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横动自调式立体柔洁集聚纺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96451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一种横动自调式立体柔洁集聚纺纱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横动自调式立体柔洁集聚纺纱装置,属于纺织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毛羽是衡量纱线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纱线毛羽不仅影响机织、针织等后工序的生产效率,而且影响最终产品的外观质量,特别是高速无梭织机普遍应用的今天,减少纱线毛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毛羽产生于细纱工序,所以降低细纱毛羽是减少毛羽的基础和关键。

纱线毛羽产生于环锭纺纱的细纱加工工序。普通环锭纺纱的细纱工序关键问题在于:前罗拉钳口将纤维须条压持呈扁平带状,在加捻扭转力作用下,扁平带状纤维须条内的纤维发生内外转移,当纤维某部位通过内外转移已经进入纱体,此时该纤维露出纱体的头端部分脱离前罗拉钳口握持作用后,无法再次进入或包缠在纱体主干上,于是形成毛羽。中国知识产权局2007年07月11日公开的发明专利“一种改善纱线性能的熨烫纺纱方法”,专利号200610166509.9;美国知识产权局2009年6月30日公开发明专利“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high quality yarn on a ring-spinning machine”,专利公开号7552580B2。这两项申请公案共同提供了一种能够对纺纱三角区内纤维进行加热以改善成纱质量的熨烫纺纱方法;具体而言,是提供了一种对所纺纱线中的纤维特别是加捻三角区中的纤维进行熨烫处理的柔顺光洁纺纱装置,能够大大减少纱线毛羽,降低细纱扭矩,提高纱线质量。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1850363U,公开日2011.06.01,发明创造名称为同步横动侧式柔顺纺纱装置,提供了一种精确同步横动的柔洁纺纱装置,整个同步侧式柔洁纺纱装置采用连接臂将支撑板和固定在支撑板上的加热部件与横动导纱板固定安装在一起,实现柔洁纺纱部件的同步横动纺纱。然而,实际细纱机的横动导纱板并不精确平直,导致前方固定支撑板安装时发生歪斜,进而导致各加热部件与平直的前罗拉相对位置差异较大,影响纺纱质量的均匀一致性。另外,须条经横动导纱板的喇叭口进入牵伸系统后从前罗拉钳口吐出,吐出的纱条相对于横动导纱板的运动有一定的时间滞后性,因此该安装在细纱机横动板上的可同步横动侧式柔顺纺纱装置,受横动导纱频率影响较大。该装置只有在横动导纱运动频率较小时运行才能达到同步接触前部吐出纱条的预期效果,因此现有槽式柔顺光洁纺纱装置仍存在纺纱横动的问题。

