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纤维餐具成型设备及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43112发布日期:2018-12-05 15:33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纤维餐具生产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一体式的成型设备,特指一种一次性纤维餐具成型设备及工艺。

背景技术

在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的今天,一次性餐具的生产和使用也必须满足环保要求,首先要能降解,不污染环境,其次对人体无毒无害。所以近年来一次性餐具的研发和创新越来越多,尤其是在使用秸秆、甘蔗渣等纤维含量较高的农作物来制造餐具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关于生产一次性餐具的设备,公布号为cn107815930a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纸浆餐具成型机及其加工方法,该方案中包括分层框体,分层框体平移机构,分层框体6上方的机械手7、机械手平移机构、设置于机械手7上的若干吸盘机构及分层框体升降机构,分层框体包括上框体60、下框体61、框体平移机构,上述机构设置,上、下框体均设有由若干钩体62组成的放置台,放置台用于支撑捞浆网20,结合依靠上升平移的分层框体10,水平平移的上、下框体,更便于上、下料。该方案中由于捞浆网与成型模具呈分离状态,初步成型的半成品,成型质量不高,后期还需对成品进行切边,而且半成品在工序间的转移过于繁琐,影响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序简单,生产效率高的一次性纤维餐具成型设备及工艺。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次性纤维餐具成型设备,包括捞浆装置、烘干成型装置及卸料装置,三者集成于同一机体内,机体内设置有浆槽,位于捞浆装置下方,其中,所述捞浆装置包括捞浆上模、捞浆下模和驱动装置ⅰ,所述驱动装置ⅰ驱动捞浆上模横向移动,转移半成品,所述捞浆下模上设置有若干凹腔ⅰ,凹腔ⅰ的内壁设置有一层与凹腔ⅰ形状相同的滤网,所述凹腔ⅰ的底部设置有若干过滤孔,所述捞浆上模上设置有与所述凹腔ⅰ相对应且适配的凸腔ⅰ,所述捞浆上模和捞浆下模合模时,半成品在凹腔ⅰ和凸腔ⅰ内成型;

所述烘干成型装置包括烘干上模、烘干下模和驱动装置ⅱ,所述驱动装置ⅱ驱动烘干上模横向移动,转移成品,所述烘干下模上设置有若干凹腔ⅱ,所述烘干上模上设置有与所述凹腔ⅱ相对应且适配的凸腔ⅱ,半成品转移至凹腔ⅱ内,烘干上模和烘干下模合模,使半成品烘干后形成成品;

所述卸料装置包括升降支架和卸料板,所述卸料板侧壁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驱动转轴,卸料板通过驱动转轴固定在升降支架上,并能完成180°翻转,所述卸料板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与凸腔ⅱ相对应的吸盘。

进一步优化:所述捞浆上模和烘干上模上均设置有真空吸附装置,且内部均设置有真空管道,真空管道与所述真空吸附装置连接,所述真空管道的吸附口延伸至凸腔ⅰ和凸腔ⅱ的端面。

进一步优化:所述捞浆上模和烘干上模内均设置有加热棒。

进一步优化:所述机体的顶部设置有导轨,所述驱动装置ⅰ和驱动装置ⅱ设置在导轨上。

进一步优化:所述捞浆下模和烘干下模的底部均设置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驱动捞浆下模和烘干下模上下移动。

进一步优化:所述烘干下模上设置有真空吸附装置ⅰ,且内部设置有真空管道ⅰ,真空管道ⅰ与所述真空吸附装置ⅰ连接,所述真空管道ⅰ的吸附口延伸至凹腔ⅱ的端面。

进一步优化:所述烘干下模内还设置有加热棒ⅰ。

进一步优化:所述浆槽的底部设置有进料管和出料管,所述进料管和出料管外接有加料槽,所述进料管和出料管上设置有泵体,使浆槽和加料槽内的浆液循环流动。

进一步优化:所述卸料装置下方设置有传送辊。

进一步优化,关于工艺方面包括如下步骤:

s1、制浆,制备浆液添加到加料槽内,并通过泵体送入浆槽内,使浆槽和加料槽内的浆液保持循环流动;

