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湿排汗的包覆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0231阅读:4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湿排汗的包覆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纱线纺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吸湿排汗的包覆纱。



背景技术:

包覆纱又称包缠纱, 是一种新型结构的纱线,它是以长丝或短纤维为纱芯,外包另一种长丝或短纤维纱条。外包纱按照螺旋的方式对芯纱进行包覆。包覆纱多用于要求高弹的针织物,部分用于机织物, 是高档细薄的毛、麻织物、提花双层纬编针织物和经编织物等的理想纱线。

公告号为CN203498565的中国专利《氨纶复合包覆纱》,公开了一种氨纶复合包覆纱,内芯为氨纶丝,所述氨纶丝外层包覆有中层纱与外层纱,所述中层纱以吸湿排汗纱线为中心,外部包覆两层涤纶低弹丝,所述外层纱为聚乙烯纤维,所述中层纱与外层纱同色系。但是该些效果均只是纱线本身自带的特殊效果,当纤维互捻后,纤维表面贴合过紧时依旧会影响透气性,当过松时,会影响整体结构的排布,因而包覆纱在后期制作成面料时,依旧存在设置透气性不好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排布紧密且透气性好的吸湿排汗的包覆纱。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吸湿排汗的包覆纱,包括轴向中空且沿周向均匀设有至少三个呈轴向延伸的第一凸出部的氨纶纱芯、所述氨纶纱芯外覆有以“S”型捻向的涤纶长丝,所述涤纶长丝外覆有以“Z”型捻向的涤纶短纤。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氨纶纱芯具有外壁设置有多个向外凸出的第一凸出部,使得当涤纶长丝捻合到氨纶纱芯后,涤纶长丝与安装了纱芯之间不可避免的会形成有一点的空间间隙,会始终具有一定的空气流通量;同时氨纶纱芯本身中心中空,使得氨纶纱芯在具有较高的弹性回复性能的情况下,在氨纶纱芯内部也具有一定的空气流通性。将氨纶纱芯外覆有涤纶长丝和涤纶短纤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的同时,当发生弯曲或者被压紧时,氨纶纱芯中始终会具有一定的空隙,会促进空气的流通,因而能够使得整根包覆纱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回弹性,通过该包覆纱制成的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湿排汗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涤纶长丝沿轴向设置有至少三个第二凸出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涤纶长丝外周也设置有多个第二凸出部能够再次增加与氨纶纱芯之间的空隙,提高空气的流通量以及活跃度,提高包覆纱的透气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涤纶短纤沿轴向设置有至少三个第三凸出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涤纶短纤上也设置有第三凸出部,同样能够增加包覆纱的透气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凸出部、所述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三凸出部的顶端两端成弧面设置,同时顶端的中部均内凹设置有凹口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面设置能够能好的与相邻的纤维相抵触,同时凹口部的设置减少了接触面积,增到了空隙,整体提高包覆纱的透气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氨纶纱芯设置有三个第一凸出部;所述涤纶长丝设置有三个第二凸出部;所述涤纶短纤设置有三个第三凸出部。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涤纶短纤外表面还设置有阻燃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涤纶短纤外表面设有阻燃层,这样设置增加了涤纶短纤的阻燃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包覆纱中的氨纶纱芯、涤纶长丝以及涤纶短纤中形成不同部位的间隙,使得三者捻合的再紧实,也具有良好的空气流通性,确保良好的透气性以及吸湿排汗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从内向外分布的氨纶纱芯、涤纶长丝、涤纶短纤的包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A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1、氨纶纱芯;2、第一凸出部;3、涤纶长丝;4、第二凸出部;5、涤纶短纤;6、第三凸出部;7、凹口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和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吸湿排汗的包覆纱,包括一氨纶纱芯1,氨纶纱芯1的中部沿轴向中空设置,同时以促进氨纶纱芯1本身在弯曲或者受力压紧时,具有一定的空气流通性,以及提高了回复原形时的回复力。同时在氨纶纱芯1外壁周向均匀分布有三个第一凸出部2,同时两个第一凸出部2之间形成一凹槽,且在第一凸出部2的顶端两侧弧面设置,且中部内凹有凹口部7,增加了其结构强度,以及抗弯性,同时也具有了良好的弹性。

在氨纶纱芯1外侧外覆有一涤纶长丝3,涤纶长丝3以“S”型捻向到氨纶纱芯1上,同时在涤纶长丝3外壁同样设置有三个第二凸出部4,第二凸出部4与第一凸出部2结构相同,使得将涤纶长丝3绕设到氨纶纱芯1后,第一凸出部2与第二凸出部4之间相互抵接,同时涤纶长丝3与氨纶纱芯1之间形成了一定的空间结构。

在涤纶长丝3还外覆有涤纶短纤5,涤纶短纤5与涤纶长丝3捻合方向相反的“Z”型捻向与涤纶长丝3相互抵接,涤纶短纤5结构与涤纶长丝3结构相同,同样设置有结构相同的第三凸出部6,使得涤纶短纤5与涤纶长丝3之间同样具有一定的空间,同时在改涤纶短纤5上还设置有阻燃层,增加了阻燃效果。

当上述氨纶纱芯1、涤纶长丝3、涤纶短纤5依次包覆捻合后,由于第一凸出部2、第二凸出部4和第三凸出部6的存在,使得三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间隙,避免受压时间隙过小,提高了包覆纱内的空气的流通性,提高了其透气效果,使其织的的织物具有良好的吸湿排汗效果。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