涤纶汉麻竹浆纤维三组份混纺高支纱纺制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28447发布日期:2019-04-05 21:56阅读:36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棉纺织纺纱
技术领域
,具体说是一种涤纶汉麻竹浆纤维三组份混纺高支纱纺制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纺织行业新型纤维不断被开发,打破了原有的纯棉纺纱或者涤棉混纺纱的传统组合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功能性纤维合理搭配,形成风格各异的时装或职业装。服装用纺织品和家用纺织品中除了提出保形、抗皱、抗起球、悬垂好、颜色鲜艳、色牢、光泽好要求之外,人们又对新功能纤维提出新的重点流行用途,如舒适性方面要求具有保暖、凉爽、吸湿、导汗、快干、柔软,且无刺痒等特性;安全性方面要求达到阻燃、防溶滴、防紫外线、防电磁辐射及有害气体吸附等特性;卫生性方面则突出抑菌、抗菌、防臭等特性;医疗性方面要求抗菌及生物相容等特性。但是,两种纤维混纺时,混纺比例容易达到国家标准,但是三组份甚至更多组份纤维混纺时,由于原料成份多而且有的原料含杂率、短绒率、强力等物理性能有较大差异,导致混纺比例难以达到标准。对于涤纶纤维、汉麻纤维和竹浆纤维混纺比例难于控制,但是这种三组份纤维混纺产品是现在及今后发展的趋势,市场前景相当可观,因此,有必要对涤纶纤维、汉麻纤维和竹浆纤维混纺纱和制造工艺进行研究。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当前纺织面料不断追求功能性的市场需求,将不同物理性能、不同功能的原料按照规定的混纺比例均匀混合,纺成所需要的纱支,解决混纺比例的准确性和由于涤纶纤维、汉麻纤维和竹浆纤维之间的抱合力较差,以及麻、竹、涤纶的吸湿能力较强等问题,提供一种涤纶纤维、汉麻纤维和竹浆纤维三组份混纺28特克斯高支纱的纺制工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涤纶纤维、汉麻纤维、竹浆纤维三组份混纺高支纱纺制工艺,其中:涤纶纤维占混纺纱的重量百分比为65%,竹浆纤维占混纺纱的重量百分比为20%,汉麻纤维占混纺纱的重量百分比为15%,通过纺纱工艺纺制出28特克斯高支纱。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涤纶纤维、汉麻纤维、竹浆纤维三组份混纺高支纱纺制工艺,其工艺步骤如下:(1)汉麻纤维预处理工序采用“jik-mh型软麻剂”对汉麻纤维进行软化处理,第一步:将“jik-mh型软麻剂”调配成软麻液;软麻液配方:8%的“jik-mh型软麻剂”,92%的45℃的清水。第二步:百公斤汉麻纤维加湿25公斤软麻液;第三步:将软过后且加湿过的汉麻纤维放进麻仓养生。要求:麻仓内汉麻纤维堆置正规;麻仓密闭;养生时间:3天;一般在24小时后汉麻堆内的温度即会上升,在麻堆内温度到50℃时出仓。(2)开清棉工序开清棉工序采用国产开清棉设备,抓棉打手速度780r/min,运转效率90%,梳棉打手速度380r/min,成卷综合打手速度750r/min,各落杂尘棒隔距调到最小,棉卷定量383g/m,长度36m,棉卷伸长率1.3%;在清棉加工工艺中,三者存在一定的共性,总体都选用“短流程、多松少打、少落、隔距适中、轻定量”的工艺原则。为了防止静电的产生,要求保持相对湿度大一些,一般控制在65%。