除了柔顺光洁纺纱方法,集聚纤维须条也能达到降低纱线毛羽的目的。集聚纺纱方法分为负压集聚式和机械集聚式两种。其中负压集聚式,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613493,公开日2004.04.28,发明创造名称为“环锭细纱机的紧密纺纱装置”,该紧密纺纱装置,通过设有两端固定在相邻两罗拉座上带吸风口和排气口的吸风管,套在吸风管外且对应于吸风口位置的圆周方向上开有凝聚槽的凝聚套,卡在凝聚套内的张紧装置,套在凝聚套上的透气输送圈和传动加压装置,该紧密纺纱装置能使前罗拉输出的纤维束在抽风系统产生的负压作用下,吸附在透气输送圈上,并在加压传动装置及透气输送圈的作用下,纤维束被拉紧、伸直的状态实现加捻成纱,该紧密纺纺装置能较好的解决原有的“毛羽”问题,提高成纱质量,但也存在不足,如结构复杂,生产成本较高,且紧密纺纱装置与罗拉分别属于不同动力装置驱动,易造成紧密纺纱装置速度与罗拉速度不同步,从而形成堵纱和断纱现象。针对负压式集聚纺技术缺陷,机械式紧密纺和多重集聚纺纱技术应用而生,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580982,公开日2009.11.18,发明创造名称为“机械式立体紧密纺纱装置”,提供了一种对前罗拉输出的纤维须条进行机械式立体槽集聚的紧密纺纱装置,该装置包括有保持架,保持架具有一个活动端和手柄,保持架通过活动端安装于下皮辊上,在保持架上安装有两组磁铁,其中第一组磁铁安装于保持架上对应下皮辊的位置,第二磁铁安装于保持架上对应下罗拉的位置,紧密件通过轴安装于保持架上,紧密件朝向下罗拉的一面为弧形以与下罗拉相贴合,在紧密件的弧面上开设有若干条面向纱线到来方向呈漏斗状由宽到窄的集聚沟槽;在此基础上,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2595375U,公开日2012.12.12,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加热式机械立体紧密柔洁纺纱装置”,该申请公案将机械式紧密纺与柔顺光洁纺纱结合起来,实质上提供了一种立体柔洁集聚纺纱装置,实现加热柔化、立体集聚纱条同时进行,大大降低纱条成纱毛羽。但立体槽式集聚装置与立体柔洁集聚纺纱装置都存在横动纺纱的问题:纺纱装置无法随须条横动进行位置自适应调节和移动,纺纱须条无法与加捻纱条进行精确接触和匹配,在有横动纺纱时集聚效果大幅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横动自调式立体柔洁集聚纺纱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横动自调式立体柔洁集聚纺纱装置,包括由集聚沟槽、密封盖、加热芯组成的立体柔洁集聚纺纱装置,在立体柔洁集聚纺纱装置的密封盖上增设滑道,滑道的中轴线垂直于集聚沟槽的中心线,滑道活动地套装在滑刀的一端上,滑道的内壁面与滑刀的刀口之间线接触,滑刀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连接臂的下端上,连接臂的上端设有卡槽,卡槽上设有固定螺栓。

所述的滑道的横截面为圆形。

所述的滑刀的横截面为两端呈等腰三角形、中部呈矩形的六边形。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横动自调式立体柔洁集聚纺纱装置,其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采用“在立体柔洁集聚纺纱装置的密封盖上增设滑道,滑道的中轴线垂直于集聚沟槽的中心线,滑道活动地套装在滑刀的一端上,滑道的内壁面与滑刀的刀口之间线接触,滑刀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连接臂的下端上”的结构设计,首先最大限度地降低滑道与滑刀之间的接触面和摩擦力,实现了在集聚沟槽内运行的纱条横动轻微作用力下,立体柔洁集聚纺纱装置就能有效地自行调整位置,使得集聚沟槽内壁始终与加捻纱条吻合,充分熨烫柔化和集聚纱条,消除成纱毛羽,克服了“现有立体槽式集聚装置与立体柔洁集聚纺纱装置都无法随须条横动进行位置自适应调节和移动”的装置功能缺陷,解决了“纺纱集聚沟槽内壁无法与加捻纱条进行精确接触和匹配,在横动纺纱时对纱条熨烫柔化和集聚效果降低”的问题;其次实现了立体柔洁集聚纺纱装置与加捻纱条之间进行自适应吻合调节,避免了横动纱条偏离立体柔洁集聚纺纱装置的集聚沟槽后,造成纺集聚须条功能失效、纱张力剧增、阻止捻度向前罗拉钳口传递等,从而抑制了纺纱断头和成纱品质下降。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方便,易于大面积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上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横动自调式立体柔洁集聚纺纱装置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见附图。

