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圆角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6427阅读:24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包圆角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印刷后道装订机械设备,是将裁切好的封面进行上胶,并与纸板 (包括中径)进行粘贴,然后送到下工序进行折边定型,包折好四个圆角,最后进入压辊装置进行压平、堆积,并在输送带上送出。
背景技术
目前在国内进行的高档书壳、日记本、儿童读物等硬壳产品的圆角加工时,均按人工工艺过程进行手工操作。用手工将事前裁切好的硬纸板材料及中径纸板材料放在已模切并上胶过的封面上,然后将两边连同部分圆角折起、压平,再折另外两边和部分圆角、压平。 对圆角包折后的突出部分另需人工用木板敲击修圆。然而,目前的手工加工过程存在纸板和封面人工放置时的定位误差、产能低效、成品稳定性差等问题;包折完成后的产品质量不能完全一致,成品外观不能完全统一,对于不同产品需求适应性差,并且加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包圆角装置,将目前的手工加工过程改为机械自动完成。利用该包圆角装置,减少了纸板和封面人工放置时的定位误差。 改善产能低效、成品稳定性差的现象,达到了包折后产品质量一致,成品统一美观,在当前生产定单国内国际多元化、质量要求高的情况下,它能对于不同产品需求具有更强的适应性,也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圆角装置,由分别设置在被加工书壳四个角部的包圆角机构构成,各所述包圆角机构包括上、下成型压脚,所述上、下成型压脚的内轮廓与所需加工的书壳圆角形状相符;所述下成型压脚由一气缸和连杆传递机构驱动,使所述下成型压脚向着被加工书壳的角部直线移动而推着书壳封面沿书壳纸板的圆角立起来;所述上成型压脚连接一摆动块,所述摆动块由一动力源驱动而使所述上成型压脚在平行于被加工书壳的平面中水平移动,从而将由下成型压脚推立起来的封面捋平、压实在所述纸板的圆角上。较佳地,各包圆角机构还包括复位弹簧设于下成型压脚上以助于下成型压脚复位;以及复位弹簧设于上成型压脚上以助于上成型压脚复位。较佳地,所述连杆传递机构包括一与所述气缸连接的摆杆,所述摆杆连接于一顶杆的一端,所述顶杆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下成型压脚。较佳地,所述顶杆在一底板内滑动,所述底板固定于所述设备框架上。较佳地,所述气缸是短行程气缸。较佳地,包括四个所述包圆角机构,分别设置在被加工书壳四个角部,其中,每个所述包圆角机构的所述下成型压脚同步动作,所述上成型压脚同步动作。[0014]较佳地,设置在印刷后道装订机械设备框架的两组固定条左右两侧上。与现有技术相比,藉由本实用新型的包圆角装置将圆角包折由人工完成改为机械完成。由此连续不断循环进行封面包折纸板成圆角的工序加工,然后送至下工序进行前后折边,最后进入压辊装置压平,送至堆积输送带上送出。

本实用新型目的、特点与优点可通过
以下结合附图对其的详细描述获得理解,附图中图IA和IB是本实用新型包圆角装置在皮壳制作工艺流程中的位置和作用的示意主、俯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包圆角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以及图3是图2所示实施例的局部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IA和IB表明了包含以书壳封面覆盖的、由书壳纸板为坯料的圆角加工流程的印刷后道装订设备,特别适用于制作精装书籍的圆角书壳(硬书壳)、高档的圆角日记本、 圆角儿童读物等一切带圆角产品。该设备包括多个工位,书壳纸板在纸板进料斗内被推送器(未示)推出,沿输送方向周期性地输送到上胶装置工位,与已定位和上胶的封面叠合在一起经滚压后送到折边工位,在折边工位将封面的伸出边缘向内折,即绕圆角纸板的边缘将伸出的封面包贴到纸板上。然后再进行不同方向的折边,最后进压辊装置压平,送至堆积输送带上送出。具体地,将裁切好的硬纸板材料1. 1及中径纸板材料(也可以是软中径)1. 2、封面 1. 3分别堆放在进料斗1. 9,1. 10内,硬纸板及中径纸板由推板器1. 4推出料斗送至定位规矩1. 11处,再由推送器1. 12将纸板和中径纸准确地送到上过胶的封面1. 13上进行定位、 粘接、滚压,然后输送到下一工序进行左右、前后折边定型、包折、压实四个圆角1.5,1.6、 1.7,1.8,由此连续不断循环进行圆角包折工序加工,最后产品进入压辊装置进行压平,送至堆积输送带上送出。如图IA和IB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包圆角装置由四个包圆角机构3构成,尤其如图 IB所示,此四个机构3分别设置在对应于所需加工书壳四个角的位置上,以下将结合图2和图3对其具体结构作出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包圆角装置设置在定位、粘接、滚压工位之后,可以与折边工序处于同一工位或位于其后,例如,可以安装于整台设备框架的两组固定条3. 1左右两侧上,如图 2所示。固定条3. 1上分布有多个孔,根据不同的幅面尺寸,将包圆角装置安装于不同的孔中以改变可加工的幅面尺寸。如图2所示,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包圆角装置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图中示出了用于加工书壳前方两个圆角的包圆角机构3。该包圆角机构3包括上、下成型压脚3. 2, 3. 3 ;具体地如图3的俯视图所示,上、下成型压脚的内轮廓与所需加工的书壳圆角形状相符,在加工过程中由此内轮廓与被加工书壳的纸板和封面接触而形成所需的书壳圆角。