主要工艺参数:三种纤维卷干重均定为380g/m,综合打手速度为780r/min,棉卷罗拉转速12r/min,伸长率25%,棉卷质量不匀率控制在1%以下,棉卷回潮率控制在4.5%;涤纶纤维回潮率低,纤维蓬松、弹性大、抱合力差,加工时静电现象较为严重;加工的主要技术特点是适当减轻开松打击力度,fa104六辊筒开棉机辊筒选用低档转速460r/min,同时为避免过多的纠缠确保成卷良好,天平罗拉与打手间隔距9mm;竹浆纤维、汉麻纤维抱合力差,为减少损伤,各部件打手速度比纺涤纶纤维时降低12%。(3)梳棉工序该工序采用国产fa201型梳棉机,梳棉工序一定要保持机械状态良好,并保持棉网的清晰度,没有破边、破洞等现象;在加工涤纶纤维、汉麻纤维、竹浆纤维三种纤维时采用“低速度、轻定量、少落、大隔距”的工艺原则,选用ac2030型锡林针布,梳棉机针布充塞少、纤维负荷轻、纤维转移率高、纤维损伤少,减少纤维弯钩和棉结数量。主要工艺参数:锡林转速320r/min,道夫转速17.8r/min,刺辊转速705r/min,盖板速度80r/min,给棉板与刺辊隔距,0.3mm,刺辊与锡林隔距0.18mm,锡林道夫隔距0.13mm,锡林与盖板间的隔距要较纺棉时为大,选择0.25mm、0.23mm、0.20mm、0.20mm、0.23mm,竹浆纤维和汉麻纤维的生条定量均为14.6g/5m,涤纶纤维生条定量为18.9g/5m;纺涤纶纤维时梳棉机主要工艺参数:锡林速度360r/min,道夫转速19.9r/min,刺辊转速930r/min,盖板速度99mm/min,给棉板与刺辊隔距0.23ram,刺辊与锡林隔距0.15mm,锡林道夫隔距0.1mm,棉纤维生条定量21.1g/5m。(4)精梳工序该工序采用山西鸿基sxf1272型精梳机,500钳次/min,小卷定量80g/m,运转效率94%。在落棉率16%的情况下,实际产量达72kg/h,同时质量可以达到uster2014公报25%以内水平;涤纶纤维经开清和梳理工序后按照常规精梳工艺进行梳理,精梳主要工艺参数为:采用后退给棉的方式,给棉长度5.23mm,锡林转速280r/min,毛刷1137r/min,落棉隔距刻度选择为9,梳理隔距0.40ram,精梳条定量为15.8g/5m。(5)并条工序为了提高混合效果,采用三道混并工艺。头并采用较大的后区牵伸倍数,以提高对生条前弯钩纤维的伸直效果;二并和三并后区牵伸逐步减小,以利于进一步提高熟条的纤维伸直度。运转操作要保持牵伸区清洁、混合均匀,熟条条干cv控制在4.0%,相对湿度控制在75%。(6)粗纱工序该工序采用经纬纺织a186f粗纱机,粗纱工序采用“大隔距、轻定量、重加压、小后区牵伸”的工艺原则,以利于粗纱条干均匀;由于涤纶、汉麻纤维、竹浆纤维表面光滑,抱合性差,易产生意外牵伸,造成粗纱条干不匀,因而粗纱捻系数需在保证细纱不出硬头的情况下适当偏大掌握。相对湿度在65%;主要工艺参数:罗拉隔距14mm×28mm×38mm,钳口隔距5.5mm,锭子转速800r/min,粗纱定量6.4g/10m,设计捻系数76,总牵伸倍数5.8倍,后牵伸倍数1.19倍。(7)细纱工序该工序采用马佐里(东台)dtm129型细纱机,因开发的纱线属针织用纱,同时兼顾竹浆纤维、汉麻纤维特点,采用“大隔距、重加压,小钳口隔距、小后区牵伸”的工艺原则,后区牵伸倍数在保证不出硬头的情况下偏小掌握,而捻系数偏大掌握。车间的相对湿度控制在65%。主要工艺参数:细纱干定量18.6g/100m,钳口隔距2.2mm,罗拉隔距18mm×30mm,捻度75.3捻/10cm,钢领采用pg系列,总牵伸倍数26.5倍,后区牵伸1.25倍。