针对“现有立体槽式集聚装置与立体柔洁集聚纺纱装置都无法随须条横动进行位置自适应调节和移动,纺纱须条无法与加捻纱条进行精确接触和匹配,在有横动纺纱时集聚效果大幅降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横动自调式立体柔洁集聚纺纱装置,该装置是在由集聚沟槽5、密封盖4、加热芯组成的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2595375U,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加热式机械立体紧密柔洁纺纱装置”,实质上为一种立体柔洁集聚纺纱装置的基础上改进,在立体柔洁集聚纺纱装置的密封盖4上增设滑道6,滑道6的中轴线垂直于集聚沟槽5的中心线,使得在集聚沟槽5内纱条横动时的横向压力作用下,集聚沟槽5能沿滑道6的中轴线进行左右横动;滑道6的横截面为圆形,使得滑道6的内壁面始终只与滑道6内的滑刀3的凸起刀口处接触,且保证接触状态始终一致;滑道6活动地套装在滑刀3的一端上,滑道6的内壁面与滑刀3的刀口之间线接触,滑刀3的横截面为两端呈等腰三角形、中部呈矩形的六边形,不仅避免集聚沟槽5翻转,而且使得滑刀3的刀口与滑道6的内壁面的接触线至多为三条,最大限度地降低滑道6与滑刀3之间的接触面和摩擦力,实现了在集聚沟槽5内运行的纱条横动轻微作用力下,立体柔洁集聚纺纱装置就能有效地左右横动式自行调整位置,使得集聚沟槽5内壁始终与加捻纱条吻合,充分熨烫柔化和集聚纱条,消除成纱毛羽,克服了“现有立体槽式集聚装置与立体柔洁集聚纺纱装置都无法随须条横动进行位置自适应调节和移动”的装置功能缺陷,解决了“纺纱集聚沟槽5内壁无法与加捻纱条进行精确接触和匹配,在横动纺纱时对纱条熨烫柔化和集聚效果降低”的问题,滑刀3的另一端固定安装在连接臂2的下端上,连接臂2的上端设有卡槽1,卡槽1上设有固定螺栓,本实用新型装置通过卡槽1卡装在细纱机前胶辊轴上,并经固定螺栓进行牢固固定,加热芯通过密封盖4密封在集聚沟槽5部件内,加热芯通过引线外接电源,使得集聚沟槽5的槽壁工作面具有80-150℃的熨烫温度,所纺纱线支数越低、熨烫温度越高,所纺纤维刚度越大、热敏性越差,熨烫温度越高。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该发明装置作进一步阐述:纺制42英支针织纱时,采用混纺比为50/50的丝麻/棉粗纱,通过喂入喇叭进入环锭细纱机的牵伸系统,经牵伸系统牵伸后,从由前胶辊、前罗拉组成的前罗拉钳口输出,前罗拉钳口输出纤维须条瞬间进入本实用新型装置的集聚沟槽5中,纤维须条进行边自转、边前行的加捻纱条,加捻纱条与集聚沟槽5内壁充分接触,在集聚沟槽5的工作面高温熨烫、集聚协同作用下,加捻纱条表面外露的毛羽得到充分柔化处理,使得外露毛羽更容易扭转变形,同时集聚沟槽5内壁充分接触纱条,对其进行握持集聚,将纱条毛羽充分包缠到包缠在纱条表面;在整个纺纱过程中,由喂入喇叭带动粗纱横动所产生的加捻纱条左右横动,产生侧向压力推动集聚沟槽5沿滑道6的中轴线进行自动左右横动调节位置,使得集聚沟槽5内壁始终与加捻纱条吻合,充分熨烫柔化和集聚纱条,保证消除成纱毛羽的效果一致性和持续性,从集聚沟槽5输出的纱条,经导纱钩、钢领、钢丝圈,最终卷绕到纱管上。经实验测试对比得出:采用本实用新型横动自调式立体柔洁集聚纺纱装置所纺制的42英支丝麻/棉管纱与对应原柔洁纺管纱相比,管间差异下降10%,纱线条干改善1个点,3毫米毛羽指数降低78.9%;由于本实用新型装置使用时,纱条只要轻轻横动触压集聚沟槽5的一侧内壁面,本实用新型装置就能有效地自行调整位置,使得集聚沟槽5内壁始终与加捻纱条吻合,克服了“现有立体槽式集聚装置与立体柔洁集聚纺纱装置都无法随须条横动进行位置自适应调节和移动”的装置功能缺陷,避免了横动纱条偏离集聚沟槽5后,造成纺集聚须条功能失效、纱张力剧增、阻止捻度向前罗拉钳口传递等问题,从而大幅降低纺纱断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