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蚕茧煮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57607发布日期:2018-08-10 23:13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缫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蚕茧煮茧装置。



背景技术:

蚕茧是制丝的原材料,将蚕茧剥离制成生丝的过程就称为制丝,制丝流程常常包括烘茧、剥茧、选茧、煮茧、缫丝、复摇、整理等环节。煮茧就是利用水和热的作用,膨润和适当的溶解丝胶,使得茧子在缫丝过程中能够顺利地从茧层中顺序剥离。煮茧工序在制丝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煮茧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缫丝生产的产量、质量、消耗及工人的劳动强度。

干茧是无法直接顺次剥离出茧丝的,由于蚕儿吐丝结茧的独特方式,茧丝以“S”形和“8”字形排列,形成的交叉重叠点多,且茧层由外到内丝胶含量有差异,使得部分茧丝胶着程度重,较难离解。蚕茧经烘茧、贮存后,茧层丝胶胶着更牢,此时茧丝间的胶着力大大超过茧丝的切断强力。因此不经过煮茧而直接抽取茧丝,茧丝会被切断而无法进行缫丝。为了达到更好的效益,各缫丝企业都在不断的尝试新缫丝技术。

相关研究表明,无煮茧工艺对缫丝产质量和消耗均有负面影响,缫丝解舒率、运转车速、运转率、台时产量、清洁与洁净和综合等级下降,万米吊糙次数和均方差变大。而且,无煮茧工艺对生丝品质及丝织物的品质也有影响,且弊大于利。随着制丝生产的发展,煮茧的形式多种多样,但总的来说都满足一定的规律。从工艺角度均可以将煮茧分为渗透、煮熟及调整与保护三个过程。各个过程作为煮茧的手段,在煮茧时主要发挥渗透和煮熟作用,其目的是要达到茧层和茧粒之间煮熟均匀。

蚕儿吐丝结茧时,茧层是靠丝胶将茧丝顺序胶着而成,经过烘茧和贮存,茧丝胶着更加紧密。所以离解茧丝时,当剥离胶着点所消耗的离解能大于一定长度茧丝具有的断裂功时就发生断头。从胶着状态来看,茧丝胶着点有层茧胶着和内胶着之分。层内胶着点是蚕儿吐丝瞬间形成的胶着点,属于湿胶着,其胶着面大、胶着程度深。层间胶着是由于茧丝外围丝胶经蚕儿吐出数十分钟后的再胶着,其胶着程度轻。经测定,丝缕胶着密集度为每厘米有 8~25 个胶着点。胶着力最大约 1.67cN,最小值还不到 0.098cN。就一粒茧而言,胶着点多至 100 多万个,干茧虽有从头离解至蛹衬的情况,但由于茧丝中存在异常胶着点(胶着力超过正常值)和异常茧丝(茧丝强力远小于平均茧丝强力),使茧丝不能顺次离解,所以茧层结构中主、副胶着点的密集程度、胶着力大小和胶着状态的均匀性是影响茧丝离解的主要因素。

另外,从茧层丝缕的胶着顺序看,蚕儿吐丝时,头部运动大致分两种,一种是沿着茧横幅方向不断作左右摆动并画出形似“S” 或“8”字形的丝缕,每吐出 15~20 个丝圈(构成一个丝团),蚕儿就移动一下位置;另一种运动是沿着茧纵幅方向,有规律地作茧头部至腰部的往复移动和尾部至腰部的往复运动。这种由头——腰——尾的连续往复移动,致使在缫丝离解茧丝时,蚕茧要连续地进行头尾翻滚运动。这种头尾交替翻动,随着丝缕之间胶着密集度和不匀度增大而增加,由此产生的附加惯性力是引起茧丝断头的另一主要因素。由此可见,由于胶着力极不均匀和缫丝的动态作用易引起茧丝断头;加上丝胶又以干胶形式存在,既不利于索取丝头,也不利于茧丝的相互抱合,所以干茧不能用来直接缫丝。要使茧丝顺序离解,必须使茧层丝胶适当膨润软化,减弱并均匀茧层丝缕间胶着力,这就需要通过煮茧来实现。煮茧的目的就是要适当的膨润丝胶,以便与茧丝能够顺利顺次的从茧层剥离。

研究表明,煮茧不仅使得茧丝胶着力下降,同时还增加了茧丝的湿润强力,从而使茧丝茧的胶着力远小于茧丝的切断强力,在保证茧丝顺利顺次的从茧层离解的同时,也能够减少缫丝过程中因茧子跳动幅度过大而引起的断头。

制丝生产中,煮茧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煮茧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缫丝工序能否顺利进行。制丝过程中,蚕茧的渗透是煮茧工艺中重要的一部分,渗透的目的即是给与茧层必要的水分,使茧丝胶着点膨润。煮茧过程中要达到煮熟均匀的目的,蚕茧的渗透均匀是关键。