(8)络筒工序该工序采用德国赐来福公司ac338型自动络筒机,由于涤纶纤维、竹浆纤维、汉麻纤维、之间的抱合力较差,但麻、竹、涤纶的吸湿能力较强,所以选用小张力、低速度的工艺原则,自动接头、空气捻接器的气压要充足,车间相对湿度控制在65%;络筒主要工艺参数:络筒速度为750m/min,棉结6.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涤纶纤维、汉麻纤维、竹浆纤维三组份混纺高支纱,其中:涤纶纤维占混纺纱的重量百分比为65%;竹浆纤维占混纺纱的重量百分比为20%;汉麻纤维占混纺纱的重量百分比为15%。在经过汉麻纤维预处理、清棉、梳棉、精梳、并条、粗纱、细纱、络筒工序后,涤纶纤维、汉麻纤维、竹浆纤维三组份混纺高支纱,解决了汉麻纤维原料较粗,对成纱条干影响大、纤维长度短、伸长小,成纱时断头高、毛羽严重以及存在纤维抱合力差的问题;用该纱可以制成各种高档混纺纱面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发明中的涤纶纤维、汉麻纤维、竹浆纤维三组份混纺高支纱,涤纶纤维占混纺纱的重量百分比为65%,竹浆纤维占混纺纱的重量百分比为20%,汉麻纤维占混纺纱的重量百分比为15%;所选择的原材料主要性能指标要达到如表1和表2所示,表1.涤纶纤维和竹浆纤维的主要性能指标:原料涤纶纤维竹浆纤维细度/dtex0.91.32长度/mm3737断裂强力/cn5.122.49断裂伸长率/%15.3717.1质量比电阻/ω·cm6x1055x105回潮率/%1.311.5表2.汉麻纤维主要性能指标:原料汉麻纤维细度/dtex3.9平均长度/mm27.5短绒率/%21.7倍长率/%1.11回潮率/%11.5涤纶纤维、汉麻纤维、竹浆纤维三组份混纺高支纱纺制工艺,其工艺步骤如下:(1)汉麻纤维预处理工序采用“jik-mh型软麻剂”对汉麻纤维进行软化处理。第一步:将“jik-mh型软麻剂”调配成软麻液;软麻液配方:8%的“jik-mh型软麻剂”,92%的45℃的清水。第二步:百公斤汉麻纤维加湿25公斤软麻液;第三步:将软过后且加湿过的汉麻纤维放进麻仓养生。要求:麻仓内汉麻纤维堆置正规;麻仓密闭;养生时间:3天。一般在24小时后汉麻堆内的温度即会上升,在麻堆内温度到50℃时出仓。(2)开清棉工序开清棉工序采用国产开清棉设备,抓棉打手速度780r/min,运转效率90%,梳棉打手速度380r/min,成卷综合打手速度750r/min,各落杂尘棒隔距调到最小,棉卷定量383g/m,长度36m,棉卷伸长率1.3%。在清棉加工工艺中,三者存在一定的共性,总体都选用“短流程、多松少打、少落、隔距适中、轻定量”的工艺原则。为了防止静电的产生,要求保持相对湿度大一些,一般控制在65%。主要工艺参数:三种纤维卷干重均定为380g/m,综合打手速度为780r/min,棉卷罗拉转速12r/min,伸长率25%,棉卷质量不匀率控制在1%以下,棉卷回潮率控制在4.5%。涤纶纤维回潮率低,纤维蓬松、弹性大、抱合力差,加工时静电现象较为严重。加工的主要技术特点是适当减轻开松打击力度,fa104六辊筒开棉机辊筒选用低档转速460r/min,同时为避免过多的纠缠确保成卷良好,天平罗拉与打手间隔距9mm。竹浆纤维、汉麻纤维抱合力差,为减少损伤,各部件打手速度比纺涤纶纤维时降低12%。(3)梳棉工序该工序采用国产fa201型梳棉机,梳棉工序一定要保持机械状态良好,并保持棉网的清晰度,没有破边、破洞等现象;在加工涤纶纤维、汉麻纤维、竹浆纤维三种纤维时采用“低速度、轻定量、少落、大隔距”的工艺原则,选用ac2030型锡林针布,梳棉机针布充塞少、纤维负荷轻、纤维转移率高、纤维损伤少,减少纤维弯钩和棉结数量。