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纺织布织造用纺纱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76618发布日期:2018-09-29 05:38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织工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纺织布织造用纺纱工艺。



背景技术:

纺织工艺流程包括纺纱工艺和织造工艺两部分,纺纱的目的是使进厂的棉纱卷绕成一定结构与规格的卷装筒子,以适合针织生产之用。在纺纱过程中要消除纱线上存在的一些疵点,同时使纱线具有一定的均匀的张力,对纱线进行必要的辅助处理,如上蜡、上油等,以改善纱线的编织性能,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产品质量。但是就目前的纺纱工艺而言,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纺纱效果不好,无法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产品质量的问题,因此我们设计出了一种纺织布织造用纺纱工艺,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纺织布织造用纺纱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纺纱效果不好,无法提高生产效率和改善产品质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纺织布织造用纺纱工艺,包括选棉工序、清棉工序、梳棉工序、精梳工序、并条工序、粗纱工序和细纱工序,

(1)选棉工序:应通过筛选装置,筛选出大小相同的原棉;

(2)清棉工序:清除原棉中的大部分杂质、疵点以及不宜纺纱的短纤维;

(3)梳棉工序:对清棉工序下机的棉卷经过刺辊、锡林盖板、道夫等工序进行分梳、除杂、混合成棉条入筒;

(4)精梳工序:a除杂:清除纤维中的棉结、杂质和纤维疵点;

b梳理:进一步分离纤维,排除一定长度以下的短纤维;

c牵伸:将棉条拉细到一定粗细,并提高纤维平行伸直度;

(5)并条工序:a并合:用6-8根棉条进行并合,改善棉条长片段不匀;

b牵伸:把棉条拉长抽细到规定重量,并进一步提高纤维伸直平行程度;

c混合:利用并合和牵伸,根据工艺在并条机上进行棉条混合;

d成条:将圈条做成成型良好的熟条,有规则的盘放在棉条筒内;

(6)粗纱工序:对并条合成的熟条经过牵伸、加捻,是纱条具有一定的强力,以利于粗纱卷绕,并有助于纱条在细纱机上的退烧散热;

(7)细纱工序:将粗纱牵伸拉细到所需细度、并加捻,形成具有一定捻度和强力。

优选的,所述步骤(2)将紧压的原棉松懈成较小的棉块或棉束,且棉块的大小范围在2-10cm2

优选的,所述步骤(3)生条定量应适当加重,压辊的压力适当加大,且压力加大的范围为0.1-0.5kg·f/cm2

优选的,所述步骤(4)应周期性分离结合握持纤维的一端借助于梳针梳理其另一端,然后握持已梳理过的一端而进行另一端的梳理。

优选的,所述步骤(5)应以“大隔距、小张力、重定量、慢速度”为原则。

优选的,所述步骤(6)粗纱机应包括喂入部分、牵伸部分、加捻部分和卷绕部分。

优选的,所述步骤(7)细纱机锭数最多为1008锭,锭数为14500-20000r/min。

优选的,所述步骤(3)所用的设备为梳棉机,其中:

棉条定量:3.5-6ktex,产量:最高35kg,工作宽度:1000mm;

附加梳理部件:刺辊分梳板一组二根后固定盖板三根前固定盖板;

道夫工作速度:21.3×38.2转/分,适用棉条筒(直径×高):φ600×900mmφ600×1100mm;

除尘:锡林、道夫三角区、刺辊盖罩、车肚帘子输入三处吸尘点;

连续吸风量:1300m3/h,风压:500-600pa,装机总公率:4.46kw;

主电动机:3.3kw,道夫传动电动机:1.1kw(变频,数显用户可选用);

