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布料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443447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复合式布料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复合式布料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首先提供一基布,接着将一黏着层涂布于该基布的表面,随后将一胶料贴合于该黏着层上,以形成一复合材料,其中,该胶料由一包含经塑炼处理的主胶的橡胶混合物混炼所形成,最后将该复合材料以一直立式热空气烘箱进行加硫程序,所制成的复合式布料具有轻量化及能保有原橡胶特性的优点。
【专利说明】复合式布料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式布料的制造方法,且特别涉及一种能够使用连续式及非连续式加硫程序的复合式布料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现今大众对于橡胶薄制品的需求度越来越高,诸如耐燃防护衣、医疗床罩、包包皮料等相关薄制品,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及民生用品。
[0003]然而,橡胶材质不像聚氯乙烯(PVC)、聚氨酯PU等材质具有质轻量、加工容易且迅速等特点,橡胶胶料通常需通过加硫段的加硫工艺来附加高强度、高弹性、高耐磨、抗腐蚀等优良性能。
[0004]一般来说,先前加硫工艺使用连续式生产,虽然产品能够一次完成而不需分段卷取,但过光段线速的限制及加硫段机台的异常往往会造成其他机段停摆,除导致加工时间过长之外,还可能影响橡胶胶料加硫后的质量和稳定性。
[0005]有鉴于此,本发明人依据多年从事橡胶产品的制造开发及设计经验,针对如何改善橡胶胶料的加硫质量和效率进行多次研究与改良之后,终于得到一种确具实用性的本发明。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布料的制造方法,所制成的两层式结构的复合布料能够保有原橡胶的特性且具有轻量化的优点,故可被广泛应用,例如可用于制作耐化学需求的防护衣或耐油需求的工业围裙等。
[0007]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布料的制造方法,其可因应产线的状况而选择使用连续式硫化程序或非连续式硫化程序,进而有效提升产能。
[0008]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布料的制造方法,其可根据原橡胶的特性而选择使用连续式硫化程序或非连续式硫化程序,以达成终端产品所需的物化性质。
[0009]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布料的制造方法,其可使橡胶产品有效加硫,并保持加硫后品质的稳定性。
[0010]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所述复合布料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骤:首先提供一基布,接着将一黏着层涂布于该基布的表面,随后将一胶料贴合于该黏着层上,以形成一复合材料,其中,该胶料由一包含经塑炼处理的主胶的橡胶混合物混炼所形成,最后将该复合材料以一直立式热空气烘箱进行加硫程序。
[0011]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详加说明,使能更容易了解本发明的目的、技术内容及欲达成的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发明的复合布料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0013]图2为利用本发明的复合布料的制造方法制成的复合布料的截面示意图;以及
[0014]图3为对应本发明的复合布料的制造方法的工艺机台的方块图。
[0015]【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0016]10复合式布料[0017]11 基布
[0018]12黏着剂
[0019]I3 胶料
[0020]20裱糊机
[0021]21连续式橡胶压延机
[0022]22卷取座
[0023]23直立式热空气烘箱
【具体实施方式】
[0024]请参阅图1所示,其为本发明的复合布料的制造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并请配合参阅图2,其显示利用所述制造方法制成的复合布料10的截面示意图。
[0025]以下将详述各步骤的具体内容,并请配合参阅图3,其显示对应本发明的复合布料的制造方法的工艺机台的方块图。如步骤S10,提供一基布11,基布11可依需求而选自尼龙纤维布、聚酯纤维布、棉布、聚酯/尼龙混纺纱布或其他不同组成纤维的混纺纱梭织布的其中一种。
[0026]首先,当基布11搬运至生产线的裱糊段时即执行步骤S12,将一黏着层12涂布于基布11的表面。具体而言,黏着层12经裱糊机(Coater) 20涂布橡胶糊料于基布11的表面后,再经烘箱(图未示)在介于摄氏100至120度的温度范围内烘烤所形成,且黏着层12的厚度大致介于0.01至0.1厘米之间。
[0027]接着,当表面涂覆有黏着层12的基布11搬运至生产线的压延段时即执行步骤S14,将一胶料13贴合于黏着层12上,以形成一复合材料,其中,胶料13由一包含经塑炼处理的主胶的橡胶混合物混炼所形成。具体而言,橡胶混合物包括100重量份(PHR)的主胶、60至70重量份的填充剂、30至40重量份的补强剂、20至30重量份的软化剂、17至27重量份的功能性配合剂以及2至4重量份的硫化添加剂。需注意的是,重量份(PHR)单位代表每百份橡胶含量中添加物的百分含量,例如20PHR即代表每100g或IOOkg单位的橡胶中添加20g或kg单位的添加物。
[0028]在本具体实施例中,主胶可依橡胶制品的基础性质而选自天然橡胶;填充剂可以是碳酸钙,用于增大橡胶制品的容积;补强剂可以是美国黏土 ;软化剂可以是软化油,用于提升加工操作的性能。需注意的是,所述主胶于使用前需通过塑炼处理,主要是利用机械的剪断力与空气中的氧气作用使其柔软、具有可塑性,使之后的混炼加工较为容易。
[0029]另外,所述17至27重量份的功能性配合剂包括I至2重量份的抗氧化剂、2至5重量份的硬脂酸、7至10重量份的复合发泡剂以及7至10重量份的发泡助剂;而所述2至4重量份的硫化添加剂包括I至2重量份的硫化剂以及I至2重量份的硫化助剂。