茧层是具有一定厚度的多孔结构,茧层表面含有蜡质物,茧层间隙小,茧体内有空气,加上茧丝外围丝胶具有表疏内亲性,自然环境下,干茧茧层具有较强的抗润湿性。水与干茧表面接触时,其润湿角一般都会大于 90°。根据表面物理化学中对润湿的定义,接触角大于 90°就表示不易润湿,即茧层通水困难,不论热水或冷水,茧层都不易被湿润。采用一定的方法,通过茧腔吸水,使茧的内、中、外层湿润,为丝胶膨软创造条件,这个过程叫做渗透。若干茧煮茧前不进行渗透,煮茧时水和热对茧子外层作用强,中、内层作用弱,加上茧层内外丝胶性能的差异,容易造成煮熟不匀。渗透的目的就是润湿茧层,确保茧丝胶着点处有水分存在,从而保证煮熟过程中丝胶膨化均匀。根据多孔介质热传递理论可知,蚕茧煮熟过程中,热传递过程有一定的梯度,热量由外层向内层传递,实际操作中是无法达到理想的煮熟均匀的要求,如果蚕茧的渗透均匀性不好,会加重这种煮茧不均匀性。

缫丝时茧的解舒良好,提高索理绪率,减少落绪茧;茧与茧之间、内外茧层之间煮熟适当且均匀;对于立缫来说,煮熟茧有绪率要适当,绪丝量要减少,同时要适当减少丝胶溶失量;要适应自动缫、立缫对茧子的沉浮程度的要求,确保一的蚕茧吸水量;不损伤生丝的色泽、强力、伸度及手感等生丝的外观和内在质量,在保证煮茧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提高煮茧效率,以节约能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煮茧效果好、煮茧均匀的新型蚕茧煮茧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蚕茧煮茧装置,包括箱体,中间煮茧筒,进料腔,中间煮茧筒位于箱体中部,进料腔有两个,分为第一进料腔和第二进料腔,第一进料腔和第二进料腔分别设置在中间煮茧筒的两侧,中间煮茧筒的两侧设置有分别与第一进料腔和第二进料腔相接的进料口;第一进料腔和第二进料腔上部均设置有加料口,加料口中均设置有煮茧液旋转起转装置;中间煮茧筒底部设置有出水管和取料开口以及可以开合的取料门。

优选的,中间煮茧筒、第一进料腔和第二进料腔固定设置在箱体内。

优选的,中间煮茧筒、第一进料腔和第二进料腔可拆卸设置在箱体内。

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进料腔和第二进料腔底部的支架;第一进料腔和第二进料腔底部均设置有蒸汽进气口,蒸汽进气口通过管道与外接蒸汽源连接。

优选的,第一进料腔和第二进料腔均设置为包括大端部和小端部,大端部与加料口连接,小端部上设置有与位于中间煮茧筒两侧上的进料口相密封连接的开口;大端部和小端部之间采用通过倾斜直线过渡,第一进料腔和第二进料腔均具有侧放的等腰三角形外形。

优选的,第一进料腔和第二进料腔以中间煮茧筒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呈轴对称左右设置。

优选的,第一进料腔和第二进料腔中的大端部和小端部之间的倾斜过渡直线的倾斜角度小于45度大于零度。

优选的,中间煮茧筒底部的取料开口处设置用于密封取料门的密封胶圈,其出水管设置在取料门的侧部。

优选的,第一进料腔和第二进料腔上的加料口用于同时加入煮茧液和蚕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蚕茧煮茧装置,包括箱体,中间煮茧筒,进料腔,中间煮茧筒位于箱体中部,进料腔有两个,分为第一进料腔和第二进料腔,第一进料腔和第二进料腔分别设置在中间煮茧筒的两侧,中间煮茧筒的两侧设置有分别与第一进料腔和第二进料腔相接的进料口;第一进料腔和第二进料腔上部均设置有加料口,加料口中均设置有水流旋转起转装置;中间煮茧筒底部设置有出水管和取料开口以及可以开合的取料门。与传统的煮茧装置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水流和蚕茧从加料口处进入到第一进料腔和第二进料腔中,由于加料口处设置有使旋转的起转装置,水流被施加旋转,旋转的煮茧液裹挟着蚕茧在第一进料腔和第二进料腔中持续旋转,使得蚕茧充分地与煮茧液接触;第一进料腔和第二进料腔均为三角形外形,煮茧液随着流动的方向其口径逐渐减少,进而使其流速增加;随着旋转煮茧液,蚕茧通过中间煮茧筒侧壁上的进料口被输送到中间煮茧筒中,由于中间煮茧筒两侧均开设有进料口,分别连接中第一进料腔和第二进料腔中,从第一进料腔和第二进料腔中流出的旋转煮茧液在中间煮茧筒中相互撞击、混合、旋转,使得煮茧液与蚕茧的混合更为充分;第一进料腔和第二进料腔中底部还设置有蒸汽供应管道,向其中持续供应蒸汽,维持整个煮茧装置中煮茧液的温度,并使得蚕茧在蒸汽的作用下持续翻滚、旋转,进一步促进蚕茧与煮茧液的接触;中间煮茧筒底部设置有出水管,将煮茧装置中的煮茧液持续导出,实现循环,维持其相对合适的浓度和温度,当蚕茧在煮茧装置中蒸煮一段时间后,从中间煮茧筒底部的取料门处将煮茧后的蚕茧取出,完成煮茧工作,本实用新型的该煮茧装置具有煮茧均匀、渗透性好、节约能源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蚕茧煮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箱体;