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了解的,根据所需加工的书壳圆角不同,可以使上、下成型压脚的内轮廓形状亦制成相应的形状。在此实施例中,下成型压脚3. 3由一气缸和连杆机构驱动;具体地,下成型压脚连接一顶杆3. 5的一端,此顶杆3. 5另一端连接摆杆3. 6,摆杆3. 6由一气缸3. 7所驱动,其中气缸3. 7可以是一短行程气缸。顶杆3. 6穿过一底板3. 4,此底板固定于设备的框架上,顶杆3. 6在底板3. 4中滑动,以引导顶杆保持直线运动。当气缸3. 7工作时,驱动摆杆3. 6向着左侧摆动,带动顶杆3. 5向左移动,顶杆3. 5推动下成型压脚3. 3靠向置于其内侧的硬纸板和封面,下成型压脚3. 3的内轮廓在靠向硬纸板的过程中推着封面沿着硬纸板角部轮廓立起来。此外,在下成型压脚3. 3上还连接有一复位弹簧3. 8,此复位弹簧3. 8在整个机构不运动的情况下有助于下成型压脚3. 3的复位。上成型压脚3. 2位于下成型压脚3. 3复位后的对应位置上,并且连接一摆动块 3. 9,此摆动块3. 9由图中未示的驱动装置驱动而沿平行于书壳的平面作水平运动,将由下成型压脚3. 3推立起来的封面角部捋平、压实在硬纸板上。在上成型压脚3. 2上还连接有一复位弹簧3. 10,此复位弹簧3. 10有助于上成型压脚3. 2工作后的复位。加工时,粘着硬纸板的封面被送到由四个如上所述包圆角机构3所构成的包圆角工位中,并相对带有圆角的下成型压脚3. 3定位后,通过气缸3. 7来推动摆杆3. 6等,带动下成型压脚3. 3使粘着硬纸板的封面在下成型压脚3. 3处以圆角成型,即封面贴着硬纸板圆角被推立起来。然后作水平移动的上成型压脚3. 2再翻折圆角处的封面,将其捋平、压实于硬纸板上。工作时,位于书壳前后左右四个角上的包圆角机构3的下成型压脚动作和上成型压脚动作需要分别同步完成。藉由本实用新型的包圆角装置,可以实现将裁切好的封面和纸板以机械方式将四边的封面纸进行定位、靠模预折、压实成型,最终以圆角的形式包折起来,连续完成四角圆角加工。因此,本实用新型包圆角装置用于以封面覆盖纸板并生产各种圆角规格的加工装置。此设备特别适用于制作多种精装书籍的圆角书壳(硬书壳)、高档的圆角日记本、圆角儿童读物等硬壳纸板或一切带圆角产品的产品。
权利要求1.一种包圆角装置,由分别设置在被加工书壳四个角部的包圆角机构(3)构成,各所述包圆角机构包括上、下成型压脚(3. 2,3. 3),所述上、下成型压脚的内轮廓与所需加工的书壳圆角形状相符;所述下成型压脚(3. 由一气缸和连杆传递机构驱动,使所述下成型压脚向着被加工书壳的角部作直线移动而推着书壳封面沿书壳纸板的圆角立起来;所述上成型压脚(3. 2)连接一摆动块(3. 9),所述摆动块由一动力源驱动而使所述上成型压脚(3. 2)在平行于被加工书壳的平面中水平移动,从而将由所述下成型压脚(3. 3) 推立起来的封面捋平、压实在所述纸板的圆角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圆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圆角机构还包括复位弹簧(3. 8)设于下成型压脚(3. 3)上以助于下成型压脚(3. 3)复位;以及复位弹簧(3. 10)设于上成型压脚(3. 2)上以助于上成型压脚(3. 2)复位。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包圆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传递机构包括一与所述气缸(3.7)连接的摆杆(3. 6),所述摆杆连接于一顶杆(3.5)的一端,所述顶杆(3. 另一端连接于所述下成型压脚(3. 3)。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圆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杆(3.5)在一底板(3. 4)内滑动,所述底板(3.4)固定于所述设备框架上。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圆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3.7)是短行程气缸。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圆角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四个所述包圆角机构(3),分别设置在被加工书壳的四个角部,其中,每个所述包圆角机构的所述下成型压脚(3.3)同步动作,各所述上成型压脚(3.2)同步动作。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圆角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在印刷后道装订机械设备框架的两组固定条(3. 1)左右两侧上。
专利摘要一种包圆角装置,由分别设置在被加工书壳四个角部的包圆角机构构成,各包圆角机构包括上、下成型压脚,成型压脚的内轮廓与所需加工的书壳圆角形状相符;下成型压脚由一气缸和连杆传递机构驱动,使下成型压脚向着被加工书壳的角部直线移动而推着封面沿硬纸板圆角立起来;上成型压脚连接一摆动块,摆动块由一动力源驱动而使上成型压脚在平行于被加工书壳的平面中水平移动,从而将立起来的封面捋平、压实于纸板上;上、下成型压脚分别设有复位弹簧。藉由本实用新型的包圆角装置将圆角包折由人工完成改为机械完成,减少了纸板和封面人工放置时的定位误差,也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31F5/00GK202192800SQ20112031677
公开日2012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6日
发明者W·U·斯塔莱克尔 申请人:浩友夫(上海)机械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