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静电防电磁辐射服装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76261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抗静电防电磁辐射服装面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服装面料,特别涉及一种抗静电防电磁辐射服装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环境的改善,功能性纺织品的开发和研究一直倍受关注。抗静电织物具有悠久的研究历史,采用有机导电纤维嵌织或混纺的方法作为解决纺织品抗静电问题的有效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抗静电除尘工作服在石油、天然气等危险品工作场地、半导体、电子工业、精密仪器、医药卫生等领域具有广大的应用前景。电磁辐射,作为一种新的污染源,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电磁辐射所引起的危害已经被社会和民众关心和重视,纺织品电磁辐射的测试与评价方法,已经引起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目前市面上流行的防电磁辐射的面料大体上可以归类为三种一种就是金属涂层面料(镀膜涂层);一种为金属丝混纺面料;三是较为昂贵的银纤维混纺织物。金属涂层面料为第一代防电磁辐射面料,由于其怕折、不可洗涤、使用寿命短等缺点已逐渐被淘汰。金属丝混纺面料是金属纤维(主要成分是不锈钢、铝等)和棉涤混纺而成,透气性好、技术成熟, 能满足日常防护的需要,所以被广泛使用,也是市场的主流产品,但存在重量重,穿着不舒适等缺点。较为昂贵的银纤维混纺织物,穿着舒适、耐洗涤,但其价格一直居高不下致使无法得到更好普及,只在高端市场以及作为高档防辐射服的里料使用。
发明内容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既抗静电防电磁辐射,又耐洗涤、透气性好、穿着舒适的抗静电防电磁辐射服装面料。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方案一种抗静电防电磁辐射服装面料, 由纤维层及覆盖于纤维层表面的抗静电防电磁辐射聚氨酯膜层构成。进一步的,所述纤维层上下表面均覆盖有抗静电防电磁辐射聚氨酯膜层。进一步的,所述抗静电防电磁辐射聚氨酯膜层由纳米级钼/聚吡咯复合材料均勻分布于聚氨酯膜层构成。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面料由纳米级钼/聚吡咯复合材料均勻分布在面料纤维表面或者内部,因纳米级钼/聚吡咯复合材料有抗静电防电磁辐射的作用,当电磁波照射到面料时,离散的纳米级钼/聚吡咯复合材料颗粒不仅会大量吸收电磁波,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电磁波在颗粒间的漫散射,进而可产生附加的吸收损耗。由于纳米级钼/聚吡咯复合材料密度低,因此该面料重量轻,而且电磁屏蔽/防静电性能良好,可以避免电磁辐射通过热效应、非热效应、累积效应对人体造成直接和间接的伤害,更有利于人们的健康。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断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抗静电防电磁辐射服装面料,由纤维层1及覆盖于纤维层上下表面的抗静电防电磁辐射聚氨酯膜层2构成,所述抗静电防辐射聚氨酯膜层由纳米级钼/聚吡咯复合材料均勻分布于聚氨酯膜层构成,所述纤维层1由于纤维具有透气性能好, 因而本实用新型所制备的面料具有透气性能好、穿着舒适的优点;所述抗静电防电磁辐射聚氨酯膜层2具有优异的抗静电防电磁辐射的作用,因而使得所制备的面料具有抗静电防电磁辐射的效果,而且后整理的处理工艺,过程简单操作方便,不增加新的设备,有利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抗静电防电磁辐射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由纤维层及覆盖于纤维层表面的抗静电防电磁辐射聚氨酯膜层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防电磁辐射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层上下表面均覆盖有抗静电防电磁辐射聚氨酯膜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静电防电磁辐射服装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电防电磁辐射聚氨酯膜层由纳米级钼/聚吡咯复合材料均勻分布于聚氨酯膜层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服装面料,提供一种既抗静电防电磁辐射,又耐洗涤、透气性好、穿着舒适的抗静电防电磁辐射服装面料,由纤维层及覆盖于纤维层表面的抗静电防电磁辐射聚氨酯膜层构成。
文档编号B32B27/40GK202068999SQ201120095410
公开日2011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1日
发明者何小玲, 庄碧双, 张瑞表, 陈冬 申请人:泉州红瑞兴纺织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