2——中间煮茧筒;

3——第一进料腔;

4——第二进料腔;

5——加料口;

6——出水管;

7——取料门;

8——支架;

9——蒸汽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蚕茧煮茧装置,包括箱体1,中间煮茧筒2,进料腔,中间煮茧筒位于箱体中部,进料腔有两个,分为第一进料腔3和第二进料腔4,第一进料腔3和第二进料腔4分别设置在中间煮茧筒2的两侧,中间煮茧筒2的两侧设置有分别与第一进料腔3和第二进料腔4相接的进料口;第一进料腔3和第二进料腔4上部均设置有加料口5,加料口5中均设置有煮茧液旋转起转装置;中间煮茧筒2底部设置有出水管6和取料开口以及可以开合的取料门7。

水流和蚕茧从加料口处进入到第一进料腔和第二进料腔中,由于加料口处设置有使旋转的起转装置,水流被施加旋转,旋转的煮茧液裹挟着蚕茧在第一进料腔和第二进料腔中持续旋转,使得蚕茧充分地与煮茧液接触;第一进料腔和第二进料腔均为三角形外形,煮茧液随着流动的方向其口径逐渐减少,进而使其流速增加;随着旋转煮茧液,蚕茧通过中间煮茧筒侧壁上的进料口被输送到中间煮茧筒中,由于中间煮茧筒两侧均开设有进料口,分别连接中第一进料腔和第二进料腔中,从第一进料腔和第二进料腔中流出的旋转煮茧液在中间煮茧筒中相互撞击、混合、旋转,使得煮茧液与蚕茧的混合更为充分;第一进料腔和第二进料腔中底部还设置有蒸汽供应管道,向其中持续供应蒸汽,维持整个煮茧装置中煮茧液的温度,并使得蚕茧在蒸汽的作用下持续翻滚、旋转,进一步促进蚕茧与煮茧液的接触;中间煮茧筒底部设置有出水管,将煮茧装置中的煮茧液持续导出,实现循环,维持其相对合适的浓度和温度,当蚕茧在煮茧装置中蒸煮一段时间后,从中间煮茧筒底部的取料门处将煮茧后的蚕茧取出,完成煮茧工作,本实用新型的该煮茧装置具有煮茧均匀、渗透性好、节约能源的特点。

为了固定各个机械部件,避免及其晃动,中间煮茧筒、第一进料腔和第二进料腔固定设置在箱体内。

为了方便安装和维修,中间煮茧筒、第一进料腔和第二进料腔可拆卸设置在箱体内。

为了使进料腔稳定地安装在机架上,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进料腔和第二进料腔底部的支架8;第一进料腔和第二进料腔底部均设置有蒸汽进气口9,蒸汽进气口9通过管道与外接蒸汽源连接。

为了使通过进料腔的物料流速更快,第一进料腔和第二进料腔均设置为包括大端部和小端部,大端部与加料口连接,小端部上设置有与位于中间煮茧筒两侧上的进料口相密封连接的开口;大端部和小端部之间采用通过倾斜直线过渡,第一进料腔和第二进料腔均具有侧放的等腰三角形外形。并且,将第一进料腔和第二进料腔以中间煮茧筒的中轴线为对称轴呈轴对称左右设置。

试验发现,需要一定的角度才能使水流加速,但是角度又不宜过大,第一进料腔和第二进料腔中的大端部和小端部之间的倾斜过渡直线的倾斜角度小于45度大于零度。

为了避免煮茧液渗漏,中间煮茧筒底部的取料开口处设置用于密封取料门的密封胶圈,其出水管设置在取料门的侧部,第一进料腔和第二进料腔上的加料口用于同时加入煮茧液和蚕茧。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