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伸单元和用于牵伸单元的轴的轴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61932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牵伸单元和用于牵伸单元的轴的轴承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牵伸单元,尤其用于环锭纺纱机,其包括几对且尤其至少三对罗拉,其中每对罗拉都包含上罗拉和下罗拉。



背景技术:

WO 03/014442 A2公开了两侧带有牵伸单元的环锭纺纱机,并涉及下罗拉的驱动器。所示牵伸单元包含输入下罗拉、中间下罗拉和输出下罗拉。罗拉在轴上彼此相邻排列。轴通过传动装置连接至相应的电机。传动比可通过改变传动装置的驱动盘来调节,从而改变牵伸单元的扭曲。轴和/或其上的下罗拉间的距离同样可改变,以便对不同的纤维长度进行调节。为了保证可变性,由传动装置至轴的传输借助齿形带或铰接轴实现。

中间下罗拉须拉动下皮带。下皮带在转位轨道(turning bar)及可能的另外引导组件上滑动引导,并且中间下罗拉相应地需要特别高的驱动力矩。因此它们因轴的长度较长而承受加强的扭转,其不利地影响牵伸单元的扭曲。为此中间下罗拉的轴经常具有比输入和输出下罗拉的轴更大的直径。

轴在直径上的差别要求不同的轴承装置。上罗拉和下罗拉在夹线上相互接触。对于牵伸单元的正常操作,所有罗拉对的夹线必需位于同一平面内,该平面以下称为夹线平面。这就是说,对于不同直径的轴直径,轴需要在垂直于夹线平面的方向上错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允许牵伸单元的轴偏置的简单的轴承装置。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下面描述的含至少三对罗拉的牵伸单元来实现,其分别包含一上罗拉和一下罗拉。上罗拉和下罗拉的夹线位于一个夹线平面上。第一对罗拉的下罗拉布置在第一轴上,且第二对罗拉的下罗拉布置在第二轴上。第一轴具有不同于第二轴的直径,从而使得第一轴和第二轴在垂直于夹线平面的方向上彼此偏置布置。第一轴安装在第一轴承上且第二轴安装在第二轴承上。牵伸单元具有用于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的保持装置,且该保持装置在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上具有保持面,由此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平行于夹线平面。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均具有连接装置。每个连接装置都具有第一对连接面。第一对连接面彼此平行布置,并且偏心于各轴承的轴线。第一轴承被定位成,使得第一轴承的第一对连接面的第一连接面对应于第一平面上的保持面,且第一轴承的第一对连接面的第二连接面对应于第二平面上的保持面。

根据本发明,牵伸单元允许两个轴的简单轴承装置。尽管轴的直径不同,但针对第一和第二轴承可使用设计相同的轴承。因此避免了变型。轴的偏置通过偏心形成的轴承的连接装置实现。相应地牵伸单元上的保持装置,其对应轴承的连接装置,因而能简单地设计。第一和第二轴承均可通过保持装置的保持面安装,其位于相同平面。

取决于连接装置的改进,安装第二轴承可有不同的可能性。

根据可能的实施方式,第二轴承被定位成,使得第二轴承的第一对连接面的第二连接面对应于第一平面上的保持面,且第二轴承的第一对连接面的第一连接面对应于第二平面上的保持面。换言之,第二轴承相对于第一轴承旋转180°。由于两个第一对连接面相对于轴承的轴线的偏心,因此实现第一和第二轴承的轴线偏置。这就产生两个轴所期望的偏移,其通过轴承安装。为了轴与相应的轴承的连接,该轴具有相同直径的连接轴颈。

此外,每个连接装置可以具有第二对连接面,它们彼此平行布置。优选地第一和第二对连接面形成90°的角度。

通过第二对连接面产生针对第二轴承的进一步的定位可能性。第二轴承被定位成,使得第二轴承的第二对连接面的第一连接面对应于第一平面的保持面,且第二轴承的第二对连接面的第二连接面对应于第二平面的保持面。

原则上,由于该轴承的连接装置的第二对连接面,产生几个可能的定位变型。以这种方式,轴承和/或相关轴的轴线在只有一种类型的轴承情况下可以实现不同地偏置。

第二对连接面能够相对于相应轴承的轴线对称布置。以完全相同的方式,第二对连接面能够相对于相应轴承的轴线偏心布置。

该轴承的连接装置有利地可形成为方形元件。连接面就被设计为方形元件的侧面。这种情况下,方形元件优选布置在轴承上,以便与轴承的轴线相交。

另外,连接装置可通过几个且尤其是四个方形元件形成。

在连接装置具有几个方形元件的情况下,第一对连接面可被分配至另外的第一对连接面,由此第一对连接面的第一连接面和另外的第一对连接面的第一连接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且由此第一对连接面的第二连接面和另外的第一对连接面的第二连接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相应地,第二对连接面可被分配至另外的第二对连接面,由此第二对连接面的第一连接面和另外的第二对连接面的第一连接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且由此第二对连接面的第二连接面和另外的第二对连接面的第二连接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根据一有利实施方式,保持装置包括具有连通孔的保持板。连通孔包括第一平面上的保持面和第二平面上的保持面。优选第一和第二轴承被定位成,使得第一和第二轴承的连接面对应于连通孔的保持面。工具该有利实施方式,第一和第二轴承因此可定位在相同保持板的同一连通孔上。因此保证了轴承装置的设计简单。

