第一传动带、第二传动带、驱动第一传动带循环传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和驱动第二传动带循环传动的第二驱动机构,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一上一下并交叉设置,第一传动带与第二传动带之间有间隙,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机架上并与动力机构传动连接;所述涂胶装置设置在机架上,并处于定型辊与侧向推力辊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纸棒制造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主动辊、第一从动辊和多条第一支撑辊,第一主动辊、第一从动辊和第一支撑辊均可转动安装在机架上,多条第一支撑辊处于第一主动辊与第一从动辊之间,第一传动带套在第一主动辊和第一从动辊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主动辊、第二从动辊和多条第二支撑辊,第二主动辊、第二从动辊和第二支撑辊均可转动安装在机架上,多条第二支撑辊处于第二主动辊与第二从动辊之间,第二传动带套在第二主动辊和第二从动辊上;第一主动辊和第二主动辊均与动力机构传动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纸棒制造机,其特征是所述纸带放卷机构包括卷轴、一对压平辊和至少一条支撑辊,以及能够对卷轴一端施加阻力的阻力机构;压平辊和支撑辊均可转动安装在机架上,并处于卷轴的前方;阻力机构安装在机架上。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纸棒制造机,其特征是所述纸筒切段装置包括切刀、切刀转轴和刀垫;切刀转轴可转动安装在机架上,刀垫安装在机架上,切刀转轴处于刀垫的正上方,切刀沿切刀转轴的长度方向安装在切刀转轴上;刀垫包括刀垫转轴和垫片;刀垫转轴可转动安装在机架上,垫片安装在刀垫转轴上;切刀的刀刃与垫片的上表面接触配合;切刀转轴和刀垫转轴均与动力机构传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纸棒制造机,其特征是所述纸筒段输送装置包括两个转动轮、驱动轴、两个牵引轮、两个牵引轮转轴、多个限位凸块、弧形支撑板和两个弧形限位板;驱动轴可转动安装在机架上;两个转动轮一前一后安装在驱动轴的两端;弧形支撑板安装在机架上并处于两个转动轮之间,弧形支撑板的弧面处于上方并与转动轮的外周相匹配;弧形支撑板的弧面顶部开设有通孔,两个牵引轮分别通过牵引轮转轴安装在机架上,其中一个牵引轮处于通孔的上方,另一个牵引轮的部分处于通孔中,处于通孔上方的牵引轮为凸轮;多个限位凸块分别均勻设置在两个转动轮的外圈上,并且两个转动轮上的限位凸块一一对应;两个弧形限位板安装在机架上,弧形限位板的弯部与转动轮的外圈之间有间隙,并从转动轮的外圈的圆周顶点向下延伸到四分之一圆周处;驱动轴和牵引轮转轴一般均与纸棒制造机的动力机构传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纸棒制造机,其特征是所述纸棒成型装置包括轮轴、圆筒形辗压轮和弧形底板;圆筒形辗压轮通过轮轴安装在机架上;弧形底板安装在机架上,并处于辗压轮的下方;弧形底板具有一个与圆筒形辗压轮的圆柱面相配合的弧面,弧形底板的弧面与圆筒形辗压轮的圆柱面之间有间隙;在靠近弧形底板的纸筒段进入端处的弧面上,还设有多条紧密排列并相互平行的条形凹槽,条形凹槽的长度方向与圆筒形辗压轮的轴向相平行,条形凹槽的横截面为圆弧形;轮轴与动力机构传动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纸棒制造机,其特征是所述涂胶装置包括胶槽、上胶辊筒和涂胶辊筒;胶槽、上胶辊筒和涂胶辊筒均安装在机架上,上胶辊筒处于胶槽中并部分露出在胶槽外面,涂胶辊筒处于胶槽外侧并处于上胶辊筒的一侧;涂胶辊筒与上胶辊筒相平行并相接触配合;涂胶辊筒处于侧向推力辊与定型辊之间;涂胶辊筒和上胶辊筒均与动力机构传动连接。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纸棒制造机,包括机架、纸带放卷机构、卷纸筒装置、涂胶装置和动力机构,其特征是还包括纸筒切段装置、纸筒段输送装置和纸棒成型装置;所述纸带放卷机构、卷纸筒装置、纸筒切段装置、纸筒段输送装置和纸棒成型装置依序设置在机架上,卷纸筒装置、纸筒切段装置、纸筒段输送装置、纸棒成型装置和涂胶装置均与动力机构传动连接。由于采用连续、螺旋卷绕的方式卷绕成纸筒,然后再进行切段、成型,中间不会出现差错或有的纸筒质量不合格的问题,故使得工作过程稳定、工作效率高,生产出来的纸棒质量好。
文档编号B31C11/00GK102514238SQ20111042138
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5日
发明者郑汉杰 申请人:汕头市泰恩康医用器材厂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