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气膜层叠体及电子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4542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阻气膜层叠体及电子构件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阻气膜层叠体、以及具备该阻气膜层叠体的电子构件,所述阻气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其为至少两张阻气膜隔着粘合剂层层叠而成的阻气膜层叠体,前述阻气膜的至少一张具有由塑料膜形成的基材、和设置在该基材上的至少一层阻气层,前述粘合剂层为使用含有橡胶系化合物的橡胶系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层。本发明的阻气膜层叠体,具有高的水蒸气阻隔性,并且层叠界面不会产生端部浮起。
【专利说明】在透明塑料膜上层叠由金属氧化物形成的文献2中公开了塑料膜、和在该塑料膜的至才脂层而成的阻气性层叠体。
1塑料膜在制造工序中,可能在阻气层产生
、子膜、树脂涂覆层和无机氧化物蒸镀薄膜!!组件用表面保护片材。
6界面产生端部的浮起成为问题。
、室外使用的电子装置时,有可能由于由元料膜劣化。
出了在阻气膜设置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紫性、紫外线阻断性、和光学特性的平衡不充 (i)隔着使用橡胶系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粘合剂层,将阻气膜与阻气膜贴合,由此可以得到水蒸气阻隔性优异、并且层叠界面不会产生端部的浮起的阻气膜层叠体,以及
(ii)通过使前述粘合剂层中含有特定的紫外线吸收剂,可以得到兼具高的阻隔性和紫外线阻断性、并且光学特性优异的阻气膜层叠体,
从而完成了本发明。
[0013]如此,根据本发明,提供下述(I)?⑷的阻气膜层叠体以及(5)电子构件。
[0014](I)阻气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其为至少两张阻气膜隔着粘合剂层层叠而成的阻气膜层叠体,前述阻气膜的至少一张具有由塑料膜形成的基材、和设置在该基材上的至少一层阻气层,前述粘合剂层为使用含有橡胶系化合物的橡胶系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层。
[0015](2)根据(I)中记载的阻气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前述塑料膜为透明的塑料膜,并且前述粘合剂层为使用进一步含有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的橡胶系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层。
[0016](3)根据(I)或(2)中记载的阻气膜层叠体,其中,前述橡胶系化合物为聚异丁烯系树脂。
[0017](4)根据(I)或(2)中记载的阻气膜层叠体,其中,至少两张阻气膜隔着粘合剂层以阻气层与阻气层对置的方式层叠。
[0018](5)电子构件,其具备前述⑴或(2)中记载的阻气膜层叠体。
[0019]发明效果
本发明的阻气膜层叠体具有高的水蒸气阻隔性,并且在层叠界面不会产生端部的浮起。
[0020]另外,具有含有特定的紫外线吸收剂的粘合剂层的阻气膜层叠体除了上述性能之外,其紫外线阻断性优异,并且黄变、雾度也低,光学特性优异。
[0021]本发明的阻气膜层叠体适合于太阳能电池、液晶显示器、电致发光(EL)显示器等的电子构件用。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I]为本发明的阻气膜层叠体的一例的层结构截面图。
[0023][图2]为制造本发明的阻气膜层叠体的工序截面图。
[0024][图3]为制造本发明的阻气膜层叠体的工序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将本发明分项为I)阻气膜层叠体、和(2)电子构件来进行具体说明。
[0026]I)阻气膜层叠体
本发明的阻气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其为至少两张阻气膜隔着粘合剂层层叠而成的阻气膜层叠体,前述阻气膜的至少一张具有由塑料膜形成的基材、和设置在该基材上的至少一层阻气层,前述粘合剂层为使用橡胶系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层。
[0027](阻气膜)
本发明的阻气膜层叠体中使用的阻气膜是具有不易透过水蒸气等气体的性质的膜。
[0028]本发明的阻气膜层叠体中使用的阻气膜的至少一张为具有由塑料膜形成的基材(以下有时仅称为“基材”)、和设置在该基材上的至少一层阻气层的膜(以下有时称为“阻气膜⑴”)。
[0029]本发明的阻气膜层叠体中,阻气膜(I)的水蒸气透过率在40°C、相对湿度90%的气氛下优选为I. Og/m2/天以下,更优选为O. 5g/m2/天以下。
[0030]对于本发明的阻气膜层叠体而言,构成该层叠体的两张以上阻气膜可以全部为阻气膜(I),也可以是具有阻气膜(I)、和满足上述水蒸气透过率的范围的单层或多层的合成树脂膜(以下有时称为“阻气膜(2)”)的膜。本发明中,优选构成层叠体的两张以上阻气膜都为阻气膜(I)。另外,这种情况下,对于构成层叠体的两张以上阻气膜(I)之间,其基材、阻气层的种类或厚度、层结构等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0031](由塑料膜形成的基材)
对于本发明中使用的阻气膜(I)中的塑料膜,只要是可以在其上形成阻气层的,就没有特别限定。其中,优选为透明的塑料膜。在此,“透明的塑料膜”指的是形成厚度为50 μ m的膜时的波长500nm下的可见光透射率为85%以上、优选90%以上的由塑料形成的膜。通过使用透明的塑料膜,可以得到适于液晶显示器、电致发光显示器等的电子构件用的阻气膜层叠体。
[0032]作为由塑料膜形成的基材的材料,可列举出聚酰亚胺、聚酰胺、聚酰胺酰亚胺、聚苯醚、聚醚酮、聚醚醚酮、聚烯烃、聚酯、聚碳酸酯、聚砜、聚醚砜、聚苯硫醚、聚芳酯、丙烯酸类树脂、环烯烃系聚合物、芳香族系聚合物等。
[0033]它们之中,从透明性优异、具有通用性的观点考虑,优选为聚酯、聚酰胺或环烯烃系聚合物,更优选为聚酯或环烯烃系聚合物。