吹风电动机:0.06kw,占地面积(长×宽):3089×2092mm,全机重量:约4500kg。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纺织布织造用纺纱工艺,具有多个工作步骤,可有效的提高纺纱效果和纺纱质量,精梳工序中周期性分离结合握持纤维的一端借助于梳针梳理其另一端,然后握持已梳理过的一端而进行另一端的梳理,更有利于后道工序中牵伸过程的进行,减少牵伸过程所造成的不匀,对提高成纱质量有明显效果,清棉工序中将紧压的原棉松懈成较小的棉块或棉束,以利混合、除杂作用的顺利进行,并条工序中应“大隔距、小张力、重定量、慢速度”为原则,可有效的增加纤维间的抱合力,保证足够的握持力和牵伸力,使得纺纱工艺更加满足了人们的使用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纺织布织造用纺纱工艺,包括选棉工序、清棉工序、梳棉工序、精梳工序、并条工序、粗纱工序和细纱工序,

(1)选棉工序:应通过筛选装置,筛选出大小相同的原棉;

(2)清棉工序:清除原棉中的大部分杂质、疵点以及不宜纺纱的短纤维;

(3)梳棉工序:对清棉工序下机的棉卷经过刺辊、锡林盖板、道夫等工序进行分梳、除杂、混合成棉条入筒;

(4)精梳工序:a除杂:清除纤维中的棉结、杂质和纤维疵点;

b梳理:进一步分离纤维,排除一定长度以下的短纤维;

c牵伸:将棉条拉细到一定粗细,并提高纤维平行伸直度;

(5)并条工序:a并合:用6-8根棉条进行并合,改善棉条长片段不匀;

b牵伸:把棉条拉长抽细到规定重量,并进一步提高纤维伸直平行程度;

c混合:利用并合和牵伸,根据工艺在并条机上进行棉条混合;

d成条:将圈条做成成型良好的熟条,有规则的盘放在棉条筒内;

(6)粗纱工序:对并条合成的熟条经过牵伸、加捻,是纱条具有一定的强力,以利于粗纱卷绕,并有助于纱条在细纱机上的退烧散热;

(7)细纱工序:将粗纱牵伸拉细到所需细度、并加捻,形成具有一定捻度和强力。

其中步骤(2)将紧压的原棉松懈成较小的棉块或棉束,且棉块的大小范围在2-10cm2,以利混合、除杂作用的顺利进行。

步骤(3)生条定量应适当加重,压辊的压力适当加大,且压力加大的范围为0.1-0.5kg·f/cm2,以增强棉网、棉条中纤维间的紧密度,使棉网不漂浮、不脱网,成条紧密,不堵喇叭口,改善生条条干不匀率。

步骤(4)应周期性分离结合握持纤维的一端借助于梳针梳理其另一端,然后握持已梳理过的一端而进行另一端的梳理,更有利于后道工序中牵伸过程的进行,减少牵伸过程所造成的不匀,对提高成纱质量有明显效果。

步骤(5)应以“大隔距、小张力、重定量、慢速度”为原则,可有效的增加纤维间的抱合力,保证足够的握持力和牵伸力。

步骤(6)粗纱机应包括喂入部分、牵伸部分、加捻部分和卷绕部分,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步骤(7)细纱机锭数最多为1008锭,锭数为14500-20000r/min,保证了三罗拉头的同步传动,特殊的吸棉系统减少了头尾真空度的差异。

步骤(3)所用的设备为梳棉机,其中:

棉条定量:3.5-6ktex,产量:最高35kg,工作宽度:1000mm;

附加梳理部件:刺辊分梳板一组二根后固定盖板三根前固定盖板;

道夫工作速度:21.3×38.2转/分,适用棉条筒(直径×高):φ600×900mmφ600×1100mm;

除尘:锡林、道夫三角区、刺辊盖罩、车肚帘子输入三处吸尘点;

连续吸风量:1300m3/h,风压:500-600pa,装机总公率:4.46kw;

主电动机:3.3kw,道夫传动电动机:1.1kw(变频,数显用户可选用);

吹风电动机:0.06kw,占地面积(长×宽):3089×2092mm,全机重量:约4500kg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