s2、捞浆成型,捞浆下模进入浆槽内捞浆,待凹腔ⅰ内的液体沿过滤孔过滤完毕,并在滤网上形成餐具雏形,捞浆下模升高,与捞浆上模合模,并进行预加热,形成半成品;

s3、转移,捞浆上模通过真空吸附装置将半成品吸附在凸腔ⅰ上,此时,驱动装置ⅱ驱动烘干上模移动至卸料板上方,驱动装置ⅰ驱动捞浆上模移动至烘干下模上方,烘干下模上升,与捞浆上模合模,捞浆上模上的真空吸附装置关闭,半成品落入烘干下模的凹腔ⅱ内;

s4、烘干成型,烘干下模上移与烘干上模合模,对凹腔ⅱ内的半成品进行加热烘干形成成品,烘干时间为20s-30s,烘干温度为200℃-280℃;

s5、卸料,在s3的转移过程中,捞浆上模和烘干上模同时沿导轨移动,捞浆上模将半成品转移至烘干下模内,烘干上模通过真空吸附装置将成品转移至卸料板上方,升降支架驱动卸料板上移,吸盘与凸腔ⅱ对接,使成品转移到吸盘上,待烘干上模复位,驱动转轴驱动卸料板180°翻转,使成品朝下,升降支架驱动卸料板下移,并将成品堆叠到传送辊上;

s6、包装,成品堆叠到规定厚度后,传送辊启动,将成品送入包装区,进行打包装箱,最后入库。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滤网与捞浆上模的凹腔ⅰ呈一体式结构,捞浆上模在浆槽内捞浆后,产品雏形能够在凹腔ⅰ内快速成型,并且捞浆上模和捞浆下模合模后,能够对雏形进行预加热,形成半成品,然后直接通过捞浆上模将半成品转移到烘干下模内,整个生产过程中,捞浆成型和烘干成型同步进行,捞浆成型后的半成品转移至烘干下模,与烘干成型后的成品转移至卸料板同步进行,往复循环,无缝对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捞浆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捞浆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工序间产品转移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产品转移完成后复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机体,11-浆槽,1101-进料管,1102-出料管,1103-加料槽,12-捞浆上模,1201-凸腔ⅰ,1202-剪切凸起,13-捞浆下模,1301-凹腔ⅰ,1302-滤网,1303-过滤孔,1304-剪切台阶,14-烘干上模,1401-凸腔ⅱ,15-烘干下模,1501-凹腔ⅱ,1502-真空管道ⅰ,1503-真空吸附装置ⅰ,1504-加热棒ⅰ,16-升降支架,17-卸料板,1701-驱动转轴,1702-吸盘,1703-吸管,18-传送辊,19-导轨,20-驱动装置ⅰ,21-驱动装置ⅱ,22-真空管道,23-真空吸附装置,24-加热棒,25-升降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7:一次性纤维餐具成型设备,包括捞浆装置、烘干成型装置及卸料装置,三者集成于同一机体10内,机体10内设置有浆槽11,位于捞浆装置下方,设备整体结构简单,其中,所述捞浆装置包括捞浆上模12、捞浆下模13和驱动装置ⅰ20,所述驱动装置ⅰ20驱动捞浆上模12横向移动,转移半成品,所述捞浆下模13上设置有若干凹腔ⅰ1301,凹腔ⅰ1301的内壁设置有一层与凹腔ⅰ1301形状相同的滤网1302,凹腔ⅰ1301与滤网1302呈一体式,由于滤网1302较薄,单独使用时,容易变形或破损,不利于捞浆成型,而与凹腔ⅰ1301结合后,具有稳定的结构,使用寿命长,成型质量高,所述凹腔ⅰ1301的底部设置有若干过滤孔1303,凹腔ⅰ1301中浆液的水分沿过滤孔1303排出,使浆液中的纤维成分自然沉降,并均匀的附着在滤网1302上,进一步提升了成型质量,所述捞浆上模12上设置有与所述凹腔ⅰ1301相对应且适配的凸腔ⅰ1201,所述捞浆上模12和捞浆下模13合模时,半成品在凹腔ⅰ1301和凸腔ⅰ1201内成型,且捞浆上模12内设置有加热棒24,可以对半成品进行预加热,使半成品内所含的水分快速减少,并定型;

