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43307阅读:1866来源:国知局
一种滤网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滤网。



背景技术:

随着纺熔非织造设备加工不断完善,技术不断升级,产量也随之越来越高,高的挤出量前提下,螺杆高速转动产生的剪切力、熔体加热不均等因素,导致熔体在加热流动过程中降解、碳化物增加。目前纺熔非织造设备纺丝组件通用的熔体过滤方案是平铺的两层长丝网,两层丝网平铺叠加在一起,熔体中的降解物、杂质增多,直接堆积到平铺的熔体滤网上,导致局部熔体压力分配不均,使得熔体过滤效率低,过滤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滤网,以解决现有熔体滤网的过滤效率低,过滤效果差的缺陷。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滤网,包括框架和安装在所述框架内的滤网组,所述滤网组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波浪型滤网、第二波浪型滤网和第三滤网,所述第一波浪型滤网和所述第二波浪型滤网以连续U型排列成波浪状,波浪高度为4-6mm,波浪宽度为3-5mm,波浪间距为1-2mm,所述第二波浪型滤网和所述第三滤网的间距为1-3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滤网,包括框架和安装在框架内的滤网组,滤网组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波浪型滤网、第二波浪型滤网和第三滤网,第一波浪型滤网和第二波浪型滤网以连续U型排列成波浪状,波浪高度为4-6mm,波浪宽度为3-5mm,波浪间距为1-2mm,第二波浪型滤网和第三滤网的间距为1-3mm。本实用新型的滤网可以用于纺熔非织造设备纺丝箱体中的熔体过滤,第一波浪型滤网和第二波浪型滤网可以起到隔离熔体内杂质和支撑的作用,使得熔体内杂质和降解物等停留在第一波浪型滤网上方;第二波浪型滤网和第三滤网的间距为1-3mm,可以使得熔体形成交叉流动,使得第三滤网可以对熔体进行精细过滤,改善过滤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滤网比现有技术的平面型滤网增加约三倍的过滤面积及过滤效果,且可以隔离熔体杂质,不影响熔体压力分布,提高熔体过滤效率和过滤效果,让纺丝更稳定,并大幅度延长纺丝组件使用周期。

结合附图阅读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滤网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滤网的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滤网的一种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滤网包括框架1和安装在框架1内的滤网组,滤网组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波浪型滤网2、第二波浪型滤网3和第三滤网4,第一波浪型滤网2和第二波浪型滤网3以连续U型排列成波浪状,波浪高度为4-6mm,波浪宽度为3-5mm,波浪间距为1-2mm,第二波浪型滤网3和第三滤网4的间距为1-3mm。

本实施例的滤网可以用于纺熔非织造设备纺丝箱体中的熔体过滤,本实施例的滤网包括依次排列的第一波浪型滤网2、第二波浪型滤网3和第三滤网4,第一波浪型滤网2和第二波浪型滤网3以连续U型排列成波浪状,波浪高度为4-6mm,波浪宽度为3-5mm,波浪间距为1-2mm,第一波浪型滤网2和第二波浪型滤网3可以起到隔离熔体内杂质和支撑的作用,使得熔体内杂质和降解物等停留在第一波浪型滤网2上方;第二波浪型滤网3和第三滤网4的间距为1-3mm,可以使得熔体形成交叉流动,使得第三滤网4可以对熔体进行精细过滤,改善过滤效果。本实施例的滤网比现有技术的平面型滤网增加约三倍的过滤面积及过滤效果,且可以隔离熔体杂质,不影响熔体压力分布,提高熔体过滤效率和过滤效果,让纺丝更稳定,并大幅度延长纺丝组件使用周期。

本实施例中,第三滤网4为平面型滤网。

波浪高度为4-6mm,对应图2中的a,波浪宽度为3-5mm,对应图2中的b,波浪间距为1-2mm,对应图2中的c,可以使得第一波浪型滤网2和第二波浪型滤网3起到更好的隔离熔体杂质和支撑的作用。第二波浪型滤网3和第三滤网4的间距为1-3mm,对应图2中的d。

第一波浪型滤网1的孔径为50-70目,优选为60目;第二波浪型滤网3的孔径为20-40目,优选为30目;第三滤网4的孔径为170-190目,优选为180目。第一波浪型滤网2、第二波浪型滤网3和第三滤网4的孔径各不相同,可以使得提高熔体过滤效率和过滤效果。

第一波浪型滤网2、第二波浪型滤网3和第三滤网4的材质均为不锈钢,可以使得第一波浪型滤网2、第二波浪型滤网3和第三滤网4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硬度,从而可以延长本实施例的滤网的使用寿命。

框架1的材质为不锈钢或铝。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