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增强纱线柔软感的纺纱方法及设备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89800发布日期:2019-03-22 21:53阅读:9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增强纱线柔软感的纺纱方法及设备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增强纱线柔软感的纺纱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转杯纺纱机中的核心部件是纺纱器组件,其包括基座以及设置在基座上的给棉装置、分梳装置、排杂装置和纺杯组件,纺杯组件中设置有转杯,转杯内设有凝聚槽。纺纱时,纱条由给棉装置送入分梳装置中,经梳理后的纱条在转杯内部负压的作用下经过输棉通道进入转杯内,纱条首先进入转杯的入口部,然后贴在转杯入口处的内锥面上由转杯带动旋转,纱条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进入到凝聚槽中,再从凝聚槽出来,被牵引进入假捻盘而捻成纱线。

现有技术中的转杯纺纱机其纺制的纱线较为光滑,纱线表面无凸起的纤维羽毛,使用这种光滑纱线织造的织物(例如毛巾、手套等)手感较差,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转杯纺纱机进行技术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增强纱线柔软感的纺纱方法及设备,旨在使得纺织的纱线表面形成均匀排布凸起的纤维羽毛,从而增强织物的手感,提高织物的品质。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增强纱线柔软感的纺纱方法,包括如下方法:

(1)、纺纱设备的选用:采用转杯纺纱机作为纺纱设备;其中,所述转杯纺纱机上设置有纺纱器组件,所述纺纱器组件包括喂棉装置、分梳装置、输棉通道体和纺杯组件,所述纺杯组件包括纺杯座和假捻盘,所述纺杯座上设置有转杯,所述转杯包括杯底和凝聚槽;

(2)、纺纱设备中输棉通道体上通道出口位置的设置:将转杯纺纱机上从分梳装置通向转杯内部的输棉通道体的通道出口方向对准转杯的杯底;

(3)纺纱时的纱条路径控制:纱条经喂棉装置送入分梳装置进行梳理,梳理后的纱条进入到转杯的内部,然后依次到达转杯的杯底和凝聚槽,再从凝聚槽出来,被牵引进入假捻盘后被制成纱线,纱线由引纱装置引出,收卷成筒子纱。

优选的,所述转杯纺纱机为抽气式转杯纺纱机。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输棉通道体的通道出口方向对准转杯的杯底,可以改变纱条进入到转杯内部后的行进路径,使得纱条进入到转杯的内部后直接与转杯的杯底接触,然后才沿转杯的杯底进入到凝聚槽,与现有技术的转杯纺纱机相比较,纱条的路径得到较大角度的改向,这种纱条路径大角度的改向有利于在纱线表面形成均匀排布凸起的纤维羽毛,从而可以增强织物的手感,提高织物的品质。

一种用于增强纱线柔软感的纺纱方法的设备,包括转杯纺纱机,所述转杯纺纱机上设置有纺纱组件,所述纺纱组件包括基座、设置在所述基座上且按照纺纱的流程依次设置的喂棉装置、分梳装置和纺杯组件,所述分梳装置与所述转杯之间设置有输棉通道体,所述纺杯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基座上的纺杯座、固定在输棉通道体上的假捻盘,所述纺杯座上设置有转杯,所述转杯包括杯底和凝聚槽,所述输棉通道体上设置有通道入口和通道出口,所述通道出口的方向对准转杯内部的杯底。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输棉通道体的通道出口中心线相对于所述转杯轴线的夹角为0~30°。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之二,所述输棉通道体上从通道入口到通道出口之间的长度与通道出口至所述转杯内部的杯底的距离之和不大于160mm。

通过控制输棉通道至转杯杯底的距离,使得梳理后的纱线进入到转杯杯底的行程较短,从而使得纱线改向时其表面更容易形成纤维羽毛,从而进一步增强织物的手感。

本发明中,所述基座上设置有排杂腔。

本发明中,所述分梳装置包括分梳辊组件,所述输棉通道体设置在所述分梳辊组件的后端,所述分梳辊组件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左腔体和右腔体,且所述的左腔体、右腔体和输棉通道体合围形成所述分梳辊组件的安装室。

本发明的转杯纺纱机还包括设置在分梳辊组件上方的引纱座组件,所述引纱座组件的左右两端部位分别安装固定在左腔体、右腔体上。

本发明中,所述输棉通道体包括一竖板,所述竖板上安装有假捻盘;所述引纱座组件上设置有连接假捻盘的引纱管。

本发明中,所述喂棉装置包括喂棉导嘴、喂棉罗拉、喂棉板和喂棉板压紧簧片;所述右腔体上设有所述的排杂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增强纱线柔软感的纺纱方法及设备,通过将输棉通道体的通道出口方向对准转杯的杯底,可以改变纱条进入到转杯内部后的行进路径,使得纱条进入到转杯的内部后直接与转杯的杯底接触,然后才沿转杯的杯底进入到凝聚槽,与现有技术的转杯纺纱机相比较,纱条的路径得到较大角度的改向,这种纱条路径大角度的改向有利于在纱线表面形成均匀排布凸起的纤维羽毛,从而可以增强织物的手感,提高织物的品质。