[0030]更详细地说,形成胶料13的步骤包括先由主胶、软化剂、填充剂、补强剂及功能性配合剂经万马力混炼机(Banbury)(图未示)在介于摄氏80至90度的温度范围内混炼5分钟后,再加入硫化添加剂并在介于摄氏70至80度的温度范围内以两个滚轮混炼2.5分钟。再者,混炼形成的胶料13经连续式橡胶压延机(Calender)21在介于摄氏90至100度的温度范围内贴合于黏着层12上,且胶料13的厚度大致介于0.25至0.3厘米之间。
[0031]最后,所述复合材料搬运至生产线上的加硫段时即执行步骤16,将复合材料以直立式热空气烘箱(Oven)22进行加硫(Vulcanization)程序。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加硫程序可以是连续式加硫程序或非连续式加硫程序,其中连续式加硫程序指复合材料自连续式橡胶压延机22产出后,直接导入一直立式热空气烘箱22进行加硫程序;另外,非连续式加硫程序指复合材料自连续式橡胶压延机22产出后,经卷取座23卷取并送入另一直立式热空气烘箱22进行加硫程序。
[0032]更详细地说,于连续式加硫程序及非连续式加硫程序中,复合材料经直立式热空气烘箱22以介于300至400码之间的加硫距离及每分钟15至25米的产速进行加硫,使胶料13通过生胶分子间交联而生成具有三维网状结构的硫化胶,从而具有高强度、高弹性、高耐磨和抗腐蚀等优良性能,并可消除永久形变使橡胶在变形之后能迅速并完全恢复原状。
[0033]综上所述,本发明复合布料的制造方法可因应生产线的状况而选择使用连续式硫化程序或非连续式硫化程序,即便生产线上的连续加硫设备发生异常仍可经由非连续式硫化程序来维持产能,并可依供给端与需求端两者间的数量及时间来做最佳化的调整,以极大化公司各种有价值资源的利用。
[0034]再者,所述制造方法可依橡胶特性而选择使用连续式硫化程序或非连续式硫化程序,以达成终端产品所需的物化性质,并可保持加硫后的橡胶制品的品质稳定性。此外,所制成的两层式结构的复合布料保有原橡胶的特性且具有轻量化的优点,故可被广泛应用,例如可用于制作耐化学需求的防护衣、耐油需求的工业围裙等。
[0035]以上所述者,仅为本发明一优选实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故举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述的形状、构造、特征及精神所为的均等变化与修饰,均应包括于本发明的申请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复合式布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的步骤: 提供一基布; 将一黏着层涂布于所述基布的表面; 将一胶料贴合于所述黏着层上以形成一复合材料,其中,所述胶料通过一包含经塑炼处理的主胶的橡胶混合物混炼所形成;以及 将所述复合材料通过一直立式热空气烘箱进行加硫程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布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混合物的组成成分包括: (A)100重量份的主胶; (B)60至70重量份的填充剂; (C)30至40重量份的补强剂; (D)20至30重量份的软化剂; (E)17至27重量份的功能性配合剂;以及 (F)2至4重量份的硫化添加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布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胶为天然橡胶,所述填充剂为碳酸钙,所述补强剂为美国黏土,所述软化剂为软化油,所述17至27重量份的功能性配合剂包括I至2重量份的抗氧化剂、2至5重量份的硬脂酸、7至10重量份的复合发泡剂以及7至10重量份的发泡助剂,所述2至4重量份的硫化添加剂包括I至2重量份的硫化剂以及I至2重量份的硫化助剂。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合式布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料先由所述主胶、所述软化剂、所述填充剂、所述补强剂及所述功能性配合剂经一万马力混炼机在介于摄氏80至90度的温度范围内混炼5分钟之后,再加入所述硫化添加剂并在介于摄氏70至80度的温度范围内通过两个滚轮混炼2.5分钟而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布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黏着层是经一裱糊机涂布于所述基布的表面之后,再经一烘箱在介于摄氏100至120度的温度范围内烘烤所形成的一厚度介于0.01厘米至0.1厘米之间的橡胶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布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料具有一预定的厚度,且所述胶料经一压延机在介于摄氏90至100度的温度范围内贴合于所述黏着层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复合式布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的厚度介于0.25厘米至0.3厘米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布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硫程序为连续式加硫程序或非连续式加硫程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布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布为尼龙纤维布、聚酯纤维布、棉布、聚酯/尼龙混纺纱布或混纺纱梭织布。
【文档编号】B32B25/12GK103568414SQ201210291214
【公开日】2014年2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6日
【发明者】刘耀文, 徐正己 申请人:厚生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