[0034]作为聚酯,可列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芳酯等。
[0035]作为聚酰胺,可列举出全芳香族聚酰胺、尼龙6、尼龙66、尼龙共聚物等。
[0036]作为环烯烃系聚合物,可列举出降冰片烯系聚合物、单环的环状烯烃系聚合物、环状共轭二烯系聚合物、乙烯基脂环式烃聚合物、以及它们的氢化物。
[0037]所使用的基材的厚度通常在IOOnm?1000 μ m的范围内,优选在5 μ m?200 μ m的范围内。
[0038](阻气层)
阻气膜(I)中的阻气层为具有抑制氧气、水蒸气的透过的特性(以下称为“阻气性”)的层。
[0039]作为阻气层的材料,若为抑制水蒸气等气体的透过的材料则没有特别限制,但是优选除了优异的阻气性之外、透明性也优异的材料。
[0040]对阻气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制,但是通常为20nm?50μπι,优选为30nm?I μ m,更优选为40nm?500nm。
[0041]作为阻气层的材料,可列举出例如铝、镁、锌、锡等金属;
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镁、氧化锌、氧化铟、氧化锡等无机氧化物;
氮化硅等无机氮化物;
无机碳化物;无机硫化物;作为它们的复合物的无机氧化氮化物;无机氧化碳化物;无机氮化碳化物;无机氧化氮化碳化物;高分子化合物;等。[0042]作为形成阻气层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列举出例如将上述材料通过蒸镀法、溅射法、离子镀法、热CVD法、等离子体CVD法等在基材上形成的方法;将上述材料溶解或分散于有机溶剂中而成的溶液通过公知的方法涂布到基材上、将所得到的涂膜适当干燥来形成的方法;对由高分子化合物构成的高分子层进行等离子体处理的方法。
[0043]它们之中,从可以容易地形成目标阻气层的观点考虑,优选为通过对由高分子化合物构成的高分子层实施等离子体处理来形成的方法。由高分子化合物构成的高分子层通过实施等离子体处理而进行了改性(modified),阻气性提高。
[0044]作为等离子体处理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使用公知的方法,但是从可以有效地形成具有优异的阻气性的阻气层的观点考虑,优选为注入离子的方法。
[0045]需要说明的是,此时,注入离子形成的“阻气层”并非仅指通过离子注入而进行了改性的部分,而指的是“具有通过离子注入而进行了改性的部分的高分子层”。
[0046]作为构成高分子层的高分子化合物,可列举出硅系高分子化合物、聚酰亚胺、聚酰胺、聚酰胺酰亚胺、聚苯醚、聚醚酮、聚醚醚酮、聚烯烃、聚酯、聚碳酸酯、聚砜、聚醚砜、聚苯硫醚、聚芳酯、丙烯酸类树脂、环烯烃系聚合物、芳香族系聚合物、以及这些高分子中的两种以上的组合等。
[0047]另外,高分子化合物可以为能量射线固化型化合物的固化物。作为能量射线固化型化合物,可列举出1,4-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戊二醇己二酸酯二(甲基)丙烯酸酯、二环戊基二(甲基)丙烯酸酯、异氰脲酸酯二(甲基)丙烯酸酯、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三(丙烯酰氧基乙基)异氰脲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等多官能丙烯酸酯等能量射线聚合性单体;聚酯(甲基)丙烯酸酯、环氧(甲基)丙烯酸酯、氨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多元醇(甲基)丙烯酸酯、有机硅(甲基)丙烯酸酯等多官能丙烯酸酯低聚物;等。在此,(甲基)丙烯酸酯指的是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
[0048]它们之中,作为高分子化合物,从可以容易地形成阻气性优异的阻气层的观点考虑,优选为硅系高分子化合物、聚酯或丙烯酸类树脂,更优选为硅系高分子化合物。
[0049]作为硅系高分子化合物,若为含有硅的高分子,则可以为有机化合物,也可以为无机化合物。可列举出例如聚有机硅氧烷系化合物、聚碳硅烷系化合物、聚硅烷系化合物、聚硅氮烷系化合物等。
[0050]聚有机硅氧烷系化合物是将具有烷氧基、卤素原子等水解性官能团的硅烷化合物缩聚而得到的化合物。
[0051]对聚有机硅氧烷系化合物的主链结构没有特别限制,可以为直链状、梯状、笼状中的任意一种。
[0052]例如,作为前述直链状的主链结构,可列举出下式(a)所示的结构,作为梯状的主链结构,可列举出下式(b)所示的结构,作为笼状的主链结构,可列举出下式(c)所示的结构。
【权利要求】
1.阻气膜层叠体,其为至少两张阻气膜隔着粘合剂层层叠而成的阻气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阻气膜的至少一张具有由塑料膜形成的基材、和设置在该基材上的至少一层阻气层, 所述粘合剂层是使用含有橡胶系化合物的橡胶系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层。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阻气膜层叠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塑料膜为透明的塑料膜,并且 所述粘合剂层是使用进一步含有苯并三唑系紫外线吸收剂的橡胶系粘合剂组合物而形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阻气膜层叠体,其中,所述橡胶系化合物为聚异丁烯系树脂。
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阻气膜层叠体,其中,至少两张阻气膜隔着粘合剂层,以阻气层与阻气层对置的方式层叠。
5.电子构件,其具备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阻气膜层叠体。
【文档编号】B32B7/12GK103842174SQ201280036868
【公开日】2014年6月4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5日
【发明者】剑持卓, 永绳智史 申请人:琳得科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