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植物纤绒膜体的制作设备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01085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美容产品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植物纤绒膜体的制作设备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植物纤维膜是一种以植物纤维为基质的贴膜,具有遇热即完全溶解、贴肤紧密和贴敷时间长也不会反吸收皮肤自身分水等优点,此外,植物纤维膜由于其独特的成分,可以储存更多的营养,可以防止皮肤色素沉着与形成色斑、雀斑的现象,它能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更新老化角质,使皮肤自然白皙,抚平皱纹,使皮肤更光滑舒适,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

现有技术中,植物纤维膜的制作过程,由于其制作设备上的冷却辊接触面积小,导致冷却时间短、成型速度慢的缺点。

因此,市场上亟需一种植物纤绒膜体的制作设备及制备方法,使得植物纤绒膜体在制作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冷却,提高成型速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纤绒膜体的制作设备及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得植物纤绒膜体在制作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冷却,提高成型速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纤绒膜体的制作设备,包括:

供料系统,所述供料系统包括有依次连通的料筒、供料泵以及分料装置;

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包括有介质循环箱以及冷却箱,所述冷却箱通过管路与所述介质循环箱连通,所述冷却箱内部设置有多个平行排布的无动力辊,所述无动力辊内部设置有与介质循环箱连通的冷却水路;

传送机构,所述传送结构包括有第一传送带,所述分料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上部,所述冷却箱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上部,所述无动力辊与所述第一传送带之间形成一定间隙;

绒面成型系统,所述绒面成型系统包括有第二传送带以及针辊,所述针辊表面设置有针形结构,所述第二传送带设置于所述第一传送带的输出侧、并与所述第一传送带相邻布置,所述针辊设置于所述第二传送带上部;

复合成型系统,所述复合成型系统设置于所述绒面成型系统后方,所述复合成型系统包括依次布置的两个珠光膜辊、复合辊组以及卷辊。

优选地,所述分料装置包括有布料器以及导料盒,所述布料器镶设于所述导料盒的上部。

优选地,所述布料器包括有多个依次排布的出料口。

优选地,所述无动力辊与所述第一传送带之间的间隙可调。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送带为不锈钢传送带。

优选地,所述第二传送带为不锈钢传送带,所述第二传送带表面设置有与所述针辊表面针形结构相配合的凹槽或孔。

优选地,所述供料泵为螺旋泵。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植物纤绒膜体的制作设备制作植物纤绒膜体的方法,包括:

步骤一,供料泵抽取料筒中经高温软化的短纤维并泵送至分料装置,短纤维在分料装置的作用下均匀分布于第一传送带上;

步骤二,均匀分布的短纤维随第一传送带移动至冷却系统,通过冷却系统的冷却作用以及无动力辊与第一传送带的挤压作用下形成光面片材;

步骤三,光面片材通过第一传送带输送至第二传送带上,针辊上的针形结构挑起光面片材上的纤维丝头产生绒面和微晶囊腔形成微晶囊腔绒面片材;

步骤四,在复合辊组的作用下,将两个珠光辊上的珠光膜压合在微晶囊腔绒面片材两侧,并在卷辊的作用下完成膜体收卷。

优选地,所述短纤维包括有长豆角短纤维以及交叉菜短纤维。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产生了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冷却箱内部设置有多个平行排布的无动力辊,无动力辊中间设置有与介质循环箱连通的冷却水路,增加了短纤维与无动力辊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冷却速度,进而提高了植物纤绒膜体的成型速度;

设置于第二传送带上部的针辊,利用微挑技术把纤维丝头挑起,使得膜体里面形成微晶囊腔和毛绒面,使得植物纤绒膜体能够得到更好的控释缓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植物纤绒膜体的制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料筒、2-供料泵、3-导料盒、4-布料器、5-介质循环箱、6-冷却箱、7-无动力辊、8-第一传送带、9-第二传送带、10-针辊、11-珠光膜辊、12-复合辊组、13-卷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植物纤绒膜体的制作设备及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得植物纤绒膜体在制作过程中能够得到充分的冷却,提高成型速度。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考图1,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纤绒膜体的制作设备,包括:供料系统、冷却系统、传送机构、绒面成型系统、复合成型系统,供料系统包括依次连通的料筒1、供料泵2以及分料装置,利用供料泵2将料筒1中的原料泵送至分料装置内,原料在分料装置的作用下均匀分布,并流向传送机构;