根据另选实施方式,保持装置包括两个保持板,每个保持板都带有一个连通孔。两个连通孔包括在第一平面上的保持面和在第二平面上的保持面。牵伸单元上的第一和第二轴承则能够定位成,使得第一轴承的连接面对应于一个连通孔的保持面,且第二轴承的连接面对应于另一连通孔的保持面。就该连通孔来说,轴承的安装板设计简单。另外为单个轴承创造了更多空间。此类连通孔尤其在牵伸单元的末端获得应用。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包括连接装置的用于牵伸单元的轴的轴承,由此连接装置具有第一对连接面,且第一对连接面彼此平行且偏心于轴承的轴线布置。

根据轴承的有利实施方式,连接装置具有第二对连接面,第二对连接面彼此平行布置。第二对连接面能够相对于轴承的轴线对称布置。此外第二对连接面相对于轴承的轴线偏心布置。

根据轴承的另外的有利实施方式,根据本发明的连接装置设计为方形元件,且连接面形成为方形元件的侧面。有利地布置方形元件,使得其与轴承的轴线相交。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该连接装置由几个且尤其四个方形元件形成。在具有几个元件的设计情况下,第一对连接面可以被分配另外的第一对连接面,由此第一对连接面的第一连接面和另外的第一对连接面的第一连接面位于同一平面上,并且由此第一对连接面的第二连接面和另外的第一对连接面的第二连接面位于同一平面上。相应地,第二对连接面被分配另外的第二对连接面,并因此第二对连接面的第一连接面和另外的第二对连接面的第一连接面位于同一平面上,且由此第二对连接面的第二连接面和另外的第二对连接面的第二连接面位于同一平面上。

附图说明

本发明在图例所示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下面做详细描述。

其中:

图1示出了具有三对罗拉的牵伸单元;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牵伸单元的轴承布置;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牵伸单元的可替代轴承布置;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定位的两个轴承;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定位的另外两个轴承;

图6示出了具有图5中轴承的替代布置;以及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定位的另外两个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牵伸单元1的示意结构。所示牵伸单元具有三对罗拉,其中每对都包含一下罗拉和一上罗拉。纤维带开始行进经过由输入下罗拉2和输入上罗拉5组成的喂入罗拉对。然后纤维带行进经过由中间下罗拉3和中间上罗拉6组成的中间罗拉对。中间罗拉3,6均被皮带12和13所缠绕。输出罗拉对包含输出下罗拉4和输出上罗拉7。在每种情况下,上罗拉和下罗拉均在夹线中相互接触。输入罗拉对、中间罗拉对和输出罗拉对的夹线位于同一平面8上。该平面8以下被称为夹线平面。

在环锭纺纱机中,多个牵伸单元彼此相邻定位。

在这种情况下,下罗拉2,3,4布置在轴22,22’,23,23’,24,24’上,所述轴优选在环锭纺纱机末端处被驱动。中间下罗拉3需要引导皮带12,13,使得中间下罗拉3的轴23,23’必须传输较高扭矩,且因此更容易扭曲。为此,中间下罗拉3和相关轴23,23’具有比输入下罗拉2和输出下罗拉4更大的直径。

由于不同的直径,中间下罗拉3的轴23,23’和输入下罗拉2及输出下罗拉5的轴22,22’,24,24’相对彼此偏置。为了使偏置11明显,平面9和10在图1上被画出。两个平面平行于夹线平面8。平面9经过输入下罗拉2的中心线和输出下罗拉5的中心线。平面10经过中间下罗拉3的中心线。两平面间的距离11对应于相关轴的偏移量。