主要工艺参数:锡林转速320r/min,道夫转速17.8r/min,刺辊转速705r/min,盖板速度80r/min,给棉板与刺辊隔距,0.3mm,刺辊与锡林隔距0.18mm,锡林道夫隔距0.13mm,锡林与盖板间的隔距要较纺棉时为大,选择0.25mm、0.23mm、0.20mm、0.20mm、0.23mm,竹浆纤维和汉麻纤维的生条定量均为14.6g/5m,涤纶纤维生条定量为18.9g/5m。纺涤纶纤维时梳棉机主要工艺参数:锡林速度360r/min,道夫转速19.9r/min,刺辊转速930r/min,盖板速度99mm/min,给棉板与刺辊隔距0.23ram,刺辊与锡林隔距0.15mm,锡林道夫隔距0.1mm,棉纤维生条定量21.1g/5m。(4)精梳工序该工序采用山西鸿基sxf1272型精梳机,500钳次/min,小卷定量80g/m,运转效率94%。在落棉率16%的情况下,实际产量达72kg/h,同时质量可以达到uster2014公报25%以内水平;涤纶纤维经开清和梳理工序后按照常规精梳工艺进行梳理,精梳主要工艺参数为:采用后退给棉的方式,给棉长度5.23mm,锡林转速280r/min,毛刷1137r/min,落棉隔距刻度选择为9,梳理隔距0.40ram,精梳条定量为15.8g/5m。(5)并条工序为了提高混合效果,采用三道混并工艺。头并采用较大的后区牵伸倍数,以提高对生条前弯钩纤维的伸直效果。二并和三并后区牵伸逐步减小,以利于进一步提高熟条的纤维伸直度。运转操作要保持牵伸区清洁、混合均匀,熟条条干cv控制在4.0%,相对湿度控制在75%。并条主要工艺参数见表3工序并合数/倍总牵伸/倍后牵伸/倍定量/g·(5m)-1罗拉隔距/mm出条速度/m·min-1头并87.801.620.414x14x22200二并88.401.520.014x14x22180三并77.391.319.014x14x22180(6)粗纱工序该工序采用经纬纺织a186f粗纱机,粗纱工序采用“大隔距、轻定量、重加压、小后区牵伸”的工艺原则,以利于粗纱条干均匀。由于涤纶、汉麻纤维、竹浆纤维表面光滑,抱合性差,易产生意外牵伸,造成粗纱条干不匀,因而粗纱捻系数需在保证细纱不出硬头的情况下适当偏大掌握。相对湿度在65%。主要工艺参数:罗拉隔距14mm×28mm×38mm,钳口隔距5.5mm,锭子转速800r/min,粗纱定量6.4g/10m,设计捻系数76,总牵伸倍数5.8倍,后牵伸倍数1.19倍。(7)细纱工序该工序采用马佐里(东台)dtm129型细纱机,因开发的纱线属针织用纱,同时兼顾竹浆纤维、汉麻纤维特点,采用“大隔距、重加压,小钳口隔距、小后区牵伸”的工艺原则,后区牵伸倍数在保证不出硬头的情况下偏小掌握,而捻系数偏大掌握,车间的相对湿度控制在65%;主要工艺参数:细纱干定量18.6g/100m,钳口隔距2.2mm,罗拉隔距18mm×30mm,捻度75.3捻/10cm,钢领采用pg系列,总牵伸倍数26.5倍,后区牵伸1.25倍。成纱主要性能参数见表4干定量(g/100m)细纱重量不匀率cv/%单杀断裂强力/cn单纱强力不匀率cv/%条干cv/%粗节/(个/km)细节/(个/km)棉结/(个/km)3mm以上毛羽/(根/10m)1.85331.75361.412.114263234.3(8)络筒工序该工序采用德国赐来福公司ac338型自动络筒机,由于涤纶纤维、竹浆纤维、汉麻纤维、之间的抱合力较差,但麻、竹、涤纶的吸湿能力较强,所以选用小张力、低速度的工艺原则,自动接头、空气捻接器的气压要充足,车间相对湿度控制在65%。络筒主要工艺参数:络筒速度为750m/min,棉结6.0。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