冷却系统包括有介质循环箱5以及冷却箱6,冷却箱6通过管路与介质循环箱5连通,冷却箱6内部设置有多个平行排布的无动力辊7,无动力辊7内部设置有与介质循环箱5连通的冷却水路,冷却水路从无动力辊7的一端进入,穿过无动力辊7的横截面圆心的位置后从另一端流出,并返回至介质循环箱5,冷却介质在介质循环箱5内完成热量交换,释放从冷却箱6吸收的热量。由于无动力辊7设置有多个,增加了装置的冷却面积,提高了冷却速率进而提高了成型速度;

传送结构包括有第一传送带8,分料装置设置于第一传送带8上部,保证了原料能够顺利流至第一传送带8的表面,利用第一传送带8与供料泵2泵送的速度差,可以对原料在第一传送带8的布放厚度进行控制。冷却箱6设置于第一传送带8上部,并位于分料装置的后方,无动力辊7与第一传送带8之间形成一定间隙,原料平铺在第一传送带8表面后,随第一传送带8运动进入冷却箱6,原料通过无动力辊7与第一传送带8之间的间隙,被挤压形成具有一定厚度以及一定光面程度的光面片材。

绒面成型系统包括有第二传送带9以及针辊10,针辊10表面设置有针形结构,第二传送带9设置于第一传送带8的输出侧、并与第一传送带8相邻布置,针辊10设置于第二传送带9上部,光面片材从第一传送带8进入第二传送带9后,针辊10作用于光面片材的表面,针形结构挑起光面片材的纤维丝头后形成绒面和微晶囊腔,生产出微晶囊腔绒面片材;

复合成型系统设置于所述绒面成型系统后方,复合成型系统包括依次布置的两个珠光膜辊11、复合辊组12以及卷辊13。珠光膜辊11布置在复合辊与第二传送带9之间,两个珠光膜辊11分别设置于微晶囊腔绒面片材两侧,使得珠光膜贴合在微晶囊腔绒面片材两侧后荣国复合辊组12完成复合成型,最终成型膜体在卷辊13的作用下完成收卷。

为了提高分料效果,分料装置包括有布料器4以及导料盒3,布料器4镶设于所述导料盒3的上部,导料盒3安装在第一传送带8上部,为了避免漏料,导料盒3的两侧低于第一传送带8的上表面。布料器4包括有多个依次排布的出料口,总管中的原料经过多个出料口后,均匀流至第一传送带8表面,进一步提高了布料效果。

为了适应不同生产要求,同时为了便于工艺调试,无动力辊7与第一传送带8之间的间隙可调,通过调整无动力辊7的垂直位置,控制生产的光面片材的厚度以及光面程度,使得设备更加灵活。

第一传送带8为不锈钢传送带。第二传送带9为不锈钢传送带,第二传送带9表面设置有与针辊10表面针形结构相配合的凹槽或孔,第二传送带9表面设置的凹槽或孔,为针形结构在片材表面加工提供了一定的动作空间,避免了针辊10与第二传送带9间距不当导致扎透片材的问题,同时为生产精度更高的绒面片材提供了条件。

供料泵2为螺旋泵。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利用植物纤绒膜体的制作设备制作植物纤绒膜体的方法,包括:

步骤一,供料泵2抽取料筒1中经高温软化的短纤维并泵送至分料装置,短纤维在分料装置的作用下均匀分布于第一传送带8上;

步骤二,均匀分布的短纤维随第一传送带8移动至冷却系统,通过冷却系统的冷却作用以及无动力辊7与第一传送带8的挤压作用下形成光面片材;

步骤三,光面片材通过第一传送带8输送至第二传送带9上,针辊10上的针形结构挑起光面片材上的纤维丝头产生绒面和微晶囊腔形成微晶囊腔绒面片材;

步骤四,在复合辊组12的作用下,将两个珠光辊上的珠光膜压合在微晶囊腔绒面片材两侧,并在卷辊13的作用下完成膜体收卷。

在本实施例中,短纤维包括有长豆角短纤维以及交叉菜短纤维。

本发明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