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隔热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4110阅读: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真空隔热板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真空隔热板,尤其涉及一种隔热性能优异,力学强度高的真空隔热板。
背景技术
真空隔热板通常用在制冷器中,通过设置在制冷器箱室的外表面和内表面之间来增加隔热效果以提高制冷效率。具体地,真空隔热板包括芯材、密封层和吸气剂,其中芯材具有由玻璃纤维、粉末硅石或发泡聚氨酯形成的板,其内部保持真空;密封层用于密封和覆盖芯材以保持芯材的真空;吸气剂通过除去穿过密封层流入到密封层内的气体从而使真空隔热板的高真空度也就是隔热性能保持足够长的时间。密封层通常为多层结构。以往的密封层通常由最内层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等形成的与芯材接触的热封层、铝箔层和保护层等构成。在真空 条件下用两层密封层从两侧覆盖芯材,然后将两层密封层的热封层融化结合在一起,由此将芯材与外界隔离。然而,往往由于密封层的气体阻隔性不良,随着时间的推移真空隔热板的隔热性能劣化。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热性能优异,力学强度高的真空隔热板。为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真空隔热板,包括密封层13和芯材12,所述芯材12为由玻璃纤维、粉末硅石或发泡聚氨酯形成的板,其内部保持真空,所密封层13将所述芯材12密封,其中所述密封层13为多层结构体,所述多层结构体的最内层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EVOH层)。进一步地,所述EVOH层为未拉伸EVOH层4。进一步地,所述多层结构体由四层构成,包括一层未拉伸EVOH层4、一层招箔3、一层镀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镀铝PET层)2和一层聚酰胺层(0ΝΥ层)I。更进一步地,所述一层ONY层I为所述多层结构体的最外层,所述一层镀铝PET层2位于所述一层铝箔3的外侧。其中,所述未拉伸EVOH层4的厚度为15-30 μ m,所述铝箔3的厚度为6-10 μ m,所述镀铝PET层2的厚度为12 μ m,所述ONY层I的厚度为10-30 μ m。其中,所述未拉伸EVOH层4的厚度为15或20或30 μ m,所述铝箔3的厚度为6.5或7 μ m,所述镀铝PET层2的厚度为12 μ m,所述ONY层I的厚度为15或25 μ m。本实用新型的真空隔热板的密封层是具有多层结构的真空隔热板,该真空隔热板的密封层能使其所包裹的芯层保持足够高的真空度,从而有效地避免空气对流引起的热传递;密封层中的EVOH层、镀铝PET层及铝箔都能有效地隔绝气体而使真空隔热板的隔热性能保持足够长的时间。而用于最内层的EVOH层,不仅能够满足一定的热封强度,同时和PO相比,层内气体含量小,能够有效地保持密封后的真空度。

图1为本实用新型真空隔热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真空隔热板的横截面图。图中,I为ONY层,2为镀铝PET层,3为铝箔,4为未拉伸EVOH层,11为密封层的一部分,12为真空隔热板的芯材,13为真空隔热板的密封层。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下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真空隔热板。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聚酰胺(ONY),可以例举聚己内酰胺(尼龙6 )、聚i^一酰胺(尼龙11)、聚十二酰胺(尼龙12)等。聚酰胺具有坚韧、柔软性、结合力强、耐磨、耐油、耐水、抗酶菌等特性。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镀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镀铝PET),是将拉伸PET层置于真空中使铝蒸发或升华,并在拉伸PET层基片表面析出形成一层铝膜而得到复合层。镀铝PET具有亮丽的金属光泽度,良好的韧性和优良的耐折性,并且相对于镀铝前对气体、水蒸气、气味和光线等的阻隔性提闻。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对气体具有极好的阻隔性和极好加工性,另外透明性、光泽性、机械强度、伸缩性、耐磨性、耐寒性和表面强度都非常优异。作为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的EVOH层,通常是通过流延挤出成型法或下吹水冷挤出成型法得到的EVOH薄膜,可以不进行拉伸处理。
`[0023]在本实用新型的真空隔热板中,镀铝PET优选为镀铝双向拉伸PET。在本实用新型的真空隔热板中,镀铝PET的镀层可以朝外也可以朝内。本实用新型的真空隔热板,其密封层为多层结构体,所述多层结构体的最内层为EVOH层。这里,所谓的中间层是指除多层结构体的最外层和最内层以外的层。进一步地,所述EVOH层为未拉伸EVOH层。进一步地,所述多层结构体由四层构成,包括一层招箔、一层未拉伸EVOH层、一层镀铝PET层和一层ONY层。更进一步地,所述一层ONY层I为所述多层结构体的最外层,所述一层镀铝PET层位于所述一层铝箔的外侧。其中,所述未拉伸EVOH层的厚度为15-30 μ m,所述铝箔的厚度为6-10 μ m,所述镀铝PET层的厚度为12 μ m,所述ONY层的厚度为10-30 μ m。优选地,所述未拉伸EVOH层的厚度为15或20或30 μ m,所述铝箔的厚度为6.5或7 μ m,所述镀铝PET层的厚度为12 μ m,所述ONY层的厚度为15或25 μ m。
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真空隔热板的实例。图1-2示出本实用新型一个的真空隔热板。图1中,本实用新型的真空隔热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真空隔热板的密封层13的一部分11的横截面图,图2中,密封层13为多层结构体,该多层结构体包括一层铝箔、一层未拉伸EVOH层、一层镀铝PET层和一层ONY层。由多层结构体的最外层至最内层依次为ONY层1、镀铝PET层2、铝箔3和未拉伸EVOH层4。其中,未拉伸EVOH层4的厚度为15-30 μ m,镀铝PET层2的厚度为12 μ m, ONY层I的厚度为10-30 μ m,铝箔3的厚度为6-10 μ m。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相应的修改、变化或等效处理,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真空隔热板,包括密封层(13)和芯材(12),所述芯材(12)为由玻璃纤维、粉末硅石或发泡聚氨酯形成的板,其内部保持真空,所密封层(13)将所述芯材(12)密封,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层(13)为多层结构体,其最内层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真空隔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为未拉伸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真空隔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结构体由四层构成,包括所述一层未拉伸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4)、一层铝箔(3)、一层镀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2)和一层聚酰胺层(I)。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真空隔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层聚酰胺层(I)为所述多层结构体的最外层,所述一层镀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2)位于所述一层铝箔(3)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隔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未拉伸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4)的厚度为15-30 μ m,所述铝箔(3)的厚度为6-10 μ m,所述镀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2)的厚度为12 μ m,所述聚酰胺层(1)的厚度为10-30 μ m。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真空隔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未拉伸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4)的厚度为15或20或30 μ m,所述铝箔(3)的厚度为6.5或7 μ m,所述镀铝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2)的厚度为12 μ m,所述聚酰胺层(I)的厚度为15或25μπ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真空隔热板,特别是一种隔热性能优异,力学强度高的真空隔热板,包括密封层和芯材,所述芯材为由玻璃纤维、粉末硅石或发泡聚氨酯形成的板,其内部保持真空,所述密封层将所述芯材密封,其中所述密封层为多层结构体,所述多层结构体的最内层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层。本实用新型的真空隔热性能优异,力学强度高。
文档编号B32B15/09GK203126053SQ201320118290
公开日2013年8月14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15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15日
发明者中原文武, 宋渊, 河合宏, 羽田泰彦 申请人:可乐丽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