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底纸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8455发布日期:2018-10-13 00:13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纸制品加工设备,特别是一种平底纸管机。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生产中很多地方需要带底的纸管,而这些带底的纸管都是由管体与管底两部分组装而成,制造工序复杂,成本较高。在烟花生产中,有的纸管的一端必须封闭,传统工序俗称“打泥头”,即在纸管一端压实泥土,形成封堵隔离用的泥层。这种做法需要大量泥土,破坏环境,而烟花燃放后泥土又污染环境。目前,也有用纸浆压制成带底纸管,但这种方法要把废纸打成纸浆,再加入粘结剂和其他一些物质,充分搅拌,脱去部分水分,压制成型,再干燥。过程繁复,能耗高,纸管强度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序简单、成本低廉、生产效率高的平底纸管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平底纸管机,它依次有机架、纸管料斗、送筒装置、平底成型装置、退筒装置、控制装置,平底成型装置对面有供筒装置,其中:

所述送筒装置有一块送筒板,送筒板与往复机构相连;

所述平底成型装置有座套、叶片轴、销、压簧,叶片轴的小轴插入座套的小内孔中,销通过座套的小内孔壁上的小长孔插入小轴的孔中,叶片轴至少有两条叶片,每条叶片有一个工作平面、主面、副面、底面,压簧套在小轴上,压簧的两端分别与座套的大内孔的底面及叶片的底面接触,所述座套的大内孔壁上至少有一个长透孔,平底成型装置与旋转机构相连,旋转机构固定在底板上,底板与往复机构相连;

所述退筒装置有一块退筒板,退筒板与往复机构相连;

所述供筒装置有一个转盘,转盘上至少装有三根芯轴,转盘与间歇旋转机构相连。

所述送筒装置与所述平底成型装置之间有一个锥形底成型座,锥形底成型座的外周面有一个圆柱面,锥形底成型座的内孔壁上至少有三个凸块,每个凸块有一个工作内圆锥面,每个凸块的工作内圆锥面都在一个内圆锥面上,内圆锥面的轴线与外周面的圆柱面的轴线重合,内圆锥面的底在锥形底成型座内孔的开口处,每个凸块另有一个主面和一个副面,主面及副面的一条边分别和工作内圆锥面的一条边重合,主面及副面的另一条边在内孔壁上,锥形底成型座与旋转机构相连,旋转机构固定在所述底板上。

所述平底成型装置与所述退筒装置之间有一个涂防潮液装置,涂防潮液装置有一个固定在所述底板上的涂防潮液座,涂防潮液座的内孔装有海绵块,一根带有输液调节器的输液管的一端插入涂防潮液座外壁的透孔中,输液管的另一端插入防潮液斗中。

所述供筒装置的侧上方有一个上胶装置,上胶装置有一个胶液斗、电动送液器、输液管,电动送液器与胶液斗相连,输液管与电动送液器相连。

所述芯轴的数量为4到20中的任意一个数。

所述平底成型装置有如下结构:所述叶片的数量为4个或5个或6个,所述每个叶片的工作平面都在一个平面上,所述工作平面和主面与任意一个垂直于工作平面的截面所得两条交线的夹角为75度到100度,所述每个工作平面与主面的交线都为向同一方向凸的曲线,所述曲线为圆弧或渐开线,所述副面为螺旋面,所述副面为渐开线螺旋面。

所述凸块的数量为4个或5个或6个,所述主面和所述内圆锥面与任意垂直于内圆锥面的轴线的平面所得两条交线的夹角为75度到95度,所述副面为螺旋面,所述副面为渐开线螺旋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可靠性高,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上胶装置、供筒装置及底板上的零部件的排列示意图。

图3为锥形底成型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剖视图。

图5为平底成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C向示意图。

图7为图6中B—B剖面图。

图8为涂防潮液装置示意图。

图9为送筒装置传动示意图。

图10为底板传动示意图。

图11为退筒装置传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11 所示,一种平底纸管机,它依次有机架、纸管料斗、送筒装置、锥形底成型座、平底成型装置、涂防潮液装置、退筒装置、控制装置,平底成型装置对面有供筒装置,供筒装置的侧上方有一个上胶装置。

所述送筒装置有一块送筒板17,送筒板17通过连接板20与送筒滑座19固定连接,插入送筒滑座19的送筒导轨16两端分别固定在送筒后支座21及送筒前支座71中。送筒后支座21及送筒前支座71固定在机架(图中未画出)上。送筒连杆15的一端通过销B18与送筒滑座19铰接,送筒连杆15的另一端通过销A14与送筒摆杆13的一端铰接,送筒摆杆13的另一端固定在摆动轴12上,摆动轴12分别装入摆动轴左轴承座11和摆动轴右轴承座47中,摆动轴左轴承座11和摆动轴右轴承座47固定在机架上。