第二,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增强纱线柔软感的纺纱方法及设备,通过控制输棉通道至转杯杯底的距离,使得梳理后的纱线进入到转杯杯底的行程较短,从而使得纱线改向时其表面更容易形成纤维羽毛,从而进一步增强织物的手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的纺纱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的纺纱组件的外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纺纱组件的剖视图。

图中:1、喂棉装置,2、输棉通道体,3、纺杯组件,4、纺杯座,5、假捻盘,6、转杯,7、杯底,8、凝聚槽,9、通道入口,10、通道出口,11、基座,12、排杂腔,13、分梳装置(分梳辊组件),14、左腔体,15、右腔体,16、引纱座组件,17、竖板,18、引纱管,19、喂棉导嘴,20、喂棉罗拉,21、喂棉板,22、喂棉板压紧簧片,23、上罩壳,24、前罩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至3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增强纱线柔软感的纺纱方法的实施例,包括包括如下方法:

(1)、纺纱设备的选用:采用转杯纺纱机作为纺纱设备;其中,所述转杯纺纱机上设置有纺纱器组件,所述纺纱器组件包括喂棉装置1、分梳装置13、输棉通道体2和纺杯组件3,所述纺杯组件3包括纺杯座4和假捻盘5,所述纺杯座4上设置有转杯6,所述转杯6包括杯底7和凝聚槽8;

(2)、纺纱设备中输棉通道体2上通道出口10位置的设置:将转杯纺纱机上从分梳装置13通向转杯6内部的输棉通道体2的通道出口10方向对准转杯6的杯底;

(3)纺纱时的纱条路径控制:纱条经喂棉装置1送入分梳装置13进行梳理,梳理后的纱条进入到转杯6的内部,然后依次到达转杯6的杯底7和凝聚槽8,再从凝聚槽8出来,被牵引进入假捻盘5后被制成纱线,纱线由引纱装置(引纱座组件16)引出,收卷成筒子纱。

优选的,所述转杯纺纱机为抽气式转杯纺纱机。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将输棉通道体2的通道出口10方向对准转杯6的杯底,可以改变纱条进入到转杯6内部后的行进路径,使得纱条进入到转杯6的内部后直接与转杯6的杯底接触,然后才沿转杯6的杯底进入到凝聚槽8,与现有技术的转杯纺纱机相比较,纱条的路径得到较大角度的改向,这种纱条路径大角度的改向有利于在纱线表面形成均匀排布凸起的纤维羽毛,从而可以增强织物的手感,提高织物的品质。

实施例2:

如图1至3所示为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增强纱线柔软感的纺纱方法的设备的实施例,包括转杯纺纱机,所述转杯纺纱机上设置有纺纱组件,所述纺纱组件包括基座11、设置在所述基座11上且按照纺纱的流程依次设置的喂棉装置1、分梳装置13和纺杯组件3,所述分梳装置13与所述转杯6之间设置有输棉通道体2,所述纺杯组件3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基座11上的纺杯座4、固定在输棉通道体2上的假捻盘5,所述纺杯座4上设置有转杯6,所述转杯6包括杯底7和凝聚槽8,所述输棉通道体2上设置有通道入口9和通道出口10,所述通道出口10的方向对准转杯6内部的杯底7。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之一,所述输棉通道体2的通道出口10中心线相对于所述转杯6轴线的夹角为0~30°。

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方案之二,所述输棉通道体2上从通道入口9到通道出口10之间的长度与通道出口10至所述转杯6内部的杯底7的距离之和不大于160mm。

通过控制输棉通道2至转杯杯底7的距离,使得梳理后的纱线进入到转杯杯底7的行程较短,从而使得纱线改向时其表面更容易形成纤维羽毛,从而进一步增强织物的手感。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座11上设置有排杂腔12。

本实施例中,所述分梳装置13包括分梳辊组件,所述输棉通道体2设置在所述分梳辊组件的后端,所述分梳辊组件的左侧和右侧分别设置有左腔体和14右腔体15,且所述的左腔体14、右腔体15和输棉通道体2合围形成所述分梳辊组件的安装室。

本实施例的转杯纺纱机还包括设置在分梳辊组件上方的引纱座组件16,所述引纱座组件16的左右两端部位分别安装固定在左腔体14、右腔体15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输棉通道体2包括一竖板17,所述竖板17上安装有假捻盘5;所述引纱座组件16上设置有连接假捻盘5的引纱管18。

本实施例中,所述喂棉装置1包括喂棉导嘴19、喂棉罗拉20、喂棉板21和喂棉板压紧簧片22;所述右腔体15上设有所述的排杂腔12。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