图2示出了双侧牵伸单元的轴承布置。驱动单元14包括电机和传动装置,其驱动牵伸单元1的各个轴22,22’,23,23’,24,24’。轴22驱动未示出的输入下罗拉2。轴23驱动未示出的中间下罗拉3,且轴24驱动未示出的输出下罗拉4。轴22’,23’,24’相应地布置于相对侧。每个轴22,22’,23,23’均通过驱动轴15,17,15’,17’连接至驱动单元14。因此这导致调节轴间距离并由此调节牵伸单元1的区域宽度的可能性。为了吸收因驱动轴15,17,15’,17’产生的轴向力,轴22,22’,23,23’安装在轴向止推轴承25,25’,27,27’中。轴向止推轴承25,25’,27,27’附接至保持板18。轴承25,27固定在保持板18的连通孔20上。轴24不具有轴向止推轴承且通过连通孔20简单引导。轴承25,27如图4所示,为了附接而包括方形元件33,其与连通孔20对应。轴承25,27的壳体32高出方形元件33且作为相对于保持板18的止动件。保持板26和28布置在保持板18面向轴承25,27的壳体32的一侧。每个保持板26,28均被用拧紧到轴承25,27上,使得保持板18在保持板26,28和轴承25,27之间被夹紧。轴承25,27以这种方法被固定在保持板上。连通孔20使得轴承25,27能够移动以调节区域宽度。在对置的牵伸单元上,轴承25’,27’的固定类似于保持板18的连通孔20’借助保持板26’,28’实现。

轴承25,27的方形元件33相对于轴承25,27的轴线34偏心布置。此外平行的连接面33c和33d相对于轴线34偏心布置。而其它两个平行连接面33a和33b(垂直于连接面33c和33d布置)相对于轴线34对称配置。连通孔18在平面29和30上具有保持面31。平面29和30平行于夹线平面8。因此轴承25,27可按要求向夹线平面8移动。轴承25被定位成,使得保持面31与连接面33a和33b相对应。设计相同的轴承27旋转90°布置,使得保持面31与连接面33c和33d相对应。因此导致轴承25和27的轴线34的偏移11。这使得在垂直于夹线平面8的方向上产生轴22和23的所期望的偏移11。

图3示出了轴承布置的另一实施方式。轴承布置部分地与图2的轴承布置一致。因此相同的附图标记也用于相同的元件。下面仅解释不同之处。该布置,除了保持板18外,还具有另外的保持板19。针对对置的牵伸单元而具有对称设计的保持板19’。两个保持板18和19一起形成轴承25和27的保持装置。与保持板18对应,保持板19也具有一连通孔21。连通孔20和21均具有保持面31,其位于平面29和30上。轴承25定位在保持板18的连通孔20上,而轴承27定位在保持板19的连通孔21上,保持板19在保持板18和驱动单元14之间。因此较短的驱动轴16用于轴23,其安装在轴承27上。轴23’相应地连接至驱动轴16’。

图2和图3示出了机器末端处的轴承装置。在整个机身长度内存在冲压件(这里未示出),其上安装有全部的三个轴22,23,24和/或22’,23’,24’。轴承则可以相应地配置和设计,以实现轴23和/或23’与中间下罗拉3的偏置。

图5至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可能的轴承设计的进一步示例。仅有两个设计相同的轴承在不同的安装位置示出。牵伸单元1其它轴的另外的轴承当然也可布置在平行的保持面41之间。在每种情况下,保持面41位于平面38和39上以固定轴承。平面38和39彼此平行且与夹线平面8平行。

图5示出了两个设计相同的轴承41,42。轴承41,42具有在壳体37上的方形元件35。元件35偏心于轴承41,42的轴线36。与图4中的例子不同,平行的侧面35a和35b以及平行的侧面35c和35d相对于轴承41,42的轴线36偏心布置。轴承42定位成,使得侧面35a和35b与平面38和39上的保持面40对应。轴承41相对于轴承42旋转90°,使得侧面35c和35d与平面38和39上的保持面40对应。针对轴承41和42的轴线36,因此产生了偏移11a。

图6示出了相同的轴承41,42。然而轴承41,42定位不同。轴承41相对于轴承42旋转180°。轴承42的侧面35a位于平面38上而侧面35b位于平面39上。反过来一样,轴承41的侧面35a位于平面39上而侧面35b位于平面38上。因而产生不同的偏移11b。

图7示出了另外的设计相同的两个轴承43,44。每个轴承43,44均具有壳体46,其上固定有四个方形元件47,48,49,50。方形元件47,48,49,50围绕轴承43,44的轴线45布置。轴承44被定位成,使得方形元件48的侧面48c和方形元件50的侧面50c位于平面38上。方形元件49的侧面49d和方形元件47的侧面47d位于平面39上。元件47,48,49,50固定至壳体46,使得一对表面48c和47d和一对表面50c和49d均相对于轴线45偏心布置。轴承43相对于轴承44旋转90°。轴承43的方形元件47的侧面47a和方形元件48的侧面48a位于平面38上。轴承43的方形元件49的侧面49b和方形元件50的侧面50b位于平面39上。元件47,48,49,50固定至壳体46,使得一对表面47a和49b和一对表面48a和50b均相对于轴线45偏心布置。由于所述布置,在轴承44的轴线45和轴承43的轴线45之间产生偏移11c。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