如图3和5所示,所述凸腔ⅰ1201的根部设置有剪切凸起1202,所述凹腔ⅰ1301的端口设置有剪切台阶1304,剪切凸起1202和剪切台阶1304相适配,滤网1302的形状与凹腔ⅰ1301相同,端口处也呈剪切台阶状,且滤网1302与凹腔ⅰ1301之间设置有较小的间隙;由于浆液过滤后纤维成份附着在滤网1302上,形成雏形,此时的状态比较湿软,凹腔ⅰ1301和凸腔ⅰ1201合并时,滤网1302利用与凹腔ⅰ1301之间的间隙,开始下沉,成品雏形随滤网1302向下做小距离的位移,此时,剪切凸起1202和剪切台阶1304将附着在凹腔ⅰ1301端口边沿多余的纤维成份剪切掉,在捞浆成型阶段完成切边处理,避免后续还要对成品进行切边处理,简化了工艺步骤。

所述烘干成型装置包括烘干上模14、烘干下模15和驱动装置ⅱ21,烘干上模14内设置有加热棒24,所述驱动装置ⅱ21驱动烘干上模14横向移动,转移成品,所述烘干下模15上设置有若干凹腔ⅱ1501,所述烘干上模14上设置有与所述凹腔ⅱ1501相对应且适配的凸腔ⅱ1401,半成品转移至凹腔ⅱ1501内,烘干上模14和烘干下模15合模,使半成品烘干后形成成品;

上述捞浆装置中的凸腔ⅰ1201与烘干装置中的凸腔ⅱ1401结构相同,凹腔ⅰ1301与凹腔ⅱ1501的结构相同。

所述卸料装置包括升降支架16和卸料板17,所述卸料板17侧壁的中间位置设置有驱动转轴1701,卸料板17通过驱动转轴1701固定在升降支架16上,并能完成180°翻转,所述卸料板17的端面上设置有若干与凸腔ⅱ1401相对应的吸盘1702,为了避免卸料板17与烘干上模14在交接成品时过于接近,所述卸料板17上设置有吸管1703,所述吸盘1702具体是设置在吸管1703的端部,所述吸管1703外接有真空吸附装置,增设的吸管1703能够防止卸料板17与烘干上模14交接成品时发生碰撞,还能够减少卸料板17上下移动的行程。在卸料板17的下方设置有传送辊18,成品被堆叠在传送辊18上,达到一定厚度时,传送辊18将成品传送至包装区。

如图1、6和7中所示,捞浆成型、烘干成型和卸料三道工序衔接时,各装置中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捞浆下模13和烘干下模15的底部均设置有升降杆25,所述升降杆25驱动捞浆下模13和烘干下模15上下移动,所述捞浆上模12和烘干上模14上均设置有真空吸附装置23,两者中的真空吸附装置23相互独立工作,且内部均设置有真空管道22,真空管道22与所述真空吸附装置23连接,所述真空管道22的吸附口延伸至凸腔ⅰ1201和凸腔ⅱ1401的端面。具体如图2和4中所示,真空管道22包括主管和多根分管,主管和分管连通,主管与真空吸附装置23连接,分管延伸至凸腔ⅰ1201和凸腔ⅱ1401的端面,半成品成型后可以直接吸附在捞浆上模12的凸腔ⅰ1201上,转移到烘干下模15内;成品成型后可直接吸附在烘干上模14的凸腔ⅱ1401上,转移至卸料板17上。