所述锥形底成型座7的外周面有一个圆柱面702,锥形底成型座7的内孔705壁上有四个凸块,每个凸块有一个工作内圆锥面703,四个凸块的四个工作内圆锥703都在一个内圆锥面上,内圆锥面的轴线与外周面的圆柱面702的轴线重合,内圆锥面的底在锥形底成型座7的内孔705的开口处,每个凸块另有一个主面701和一个副面704,主面701及副面704的一条边分别和工作内圆锥面703的一条边重合,主面701及副面704的另一条边在内孔705壁上;主面701和工作内圆锥面703与任意垂直于内圆锥面的轴线的平面所得两条交线的夹角为90度。所述副面704为渐开线螺旋面。所述锥形底成型座7与装入轴承座A22的轴A23的一端固定,轴A23的另一端与皮带轮A26固定。轴承座A22固定在底板2上。底板2固定在两个底板左滑座65和两个底板右滑座68上,插入左滑座65的底板左导轨24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底板左支座25中,插入右滑座68的底板右导轨35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底板右支座34中。两个底板左支座25和两个底板右支座34固定在机架上。底板2下面固定一块底板连接板67,底板连杆30一端通过销I66与底板连接板67铰接,底板连杆30另一端通过销C28与齿轮B32铰接,齿轮B32与转轴38固定,转轴38分别装入转轴左轴承座33和转轴右轴承座37中,转轴左轴承座33和转轴右轴承座37固定在机架上。齿轮B32与固定在前步进电机31轴上的齿轮A29啮合,前步进电机31固定在机架上。

所述平底成型装置4有座套405,叶片轴401的小轴407插入座套405的小内孔402中,销404通过座套405壁上的小长孔403插入小轴407的孔中,叶片轴401有5条叶片,每条叶片409有一个工作平面412、主面413、副面410、底面414,所述每条叶片409的工作平面412都在一个平面上。所述工作平面412和主面413与任意一个垂直于工作平面412的截面所得两条交线的夹角为90度。每个工作平面412与主面413的交线都为向同一方向凸的渐开线。所述副面410为渐开线螺旋面。压簧406套在小轴407上,压簧406的两端分别与座套405的大内孔408的底面及叶片409的底面414接触。所述座套405的大内孔408的壁上有4个长透孔411。平底成型装置4与装入轴承座B8的轴B10的一端固定,轴B10的另一端与皮带轮B27固定。轴承座B27固定在底板2上。

固定在电机43轴上的皮带轮39通过皮带41带动皮带轮A26及皮带轮B27旋转。电机43固定在支架69上,支架69固定在底板2上。

所述涂防潮液装置有一个固定在所述底板2上的涂防潮液座62,涂防潮液座62的内孔装有海绵块70,一根带有输液调节器的输液管63的一端插入涂防潮液座62外壁的透孔中,输液管63的另一端插入防潮液斗64中。

所述供筒装置有一个转盘齿轮60,转盘齿轮60固定在装入轴承座61的轴上,轴承座61固定在机架上。转盘齿轮60与固定在后步进电机1轴上的小齿轮3啮合,后步进电机1固定在机架上。转盘齿轮60装有8根芯轴58,8根芯轴58均匀分布在与转盘齿轮60同心的圆上,芯轴58固定一个带缺口的套59,当芯轴58处于转盘齿轮60水平轴线的右端时,套59的缺口面处于垂直位置并朝向右方。

所述供筒装置的侧上方有一个上胶装置,上胶装置有一个胶液斗6、电动送液器72、输液管5,电动送液器72与胶液斗6相连,输液管5与电动送液器72相连。

所述退筒装置有一块与退筒滑座55固定连接的退筒板57,插入退筒滑座55的退筒导轨54两端分别固定在退筒后支座56及退筒前支座48中。退筒后支座56及退筒前支座48固定在机架上。

退筒摆杆B52的一端通过销H53与退筒滑座55铰接,退筒摆杆B52的中间通过销G50与固定板51一端铰接,固定板51另一端固定在机架上。退筒摆杆B52的另一端通过销E49与退筒连杆B46一端铰接,退筒连杆B46另一端通过销E44与退筒摆杆A45一端及退筒连杆A42一端相互铰接,退筒摆杆A45另一端固定在摆动轴12上,退筒连杆A42另一端通过销D36与转轮40铰接,转轮40与转轴38固定。

转盘齿轮60逆时针每转45度,停歇一次,底板2、送筒装置、退筒装置往复一次,送筒装置把纸管送入处于转盘齿轮60水平轴线的左端的芯轴上,上胶装置把芯轴上纸管的外端滴上胶水,退筒装置把处于水平轴线的右端芯轴上的纸管退出,水平轴线以下的三根芯轴上的纸管同时被锥形底成型座7做成锥形底、被平底成型装置4把纸管的锥形底做成平底、被涂防潮液装置把纸管的平底涂上防潮液。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