所述烘干下模15上设置有真空吸附装置ⅰ1503,且内部设置有真空管道ⅰ1502,真空管道ⅰ1502与所述真空吸附装置ⅰ1503连接,所述真空管道ⅰ1502的吸附口延伸至凹腔ⅱ1501的端面。在捞浆上模12将半成品转移到烘干下模15处,交接半成品时,真空吸附装置ⅰ1503启动,捞浆上模12上的真空吸附装置23关闭,半成品被吸附在凹腔ⅱ1501内,一方面防止捞浆上模12离开时,半成品会挂在凸腔ⅰ1201上,没有完全脱离,造成交接不完全或失败,另一方面半成品能够被精确的固定在凹腔ⅱ1501内,与烘干上模14合模时,半成品不会发生位移,提高了烘干成型的精度,避免了次品的形成。

而且所述烘干下模15内还设置有加热棒ⅰ1504,烘干下模15与烘干上模14合模时,半成品上下同时受热,能够使半成品被快速的烘干成型,形成成品,还能够确保半成品上下受热均匀,提高成型质量。

整个成型设备在生产餐具时,效率提高比较大,浆液的浓度变低的速度比较快,为了避免影响餐具的成型质量,所述浆槽11的底部设置有进料管1101和出料管1102,所述进料管1101和出料管1102外接有加料槽1103,所述进料管1101和出料管1102上设置有泵体(图中为标出),使浆槽11和加料槽1103内的浆液循环流动。在生产的过程中,加料槽1103内会定时补充新的浆液,并通过进料管1101和出料管1102使浆液循环流动,一方面确保浆槽11内浆液浓度不变,另一方面浆液的循环流动,能够确保其内的各成分均匀混合在一起,避免纤维成分沉淀,影响餐具成型质量。

使用该成型设备生产餐具的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s1、制浆,制备浆液添加到加料槽1103内,并通过泵体送入浆槽11内,使浆槽11和加料槽1103内的浆液保持循环流动,并定时将制备好的浆液补充到加料槽内,保持浆液浓度不变;

s2、捞浆成型,捞浆下模13进入浆槽11内捞浆,待凹腔ⅰ1301内的液体沿过滤孔1303过滤完毕,并在滤网1302上形成餐具雏形,升降杆25推动捞浆下模13升高,与捞浆上模12合模,并进行预加热,形成半成品;

s3、转移,机体10的顶部设置有导轨19,导轨19可以为滑轨或螺杆,所述驱动装置ⅰ20和驱动装置ⅱ21设置在导轨19上,驱动装置ⅰ20和驱动装置ⅱ21为电机提供动力的装置,捞浆上模12通过真空吸附装置23将半成品吸附在凸腔ⅰ1201上,此时,驱动装置ⅱ21驱动烘干上模14移动至卸料板17上方,驱动装置ⅰ20驱动捞浆上模12移动至烘干下模15上方,升降杆25推动烘干下模15上升,与捞浆上模12合模,捞浆上模12上的真空吸附装置23关闭,半成品落入烘干下模15的凹腔ⅱ1501内;

s4、烘干成型,烘干下模15上移与烘干上模14合模,对凹腔ⅱ1501内的半成品进行加热烘干形成成品,烘干时间为20s-30s,烘干温度为200℃-280℃,在每次补充浆液初期,浆液浓度偏高,捞浆成型形成的半成品厚度偏厚,此时烘干时间为30s,烘干温度为280℃;补充浆液后的中期,浆液浓度趋平,捞浆成型形成的半成品厚度趋平,此时烘干时间为25s,烘干温度为240℃;补充浆液后的后期,浆液浓度降低,捞浆成型形成的半成品厚度偏薄,此时烘干时间为20s,烘干温度为200℃;通过这种起伏式的调节,能够确保对半成品的烘干不会过度;

s5、卸料,在步骤s3的转移过程中,捞浆上模12和烘干上模14同时沿导轨19移动,捞浆上模12将半成品转移至烘干下模15内,烘干上模14通过真空吸附装置23将成品转移至卸料板17上方,升降支架16驱动卸料板17上移,吸盘1702与凸腔ⅱ1401对接,使成品转移到吸盘1702上,待烘干上模14复位,驱动转轴1701驱动卸料板180°翻转,使成品朝下,升降支架16驱动卸料板17下移,并将成品堆叠到传送辊18上;

s6、包装,成品堆叠到规定厚度后,传送辊18启动,将成品送入包装区,进行打包装箱,最后入库。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